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34)
- 2023(12953)
- 2022(11140)
- 2021(10768)
- 2020(8782)
- 2019(20667)
- 2018(20351)
- 2017(39074)
- 2016(20905)
- 2015(23659)
- 2014(23550)
- 2013(23294)
- 2012(21379)
- 2011(19380)
- 2010(18939)
- 2009(17399)
- 2008(16821)
- 2007(14152)
- 2006(12213)
- 2005(10773)
- 学科
- 济(86890)
- 经济(86787)
- 管理(58767)
- 业(54936)
- 企(45854)
- 企业(45854)
- 方法(40838)
- 数学(35042)
- 数学方法(34702)
- 中国(25148)
- 农(21908)
- 财(20152)
- 业经(19060)
- 学(18419)
- 贸(17812)
- 贸易(17803)
- 易(17375)
- 地方(15241)
- 理论(14932)
- 制(14703)
- 农业(14559)
- 和(14288)
- 环境(13443)
- 银(12907)
- 技术(12884)
- 银行(12875)
- 融(12466)
- 金融(12465)
- 务(12355)
- 行(12338)
- 机构
- 大学(301510)
- 学院(296242)
- 济(125196)
- 经济(122799)
- 管理(119816)
- 理学(104818)
- 理学院(103681)
- 管理学(102161)
- 管理学院(101629)
- 研究(101253)
- 中国(75392)
- 京(64447)
- 科学(60691)
- 财(54583)
- 所(49306)
- 研究所(45417)
- 财经(45098)
- 中心(44427)
- 农(42225)
- 业大(41545)
- 经(41366)
- 北京(41232)
- 范(39704)
- 师范(39423)
- 经济学(39013)
- 江(38996)
- 院(36763)
- 经济学院(35190)
- 财经大学(33981)
- 农业(33105)
- 基金
- 项目(206853)
- 科学(164014)
- 研究(154368)
- 基金(152590)
- 家(132302)
- 国家(131254)
- 科学基金(113081)
- 社会(98921)
- 社会科(93746)
- 社会科学(93725)
- 基金项目(80898)
- 省(76756)
- 自然(71964)
- 自然科(70286)
- 自然科学(70271)
- 教育(70128)
- 自然科学基金(69030)
- 划(65785)
- 资助(62559)
- 编号(62016)
- 成果(50698)
- 部(47250)
- 重点(45944)
- 发(43880)
- 创(43087)
- 课题(42136)
- 国家社会(41396)
- 教育部(41135)
- 创新(40135)
- 人文(39693)
- 期刊
- 济(130918)
- 经济(130918)
- 研究(90355)
- 中国(51723)
- 学报(44426)
- 管理(42735)
- 科学(42464)
- 财(39099)
- 农(38192)
- 大学(34131)
- 教育(33625)
- 学学(31829)
- 农业(27420)
- 技术(23908)
- 融(22569)
- 金融(22569)
- 经济研究(22137)
- 财经(22047)
- 业经(19921)
- 经(18924)
- 问题(17288)
- 图书(16014)
- 理论(14594)
- 贸(14535)
- 业(14391)
- 技术经济(14099)
- 科技(13870)
- 世界(13709)
- 现代(13223)
- 实践(13100)
共检索到4212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延保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进入一个繁荣时期,无论研究的广度还是深度都有很大的提高。其中,对高等教育内部规律及国际比较都有较多的研究,特别是对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些社会关注点,如扩招、并校、债务、学风及"去行政化"等都有很多评述,然而也有些社会舆论包括一些老教育工作者对我国高校发展的印象不甚美好,甚至认为是"一团糟"。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晓芳
在对人口红利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人口转变的道路,对人口红利的概念进行了丰富和发展,提出中国在进入后人口红利时代之际,应该关注不同区域人口发展状况的差异性,以劳动力流动作为中国未来收获新人口红利的一种特有机制,以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积累作为获得新人口红利的核心源泉,以期为未来中国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尤其是如何合理有序引导劳动力的流动等方面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人口红利 新人口红利 人口转变 人力资本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裴长洪
在我国对外开放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创立了"开放型经济"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遗传了马克思主义优化培育的基因,深深扎根于我国亿万人民的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经过广大理论工作者的辛勤浇灌,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它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和国际分工理论,创新了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35年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的理论总结。它的理论框架包括: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作为纲要,本文只是提出了理论的基本架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家义
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主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一书,近日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由刘家义审计长为组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专集,分为审计本质、审计功能、审计目标、审计基本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理论研究》课题组 马成荣
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是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先后经历了萌芽、探索、改造、调整、构建和完善等阶段。它是借鉴他国职业教育体系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当代中国现实需求,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形成的,具有建设主体的协同性、体系外部的开放性、体系横向的协调性、体系纵向的层次性等内涵特征。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秦荣生
