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29)
- 2023(15307)
- 2022(13542)
- 2021(12852)
- 2020(10918)
- 2019(25637)
- 2018(25927)
- 2017(51414)
- 2016(28171)
- 2015(32026)
- 2014(32578)
- 2013(32287)
- 2012(30202)
- 2011(27595)
- 2010(27842)
- 2009(25987)
- 2008(25954)
- 2007(23331)
- 2006(20435)
- 2005(18473)
- 学科
- 济(115532)
- 经济(115398)
- 管理(80582)
- 业(78143)
- 企(63233)
- 企业(63233)
- 方法(54881)
- 数学(47612)
- 数学方法(47067)
- 农(32978)
- 财(32114)
- 中国(31343)
- 学(25615)
- 业经(24403)
- 贸(22652)
- 贸易(22645)
- 制(22553)
- 地方(22517)
- 易(21981)
- 农业(21874)
- 理论(19492)
- 银(19274)
- 银行(19222)
- 务(18634)
- 财务(18557)
- 财务管理(18516)
- 和(18426)
- 行(18322)
- 融(17782)
- 金融(17779)
- 机构
- 大学(414748)
- 学院(412065)
- 济(167908)
- 经济(164150)
- 管理(162074)
- 理学(139753)
- 研究(138196)
- 理学院(138191)
- 管理学(135923)
- 管理学院(135168)
- 中国(103632)
- 京(88373)
- 科学(84989)
- 财(79588)
- 所(70761)
- 农(66968)
- 研究所(64080)
- 财经(63217)
- 中心(62254)
- 江(60696)
- 业大(60641)
- 经(57204)
- 北京(56499)
- 范(55091)
- 师范(54653)
- 农业(52704)
- 经济学(50508)
- 院(49335)
- 州(49272)
- 财经大学(46651)
- 基金
- 项目(269490)
- 科学(210253)
- 研究(199104)
- 基金(193580)
- 家(167202)
- 国家(165785)
- 科学基金(141230)
- 社会(122992)
- 社会科(116401)
- 社会科学(116370)
- 省(104926)
- 基金项目(102747)
- 教育(91884)
- 自然(91479)
- 自然科(89211)
- 自然科学(89185)
- 划(88481)
- 自然科学基金(87566)
- 编号(83495)
- 资助(81024)
- 成果(69402)
- 部(60316)
- 重点(60043)
- 发(57466)
- 课题(57025)
- 创(54897)
- 教育部(51543)
- 科研(51480)
- 创新(51194)
- 项目编号(50974)
- 期刊
- 济(186030)
- 经济(186030)
- 研究(125043)
- 中国(73466)
- 学报(63363)
- 农(60578)
- 财(59725)
- 科学(58045)
- 管理(57287)
- 大学(47419)
- 教育(46154)
- 学学(44373)
- 农业(41431)
- 融(37490)
- 金融(37490)
- 技术(35068)
- 业经(30690)
- 财经(30633)
- 经济研究(29654)
- 经(26105)
- 问题(24916)
- 图书(21856)
- 理论(21037)
- 业(20681)
- 技术经济(20639)
- 贸(19881)
- 商业(19246)
- 实践(19074)
- 践(19074)
- 现代(18849)
共检索到605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彭巨水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无论是成功迈入高收入的发达国家,还是收入徘徊不前的中等收入国家,其经济发展的实践对我们跨越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都有许多重要的启示。深入研究和分析这些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的经济发展路径,将为我们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顺利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旭华
文章对一国经济发展滞于中等收入陷阱的形成原因进行梳理归纳,认为其成因主要可分为生产率下滑假说、增长转型失败假说及收入分配状况恶化假说。在理论假设基础上,对部分成功跨越与未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发展经验进行比较,发现在生产率差异、收入分配差距差异、产业结构转型差异及技术创新能力差异等维度,两类国家均呈现出明显不同。文章认为,中国经济进入人均国民收入超4000美元的中高等收入阶段后,经济增长也面临成本上升、收入分配差距恶化及转型困难等增长减速风险,并提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孔泾源
中国已步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困扰众多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也逐渐凸显。通过深入分析世界各国发展进程中形成"中等收入陷阱"的普遍现象与中国当前出现的一些特殊表象,探究各国不同的发展类型与体制特征,借鉴各国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教训,可以得出明确的结论:唯有深化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改善制度供求关系和供给质量,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功地跨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高杰 何平 张锐
目前,中国特别是发达地区已经进入中等收入转型时期。中国学者对于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认同中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掉入"中等收入陷阱"。规避"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世界性的发展难题。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过程中,需要应对一系列复杂的技术、社会、政治和经济挑战,这对于人均GDP刚刚跨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中国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经济发展 转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学
我国人均收入已经超过3000美元,不仅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人均收入在3000—10000美元之间),而且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高潮。但在这一关键时期,遇到了中等收入陷阱和内需不足的阻碍和困扰。本文从经济大循环理论出发,提出了破解中等收入陷阱和内需不足的方法和对策,为我国以持续扩大的内需来弥补外需不足、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代法涛
文章以经典的经济增长理论为理论基础,分别考察了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采用固定效应、一阶差分GMM和系统GMM计量方法,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做了分析。文章的研究发现,通货膨胀、政府支出和高抚养比对"陷阱"国家的经济增长有明显的负面影响,而技术进步对"陷阱"国家的经济增长缺乏显著性。对跨越"陷阱"国家而言,投资、消费、技术对其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拉动作用。我国人均GDP在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后,在结构变迁过程中要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扩大消费、增加投资、促进技术进步来实现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同时要通过改革来避免过度城镇化,抑制通货膨胀,为我国经济增长创造一...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经济增长 投资 技术进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前荣
