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59)
2023(8459)
2022(6993)
2021(6126)
2020(4797)
2019(10796)
2018(10630)
2017(19826)
2016(10576)
2015(11821)
2014(11970)
2013(12106)
2012(11971)
2011(11310)
2010(11710)
2009(10842)
2008(10526)
2007(9472)
2006(9006)
2005(8700)
作者
(32501)
(27145)
(27081)
(25893)
(17458)
(12972)
(12243)
(10519)
(10433)
(9823)
(9571)
(8983)
(8946)
(8881)
(8731)
(8388)
(8072)
(7898)
(7791)
(7509)
(7310)
(6727)
(6595)
(6479)
(6280)
(6181)
(6010)
(5919)
(5677)
(5390)
学科
(72242)
经济(72190)
管理(25124)
(24832)
地方(23648)
中国(20822)
方法(17721)
(16746)
(16211)
企业(16211)
地方经济(15282)
数学(15204)
数学方法(15136)
业经(14562)
(14190)
农业(12503)
(12324)
(11305)
(10847)
金融(10847)
(10174)
银行(10162)
(10000)
环境(9653)
(9623)
收入(8706)
(8662)
贸易(8651)
发展(8402)
(8372)
机构
学院(163951)
大学(162750)
(81027)
经济(79513)
研究(67215)
管理(55845)
中国(50344)
理学(45780)
理学院(45171)
管理学(44584)
管理学院(44255)
科学(37939)
(35743)
(35390)
(34899)
研究所(31091)
中心(28573)
财经(26798)
(26653)
经济学(26631)
(26085)
(24520)
师范(24317)
(24149)
北京(23785)
(23590)
经济学院(23542)
(21305)
科学院(20465)
(20204)
基金
项目(96720)
科学(75945)
研究(74540)
基金(68117)
(58413)
国家(57867)
社会(49480)
科学基金(48574)
社会科(46950)
社会科学(46942)
(38422)
基金项目(34554)
教育(32910)
(31402)
编号(29565)
(28544)
资助(27996)
自然(26928)
自然科(26220)
自然科学(26214)
自然科学基金(25725)
成果(25420)
发展(23893)
(23492)
重点(22376)
课题(22192)
国家社会(21048)
(20997)
(19583)
(18834)
期刊
(106537)
经济(106537)
研究(60677)
中国(39277)
(25847)
(25719)
管理(23593)
学报(22597)
科学(21858)
教育(20433)
(19328)
金融(19328)
经济研究(18344)
农业(17683)
大学(17330)
业经(16133)
学学(16100)
技术(15861)
财经(14526)
问题(13517)
(12778)
世界(10194)
技术经济(10091)
(9916)
国际(9065)
经济问题(8938)
(8929)
商业(8603)
统计(8405)
经济管理(8296)
共检索到2805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杜曙光  刘刚  
国内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研究正在逐步上升到理论层面。发展经济学"阶段论"、均衡"陷阱论"以及比较优势理论被视为"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学基础。金融外部经济可以为"阶段论"和均衡"陷阱论"提供一个能够操作"结构约束"和"关联机制"的方法论源头;以金融外部经济为方法论基础的高级发展经济学"多重均衡"模型,可以系统分析经济系统的"自我强化"和"锁定效应",为"中等收入陷阱"提供准确的模型化解析。这一模型也可以基于经济系统的内在规律,阐明"比较优势"与"中等收入陷阱"之间的关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唐杰  
张猛博士要我为他的新著《中等收入国家的发展经济学》写一个序言。我们在中等收入陷阱分析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分歧。我自揣之,张猛博士是希望我在写序时,能够更加认真考虑他的观点与方法,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不是简单的统计问题,不是格式化的增长理论模型问题,更重要的是经济现象背后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以及与之有关的国家治理问题。因此,所谓序是我们有关中等收入陷阱研究方法的讨论。进入21世纪以来,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新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唐杰  
张猛博士要我为他的新著《中等收入国家的发展经济学》写一个序言。我们在中等收入陷阱分析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分歧。我自揣之,张猛博士是希望我在写序时,能够更加认真考虑他的观点与方法,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不是简单的统计问题,不是格式化的增长理论模型问题,更重要的是经济现象背后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以及与之有关的国家治理问题。因此,所谓序是我们有关中等收入陷阱研究方法的讨论。进入21世纪以来,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克泉  赵大平  彭飞  
研究目标:探讨发展中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学原因。研究方法:在对"中等收入陷阱"进行经济学理论分析基础上,用48个国家面板数据样本,进行经济减速和经济增长因素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消费比重过高,外部负债和资本过度跨国流动不利于经济增长,特别是对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长更不利;国民收支内部失衡及其引发的外部失衡,特别是高消费导致内部失衡而引发外贸逆差和外部债务积累,是发展中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源。研究创新:论述了发展中国家高消费引发"中等收入陷阱"的机理,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价值:有利于客观认识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克泉  赵大平  彭飞  
研究目标:探讨发展中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学原因。研究方法:在对"中等收入陷阱"进行经济学理论分析基础上,用48个国家面板数据样本,进行经济减速和经济增长因素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消费比重过高,外部负债和资本过度跨国流动不利于经济增长,特别是对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长更不利;国民收支内部失衡及其引发的外部失衡,特别是高消费导致内部失衡而引发外贸逆差和外部债务积累,是发展中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源。研究创新:论述了发展中国家高消费引发"中等收入陷阱"的机理,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价值:有利于客观认识国内经济减速,把握好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和资本项目开放的"度",避免追求持续高增长而出现宏观政策失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世波  
本文分析和论证表明:人口红利与资源红利的衰减、全球供需格局的趋势性改变,显示了中国依赖投资驱动与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遭遇极限,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无法长期持续,倒逼中国增长动力"换挡"。在此背景下,中国需要及时实现沿海产业链的内陆转移、传统制造业技术的升级与关键技术的突破以及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的建立,其成长的空间才能被充分挖掘,顺利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胡绪华  吕程扬  丁绪辉  
