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62)
2023(13418)
2022(11205)
2021(10291)
2020(8326)
2019(18921)
2018(18218)
2017(33350)
2016(17724)
2015(19718)
2014(19318)
2013(19035)
2012(18002)
2011(16635)
2010(16749)
2009(15669)
2008(15108)
2007(13239)
2006(12192)
2005(11523)
作者
(49840)
(41440)
(41224)
(39426)
(26666)
(19804)
(18652)
(15976)
(15854)
(14730)
(14541)
(13737)
(13371)
(13281)
(13082)
(12878)
(12291)
(12009)
(11946)
(11543)
(10652)
(10165)
(9916)
(9705)
(9453)
(9355)
(9110)
(9019)
(8381)
(8177)
学科
(95467)
经济(95390)
管理(45632)
(42435)
(30830)
企业(30830)
中国(30176)
方法(29755)
数学(26093)
地方(25941)
数学方法(25929)
(23767)
业经(19351)
(18216)
贸易(18200)
(17629)
(17140)
农业(16489)
(16001)
地方经济(15998)
(15165)
(14670)
金融(14669)
(14576)
银行(14561)
(14301)
(14248)
环境(13873)
(11526)
(10877)
机构
学院(253542)
大学(251762)
(121305)
经济(119172)
研究(98813)
管理(89838)
中国(76970)
理学(75353)
理学院(74446)
管理学(73443)
管理学院(72959)
(54784)
科学(54610)
(53969)
(49668)
研究所(44452)
中心(43144)
财经(41758)
经济学(39425)
(38427)
(38257)
(38014)
北京(35893)
(35357)
经济学院(35180)
(35004)
师范(34710)
业大(31242)
(30720)
财经大学(30697)
基金
项目(158859)
科学(125915)
研究(121296)
基金(115302)
(99701)
国家(98895)
科学基金(84033)
社会(80705)
社会科(76685)
社会科学(76674)
(60220)
基金项目(58903)
教育(55066)
(50590)
自然(49175)
编号(48169)
自然科(48027)
自然科学(48016)
资助(47423)
自然科学基金(47178)
(40801)
成果(40162)
重点(36664)
(36109)
课题(34928)
国家社会(34726)
发展(33914)
(33383)
(32744)
中国(31816)
期刊
(147221)
经济(147221)
研究(88252)
中国(58646)
(40242)
(37456)
管理(36292)
科学(33947)
学报(33906)
教育(30534)
(28022)
金融(28022)
大学(26463)
经济研究(26127)
农业(26117)
学学(24682)
业经(22709)
技术(22384)
财经(21758)
(19069)
问题(18747)
(17367)
世界(16372)
国际(15991)
(14456)
技术经济(13693)
统计(12261)
商业(11943)
经济问题(11776)
(11378)
共检索到414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发展报告》是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任保平教授领军,陕西省教学名师茹少峰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钞小静教授及师博教授、魏婕副教授、郭晗副教授、李勇副教授和田洪志副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占斌  王海燕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高质量发展逐步成为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主题。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主动作为,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新时代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是资源环境约束下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呈现五大特征,即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产业结构由中低端水平转向中高端水平,增长动力由传统要素驱动转向新兴要素驱动,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转向起决定性作用,经济福祉由先好先富起来转向包容共享共富。需要重点把握发展速度和质量、创新和其他生产要素、供给侧和需求侧三对关系,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系统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敏  李书昊  
研究目标:测度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研究方法:构建面向新时代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法进行实证测度。研究发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各子系统水平在不同省份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综合水平总体呈现"东高、中平、西低"的分布格局;依照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高低,30个省份被划分为明星型、平庸型和落后型三种类型。研究创新:构建了涵盖经济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发展、资源配置高效、市场机制完善、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协调共享、产品服务优质、基础设施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成果惠民10个方面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体系。研究价值:把脉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分布规律,为推进各省份全面、协同提升提供依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孙楷文  李桂玲  杜金祥  陈钰  张向前  
新时代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也使得华侨华人参与中国经济建设的途径愈发多样。本文通过分析产业转型、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以及华侨华人为祖国经济增长提供的支持现状,指出创新潜能释放不彻底、人才流动受到制度限制等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和华侨华人国际国内各方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构建内外部两个动力机制系统联动发挥作用,就华侨华人如何助力中国经济向高质量转型,提出了引导华人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侨乡建设等优化建议,以吸引华侨华人高级人才回流,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昕嫔  郝泽众  郭济彬  王琦芳  张向前  
在中国经济社会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华侨华人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共同处于转型窗口期,如何高效利用二者的互动关系成为能否最大限度实现二者各自价值的必要条件。本文利用生物学和经济学交互的协同演化理论进行分析,将华侨华人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放入一个极富解读力的框架中,用其独特的思维逻辑和分析方式打破过去固化的低层次转型路径,构建新时代华侨华人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演化结构图,分析两个互动主体协同演化的双向因果、多层嵌套、非线性、特定路径依赖特征,判别其协同演化多层级、无主导、基于合作的特定类型,深度探讨二者协同演化作用的机械互动约束、政策灵活开拓、变异与选择过程机制,提出华侨华人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演化路径建设的基石、规划的保障及发展指向标,实现华侨华人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贡献及中国经济发展对华侨华人自身价值实现的最大反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肖仁桥  沈路  钱丽  
基于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构建指标体系并实证分析2008—2017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及空间相关性,选取3种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各创新指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值为0.322,中西部地区明显偏低,经济创新发展和经济开放发展指数不高是其主要原因。中国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正相关性显著;②全国两阶段创新势力均明显偏低,东部地区省份两阶段创新指数、创新势力和创新效率值均处于全国较优水平,而中西部省份至少在某一阶段绩效损失显著;③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与科技研发阶段创新指数呈U型曲线关系,成果转化阶段创新势力有利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政府支持在成果转化阶段创新指数促进高质量发展中的正向调节效应显著。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师博  张冰瑶  
