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62)
2023(4167)
2022(3404)
2021(3451)
2020(2854)
2019(6624)
2018(6376)
2017(11837)
2016(6232)
2015(7447)
2014(7130)
2013(7275)
2012(6975)
2011(6741)
2010(6614)
2009(6397)
2008(6406)
2007(5713)
2006(5196)
2005(4852)
作者
(17698)
(14944)
(14716)
(14222)
(9617)
(7074)
(6633)
(5843)
(5803)
(5392)
(5161)
(4997)
(4913)
(4833)
(4829)
(4643)
(4373)
(4355)
(4207)
(3976)
(3767)
(3554)
(3501)
(3464)
(3457)
(3293)
(3227)
(2964)
(2944)
(2892)
学科
(33143)
经济(33111)
管理(15477)
方法(14245)
(13780)
中国(12737)
数学(12614)
数学方法(12549)
(10375)
企业(10375)
(9610)
贸易(9604)
(9476)
(7371)
(6507)
(6477)
(6268)
关系(5738)
(5625)
银行(5625)
(5526)
业经(5484)
(5427)
金融(5426)
(5199)
(4811)
(4692)
环境(4665)
(4615)
教育(4600)
机构
大学(105272)
学院(99589)
(53069)
经济(52477)
研究(41084)
管理(33536)
中国(32845)
理学(28120)
理学院(27747)
管理学(27521)
管理学院(27310)
(23333)
(23306)
科学(21222)
(20551)
经济学(19129)
财经(18984)
研究所(18603)
(17555)
经济学院(17101)
中心(16589)
北京(15829)
(14762)
师范(14714)
财经大学(14245)
(14020)
(12907)
科学院(12800)
师范大学(12399)
社会(12362)
基金
项目(59715)
科学(48289)
基金(46901)
研究(45845)
(40821)
国家(40540)
科学基金(33855)
社会(32893)
社会科(31230)
社会科学(31223)
基金项目(23220)
教育(20828)
资助(19974)
自然(18812)
自然科(18405)
自然科学(18400)
自然科学基金(18128)
(17841)
中国(17069)
(16995)
编号(16178)
(15882)
国家社会(15399)
成果(15096)
教育部(14172)
重点(13799)
(12969)
人文(12714)
社科(12569)
(12418)
期刊
(58516)
经济(58516)
研究(38641)
中国(20142)
(17644)
学报(14911)
科学(14632)
管理(13603)
大学(11950)
财经(11900)
教育(11448)
(11272)
学学(10902)
经济研究(10846)
(10485)
(10118)
(9864)
金融(9864)
世界(9100)
国际(8975)
问题(8486)
农业(7876)
技术(6850)
业经(5956)
技术经济(5373)
(5240)
经济问题(4872)
图书(4526)
(4502)
论坛(4502)
共检索到160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石凯  
通过运用统计的和逻辑的分析方法可证明中国的出口增长、贸易顺差增加和外汇储备扩张都不能说明中国在“追求重商主义”。实质上,以消除贸易逆差为目标,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才是真正的“新重商主义”。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郑良芳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这次全球金融经济危机的必然性、根源和特点,批驳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中国储蓄率高是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的谬论,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度与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雇用劳动制度是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癌症";对中国如何防治金融经济危机提出了六点看法与建议,特别提出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防范金融危机的宏观调控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建议全党要掀起一个学习《资本论》的热潮,以提高防治金融经济危机的能力。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石凯  
“新重商主义”是当代美国反自由贸易的重要思潮。支撑美国“新重商主义”理论的四大迷思具有强大的迷惑力和煽动性,但根本经不起实证检验。“新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就是以邻为壑政策,影响美国及全球贸易和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凯瑟琳·N.法雷尔  柴麒敏  丁开杰  
文章旨在探讨国际生态系统服务付费(IPES)的生态政治经济学问题。以"减少发展中国家砍伐森林和森林退化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联合国合作方案(REDD)"为例,文章提出以下问题:IPES机制对热带国家原住民造成影响的方式可能是什么?有观点认为,对REED一类的生态系统服务付费(PES)机制进行评价时,不应只关注分配权公平问题(各方是否分得足够的蛋糕?),还应关注特许权公平问题(是否所有人都想参与分蛋糕?),并指出IPES机制没有考虑特许权公平问题,反映出了某种形式的智力重商主义——将现有地方可得资源重新定义为"可在国际上进行交易的投机性商品",实现财富从新经济体向旧经济体的转移。文章运用德勒泽克和斯...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崔之元  
新进化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批判法学·中国现实崔之元一、引言1978年以来,中国现代史翻开了“改革、开放”的新一页。“改革、开放”的内含,起初是比较明确的:在经济领域,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国营企业的“两权分离”;在政治领域,加强“社会主义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程斯辉  李中伟  
