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20)
2023(7487)
2022(6266)
2021(6246)
2020(5054)
2019(11917)
2018(11739)
2017(22809)
2016(12081)
2015(13840)
2014(13521)
2013(13364)
2012(12445)
2011(11516)
2010(11683)
2009(10834)
2008(10674)
2007(9374)
2006(8530)
2005(7771)
作者
(32153)
(26632)
(26613)
(25773)
(17219)
(12609)
(12004)
(10409)
(10275)
(9741)
(9225)
(8788)
(8753)
(8678)
(8626)
(8322)
(8084)
(7778)
(7744)
(7542)
(6864)
(6462)
(6389)
(6092)
(6085)
(6018)
(5887)
(5870)
(5344)
(5339)
学科
(48757)
经济(48705)
管理(32879)
(31131)
(24039)
企业(24039)
方法(19171)
中国(18095)
数学(17249)
数学方法(17055)
(15285)
(13901)
贸易(13893)
(13697)
(11804)
(10659)
(10512)
业经(10031)
农业(9346)
(9200)
银行(9199)
(8960)
(8118)
金融(8117)
及其(7890)
地方(7877)
(7504)
环境(7459)
政策(7159)
理论(7133)
机构
学院(170156)
大学(168992)
(81404)
经济(79998)
管理(64689)
研究(63027)
理学(54795)
理学院(54230)
管理学(53596)
管理学院(53271)
中国(50777)
(37035)
(36156)
科学(33289)
(30807)
财经(28815)
中心(28010)
研究所(27722)
(26464)
经济学(26160)
(24654)
北京(23896)
经济学院(23448)
(23197)
(22548)
(22146)
师范(22004)
财经大学(21314)
业大(19656)
(19343)
基金
项目(107005)
科学(85606)
研究(83618)
基金(78982)
(67923)
国家(67394)
科学基金(57667)
社会(54515)
社会科(51799)
社会科学(51789)
基金项目(39859)
教育(38802)
(38313)
自然(34453)
编号(33885)
资助(33754)
自然科(33693)
自然科学(33685)
(33368)
自然科学基金(33139)
成果(28892)
(25842)
重点(24182)
课题(24179)
(24152)
中国(23424)
国家社会(23389)
教育部(22682)
(22459)
(21894)
期刊
(91064)
经济(91064)
研究(57655)
中国(36599)
(26621)
管理(25632)
(22016)
教育(21631)
科学(21478)
(19885)
金融(19885)
学报(19724)
经济研究(16226)
大学(16122)
农业(15459)
技术(15153)
学学(14871)
财经(14719)
业经(13515)
(12863)
(12755)
问题(11784)
国际(11655)
世界(11287)
(9091)
技术经济(8266)
(8044)
论坛(8044)
现代(7738)
经济问题(7181)
共检索到2667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韩保江  韩心灵  
"中国式"产能过剩是由市场机制与政府深度介入经济合力作用下微观经济主体理性与非理性投资决策的畸形产物,是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制度成本。"中国式"产能过剩难以治理的原因有二:一是特殊的形成机理,地方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合力推动产能扩张;二是较大的治理成本,导致各方难以承受。治理"中国式"产能过剩应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阻断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形成利益共同体;做好相关制度设计,降低治理产能过剩的成本。
[期刊] 改革  [作者] 韩保江  韩心灵  
"中国式"产能过剩是由市场机制与政府深度介入经济合力作用下微观经济主体理性与非理性投资决策的畸形产物,是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制度成本。"中国式"产能过剩难以治理的原因有二:一是特殊的形成机理,地方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合力推动产能扩张;二是较大的治理成本,导致各方难以承受。治理"中国式"产能过剩应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阻断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形成利益共同体;做好相关制度设计,降低治理产能过剩的成本。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航  张雨微  
中国超大规模的工业项目投资并未得到充分利用,相当一部分企业选择较低的产能利用率,导致产能过剩时有发生,造成了要素闲置浪费和产业效率损失。中国式产能过剩的根源在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着有缺陷的制度环境。无论是企业层面、市场层面还是国家层面的制度,都未使关于中间产品、生产要素、公共资源的交易成本控制在最优范围,企业为了适应这种扭曲的制度环境而不得不做出错误的产能决策,进而导致产能过剩加剧。要使中国工业发展摆脱产能过剩困扰,需加快制度创新,着力矫正制度对企业的误导机制,让企业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下做出理性的产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翟东升  
目前,我国的钢铁、建材、造船等传统制造行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新兴产业如光伏、风电设备制造业也出现了严重产能过剩,还有一些产业出现了产能过剩趋势。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可谓"中国式"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林  
产能过剩问题是多年来中国产业发展面临的久治未愈的"痼疾",成功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近年来,中国式产能过剩问题呈现出日益加剧和蔓延的趋势,已从阶段性、结构性产能过剩演化成持续性、全面性产能过剩,这主要是由经济周期、市场失灵、体制扭曲、结构失衡、需求疲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关于产能过剩的程度,可以采用直接调查法和以峰值法、生产函数法、成本函数法、协整分析法、非参数估计法、向量自回归法等为主的间接法进行测度。治理中国式产能过剩应该在市场经济条件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加强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从减少政府干预、完善市场机制、重构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与晋升选拔制度、调整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钱敏  张江洋  