新时代背景下,新经济是由新一轮产业革命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生成的新经济形态。大力发展新经济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由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所决定,符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是推动旧动能转换为新动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新时代背景下,发展新经济需要以完善现代化市场体系为基础,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相协调、深化改革与全面开放相统一以及工业化和信息化相融合的发展道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余泳泽  杨晓章  张少辉  
研究目标:评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时空转换特征,可以从区域维度深刻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研究方法:采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了2003~2016年230个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发现: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呈波动趋势,技术效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而技术进步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在经济高速增长的2003~2007年,大部分城市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视不足。在经济调整时期的2008~2011年,为应对金融危机而稳增长的代价是损失了大部分城市的经济增长质量。进入2012~2016年的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大部分城市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但经济增长质量有所提高。研究创新:将包含环境因素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作为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代理指标,深入分析中国高质量增长的区域差异。研究价值:可以从城市维度为中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提供事实基础。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现祥  李书娟  王贤彬  毕青苗  
党的十二大至十八大一直强调经济增长速度,党的十九大将经济增长目标转向经济发展质量。基于此,本文尝试考察经济增长速度目标与发展质量目标的权衡。在理论上,本文证明当政府的政策工具是要素投入时,经济增长目标与经济发展质量负相关,经济增长目标侵蚀经济发展质量;当政策工具是技术进步时,二者正相关,可以同时提高。在经验分析上,本文采用2000-2012年的省区增长速度目标数据发现,经济增长目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发展质量将下降约1个百分点。这些发现支持当政策工具是要素投入时增长目标"侵蚀"发展质量的理论预测,亦揭示了中央政府降低经济增长目标,地方政府将政策工具转向创新驱动发展,能够实现经济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终结中国经济崩溃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宗显  杨千帆  
作为技术高度密集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TFP)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在理论层面梳理了数字经济影响TFP的内在机理,然后采用2011-2018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对具体作用效果和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有效推动了TFP增长,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和经济惯性之后依然成立。技术创新和要素配置效率是数字经济影响TFP的中介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作用效果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提升邻近城市TFP水平。此外,数字经济的作用效果在2015年之后得到强化;相比于中西部城市和外围城市,东部城市和中心城市所享受的数字经济发展红利更加明显。因此,政府应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夯实数字技术基础,进一步拓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广度和深度。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董怡漩  张向前  
人才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改革开放以来,华侨华人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持做出了积极贡献。本文通过梳理华侨华人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项支撑因素——技术与创新、教育与学术、贸易与投资、生产与管理、政策与文化来分析华侨华人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持作用以及华侨华人人才支持体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优势与不足。提出华侨华人人才的吸引保留政策需因地制宜、人才信息库的构建与完善、人才供应链的构建与完善、不同类型人才的分类管理、文化引导提升区域保留人才的引力等建议,构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持体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佳鸿  曹新蔓  程珊  颜语  张向前  
新时代华侨华人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励机制的建立是促使中国经济和华侨华人经济深度融合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中国经济保持持续稳步增长的重要保障。但是,当前激励机制存在的政策吸引力不足、对新生代华侨华人的精神激励欠缺以及忽视世界各地华侨华人间相互作用的问题,注定着旧激励机制无法满足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未来,中国只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探究新时代华侨华人渴望回国发展、共享经济繁荣和参政议政的新诉求,以及阻碍华侨华人参与中国经济建设的经济、政治法律和社会文化因素,才能构建一套能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最强劲动力的"需求满足机制"和"阻力减小机制"并行运作的新激励机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牛锡明  
告别满载收获的2017,迎来充满希望的2018。站在新一年的起点,我谨代表交通银行高管层、《新金融》编委会,向长期关心支持交行改革发展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向恪尽职守的交行广大干部员工,向《新金融》期刊的广大作者读者,致以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新年问候!2017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乔  黄瑶妮  
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减税降费与当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趋势是契合的,正在助推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新旧动能转换加速、产业竞争优势巩固。今后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仍需进一步打牢基础、增强发展后劲,同时更要防范风险、补齐发展短板。为此,从财政的可持续性、税制改革和税收法定等方面持续用力,能有效促进形成更具活力的微观市场主体,保持良好的经济运行状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本刊评论员  
2018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专门就构建更加成熟的消费细分市场、健全质量标准和信用体系,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改善居民消费能力和预期等问题作出部署,意在加快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构建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