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19)
2023(10376)
2022(8457)
2021(7991)
2020(6694)
2019(15295)
2018(15063)
2017(28371)
2016(15395)
2015(17742)
2014(17710)
2013(17576)
2012(16206)
2011(14473)
2010(14794)
2009(14031)
2008(14414)
2007(13131)
2006(11748)
2005(11249)
作者
(42772)
(35645)
(35418)
(33832)
(23036)
(16982)
(16125)
(13723)
(13471)
(13106)
(12258)
(12041)
(11725)
(11288)
(11136)
(10674)
(10660)
(10412)
(10151)
(10128)
(8992)
(8634)
(8579)
(8234)
(8041)
(7970)
(7964)
(7673)
(7198)
(7045)
学科
(77529)
(73274)
经济(73170)
(72103)
企业(72103)
管理(62975)
方法(30375)
业经(27144)
(26133)
(24522)
数学(22357)
数学方法(22156)
中国(20838)
(19852)
财务(19829)
财务管理(19795)
企业财务(18690)
农业(17410)
(17324)
技术(16408)
(15355)
贸易(15344)
(15122)
(15025)
(14128)
(13857)
理论(13719)
(13151)
企业经济(12078)
经营(11554)
机构
学院(229627)
大学(222997)
(105923)
经济(104154)
管理(91472)
理学(76764)
理学院(76076)
管理学(75285)
管理学院(74849)
研究(73731)
中国(64011)
(51476)
(47362)
财经(40015)
科学(39065)
(36685)
(36287)
(36127)
中心(33657)
(32999)
经济学(32652)
研究所(32118)
北京(30961)
经济学院(29428)
财经大学(29216)
(28684)
商学(26947)
业大(26856)
商学院(26714)
(26190)
基金
项目(135183)
科学(108776)
研究(105888)
基金(99690)
(83998)
国家(83185)
科学基金(73472)
社会(69689)
社会科(66072)
社会科学(66056)
(51684)
基金项目(51448)
教育(47978)
自然(44412)
自然科(43436)
自然科学(43427)
编号(42825)
自然科学基金(42766)
(41863)
资助(41397)
成果(34731)
(32426)
(31302)
(31263)
重点(29863)
(29555)
课题(29448)
国家社会(29295)
(28319)
创新(28291)
期刊
(127422)
经济(127422)
研究(74944)
中国(47809)
(44806)
管理(40638)
(32432)
科学(27415)
(25036)
金融(25036)
学报(24827)
教育(23329)
技术(22975)
农业(22255)
业经(21931)
财经(21042)
大学(20446)
经济研究(20313)
学学(19063)
(18371)
问题(16561)
(15597)
(14551)
技术经济(14517)
世界(14441)
国际(13506)
财会(13110)
现代(12063)
会计(11803)
商业(10941)
共检索到366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李忠  田家华  
"中国投企业"作为跨国集团设立在中国的总部,在中国进行投资并对子公司进行有效管理,其存在转移利润至境外侵蚀我国税基的问题。本文通过对68户"中国投企业"进行调研,分析了其转让定价的相关问题,提出如何对"中国投企业"进行风险应对,做好价值链分析,确定"中国投企业"应获得的合理利润,对保护我国税基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胡勇辉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转让定价避税与反避税问题,是当前我国税收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分析研究我国外商投资企业转让定价避税的现状入手,提出了对外商投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的防范措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根贤  
关联企业和非关联企业之间,显而易见是不同的。然而,关联企业间交易的转让定价,要按非关联企业间的“正常交易”进行处理,税法中这样的假设,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此外,“正常交易”的标准依赖于交易的参照系,而参照系有时会根本不存在,或对类似交易的推断,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常常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从而陷入昂贵的争论之中。近来,电子商务交易使税务机关对关联企业间转让定价的管理更加复杂化。虽然预约定价协议(APA)有许多优点,但也暴露出了难以克服的缺陷。如何科学地对关联企业间的交易征税,尤其是不同国家如何合理地参与跨国公司的税收分配,全球利润分割法已显示出这种优势。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课题组  杨林林  
BEPS最新成果核心理念是要按照"税收与实质经济活动和价值创造相匹配"的原则重塑国际税收规则。如何结合中国国情,在转让定价管理中落实税收与实质经济活动和价值创造相匹配原则,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BEPS行动计划最新成果和OECD转让定价指南,运用企业价值理论对转让定价与企业价值创造税收问题和无形资产、地域优势、跨境内部重组等特殊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提出了处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建议。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胡效国  邓远军  于亮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走出去"企业2011年以来相关数据与情况的调查,得出了"走出去"企业存在较大转让定价风险的结论,并深入分析了目前税务机关针对"走出去"企业转让定价服务与管理工作滞后的原因。为此,税务机关一方面应加强对"走出去"企业的转让定价管理,另一方面应做好对"走出去"企业转让定价的风险指引和相关服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屹  