地区间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地区间竞争策略的同质化、地区间竞争缺乏协调性是形成产能过剩的根源。地区间竞争引致的地方保护阻碍了中央政府治理产能过剩的进程。当产能过剩治理达到短期目标、市场实现短期均衡后,新一轮地区间竞争又会形成新一轮产能过剩,由此产能过剩治理陷入困局。因此,治理产能过剩的当务之急是:中央政府充分发挥计划机制功能,而非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破解产能过剩治理困局的长效机制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央政府要调整地方政府目标,规范和协调地区间竞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皮建才  赵润之  
为了分析中国式分权下的体制性产能过剩,本文构建了一个地方政府进行补贴竞争的动态博弈模型。首先区分了地方政府的产量补贴与产能补贴,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地方政府是"市场效率导向"型或"辖区GDP导向"型时的体制性产能过剩、社会福利和企业自生能力。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是地方政府的产量补贴,还是地方政府的产能补贴,都会使得企业的产能过剩更加严重。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地方政府为"辖区GDP导向"型时,地方政府对辖区GDP的重视程度与整体社会福利之间呈倒U型关系,这表明中央政府需要制定合理的地方官员政治晋升规则,使得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有利于提高社会福利。治理体制性产能过剩,既要考虑社会福利效应,也要考虑企业的自生能力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劲  付保宗  
产能过剩,即在一定条件下需求与供给相对变化引起的行业供需关系的失衡。本质上讲,我国工业领域产能过剩,是市场性因素和非市场性因素对行业需求和供给共同作用的结果。市场经济条件下产能过剩不可避免,治理上需区别对待不同产能过剩类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杰  
产能过剩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稳中提质"的一大掣肘,相关产业政策的不当引导与干预对中国产能过剩的形成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本文系统分析了产业政策调控下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探讨了产业政策措施不当的特征与不良后果,以及产业政策对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产生的影响。并通过具体案例验证了产业政策不当调控所引发的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产能过剩。从合理选择产业政策使用范围、优化产业政策调控措施和把握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发展规律三个层面提出应重塑产业政策调控理念,以从根本上化解中国产能过剩问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邵安菊  
随着国际经济环境日益复杂以及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制造面临近30年来最为严峻的挑战。外需市场的低迷以及内需市场的不振,使得过度投资引发的产业结构失衡问题日益突出,中国不可避免地滑入了产能过剩的经济周期。产能过剩的"顽疾"已从部分行业蔓延至整个中国制造。因此,尽快从源头化解产能过剩这一棘手问题,已成为中国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及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必由之路。文章分析了中国制造产能过剩的严峻现实与基本特征,对产能过剩的后果与成因进行了探究,并提出去产能需从供给侧的源头治理开始,从宏观到微观多管齐下,"堵""疏"并用、升级与淘汰并举,方能取得真正实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秦玄  
1.彻底摆脱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寻找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走内涵式经济发展道路。在要素投入上,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降低对低劳动力成本的依赖,要高度重视知识技术的积累,增加知识技术的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大力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鼓励加工制造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的市场化改革,调动现有科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密  刘秉镰  
本文跳出市场和政府之争,在传统供需平衡模型中引入退出价格和饱和需求等新假设,通过消费结构和住房属性的异质性处理、二元市场的均衡分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学理论解释。主要观点是:中国式产能过剩是商品和住房二元市场叠加的饱和需求式过剩。普通商品市场的"饱和需求陷阱"和住房市场的"投资偏好陷阱"是关键制约点。这使得需求刺激政策在饱和需求式过剩中失灵,并通过二元市场的"劣驱良"效应,引发经济"脱实向虚"的趋势。应通过二元市场的联动式调控,形成以供给方向和供给对象的结构性调整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密  刘秉镰  
本文跳出市场和政府之争,在传统供需平衡模型中引入退出价格和饱和需求等新假设,通过消费结构和住房属性的异质性处理、二元市场的均衡分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学理论解释。主要观点是:中国式产能过剩是商品和住房二元市场叠加的饱和需求式过剩。普通商品市场的"饱和需求陷阱"和住房市场的"投资偏好陷阱"是关键制约点。这使得需求刺激政策在饱和需求式过剩中失灵,并通过二元市场的"劣驱良"效应,引发经济"脱实向虚"的趋势。应通过二元市场的联动式调控,形成以供给方向和供给对象的结构性调整为重点的供给侧结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牛发亮  李平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产能过剩的现状和原因,认为现阶段我国产能过剩是结构性过剩,以采矿业为代表的重工业产能过剩要远超过其他制造业,有的行业还表现出低端供给过剩、高端供给不足的现象。最后,本文针对当前化解产能过剩的紧迫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措施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前荣  
当前,在国际经济环境复杂低迷、外需放缓、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进入深化阶段的背景下,我国工业领域需求与生产矛盾突出,产能过剩严重,且具有普遍性、多样性、复杂性等特征,部分行业甚至出现了绝对过剩。2012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