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88)
- 2023(15694)
- 2022(13400)
- 2021(13037)
- 2020(10557)
- 2019(24211)
- 2018(23690)
- 2017(44778)
- 2016(24518)
- 2015(27841)
- 2014(27478)
- 2013(26488)
- 2012(24095)
- 2011(21812)
- 2010(21575)
- 2009(19770)
- 2008(18749)
- 2007(16017)
- 2006(13914)
- 2005(12131)
- 学科
- 济(92829)
- 经济(92720)
- 管理(66243)
- 业(60287)
- 企(49162)
- 企业(49162)
- 方法(41787)
- 数学(36324)
- 数学方法(35916)
- 中国(30485)
- 农(25659)
- 财(21999)
- 业经(20826)
- 贸(19448)
- 贸易(19437)
- 学(19313)
- 易(18986)
- 农业(17145)
- 地方(16813)
- 理论(16606)
- 制(16516)
- 教育(16467)
- 和(15009)
- 环境(14758)
- 银(14388)
- 银行(14355)
- 技术(13999)
- 行(13762)
- 融(13651)
- 金融(13648)
- 机构
- 大学(338201)
- 学院(333544)
- 济(134675)
- 经济(131919)
- 管理(129557)
- 研究(113775)
- 理学(112862)
- 理学院(111579)
- 管理学(109654)
- 管理学院(109057)
- 中国(83575)
- 京(72145)
- 科学(68777)
- 财(59502)
- 所(55383)
- 研究所(50833)
- 中心(50447)
- 财经(48704)
- 农(48367)
- 范(47755)
- 师范(47412)
- 业大(47197)
- 北京(46193)
- 江(45740)
- 经(44633)
- 院(41641)
- 经济学(41363)
- 师范大学(38533)
- 农业(37813)
- 州(37478)
- 基金
- 项目(231858)
- 科学(183306)
- 研究(175611)
- 基金(167889)
- 家(145031)
- 国家(143788)
- 科学基金(123554)
- 社会(110975)
- 社会科(104968)
- 社会科学(104944)
- 基金项目(88538)
- 省(88531)
- 教育(82510)
- 自然(77848)
- 自然科(76044)
- 自然科学(76028)
- 划(75606)
- 自然科学基金(74651)
- 编号(72612)
- 资助(68397)
- 成果(60120)
- 部(52296)
- 重点(51949)
- 课题(50527)
- 发(49532)
- 创(48545)
- 大学(45596)
- 教育部(45595)
- 国家社会(45563)
- 创新(44986)
- 期刊
- 济(143596)
- 经济(143596)
- 研究(103576)
- 中国(64592)
- 教育(50738)
- 学报(50662)
- 科学(47141)
- 管理(46411)
- 农(44818)
- 财(43116)
- 大学(39853)
- 学学(36054)
- 农业(32036)
- 技术(28015)
- 融(25913)
- 金融(25913)
- 经济研究(24573)
- 业经(23448)
- 财经(23445)
- 经(20198)
- 图书(18952)
- 问题(18553)
- 业(16549)
- 贸(15992)
- 科技(15793)
- 理论(15331)
- 技术经济(14929)
- 版(14668)
- 世界(14520)
- 现代(14325)
共检索到483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吕欢
本篇文章从"中国梦"视角着手,针对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展开研究,结合笔者自身高校学生工作经历经验,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建议:政府部门要加强宏观指导,为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提供保障;高校应当加大思想引导力度,将"中国梦"定位为大学生就业观指导教育的基础;提高对家庭因素的重视程度以及大学生对自身就业观的调整等等,希望能够为我国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带来一些有参考性的意见。
关键词:
中国梦 大学生就业 就业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卫爱国 胡文明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人才资源,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影响家庭的幸福、国家的安定和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文章从职业方向、课程、实践、规划、指导、辅导、人才培养诸方面论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就业途径。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就业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涛
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面临着"理论"与"实践"的背离、"应然"与"实然"的断裂以及多元文化碰撞的困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指引下,文章提出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具体路径,即加强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学习中坚定信仰;融入人文关怀,引导大学生在生活中坚守梦想;优化大学生信仰教育环境,构筑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关键词:
中国梦 大学生 信仰教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金杨 曹美兰
作为高素质人才的主要人群,当代大学生却面临就业难这一个尴尬的局面,并且就业难这一现象日益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问题。这种矛盾的局面看似令人费解,却也是必然。造成这种矛盾固然有诸多因素,文章认为,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大学生的就业观问题。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难日益突出?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是什么?就业观如何导致就业难问题?文章围绕以上问题,对当代大学生就业观进行分析和整理。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难 就业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晗雯
本文基于高校大学生就业力的调查,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力不强的结症,提出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途径,提升大学生就业力,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
关键词:
就业力 大学生就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志贤
从当今大学生就业心理困境的具体表现看,可从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这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困境的主要成因进行剖析。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困境具有干预作用,应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提出大学生就业心理困境的干预途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水平 侯贵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代敏
如何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以及拓宽大学生就业途径,是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探究通过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拓展就业的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能力 创业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崔伟
大学生就业教育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文章从协同视域出发,从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四个方面探讨了大学生就业教育内容,并在分析其可能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有的放矢的专业教育、能力导向下的职业教育、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和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就业指导教育等践行途径。
关键词:
协同视域 大学生就业 就业教育 职业能力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伟强 宋小燕 王亮亮
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复杂与严峻对高校图书馆就业信息服务的拓展提出了挑战。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图书馆应提供就业政策及就业心理指导服务,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及就业能力指导服务,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化指导服务,以构建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大学生就业信息管理机制、优化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践行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的新途径。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大学生就业 信息服务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萨茹拉 杨子仪 杨鲤源
大学生就业能力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与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特点,并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高校教学实践,从政府、高校、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探讨并提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能力 提升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秀丽
随着我国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人数在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探讨的焦点。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对当代大学生就业困境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大学生走出就业困境的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困境 就业能力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徐颖云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试图从加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入手,通过对传统就业指导基本途径、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从认识职业和利用职业资源、加强个体就业指导和就业研究、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生涯规划体系、加强就业实习和创业教育等方面创新途径,构建起集体指导与个体指导相结合、职业规划与就业力提升相结合、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就业指导与就业研究相结合的就业指导体系。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指导 创新途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宝贵
本文通过建立大学毕业生影响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匹配的理论,以及大学毕业生就业、创新、创业结构优化的一般趋势理论,并建立相关数学模型,依据国内外相关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和价值分析,揭示大学毕业生创业不仅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而且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工程。这对理解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由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和人力资本驱动,并加快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政
文章阐述了高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误区,详细分析了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必要性,并针对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提出一条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模式,从而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就业。
关键词:
高校就业指导 必要性 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