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92)
- 2023(3820)
- 2022(3269)
- 2021(2866)
- 2020(2613)
- 2019(5924)
- 2018(5810)
- 2017(11235)
- 2016(6386)
- 2015(7203)
- 2014(7232)
- 2013(7215)
- 2012(6796)
- 2011(5926)
- 2010(5984)
- 2009(5392)
- 2008(5404)
- 2007(4873)
- 2006(4231)
- 2005(3802)
- 学科
- 济(25799)
- 经济(25776)
- 业(18780)
- 管理(16354)
- 企(13689)
- 企业(13689)
- 方法(12881)
- 财(11364)
- 数学(11358)
- 数学方法(11258)
- 农(8451)
- 收入(7958)
- 中国(6398)
- 农业(6329)
- 务(5424)
- 财务(5415)
- 财务管理(5407)
- 业经(5289)
- 企业财务(5224)
- 学(5224)
- 贸(4894)
- 贸易(4890)
- 制(4836)
- 易(4739)
- 国民(4567)
- 银(4406)
- 银行(4384)
- 地方(4346)
- 融(4196)
- 金融(4196)
- 机构
- 大学(91645)
- 学院(89993)
- 济(39881)
- 经济(39155)
- 管理(33790)
- 研究(33112)
- 理学(29384)
- 理学院(29035)
- 管理学(28559)
- 管理学院(28385)
- 中国(24276)
- 京(19604)
- 科学(19419)
- 农(18388)
- 财(18161)
- 所(17391)
- 研究所(15794)
- 业大(15262)
- 中心(15008)
- 农业(14588)
- 财经(14421)
- 江(13529)
- 经(13172)
- 经济学(12622)
- 北京(12315)
- 范(12047)
- 师范(11903)
- 院(11583)
- 经济学院(11513)
- 财经大学(10829)
- 基金
- 项目(60977)
- 科学(48055)
- 基金(44785)
- 研究(43576)
- 家(39797)
- 国家(39461)
- 科学基金(33292)
- 社会(28363)
- 社会科(26987)
- 社会科学(26978)
- 基金项目(23751)
- 省(23447)
- 自然(21231)
- 自然科(20764)
- 自然科学(20760)
- 教育(20555)
- 自然科学基金(20427)
- 划(19941)
- 资助(18538)
- 编号(16931)
- 成果(14403)
- 部(14183)
- 重点(14069)
- 发(13018)
- 创(12500)
- 国家社会(12230)
- 教育部(12057)
- 科研(11935)
- 课题(11872)
- 创新(11705)
共检索到135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林青
通过构建要素配置扭曲下的贸易分工福利模型,本文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在不同贸易分工格局下内部要素配置扭曲对经济福利的影响。研究揭示:贸易条件恶化与"贫困化增长"或"中等收入陷阱"现象无关,其背后隐藏着发展中国家产品质量创新失效的事实;在产品同质竞争条件下,贸易条件恶化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福利改进;在产品比较优势分工中,发展中国家提升对外经济自由度的开放,将使其经济福利改进,并产生对国外资本流入的依赖;"中等收入陷阱"现象根源不是比较优势陷阱也不是贸易分配不公的"马太效应",而是发展中国家对外经济自由度政策选择落入内部要素配置扭曲陷阱的结果,渐进式提升对外经济自由度应是发展中国家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陆善勇 叶颖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发展中国家在转型时期所面临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调整的战略性难题。研究发现"陷阱"并不只存在于中等收入阶段,处于各个收入阶段的国家都有可能面临"陷阱"。通过从发展战略、主导产业等方面对产生这些"收入陷阱"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发现所有"收入陷阱"的背后实际上都是"比较优势陷阱"。为此本文引入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综合考虑要素禀赋优势、科技创新优势和交易效率优势三位一体的综合优势理论,对这些"收入陷阱"进行系统地再解释。结合国际上"陷阱国"及"非陷阱国"应对"收入陷阱"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对比研究,探索出一条跨越"收入陷阱"的新途径——综合优势战略,并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一定的对策建议。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伍业君 王磊
在比较优势演化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模型,该模型给出了产业升级的充分必要条件。充分条件是产品空间中存在升级的目标产品,而且企业具备生产新产品的能力;必要条件是生产新产品的成本增速快于其价格增速。在中等收入阶段产业升级的必要条件容易得到满足,但必要条件的满足使得企业实现升级跳跃的临界距离变小;同时,如果向新产品跳跃的能力不足,则会使跳跃的充分条件得不到满足,这两者增加了产业升级断档的可能性,即增加了经济增长停滞的风险,而这正是中等收入陷阱的形成机理。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产业升级 比较优势演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陆文聪 许为
本文在理论上提出"比较优势陷阱"三个关键特征的基础上,基于1987~2012年SITC-4位数贸易数据,采用Lafay指数、PRODY指数和引入条件密度核估计的分布动态法,分析了中国出口产品比较优势及技术复杂度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中国已跨越"比较优势陷阱",其原因是:中国的比较优势呈现很强的流动性,且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具有中等程度比较优势的产品比重明显增加,贸易结构呈现多样化趋势;比较优势已实现从低技术复杂度产品向中等技术复杂度产品的转换。
关键词:
“比较优势陷阱” 分布动态法 技术复杂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赵秋运 林志帆
本文尝试从金融抑制与产业结构扭曲的角度为"中等收入陷阱"现象提供解释。我们猜想,催生于赶超战略的金融抑制政策使产业结构偏向于工业部门,造成产业结构扭曲,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从而使得一国易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基于非均衡增长模型的推导结论与"中等收入陷阱"量化识别数据,结合跨国面板数据构造产业结构扭曲指标进行的经验分析验证了上述猜想。研究结论对于不同的指标选择、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均稳健成立。这揭示,赶超战略、政府干预与金融抑制政策对于长期经济增长的效果是"欲速则不达"的。此外,我们还发现,较高的人口抚养比、不利的地理区位以及战乱的发生均能显著提升一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概率。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韩媛媛 赵金亮 聂元贞
比较优势原则是主流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主线。比较优势原则在备受关注的同时受到责难,比较优势陷阱论便是其一。本文从理论本身、贸易条件和贸易结构三方面分析了比较优势陷阱论的局限性,从实证角度论证我国自实行比较优势战略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从而得出按照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仍是我国必然选择的结论。
关键词:
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陷阱 局限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高举 黄先海
