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36)
2023(14153)
2022(12101)
2021(11896)
2020(9676)
2019(22841)
2018(22871)
2017(41881)
2016(23754)
2015(27148)
2014(27421)
2013(26265)
2012(24283)
2011(22189)
2010(22078)
2009(19870)
2008(19149)
2007(16497)
2006(14440)
2005(12848)
作者
(66018)
(54621)
(54291)
(51915)
(34769)
(26022)
(24825)
(21654)
(21079)
(19539)
(18686)
(18471)
(17418)
(17292)
(16923)
(16899)
(16313)
(16305)
(15648)
(15487)
(13759)
(13565)
(13021)
(12482)
(12197)
(12107)
(12100)
(12014)
(10967)
(10957)
学科
(85933)
经济(85824)
管理(60397)
(54150)
(44180)
企业(44180)
方法(39110)
数学(34126)
数学方法(33750)
中国(31144)
教育(23958)
(23144)
(21752)
(20728)
业经(17953)
理论(17750)
(17188)
贸易(17179)
(16926)
(16763)
地方(16197)
农业(14934)
(14132)
技术(13982)
(13506)
银行(13460)
环境(13372)
(12945)
(12889)
金融(12881)
机构
大学(329907)
学院(322649)
(125497)
经济(122695)
管理(121420)
研究(117123)
理学(105068)
理学院(103770)
管理学(101954)
管理学院(101349)
中国(82754)
(72986)
科学(71752)
(59113)
(56164)
研究所(54318)
(51633)
师范(51221)
(51000)
中心(50750)
北京(47443)
业大(46925)
(46623)
财经(45246)
(42476)
师范大学(42051)
(41466)
农业(39997)
教育(39812)
经济学(37811)
基金
项目(221016)
科学(174186)
研究(167577)
基金(158058)
(138000)
国家(136754)
科学基金(115645)
社会(102894)
社会科(97151)
社会科学(97127)
(84744)
基金项目(83024)
教育(82554)
(74233)
自然(73723)
自然科(72003)
自然科学(71982)
自然科学基金(70675)
编号(69556)
资助(65332)
成果(59631)
(50975)
课题(50869)
重点(50528)
(47728)
(45669)
教育部(44096)
项目编号(42556)
创新(42410)
大学(42267)
期刊
(134765)
经济(134765)
研究(105449)
中国(70977)
教育(65460)
学报(52572)
科学(47659)
(46281)
管理(43783)
(40824)
大学(40358)
学学(36377)
农业(32747)
技术(30324)
(24188)
金融(24188)
经济研究(22053)
财经(21936)
业经(20253)
(18801)
图书(18678)
(17464)
问题(17405)
职业(16223)
科技(15018)
(14736)
理论(14717)
(14703)
论坛(14703)
(14536)
共检索到483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瞿振元  
上世纪90年代,以"理论要点"为代表的研究成果较系统地回答了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历经20年,我国高等教育在理论自觉进程中不断发展、进步。同时,高等教育的功能与属性、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等重大理论问题仍待进一步讨论。因而有必要在"理论要点"的基础上,对教育思想观念进行再梳理、再凝聚、再提升。"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这一命题本身包含十分丰富的内涵,理论构建工作仍需做一番努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瞿振元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课题研究紧紧抓住"中国特色"和"思想体系"两个关键点,注重把握继承和创新、国内和国外、宏观和微观、基础性与应用性等方面的关系,体现全面正面、主流主导、前沿前瞻等研究特色。课题研究成果丰硕,出版专著《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论纲》。课题研究成果包括一个总论和十个分论。总论"高教思想60条"是课题研究的核心成果。主要内容为:重新认知高等教育的本质和属性;总结提炼立德树人、全面推进大学素质教育;创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以改革促发展,构建充满活力的高等教育体制机制;落实教学中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2007年12月,时任国务委员的陈至立同志在教育部第18次直属高校咨询会议上提出了"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建议,在高教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专门设立了"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研究课题,国内一些知名的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包括一些重点大学的校长都参与了研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远清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高等教育强国的需要,是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需要。坚持中国特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总结中国高等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之必须。国际视野,中国道路,是开展这项研究工作的关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课题组  周远清  瞿振元  陈浩  刘献君  别敦荣  周光礼  宣勇  
面对风云际会、深刻变化着的时与势,我国高等教育正迎来由大向强的历史机缘。在这个非凡的重大转折过程中,高教理论工作应有更大作为,努力将中国特色高教改革发展实践成果,上升为中国特色高教理论成果,让理论研究和思想发展跟上时代节拍。通过集众智、汇主流和集成创新等方式,围绕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立德树人与素质教育、创新发展理念、释放改革动能、敬佑教学中心、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社会服务全面化、教师专业化发展、扩大和优化对外开放、现代大学制度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十大方面问题,进行全方位、宽视野、较全面梳理、概括提炼,并以高教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我想说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开展"思想体系"研究?第二个问题,怎样研究?一、为什么要开展"思想体系"研究?这个题目准备两年多了,到现在才开题,原因有两个:第一,为了让"强国课题"比较充裕地结题。强国课题到了最后阶段,有很多的成果,很多同志也有很多的体会,大家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第二,为了给学会新一届理事留下承前启后的研究课题,这个也是诚心诚意的。这个题目准备了一点经费,一方面得到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集团)的支持,另一方面我们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范笑仙  李鹏虎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是201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13JZDW004)、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重大课题。课题最早于2010年9月动议。2010年10月在南京召开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时任会长周远清做了"加快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报告。指出,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念,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从1993-1997年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范笑仙  陈琼英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是201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13JZDW004)、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重大课题。自2013年7月15日开题以来,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取得了初步研究结果,已进入中期研讨阶段。继2014年3月15日在浙江师范大学、6月28日在厦门大学、8月28日在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范文曜  
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召开,恰逢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正式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之时,这对于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本次论坛延续了过去9次论坛的发展脉络,主题为"教育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浩  
开展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是一次大胆又审慎的尝试。在高校治教办学思想理论碎片化、断裂化、虚无化现象较普遍存在的情况下,高教理论研究工作者应有新担当。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思想理念现代化不能缺席。随着高教实践的不断丰富发展,提升推进实现高教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既有条件和可能,又重要迫切。呈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举要"60条,称得上是集成创新和协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结晶,特别是强调高等教育应更加彰显文化属性,是一个最鲜明的亮点。实践还要求人们,学术论著和论文的写作及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小梅  
进入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经过十年的大发展逐渐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大提高阶段转型,奠定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坚实基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作为先导。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有关省市召开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围绕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宏观问题、重大问题开展研讨,立足中国实际,自觉地进行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探索。通过对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所形成的教育理念的梳理,回顾了探索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早期发展历程及其初步成就。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建军  黄娇  
深入推进高等教育话语体系创新,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对于推动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增强中国高等教育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进而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当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光礼  
建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对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意义重大。中国在高等教育督导和评价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对照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对标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新要求,高等教育督导和评价在评价标准、分类指导、体系优化、数字化转型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建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应在“中国特色”上下功夫,基于中国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从价值理念、治理模式、改革方法论中寻找建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底层逻辑,坚持价值引领、分类评价、问题导向、守正创新、数字化转型等五项基本原则,优化政府评价、规范社会评价、强化高等学校自主评价。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进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之义,它主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理论成果的形态出现,其过程遵循着理论发展和理论构建的基本规律,其成果同时昭示着理论创新和理论运用的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形成中国特色教育思想体系,它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对教育客观规律认识的集体智慧结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可以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理论路径、中国特色教育思想体系的基本内涵、以及实践价值三个方面加以深入地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