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40)
2023(17074)
2022(14220)
2021(13345)
2020(10993)
2019(25067)
2018(24306)
2017(46979)
2016(24433)
2015(27109)
2014(26597)
2013(25934)
2012(23966)
2011(21678)
2010(21717)
2009(20149)
2008(18784)
2007(16279)
2006(14563)
2005(13191)
作者
(64762)
(54090)
(53757)
(51468)
(34719)
(25664)
(24495)
(20909)
(20882)
(19056)
(18478)
(18105)
(17038)
(17036)
(16984)
(16812)
(16057)
(15571)
(15431)
(15206)
(13675)
(12858)
(12786)
(12497)
(12294)
(12187)
(11566)
(11256)
(10687)
(10529)
学科
(117568)
经济(117464)
管理(68346)
(65937)
(53637)
企业(53637)
方法(45128)
数学(40298)
数学方法(39859)
中国(36045)
(28561)
(28426)
金融(28424)
地方(27458)
(27173)
(26958)
银行(26948)
(26098)
业经(24514)
(22178)
(21872)
贸易(21853)
(21284)
(20575)
农业(19274)
环境(16325)
(16221)
(16177)
财务(16167)
财务管理(16135)
机构
学院(338673)
大学(338138)
(159380)
经济(156527)
管理(132380)
研究(118336)
理学(113551)
理学院(112363)
管理学(110811)
管理学院(110148)
中国(96471)
(72133)
(69692)
科学(64393)
财经(57164)
(56138)
中心(55675)
(52157)
经济学(51154)
研究所(50686)
(48731)
经济学院(45930)
(45657)
北京(44094)
(43648)
师范(43315)
(42813)
财经大学(42568)
业大(41598)
(38758)
基金
项目(223391)
科学(179760)
研究(168682)
基金(166737)
(142851)
国家(141725)
科学基金(123880)
社会(112814)
社会科(107324)
社会科学(107303)
基金项目(86896)
(83644)
教育(76850)
自然(76204)
自然科(74512)
自然科学(74497)
自然科学基金(73183)
(70392)
资助(67825)
编号(66788)
成果(54040)
(51332)
重点(50065)
(49806)
国家社会(48391)
(47070)
课题(45773)
教育部(45437)
人文(44379)
创新(44063)
期刊
(176497)
经济(176497)
研究(108514)
中国(64822)
(54294)
管理(50948)
(45695)
金融(45695)
科学(43329)
学报(41618)
(41542)
大学(33720)
教育(31758)
学学(31752)
经济研究(30461)
技术(30050)
财经(29077)
农业(28099)
业经(26211)
(25206)
问题(22669)
(20405)
国际(18994)
世界(18473)
技术经济(17807)
统计(16858)
理论(15782)
现代(15732)
(15243)
(15083)
共检索到518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何文彬  
在对"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经济空间和金融资源分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沿廊整区域空间地理特征,利用莫兰(Moran)指数评价经济金融集聚的地理空间相关关系。以沿廊22个国家十五年的经济金融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SDM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经济走廊整区域的经济增长逐渐呈现一定的空间集聚性,金融支持呈现出显著的特殊性,金融互联有助于消除壁垒、推动区域资源流动。最后阐述了深化金融互联的方向、目标、路径和举措,应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政府和市场两个层面的制度建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何文彬  
跨境经济走廊或经济带的建设,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步骤,也具有推动战略目标由虚变实、实施周边外交的重要意义。首先对"跨境经济走廊"的理论渊源进行梳理,并界定其概念、运行机制和功能演化路径;其次从政治内涵、经济内涵两个层次分析经济走廊建设的可行性。还指出推动和落实经济走廊建设面临着巨大挑战,最后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推进思路。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何文彬  
跨境经济走廊或经济带的建设,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步骤,也具有推动战略目标由虚变实、实施周边外交的重要意义。首先对"跨境经济走廊"的理论渊源进行梳理,并界定其概念、运行机制和功能演化路径;其次从政治内涵、经济内涵两个层次分析经济走廊建设的可行性。还指出推动和落实经济走廊建设面临着巨大挑战,最后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推进思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文彬  