鉴于目前中国外资企业转让定价实证研究结论与西方转让定价理论研究结果差距甚远的困惑,文章重新对资料进行了转让定价各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得出与以往不同的结论。文章认为,转让定价与外资方式、企业规模无关,而与东道国和母国的税率差异以及国别因素高度相关。这论证推翻了中国外资企业转让定价与税率无关的观点。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陈东  
跨国企业集团在其供应链规划时,在低税负国家或地区设立"主体公司",承担供应链的主要功能和风险,获得供应链的剩余超额利润。而非"主体公司"(即设立在中国的合约研发商、合约制造商、有限风险分销商等)获得稳定但较低的利润回报。这种安排可能忽视了中国企业对本地无形资产研发、改进、发展和提高所做出的贡献。本文针对跨国企业集团的上述商业模式,分析其可能存在的转让定价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毛杰  
集团内劳务的转让定价存在两个主要的税务问题:一是集团内劳务是否构成转让定价意义上的服务,判断依据为"受益原则";二是集团内服务的转让定价是否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这方面聚焦间接收费法以及服务费中是否包含利润问题。我国应重视集团内劳务的转让定价管理,完善相关立法,强化税务机关的信息获取能力,合理分配税企间的证明责任。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白思达  储敏伟  
本文利用交易层面的2000~2010年海关数据库和对外投资名录,通过双重差分法发现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通过转让定价进行国际避税的直接证据。研究发现:一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进行国际避税,出口到低税国关联企业的价格会显著下降4.28%~7.79%,相应的出口到高税国关联企业价格会显著提高4.28%~7.79%;二是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都存在转让定价行为;三是双边税收协定对企业转让定价避税起到抑制作用。本研究可以有效补充企业避税文献,并为中国反避税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白思达  储敏伟  
跨国企业通过转让定价的方式来进行利润转移和国际避税,在发达国家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但伴随而来的企业国际避税问题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文章借鉴Bernard等(2006)的模型,考虑到我国反避税制度的具体规定,将出口量和税率差一并纳入价格差的决定方程,对其加以拓展,从而在理论上说明中国对外投资企业通过转让定价方式开展国际避税的存在性、异质性和反避税效果,并利用2000-2006年中国海关出口数据,运用三重差分法加以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我国对外投资企业的出口贸易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白思达  储敏伟  
跨国企业通过转让定价的方式来进行利润转移和国际避税,在发达国家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但伴随而来的企业国际避税问题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文章借鉴Bernard等(2006)的模型,考虑到我国反避税制度的具体规定,将出口量和税率差一并纳入价格差的决定方程,对其加以拓展,从而在理论上说明中国对外投资企业通过转让定价方式开展国际避税的存在性、异质性和反避税效果,并利用2000-2006年中国海关出口数据,运用三重差分法加以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我国对外投资企业的出口贸易中存在通过转让定价避税的行为,且出口目的国与我国的税率差越大,转让价格偏离公平交易的价格幅度也就越大。(2)企业的避税程度因企业所有制性质和行业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内资企业相对于外资企业避税更加严重,资本密集型行业相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更为严重。(3)税收协定作为针对转让定价的反避税制度,所起到的作用还相当有限。文章从避税动机的角度为我们理解当前我国企业的"走出去"行为提供了一种思路,也为我国当前反避税制度的建设提供了启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白思达  储敏伟  
本文利用交易层面的20002010年海关数据库和对外投资名录,通过双重差分法发现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通过转让定价进行国际避税的直接证据。研究发现:一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进行国际避税,出口到低税国关联企业的价格会显著下降4.28%7.79%,相应的出口到高税国关联企业价格会显著提高4.28%7.79%;二是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都存在转让定价行为;三是双边税收协定对企业转让定价避税起到抑制作用。本研究可以有效补充企业避税文献,并为中国反避税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广勤  
企业产权转让的核心问题是定价问题,只要找到适合产权转让供求特征的定价机制,产权转让的其他问题将变得相对容易。本文对我国企业产权转让的定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和阐述,分析了影响企业产权转让价格的因素与机理,进而提出了适应我国企业产权转让现实特征的定价模式,从而为实践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付树林  
我国税务机关开展间接转让征税以来,极少数税务专家持不同观点。如有的认为国税函[2009]698 号文件的法律依据不足,违背了上位法的相关规定 ;有的认为税务机关滥用一般反避税规则,侵犯了境外投资者的合法税收利益。如何正确看待上述观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应对,是税务机关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