比较优势陷阱是后发国家经济发展进程中往往会面临的一大问题。本文在改进Levchenko和Zhang(2011)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基于RHO理论的综合体现一国技术水平、要素禀赋、投入成本的生产率指标,进行跨国跨期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经历相似,比较优势正从低等技术产业转向高等技术产业,如果这一进程能够持续,则中国能够避免落入比较优势陷阱,而持续的技术创新可能是避免陷阱的重要推动力。以不同基准国和改进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关键词:
比较优势陷阱 要素禀赋 生产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永慧 李月
文章探讨了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过程中的作用,实证研究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经济体实现TFP增长的路径差异。首先,借助面板有序Logit模型,证实了在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过程中TFP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其次,构建技术边界收敛模型,进一步探讨了处于不同收入阶段的经济体提升TFP的路径选择。实证研究发现:在低收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经济体主要通过效率提升带来的赶超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提升TFP,而高收入经济体主要通过自主创新实现TFP增长;技术进步效应的差异将对中等收入经济体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进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永慧 李月
文章探讨了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过程中的作用,实证研究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经济体实现TFP增长的路径差异。首先,借助面板有序Logit模型,证实了在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过程中TFP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其次,构建技术边界收敛模型,进一步探讨了处于不同收入阶段的经济体提升TFP的路径选择。实证研究发现:在低收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经济体主要通过效率提升带来的赶超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提升TFP,而高收入经济体主要通过自主创新实现TFP增长;技术进步效应的差异将对中等收入经济体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进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发挥关键作用;中等收入阶段是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路径的转型阶段,亟需实现由外界驱动向自主创新驱动的转型,方能保证经济体真正进入高收入发展阶段。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辉文
现代比较优势理论因为其“静态性质”而遭到批评。实际上 ,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两个核心概念———要素丰裕度和要素密集度———都具有动态性 ,因此现代比较优势理论本身就是动态的理论 ,那些认为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会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的观点其理论依据并不充分。因此 ,尊重现代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国际贸易与分工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喜 史清华 盖庆恩
要素市场扭曲会导致农户个体对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配置扭曲,最终降低农业的总量全要素生产率(TFP)。本文运用2003-2007年全国农村固定跟踪观察农户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农户家庭生产的要素配置扭曲程度及其与总量TFP的关系,发现不同地区农户要素配置的扭曲存在显著的差异:从扭曲水平和发散程度来看,东部和西部地区的资源配置扭曲较为严重,中部、东北地区的配置效率较高。即使不考虑技术因素,如果有效消除资本和劳动配置的扭曲,农户的农业TFP有望再增长20%以上,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的改进空间超过30%。要素配置的扭曲程度主要取决于农村非农就业机会、金融市场和土地规模。促进社会转型...
关键词:
TFP 资源配置不当 市场扭曲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柄权 李国平
文章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标准构建了要素配置效率的衡量指标,利用中国18个工业行业的数据实证研究了要素价格扭曲对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单个要素价格的绝对扭曲和相对扭曲均显著降低了该要素的配置效率;其次,资本和劳动要素配置效率间存在联动效应,二者呈正向反馈关系。因此,旨在提升资本和劳动要素配置效率的市场化改革应密切配合,进行系统性的改革,不可顾此失彼。文章对于我国当前矫正要素市场价格扭曲,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促进企业间的有效竞争以及行业间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翼然 李贻东 靳来群 张瑞
要素配置体制改革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关键,然而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我国要素配置优化的着力点在哪?通过引入中间投入要素,并放松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本文对我国制造业要素配置扭曲程度展开多维度分析。结果表明:(1)尽管在结构性改革政策下,2015年开始我国各类部门间错配有所缓解,但是部门内企业间错配在2008年后呈现加重趋势,使得2008年后我国整体资源错配问题逐年加重,尤其是中间投入错配。截至2018年资源错配导致我国TFP损失了10.23%,其中资本错配最为严重,中间投入错配其次,劳动错配最轻。(2)纵向比较而言,部门内企业间错配比部门间错配更为严重。而就部门间错配而言,行业间错配最为严重,地区间其次,所有制间最轻,分生产要素后也是如此。(3)分部门内部而言,纺织业、石油化学工业、机械电子业,东南与西部地区,以及地方国有部门内部的错配问题相对严重或逐年快速加重,亟需解决。(4)就结构性改革方向,机械电子业的资本投入、冶金业的劳动投入,东南地区的各类要素投入,以及非国有企业的中间投入都严重不足,亟待弥补。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佃凯
发展中国家实行比较优势战略发展国际贸易 ,不仅没有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 ,反而陷入了比较优势陷阱。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比较优势战略忽略了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等动态贸易利益。由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 ,我国的比较优势战略呈现出不适性 ,这使得我国的贸易发展战略必须进行调整 ,由比较优势战略转变为竞争优势战略。
关键词:
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陷阱 竞争优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秀生 盛见
就地区经济增长而言,丰裕的自然资源既存在比较优势的促进作用,又存在比较优势弱势化的约束作用。因而自然资源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要看到其促进作用,更要关注其约束作用。中部地区既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更要消除其约束作用,促使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