当今社会出现了以学校出身为主要标准来衡量、招聘、选拔、任用人才的"校历主义"倾向。其产生有社会的标签化现象、管理的简单化倾向、高校的过度分层、第一学历教育出现的某些问题等多种根源。"校历主义"对社会的危害主要是:助推应试教育,强化择校行为;复辟等级观念,扭曲选才用人制度;打击后天努力,违背成才规律;否定继续教育,阻碍学习型社会建设;损害高等教育的多元特色发展等。遏制"校历主义"的发展,需要政府、高校、社会用人单位、个体四个方面共同努力。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陈业奎  
对图书馆学而言,"主义研究"非常重要,缺乏"主义",图书馆学的思考则丧失一种彻底精神和整体思考。图书馆学"主义研究"的实质是"学科研究",除了受"定量研究"者批评外,还要受到同属于"定性研究"的"领域研究"者的批评。这是一种正常的学术现象,但如果对"主义"批判过度,则会出现学理研究的"浮躁"。所以,对"主义"的批判要适度,简单地否定"主义",其结论必将失之偏颇,存在"主义"批评的悖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庆华  
社会批判是伴随大学而生的本质属性,也是大学存在并延续至今的根本,其独特的批判功能使之区别于政府及其他机构。今天的大学社会批判缺乏知识深度、文化底蕴、思想高度和精神引领,正走向全面庸俗化。大学社会批判的庸俗化与市场、政治和大学自身等因素有关。还大学以生存之道,就要坚守大学的社会批判品性,使大学成为社会思潮的引领者、社会危机的警告者、核心价值的守望者和公平正义的维护者。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朱晓鹏  
早年自称"出入佛老三十年"的王阳明,中晚期则高扬自我良知的主体性精神,对佛老思想特别是道术进行了批判:其一,弃绝了道教的长生术,认为真正的良知学只需追求成德成圣即可成就长生久视之境。其二,否定有神论,以良知本体论代替了道教等传统有神论,并进一步否定各种鬼神、秘技、巫术等。其三,批判了佛老的出世观,指出佛老之弊正在于其丧失家庭和社会的道德责任的出世行为。当然,王阳明对佛老思想的批判也有其局限性,应作客观的分析评判。而王阳明一生与道家道教的这种复杂关系是具有典型性质的,可以成为我们深入理解中国思想史的一个重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苗勃然  周文  
回顾新中国70年来的奋斗实践与巨大成就,需要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现在国内有一种错误观点:将新中国70年完全割裂为改革开放前30年和改革开放后40年两个时期,认为这两个时期是相互对立,甚至是相互否定的。事实上,历史是连续的、不可分割的。基于这种认识,文章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连续性与完整性。文章认为,改革开放前30年为改革开放后40年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后40年是对前30年的继承与发展,割裂掉任何一段历史都不会有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与危害性,未来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何玉长  
1990年代以来,西方激进经济学家坚持现实批判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体系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激进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对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有积极意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也有借鉴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影  汪毅霖  
改革开放以来,基于功利主义的发展观既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也造成了很多负面后果。在实现中国梦的背景下,需要对功利主义的发展观进行反思,并提出一个替代范式。在所有可能的替代框架中,阿玛蒂亚·森的能力方法继承了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观点,始终坚持从以人为中心的立场批判功利主义,从而最符合实现中国梦的要求。能力方法的启示在于:第一,有助于转变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走上一条可持续的道路;第二,强调人在精神层面的能动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第三,主张通过对话协商促进人们的共识,从而可以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屈炳祥  
科学的批判精神是《资本论》的一种固有本质属性,这是由它的创作者马克思本人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所决定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其总的立论基础,而且还渗透在它的各个方面,使《资本论》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具体范畴、基本原理、逻辑结构各方面都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因而,辩证法所具有的那种"批判的和革命的"品质就成了《资本论》及马克思主义整个政治经济学的一种本质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它的"下册",它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具有同一个基因与同一个本质。今天研究《资本论》的科学批判精神,正好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续接红色基因,传承革命品质,起到强根固本的作用。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占魁  
哲学批判的本质是对"更好可能"的开放式追寻。哲学批判有关"反"或"非"的立场,通常建立在人们"质疑"既有事态价值品质的基础上,并集中表现为不同学说或观点之间的一种"辩证讨论"。学界有关"批判话语"的复杂意向,使得我国教育研究中的批判实践往往游离了其学术根基,进而致使教育理论在当前的社会危机中日益消减了其所应有的社会影响力。为重振中国教育的公信力,中国教育学界不仅需要在学界内部重建并严格恪守教育批判的学术原则,而且它还必须能够真诚地接受来自教育实践者对其理论品性的质疑与挑战,从而自觉地担负起重建中国批判教育实践的历史使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凌洁  
金融约束论由赫尔曼、莫多克和斯蒂格利茨于 1995 年提出,本 文从他们提 出金融约束 论的基本观 点出发,试图对国内一些学者对金融约束论的理解和批判进行认识,澄清了对该理论的误解,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认识金融约束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