本文首先在对"跨境经济走廊"的理论基础进行溯源的基础上界定其范畴和运行机理,并就该走廊的战略意义、经贸关系、政治互信、能源基建合作以及金融合作等建设基础进行阐述;其次,通过定性定量分析认为,在推进该走廊的建设中存在四大困境,这些困境的化解更值得研究;最后,提出在经济走廊的推进过程中,核心要素是建设成果利益的合理分配与共享,重要前提是建设中的设施联通及互联互通,立足点是产业合作及优势互补,可尝试建立"双边、小多边"的合作机制,同时赋予"一带一路"核心区的新疆以更多的权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文彬  
本文首先在对"跨境经济走廊"的理论基础进行溯源的基础上界定其范畴和运行机理,并就该走廊的战略意义、经贸关系、政治互信、能源基建合作以及金融合作等建设基础进行阐述;其次,通过定性定量分析认为,在推进该走廊的建设中存在四大困境,这些困境的化解更值得研究;最后,提出在经济走廊的推进过程中,核心要素是建设成果利益的合理分配与共享,重要前提是建设中的设施联通及互联互通,立足点是产业合作及优势互补,可尝试建立"双边、小多边"的合作机制,同时赋予"一带一路"核心区的新疆以更多的权限。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文彬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特征的新工业革命促使全球产业链出现重构,为后发经济体提供了实现经济技术赶超的第二机会窗口。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升级迈进。目前,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作为世界上军事、文化、宗教最为错综复杂的区域,作为我国能源大动脉和突破西方遏制、化解海上制约最为关键的陆路通道,其大部分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和分工位置偏低,不利于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升级。鉴于更深程度地参与全球价值链、增加物质资本投入以及较低的失业率、高质量的政府公共服务、高水平的国家基础设施可以显著提高沿廊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因此面对新工业革命机遇,为破解全球价值链分工结构封锁效应,推动技术进步和市场深化,实现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跃升,应深化以中国为主导的区域生产网络一体化,降低对发达国家外围关系的依赖。具体而言,就是从宏观着眼,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坚持创新驱动模式,奠定强有力的新技术动能基础,培育新型比较优势,重塑全球价值链;从中观着眼,在沿廊区域推进新雁阵模型下的优势互补效应,推动区域价值链治理升级;从微观着眼,构筑完善与全球价值链同步且相对独立的国内价值链,在两者的交互关系中实现产业升级并最终获得国际竞争优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晓燕  秦放鸣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之一,也是涉及国家最多、地缘政治最复杂的经济走廊。文章以经济走廊相关理论及实践启示为基础,从区域经济合作视角分析该条经济走廊建设的现实基础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中国应与沿线国家一道,尽快出台关于走廊建设的顶层规划、确定走廊的具体物理路线,通过制度创新建立有利于经济走廊建设的跨境区域合作机制,以跨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优先合作领域,以国际产能合作为突破口,以亚投行为融资保障,推动经济走廊的建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何文彬  
利用经济合作组织与世界银行共同发布的2016版贸易增加值TIVA数据,以此为切入点,首先分析了"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廊内经济体发展的相对空间;其次对主要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度及分工位置指数进行数据度量;再次对影响全球价值链升级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分解。结论为:更积极有效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加大物质资源投放、充分的就业率、完善的营商环境以及坚实完备的基础设施,可以有效提升廊内经济体的能级。金融服务水平以及外商投资水平的实证,更深刻地诠释出创新性技术与创新性金融服务效率、高技术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外国资金流入是全球价值链升级更有力的驱动因素。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应当以"一带一路"倡议为抓手,主导重构全球价值链,推动"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廊内国家区域价值链的转型升级,并与国际价值链互动协调,在推动区域一体化的同时,把依靠发达国家的"外围"关系转变为以中国为"核心"的主导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丁存振  肖海峰  
