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23)
- 2023(6574)
- 2022(5456)
- 2021(5315)
- 2020(4328)
- 2019(9984)
- 2018(9947)
- 2017(17393)
- 2016(9973)
- 2015(11776)
- 2014(11668)
- 2013(11135)
- 2012(10455)
- 2011(9814)
- 2010(9693)
- 2009(8745)
- 2008(8536)
- 2007(7443)
- 2006(6453)
- 2005(5903)
- 学科
- 济(37060)
- 经济(37012)
- 管理(21255)
- 业(17916)
- 中国(15524)
- 方法(15039)
- 数学(13697)
- 数学方法(13590)
- 企(12524)
- 企业(12524)
- 农(10969)
- 贸(9667)
- 贸易(9662)
- 易(9528)
- 制(9064)
- 学(8590)
- 财(7757)
- 理论(7734)
- 体(7730)
- 教育(7699)
- 银(7268)
- 银行(7241)
- 行(7115)
- 融(6838)
- 金融(6831)
- 农业(6551)
- 业经(6505)
- 教学(6241)
- 关系(6129)
- 环境(5609)
- 机构
- 大学(139743)
- 学院(138609)
- 济(60532)
- 经济(59433)
- 研究(58274)
- 管理(44285)
- 中国(43589)
- 理学(37267)
- 理学院(36776)
- 管理学(36112)
- 管理学院(35869)
- 科学(34558)
- 京(31704)
- 所(30554)
- 农(28827)
- 研究所(28120)
- 财(26344)
- 中心(24595)
- 农业(22985)
- 业大(21406)
- 财经(20916)
- 北京(20789)
- 院(20783)
- 经济学(20144)
- 江(20121)
- 范(19512)
- 经(19379)
- 师范(19254)
- 科学院(18196)
- 经济学院(18089)
- 基金
- 项目(92550)
- 科学(71646)
- 研究(68747)
- 基金(66211)
- 家(60107)
- 国家(59669)
- 科学基金(48297)
- 社会(42642)
- 社会科(40304)
- 社会科学(40295)
- 省(34358)
- 基金项目(33474)
- 教育(33391)
- 划(30727)
- 自然(29691)
- 自然科(29023)
- 自然科学(29008)
- 自然科学基金(28491)
- 资助(28056)
- 编号(27281)
- 成果(23554)
- 重点(22264)
- 部(21925)
- 课题(21067)
- 中国(20604)
- 发(20533)
- 创(19310)
- 国家社会(18784)
- 教育部(18437)
- 创新(18220)
共检索到219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琴生 刘宝 刘大钧
“中国春”胚性细胞悬浮系经混合酶液处理,可游离出大量原生质体(产量可达3×10~7~4×10~7/ml细胞)。这些原生质体在较简单的 MS 修饰培养基上(液体浅层或低溶点琼脂糖包埋)能够持续分裂,并以较高植板率(45%~47%)形成细胞团。将来自细胞团的微愈伤组织转至分化培养基上能够产生大量绿点;只有少数愈伤组织能够转变为结构紧密的胚性愈伤组织;并由此分化出大量根系和叶片,但未获得完整植株。文中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根发 葛台明 余毓君
用缩短继代间隔的方法,从小麦35816幼穗愈伤组织中筛选到由小颗粒组成的松脆型胚性愈伤组织,并建立了胚性细胞悬浮系。从中分离的原生质体培养在经高压灭菌的改良MS或改良N6培养基中,得到了大量的再生愈伤组织和胚状体。经直接分化或增殖后分化均得到再生植株。生长迅速的再生愈伤组织具有较高的植株再生能力;将再生细胞团增殖后分化能明显提高植株再生率和再生植株数。随着悬浮培养时间的增加,原生质体培养中直接胚胎发生途径将减少。
关键词:
小麦 胚性细胞悬浮系 原生质体 植株再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文品 吴琴生 刘大钧 M G K Jones
本试验研究了影响黑麦草悬浮细胞生长以及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的部分因素.结果表明:黑麦草悬浮细胞继代培养时的接种量对悬浮细胞的生长速度影响较大,其与培养基的比例为1∶20时,生长速度较快;当悬浮细胞与酶液的比例为2~3∶10时,每 ml 酶液原生质体产量最高;原生质体培养基中用葡萄糖代替蔗糖和甘露醇作碳源或渗透压稳定剂进时,原生质体的植板率较高。
关键词:
黑麦草 原生质体 碳源 渗透压稳定剂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谢恩义 马家海
为了开发礁膜人工育苗的新技术,以4%果胶酶和2%纤维素酶的甘露醇溶液,分离酶解经无菌处理的礁膜叶状体,在40mmol·L~(-1)CaCl_2,0.7mol·L~(-1)甘露醇,pH5.5,温度28℃,摇床速度50r·min~(-1)旋转振荡3h的条件下,1.0g湿重礁膜可获原生质体约2×10~6个。原生质体分离后依次用比重为1.030、1.026、1.022的消毒海水(添加N、P、Fe~(2+)、IAA、KB、Vit C)培养,2d后已形成明显的再生细胞壁,3~4d后细胞开始分裂,8d后形成由4~8个细胞组成的细胞团,以后原生质有不同的发育形态,较常见的是形成由一共同胶质膜包被的类似亲本的叶...
