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94)
2023(5774)
2022(4840)
2021(4924)
2020(4146)
2019(10017)
2018(9934)
2017(19072)
2016(9902)
2015(11679)
2014(11390)
2013(11250)
2012(10121)
2011(9411)
2010(9390)
2009(8718)
2008(8395)
2007(7072)
2006(6154)
2005(5627)
作者
(27005)
(22492)
(22443)
(21556)
(14367)
(10640)
(10114)
(8830)
(8592)
(7867)
(7813)
(7597)
(7331)
(7114)
(7059)
(6985)
(6798)
(6455)
(6425)
(6122)
(5683)
(5475)
(5363)
(5119)
(5115)
(4995)
(4909)
(4637)
(4471)
(4396)
学科
(48261)
经济(48224)
方法(26080)
管理(24937)
数学(24512)
数学方法(24027)
(23195)
(18360)
企业(18360)
中国(14846)
(11535)
贸易(11527)
(11365)
(10513)
(7891)
业经(7856)
(7420)
(7149)
(6829)
银行(6828)
(6632)
理论(6543)
农业(6474)
(6420)
金融(6419)
环境(6267)
(6023)
关系(5941)
(5850)
(5812)
机构
大学(144647)
学院(142496)
(69018)
经济(68063)
管理(56033)
研究(50920)
理学(48854)
理学院(48370)
管理学(47376)
管理学院(47134)
中国(40760)
(31118)
科学(28298)
(27917)
(24740)
财经(23076)
经济学(22953)
研究所(22721)
中心(22237)
(21393)
经济学院(20648)
北京(20470)
(18925)
(18175)
业大(18089)
(17884)
财经大学(17469)
(17341)
师范(17210)
科学院(15369)
基金
项目(96187)
科学(77275)
基金(73382)
研究(69791)
(64273)
国家(63893)
科学基金(55096)
社会(46809)
社会科(44690)
社会科学(44680)
基金项目(37188)
自然(34919)
自然科(34248)
自然科学(34242)
自然科学基金(33660)
(33515)
教育(32904)
资助(32325)
(29615)
编号(26352)
(23113)
重点(21801)
成果(21130)
中国(21100)
国家社会(20907)
教育部(20311)
(20276)
(19957)
大学(18878)
创新(18851)
期刊
(68372)
经济(68372)
研究(43679)
中国(27180)
管理(21725)
科学(20010)
(19744)
学报(18905)
(16787)
大学(15337)
学学(14382)
教育(14162)
技术(13795)
经济研究(13245)
农业(12103)
(12055)
金融(12055)
财经(11867)
(10359)
统计(10038)
(9881)
世界(9449)
问题(9062)
业经(9003)
国际(8942)
(8704)
技术经济(8106)
(7936)
决策(7910)
资源(6145)
共检索到207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胡钧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使得"中国模式"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文章指出,"中国模式"是建国以来经过长期经济社会发展形成的、符合中国实际的、具有鲜明制度特色的、成功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其实质就是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中国模式"的成功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参考和经验。"中国模式"的基本特征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核心地位与多党合作的政治体制,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依据科学发展观制定的国家经济规划的主导作用与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基础性调节作用。这是"中国模式"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道林  
●让农民手中的土地充分实现财产价值,让农民能够分享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增值收益,让农民保护耕地能够得到实惠,这是成都模式的基本思路●将违法用地、超标用地乃至权属来源不明确的用地排除在外,不仅不予确权,甚至通过确权进行清理,这是部分地区对确权登记有抵触情绪的主要原因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胡俊文  
“雁行模式”理论是建立在动态比较优势原则基础之上的“追赶型”发展模式,曾对于战后日本及其亚洲“四小”、东盟国际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本文将针对“雁行模式”理论的核心内容、理论实质及其局限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求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梅鹏军  骆振心  
