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27)
2023(13359)
2022(11148)
2021(10427)
2020(8778)
2019(20214)
2018(20024)
2017(38835)
2016(21351)
2015(24296)
2014(24403)
2013(24124)
2012(22707)
2011(20749)
2010(20963)
2009(20038)
2008(20139)
2007(18428)
2006(16460)
2005(15199)
作者
(62041)
(52036)
(51832)
(49908)
(33363)
(24737)
(23770)
(20028)
(19713)
(18791)
(17740)
(17203)
(16791)
(16589)
(16483)
(16209)
(15469)
(15322)
(15114)
(15059)
(13061)
(12854)
(12712)
(11909)
(11869)
(11863)
(11524)
(11460)
(10509)
(10401)
学科
(94718)
经济(94634)
管理(62646)
(59866)
(47567)
企业(47567)
方法(40567)
数学(35634)
数学方法(35301)
中国(28733)
(27409)
(25893)
(20130)
贸易(20121)
业经(19705)
(19658)
(19097)
(18787)
农业(17645)
地方(17638)
环境(16770)
(15762)
银行(15737)
(15702)
财务(15664)
财务管理(15630)
(15101)
(15099)
金融(15098)
企业财务(14918)
机构
大学(319476)
学院(316739)
(140945)
经济(138249)
管理(117804)
研究(113105)
理学(100072)
理学院(98968)
管理学(97419)
管理学院(96823)
中国(87562)
(67817)
(66517)
科学(65713)
(57872)
财经(52270)
研究所(52163)
(51151)
中心(50772)
(48237)
(47443)
经济学(44919)
北京(43558)
(42786)
业大(42600)
师范(42459)
经济学院(40494)
农业(40064)
(39892)
财经大学(38449)
基金
项目(198902)
科学(157229)
研究(148191)
基金(146000)
(126308)
国家(125263)
科学基金(106694)
社会(96178)
社会科(91208)
社会科学(91181)
基金项目(75676)
(74631)
教育(67949)
自然(66157)
自然科(64587)
自然科学(64567)
(63923)
自然科学基金(63460)
资助(60945)
编号(59837)
成果(50914)
(46055)
重点(45097)
(43670)
课题(41747)
国家社会(40601)
(40301)
教育部(39711)
(38444)
人文(38164)
期刊
(158864)
经济(158864)
研究(101277)
中国(61697)
(52505)
学报(47542)
(47291)
科学(44304)
管理(42917)
大学(36227)
教育(33777)
学学(33751)
(33290)
金融(33290)
农业(31702)
财经(27786)
经济研究(26457)
技术(26028)
(24011)
业经(23774)
问题(22031)
(20436)
国际(18497)
(17604)
世界(16958)
技术经济(16469)
图书(15729)
统计(14778)
(14701)
理论(14635)
共检索到487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何慧龄  
自从2009年下半年以来,有关"中国投资环境恶化"的言论不断出现,这些言论引起了在华投资的外资企业的普遍担心。虽然目前我国的外资利用还没有受到实质的影响,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些言论不利于我国外资的引进。因此,本文首先对"中国投资环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竺彩华  
在超国民身份被逐渐除去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外资企业的不满和抱怨。2009年力拓商业间谍案就一度引发了"中国投资环境恶化"的论调;而2010年初的谷歌事件更是将这一论调推向了高潮;到了下半年,欧盟商会发布的《2010—2011欧盟企业在中国建议书》直接批评中国歧视外企。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吟枫  
大力引进外资,成绩斐然吸收与利用外资,是中国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全力发展经济建设的重要一环。为了迅速发展中国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与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实现四个现代化,中国极需巨额建设资金。早在1978—1979年进行的计划测算中就估计到,中国实现四化的总投资十分宏大,其2/3可以靠内部积累,而有1/3则需吸收与利用外资,其规模大体在3000亿美元上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沈坤荣  
投资环境是指环绕着投资主体存在和变化发展,并足以影响投资活动与结果的各种外部因素的总称。它可以分为硬环境与软环境两大类,前者主要指自然地理环境和基础设施等条件,后者一般指对投资有重要影响的政治、经济、法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状况。本文讨论吸引外商投资与投资环境中的经济因素的关系,侧重研究经济实力、经济增长率和国家开放政策对引进外资的作用,并就我国十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作出实证分析。一、经济实力与引进外资的关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邵畅  
论当前银企债权债务关系恶化的原因及对策邵畅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间的关系是国民经济中十分重要的经济关系之一。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由于这两者各自在社会再生产中的特殊地位,各种深层的社会矛盾必定集中反映在它们身上,从而使它们之间的关...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投资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也存在着诸多障碍制约着环境优势的发挥。本文从系统论的观点,分析了投资环境系统的外界因素、中国投资环境的构筑等,并对中国的投资环境作了综合的评价,提出了优化投资环境的对策性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静  卢进勇  
文章首先构建了一个包括政治环境、安全环境、宏观经济发展程度、外商投资环境以及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五个指标的投资环境评价体系,通过该指标体系对中亚五国的整体投资环境和中国企业在该地区的投资现状进行对比分析,为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对中亚地区的海外投资行为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静  卢进勇  
文章首先构建了一个包括政治环境、安全环境、宏观经济发展程度、外商投资环境以及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五个指标的投资环境评价体系,通过该指标体系对中亚五国的整体投资环境和中国企业在该地区的投资现状进行对比分析,为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对中亚地区的海外投资行为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静  卢进勇  
文章首先构建了一个包括政治环境、安全环境、宏观经济发展程度、外商投资环境以及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五个指标的投资环境评价体系,通过该指标体系对中亚五国的整体投资环境和中国企业在该地区的投资现状进行对比分析,为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对中亚地区的海外投资行为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竺彩华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市场环境都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给国内投资环境带来了深刻影响。同时,在中国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外资政策也始终伴随着国内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着调整。最近几年,在外资企业逐渐丧失超国民待遇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外资企业的不满和抱怨。2009年力拓商业间谍案就一度引发了"中国投资环境恶化"的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水林  徐立新  大卫·多拉尔  时安卿  蒲宇飞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提供的分析框架 ,从宏观稳定性、国际一体化、监管制度、治理结构、行政效率、市场进入和退出机制、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服务等方面对中国的投资环境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 ,并对中国投资环境的地区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中国及地区投资环境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荣  贺晓波  
本文对弹性分析法进行修正,得出结论:当一国的初始贸易收支为赤字,本国国民收入保持不变时,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之和大于1,本币贬值不一定能改善本国的贸易收支;而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之和小于或者等于1,本币贬值恶化本国的贸易收支。2001年6月~2005年1月期间, 美元贬值使美国的贸易赤字状况恶化的原因是美国的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之和小于1。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力  李裕元  李秧秧  
由于种种原因,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现象日益扩张,水土流失、沙漠化、干旱、沙尘暴等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引起了科技工作者的关注。利用历史资料,从黄土高原2000a左右的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森林植被的严重破坏、土壤侵蚀的不断加剧、人口的无限制增长以及近几十年来黄河的频繁断流等几个方面出发,说明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在这些重要因素的影响下,表现出明显的不可持续性发展,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包括加强人口控制、加快植被的恢复与重建、节约利用水资源以及提高利用效率等。该研究的目的并非消极悲观,而是正确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演变历史,树立国民的环境忧患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实现黄土高原的生态安全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