本文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运用1995-2015年UN Comtrade数据库农产品贸易数据,从出口集中度、产业内贸易、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以及贸易潜力等方面探讨了中国与中亚西亚(中西亚)经济走廊国家农产品贸易特征。结果表明:中国与中西亚国家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出口到西亚国家的农产品多样性程度高于出口到中亚国家的农产品多样性;中国与中西亚国家农产品贸易形式主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为辅,产业内贸易水平正在提高;中国与中西亚国家农产品贸易增量同样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增量以垂直型为主,与西亚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增量以水平型为主;中国与中西亚国家在部分农产品上互补性较强,与西亚国家农产品贸易互补性高于与中亚国家农产品贸易互补性;中国与中西亚国家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不强,与西亚国家农产品贸易竞争性高于与中亚国家的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产品贸易关系较为密切,与西亚国家农产品贸易关系较为松散;中国出口中西亚国家农产品比较优势较弱;中国与中西亚国家农产品贸易潜力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梁琦  黄卓  
本文简述了空间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在过去二十年里在中国的发展,并指出空间经济学在中国的下一个发展方向就是和国际贸易、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以及发展经济学的进一步结合。同时,我们介绍了空间经济学国际研讨会(2011)的概况以及入选的六篇论文。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恬  张荣  
本文基于空间经济学的视角及研究框架,针对亚洲区域经济的中断、恢复以及韧性、前景与展望等多方面开展实证分析,提出亚洲区域经济在新冠疫情冲击下之所以能够经受冲击,并迅速反弹、复苏、持续增长的核心原因在于空间经济发展格局上已经形成层次性发展的区域经济中心,即“一核”香港、“双强”新加坡及东京、“三新”上海、北京及深圳的新格局,实现了从“亚洲工厂”向“亚洲购物者”的转变,文章最后为国家宏观顶层设计及区域经济调控提供了对策及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卢伟  公丕萍  李大伟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六大经济走廊之一。由于特殊的区位条件、与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和较强的经济互补性,这条走廊沿线国家与我国存在较大的经贸合作潜力。目前,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主要任务包括:探索通过"战略经济"路径建立中、缅、老、柬长期稳固的区域合作伙伴关系,探索构建以我国为主导的跨国生产网络和差别化的国际产能合作路径,构建与半岛各国更加均衡的贸易格局,提高人民币在中南半岛各国的区域化程度,全面推动标准、技术、政策对接。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卢伟  公丕萍  李大伟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六大经济走廊之一。由于特殊的区位条件、与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和较强的经济互补性,这条走廊沿线国家与我国存在较大的经贸合作潜力。目前,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主要任务包括:探索通过"战略经济"路径建立中、缅、老、柬长期稳固的区域合作伙伴关系,探索构建以我国为主导的跨国生产网络和差别化的国际产能合作路径,构建与半岛各国更加均衡的贸易格局,提高人民币在中南半岛各国的区域化程度,全面推动标准、技术、政策对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傅娟  
西北五省是我国推进向西开放战略的前沿阵地,建设西北经济走廊既顺应国内区域协调发展的需求,又有利于与国际经济走廊对接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紧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给予西北五省发展的战略定位,坚持"全局性与局部性"相结合的原则,探索性提出西北经济走廊"交通枢纽、能源合作、金融服务、生态保护"的功能定位、"一区+两极+一枢纽+两基地"的空间发展布局及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内部规划,开拓对外经济往来,推进金融合作,提供投资融资便利,强调绿色生态,激发经济持久性活力,依托特色小镇、城市群和经济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推进策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可云  
一、引言任何经济活动都要落实到一定的空间位置与范围。研究经济活动不仅涉及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等,而且还应回答在哪生产。后一问题实质上是要求解决如何选择最佳的经济活动空间。人类自产生以来,随着生产与生活不断提出新要求,对空间问题的关注与研究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知识产生到学科形成的较长发展时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空间经济学(Spatial Economics)学科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