当前,内外部环境改变导致经济增速放缓,中国面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以创新驱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越发重要。以经济效率提升与经济动能转换综合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使用2001-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异质性影响。结果发现:(1)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均有利于经济效率提升,只有基础研究显著促进经济动能转换;(2)东中西部地区收入水平存在差距,基础研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阶梯式地区异质性影响,即对东部地区经济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中部地区无显著影响,对西部地区有显著抑制作用,且仅对东部地区经济动能转换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应用研究无显著地区异质性影响;(3)基础研究存在显著门槛效应,只有达到一定收入水平,基础研究才会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4)为实现2025年前后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未来中国基础研究投入年均增幅需保持在[24.7%,29.3%]区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戚聿东  褚席  
当下,中国经济正处于发展模式转型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能否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已成为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而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驱动和以数字经济蓬勃兴起为主要内容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为中国经济"变道超车"以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重要机遇。文章基于经济结构转型的视角研究数字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理论机理,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个方面解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现实意义,并提出了经济数字化转型趋势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中国方案。研究表明:(1)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所带来的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增长动能转换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2)从供给侧来看,数字经济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提升供给侧的质量与效率,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增长,即供给体系的优质、高效、多样化,创新体系的网络化、开放化、协同化,制造模式的模块化、柔性化、社会化。(3)从需求侧来看,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改变市场投资方向、推动消费升级、培育出口优势来助力"三驾马车"的新动能。(4)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应该适应发展阶段演替的基本规律,推动经济增长动力根本性转变;强化数据要素作为数字经济的支撑作用,助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明宇  
文章阐述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典型特征和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质内涵,并分析其内在关联。选取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韩国、新加坡、阿根廷(1))以及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南非、马来西亚、巴西)等两组国家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方法探讨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大小。结果表明,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质是处在中等收入阶段的国家所面对的转型陷阱,中国应关注经济结构的转型,而不是增速的放缓;聚类结果也表明,现阶段中国的经济背景与韩国同阶段的情况较为接近,而韩国则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因此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不大。文章建议从人口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投资与消费结构以及制度创新等四个层面进行改革,以期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结构转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朴馥永  黄阳华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发展中国家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增长后,经济增长失速的现象。许多国家在人均收入达到美国水平的20%~40%之后,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韩国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少数国家之一。20世纪80年代,民营经济的创新投资激发了技术创新热潮,快速的技术创新推动了韩国生产率的提升,缓解了工资上涨的压力,使韩国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文章重点研究了韩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转型历程,并力图为中国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贺大兴  姚洋  
本文从经济不平等的角度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机制给出了一个理论解释。本文的模型表明,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平等对经济的影响不尽相同。在经济起飞阶段,财富集中促进社会物质资本积累,有利于落后国家逃脱贫困陷阱。但是,过度的不平等剥脱了穷人物质投资的机会,形成阻碍发展中国家的第一类中等收入陷阱。跨越第一类中等收入陷阱之后,过度的不平等限制穷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导致先进生产部门无法替代落后生产部门,最终形成第二类中等收入陷阱。当穷人有能力积累人力资本后,经济不平等便不再重要,经济最终将收敛于高收入水平阶段。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谭华  匡小明  
我国正处于中等收入阶段,为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应规避五大风险:一是规避"金融陷阱",金融改革应慎之又慎;二是规避"美元陷阱",确保国民经济安全;三是规避"人口老龄化陷阱",缓解"未富先老"的经济压力;四是规避"捧杀陷阱",韬光养晦;五是规避"民主政治陷阱",确保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学  
我国人均收入已经超过3000美元,不仅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人均收入在3000—10000美元之间),而且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高潮。但在这一关键时期,遇到了中等收入陷阱和内需不足的阻碍和困扰。本文从经济大循环理论出发,提出了破解中等收入陷阱和内需不足的方法和对策,为我国以持续扩大的内需来弥补外需不足、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天国  
韩国在转型期的产业技术进步、对外贸易政策、宏观调控政策以及金融部门与企业制度改革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结构改革,完成了经济转型。韩国作为从最贫穷国家发展成高收入国家的为数不多的案例,对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转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中国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经济治理体系,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的供给面,调整资源配置机制,充分挖掘有效需求,为微观经济主题的发展提供良好发展空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荣  张桂文  
一、调整人口结构、提升人力资本质量。国家的一切经济活动是以人口为基础的,合理的劳动力人口结构比例决定着经济增长的潜力,根据国际通用标准,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就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根据这个标准,据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截至2014年末,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5.5%,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