新中国国家审计自1983年建立以来,已走过30年的历程。30年来,审计学界老、中、青三代学者通力合作,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已有了很大的拓展,成果颇丰。首先,审计译著成果较丰富,西方有关重要的、有影响的著作都有了汉译,为中国审计工作者了解、学习和借鉴西方审计理论和实务打下了坚实基础。其次,广大审计工作者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创办了《审计研究》《中国审计》等期刊,发表了很多有关审计理论和实务的论文,使审计理论研究有了中国自己的声音。但作为改革开放后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许廷星
由西南财经大学汪孝德、叶子荣、尹音频三位中青年教师合著的理论专著《中国社会主义稅制理论研究》一书,最近已由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税收制度的建立、改革与发展,都是以一定的理论为根据的。税收是国家凭借主权参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的工具,税收分配关系到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利益;涉及到企事业间、居民间,以及社会各方面利益的重构。税收制度是反映上述一系列分配关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当代民族问题与中国特色民族理论研究基地,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11年3月批准成立的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该基地设在中央民族大学,依托中央民族大学"国家211工程"和"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该基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2019年12月14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系列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70年全景实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名家论丛第二辑》《中国政治经济学学术影响力评价报告2019》等新书发布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趋势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课题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心、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共同主办,山东城市出版传媒集团·济南出版社承办。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卢阳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总结中国经济发展规律和指明未来发展方向和途径的重要理论。在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体系的形成演变历程同时,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进行梳理、总结和评价,从中总结出对未来改革的启示,对指导未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经济发展 理论述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磊 马治国 成方舟
随着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国逐渐成为我国知识产权学界的研究热点,但相关理论体系尚未形成。从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实际出发,基于本体论、价值论、实践论三维视角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范式,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强国理论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知识产权强国本体论从静态分析和动态进程两个角度,考察知识产权强国的基本内涵,并以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强国建设实践领域与组织结构为要素构建其基本结构,以知识产权能力、绩效及环境为切入点提炼出其主要表征。我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提升、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是知识产权强国的元价值,由此体现出建设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强国的内部价值和外部价值。按照发展本土化——意识大众化——角色定位明晰化——行动协同化、联动化4个步骤,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人才培养及海外事务5大实施领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
关键词:
知识产权强国 本体论 价值论 实践论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廖洪
由于我国所处的政治、经济、法律等环境与国外不同,决定了我国政府审计必然有自己的特色。本文分析了我国政府审计应处理好与国际审计、与政府和人大等部门以及与被审计单位等十大关系,认为这些关系体现了我国政府审计的特色。
关键词:
政府审计 特色 关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喻立森
中外合作大学应当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特区"。其涵义是"特"在教育观念上,是"特"在优质资源上,是"特"在自主办学上;其原因是各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寻求"新型"模式,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需要引入"竞争"机制,是中外合作大学建设需要承担"先行"使命;其路径是实行"学院制"的大学管理制度,是构建"治学式"的学生学习体系,是创新"客观性"的教育评价方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松玲
我国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 ,目前又正值经济转型期 ,就业压力巨大 ,且出现了很多新特点、新矛盾。解决问题的基础性工作是借鉴发展经济学的积极成果 ,发展中国特色的就业理论 ,包括中国劳动就业特点、劳动力转移方式和扩大就业战略。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卓志
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保险理论西南财经大学保险系副教授卓志多年来,作为《保险研究》忠实的读者,我深切地感受到贵刊宗旨鲜明,编辑思想新颖。文风求实严谨,栏目合理多样,理论与实践并重,内容的学术性、理论性、可读性及信息量等,极大地开阔了我的保险研究视野,丰富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