目前,受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人口红利减弱、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加大以及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临诸多挑战。借鉴日、韩、拉美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教训,我国应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协调发展,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做好准备。一、面临的挑战(一)科技创新投入和能力不足科技投入不足严重阻碍了企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对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严重制约。2011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马岩
中国2008年人均GDP为3315美元,进入了中下收入国家的上限,这一阶段规模性收益仍处在递增阶段。但这一时期已经处于发展与转型的时期,利用高增长的机会加快增长机制的转变,才可能超越中等收入陷阱,否则有可能陷入到中等收入水平的停滞阶段。本文将从世界各国比较研究的角度探讨如何吸收国际发展经验,根据中国的国情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突破正在面对的中等收入陷阱。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经济增长 城市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亚琦
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正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从供给和需求角度看,长期、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是在有效需求与潜在供给的耦合作用下实现的。通过分析日本与韩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来剖析中国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认为通过释放有效总需求和提高长期总供给能力,我国能够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相应的对策为:以初次分配改革为重点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完善再分配政策;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科技服务创新体系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创新;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农民工市民化,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适度延长退休年龄与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相结合,提高劳动参与率。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刘津含
“中等收入陷阱”指一个国家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后,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发达国家,还是经济发展徘徊不前、落入长期停滞状态。文章在分析“中等收入陷阱”的内涵、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揭示“中等收入陷阱”存在的情景和条件,并进行实证分析,为中国及有关经济体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进高收入国家行列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钱运春
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西欧曾经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时间跨度大约是一战之前到二战结束。在"量"上表现为人均GDP处于3000~6000美元区间内,从"质"上表现为经济增长迟滞、技术进步缓慢、两级分化加剧、社会问题丛生等不利局面。西欧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是工业化生产方式变迁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缺乏相应的社会保护机制化解。二战之后,经过第三次产业革命以及社会民主化的社会政治改革,通过重构社会保护机制和建设福利国家,西欧重新获得了经济增长的动力,摆脱了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华 马进
2015年我国人均GDP达到8016美元,这意味着我国成为了中等收入国家。但从2015年至今,我国GDP增速连续三年未超过7%,我国已经进入经济增幅放缓的新常态,新常态下旧的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过去多年粗放式的增长方式还给社会和环境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面临资源环境方面的约束、收入差距、劳动力减少等巨大挑战。为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研究深入分析了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功经验,并从产业结构优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发展高等教育等方面给出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洁
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以组装加工出口为主要特征的外向型增长模式,具有高投资、高出口及低消费、低效率的特点,使其经济增长极易遭遇资源、环境、生态的约束,限制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甚至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通过探析"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渊源和研究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及地区分布,指出中国若要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处理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贫富差距、技术创新、收入分配等众多问题,但就主要问题而言,主要涉及自主创新和收入分配两大方面:前者涉及经济能否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问题,而后者涉及到经济增长成果能否惠及普通大众的问题。
关键词:
贫富差距 收入分配 自主创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昉
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和论证表明:(1)"中等收入陷阱"与主流的经济增长理论框架是相容的,因此,它是一个可以借助来分析特定阶段经济发展现象的有用概念;(2)大量国家的经验也证实,的确存在着在统计上的显著性,验证了在中等收入的特定阶段上,高速增长的经济体表现出减速甚至增长停滞的趋势;(3)从人口转变、资源禀赋变化以及增长方式等一系列经济发展阶段特征看,中国正面临着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的严峻挑战。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国际经验和教训,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扩大人力资本积累和深入体制和政府职能改革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经济增长减速 全要素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