关键词:
礁膜 原生质体 酶解 分离 培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程增书 高志强 方仁
从小麦CK89、102、113的花药和花冬的约穗诱导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中,选择致密颗粒型愈伤组织,转入附加2,4-D2~4mg/L改良MS固体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6~10周后形成生长迅速的胚性愈伤组织,这种愈伤组织分离原生质体得率为1~3.7×107个/g。原生质体于PCM2培养基上琼脂糖包埋培养,3~5天出现第一次细胞分裂,7~14天进行第二、第三次细胞分裂,两周后形成大量细胞团,细胞分裂频率达20.3%~73.3%,4~6周后形成肉眼可见愈伤组织。供试4个基因型中,CK89、102和花冬均形成再生愈伤组织,仅113形成多细胞团。愈伤组织增殖分化实验尚在进行中。
关键词:
小麦,胚性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培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玉强
根据增加棉花基因库多样性的迫切需要,棉花改良计划正在转向于多种分子育种技术的应用和资源的利用。丰富的棉花野生种(Gossypiumspp.)是栽培棉遗传改良重要的种质资源和更新资源,并成为宝贵的遗传资源库,野生棉研究利用对栽培棉的遗传改良有着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及潜在的应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葛台明 章荣德 秦发兰 余毓君 谢岳峰
以多花黑麦草 (LoliummultiflorumLam .)幼穗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 ,经高有机态氮培养基改造得到易碎型胚性愈伤组织 ,在 1 / 2AA培养基 +1 / 2MSDL培养基中得到了生长迅速、分散的胚性悬浮系。分离原生质体经培养后得到了再生白化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宇波 柳俊 谢从华 蔡兴奎
试验以马铃薯试管苗叶片为原生质体来源 ,通过研究材料预处理方法对原生质体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培养方式及培养基中糖醇与细胞分裂和愈伤组织形成的关系 ,优化并建立了高效稳定的原生质体培养体系 ,获得了 2个双单倍体系的叶肉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关键词:
马铃薯 原生质体 培养体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阙国宁 诸葛强
以牡竹属黄竹(DendrocalamusmembranceusMunro)的竹节及无菌苗根颈为外植体,培养于含有5mg/L2,4-D、0.2mg/LKT和200mg/LLH的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然后移至相同成份或不同浓度2,4-D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以建立分散性良好的悬浮细胞系。利用悬浮细胞和无菌苗叶片经酶解获大量原生质体,其产量分别约为每克鲜重2.5×105个和5×105个,活力均可达80%。
关键词:
黄竹,细胞悬浮培养,原生质体分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吕复兵 张献龙 刘金兰
以陆地棉品种“珂字201”为材料,比较了IAA+KT和2,4-D+KT在愈伤诱导和悬浮培养中的效应,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中,IAA和2,4-D表现为正效应,且2,4-D的效应强于IAA;KT表现为负效应;胚性愈伤悬浮培养中,3种激素都表现出负效应。以胚性细胞悬浮系为材料进行了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试验,分离原生质体的最佳酶组合为纤维素酶(OnozukaR10)3%+果胶酶(Pectinase)1.5%,原生质体培养的最佳激素组合为IAA0.5mg/L+KT0.1mg/L,适当提高原生质体密度有利于原生质体培养。光照,温度等物理因素对原生质体培养也有明显影响。原生质体再生的愈伤组织直接在无激素的...
关键词:
陆地棉,原生质体培养,植株再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秀华 张尧忠 徐宁生
原生质体培养在作物改良工作中,国内外目前有如下几方面的应用:(1)原生质体融合:利用该技术转移细胞质基因控制的农艺性状,如细胞质雄性不育,这在水稻(Yang1988,Akagi1989,Kyozuka1989,ToshiroK.1995)、油菜(Pe...
关键词:
水稻,原生质体,培养,植株再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正红 孙振元 刘秀贤 彭镇华
用纤维素酶、果胶酶、甘露醇的混合酶液提取地锦和五叶地锦无菌苗幼叶、五叶地锦胚乳愈伤组织及地锦幼胚愈伤组织的原生质体,对影响原生质体提取得率及活力因素进行分析,对不同材料原生质体得率进行比较,对提取的原生质体进行液体浅层、固液结合及固体等方式培养,对原生质体形成的愈伤组织以MS和改良B5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NAA、6 BA、2,4 D、PEG、KT、ZT等进行分化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对原生质体提取得率有极显著影响,适宜地锦幼叶原生质体提取的酶液组合为:纤维素酶0.5%、果胶酶0.3%、甘露醇0.6mol·L-1、酶解8h;不同材料原生质体提取得率有显著差异;仅五叶地锦胚乳愈伤组织来源的原生...
关键词:
地锦 五叶地锦 原生质体 培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航宁 吴琴生 刘大钧
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技术是药用植物生物工程的基础,药用植物原生质体的来源,酶解的条件,培养基的组成,培养的方法等对原生质体培养有着很大的影响。目前,原生质体培养在药用植物高产细胞系的筛选、体细胞杂交和基因工程方面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原生质体 应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延清 苑保军 张根发 卢龙斗
用决明(CasiaobtusifoliaL.)子叶和下胚轴为材料,游离和培养原生质体。结果表明,15日龄无菌苗的子叶和下胚轴比较适于游离原生质体,每1g材料的原生质体产量高达1.6×104个;PectolyaseY-23是分离原生质体所必需的;用含2,4-D0.4mg/L(以下单位同),NAA1.0与KT0.1的KM8P漂浮培养利于原生质体的分裂。培养4d后,原生质体开始分裂,15d后其植板率约为19.2%,30d形成了细胞团或小愈伤组织。增殖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上培养,可分化出芽。芽在生根培养基上培养14d生根,从而再生决明小植株。
关键词:
决明,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素娟 孙云龙 马凌波 何培民
本研究多次获得原生质体,明确了酶解原生质体的内在因素与外在条件,诸如酶溶剂的种类及浓度,酶及组成,酶解温度及pH,采种藻时间及取用部位。分离的原生质体经初步培养,发现少数2分裂,最好的有成6分裂的细胞团,但尚未成株。研究结果为扩大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还报道了用海洋细菌酶解的试验及意义
关键词:
羊栖菜,原生质体,分离,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