金融控股公司的实质是实现"1+1>2"的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是金融控股公司存在的合理性基础。金融控股公司协同机制能否发挥效力主要取决于整体性、目标一致性和混和治理三原则,以此三原则为衡量标准,"母公司上市,子公司不上市,母公司全资或高比例持股子公司"是与金融控股公司的实质要求较为匹配的上市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海洪  
首先从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过程分析,将金融体系两种传统模式(银行主导、市场主导型)的实质差异概括为储蓄向投资转化主渠道的不同。其次通过对近20年来两种模式发展演变的分析,首次提出两者都在趋同于一种新的中间模式———多元协调型金融体系,并认为该新模式代表了金融体系的发展方向。最后从储蓄→投资转化过程这一新角度分析了多元协调型模式的实质,即储蓄向投资转化的主渠道发生了实质变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思敏  刘民英  
杭州西湖景区免费模式为我国景区免费开放提供了一个成功案例,开辟了景区经营管理的新路径。文章在解读西湖景区免费模式实质的基础上,分析了复制西湖景区免费模式需具备的条件,并提出可复制西湖景区免费模式的景区类型,旨在为其他景区因地制宜地进行景区经营策略制定与模式选择决策提供切实可行的借鉴。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应义斌  傅霞萍  
研究生培养模式直接影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而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则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结合浙江大学智能化生物产业装备创新团队的研究生培养实际情况,介绍了团队在转变研究生培养模式方面的认识与实践,具体阐述了团队在指导力量、培养方式、培养目标、培养机制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培养成效。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马丁·哈特-兰兹伯格  保罗·伯克特  庄俊举  
中国快速的经济发展使得新自由主义者和进步主义者都视中国的发展为一种模式。在新自由主义阵营内部存在着以萨克斯为代表的保守的新自由主义和以斯蒂格利茨为代表的左翼新自由主义,关于中国模式,他们存在着策略上的分歧和原则上的共识。作为新自由主义的反对者———进步主义者也视中国为一种发展模式。无论左翼和右翼,对中国的发展模式还没有形成完全共识,中国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清除腐败,才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凤仪  
一、内生性和互联性:中国模式的生成逻辑数十年来,中国的不同结构部分的相互联通持续的显现出来,而中国道路和模式恰恰是在多种结构部分的相互联通中发育和成长。比如我们先是经历了上世纪50、60、70年代的全社会的高度政治化,以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汤洁茵  
融券交易是我国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创新金融业务之一,随之也引发了相关收益的课税问题。从欧洲和美国当前对融券交易的课税制度来看,存在对融券交易的法律形式还是经济实质课税的分歧。就促进以契约形式进行的金融创新而言,应有必要尊重真实目的的融券交易的法律形式,从而以此为基础而构建融券交易所得的有效课税模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拓  
“实质性关联”关系指经营者内部的物质利益关系,影响网络交易活动的正常进行。现今直播营销的模式的变化促使经营者内部关系越发复杂,虽立法层面不断出台法律法规期以缓解消费者弱势地位,但是已有的披露制度难脱于形式,对于足以影响消费者判断的关键利益关系信息未有触及。鉴于此,有必要将营销方内部的关联信息的内涵厘清,通过立法手段构建“实质性关联”信息披露制度,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实现,维护良好的网络市场环境。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文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三十年以来的中国经济需要有个总结。本书就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为改革开放三十年所做的科研项目"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道路方式研究"的成果。有三十多位学者参加撰写。编写本书的目的在于:立足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改革与开放、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林新奇  
本文探讨"中国式管理"和"管理的HHP模式",认为"中国式管理"是指一种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管理实践及其理论总结,对应于以欧美管理理论和实践为基础的"现代管理科学",比拟于所谓的"日本式管理"。理解"中国式管理"可以有两个视角:一个是对现实的总结和归纳,属于"过去时"和"承认式";另一个是对应有状态的设计和探索,属于"未来时"和"实践式"。本文主张应该结合其过去和现实,采取一种"未来时"和"实践式"的视角。基于此,本文比较了中美日管理模式,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和模型,即"管理的HHP模式",以此来重新审视和定义中美日管理,并为中国未来的本土管理创新提供一种理论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