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62)
- 2023(13525)
- 2022(11746)
- 2021(11432)
- 2020(9491)
- 2019(22348)
- 2018(22068)
- 2017(42717)
- 2016(22944)
- 2015(26163)
- 2014(25976)
- 2013(25491)
- 2012(23160)
- 2011(21006)
- 2010(20913)
- 2009(19084)
- 2008(18482)
- 2007(15679)
- 2006(13657)
- 2005(12084)
- 学科
- 济(93976)
- 经济(93875)
- 管理(65475)
- 业(60513)
- 企(50635)
- 企业(50635)
- 方法(46994)
- 数学(41578)
- 数学方法(40893)
- 中国(25836)
- 农(23849)
- 财(20962)
- 业经(19689)
- 学(19089)
- 贸(18628)
- 贸易(18618)
- 易(18186)
- 制(16229)
- 地方(16074)
- 理论(15698)
- 农业(15477)
- 和(14767)
- 环境(14264)
- 技术(13776)
- 务(13187)
- 银(13148)
- 银行(13114)
- 财务(13111)
- 财务管理(13082)
- 划(12976)
- 机构
- 大学(325340)
- 学院(322067)
- 济(131685)
- 管理(130993)
- 经济(129069)
- 理学(114608)
- 理学院(113375)
- 管理学(111256)
- 管理学院(110693)
- 研究(108220)
- 中国(81403)
- 京(69861)
- 科学(66346)
- 财(57103)
- 所(53294)
- 研究所(48953)
- 中心(48166)
- 农(47709)
- 财经(46918)
- 业大(46671)
- 北京(44729)
- 江(43316)
- 经(42956)
- 范(42254)
- 师范(41914)
- 经济学(39799)
- 院(39511)
- 农业(37312)
- 经济学院(35871)
- 州(35777)
- 基金
- 项目(224685)
- 科学(177399)
- 基金(164883)
- 研究(164345)
- 家(143811)
- 国家(142674)
- 科学基金(122880)
- 社会(103982)
- 社会科(98600)
- 社会科学(98573)
- 基金项目(86735)
- 省(84537)
- 自然(80235)
- 自然科(78458)
- 自然科学(78442)
- 自然科学基金(77017)
- 教育(75970)
- 划(72292)
- 资助(69449)
- 编号(66240)
- 成果(53608)
- 部(50583)
- 重点(49992)
- 发(46781)
- 创(46393)
- 课题(45432)
- 教育部(43751)
- 创新(43297)
- 国家社会(43073)
- 科研(42876)
- 期刊
- 济(137248)
- 经济(137248)
- 研究(94518)
- 中国(58101)
- 学报(49262)
- 管理(48104)
- 科学(47255)
- 农(43179)
- 财(41325)
- 大学(37955)
- 教育(36172)
- 学学(35555)
- 农业(30956)
- 技术(28468)
- 融(24380)
- 金融(24380)
- 经济研究(23194)
- 财经(22338)
- 业经(21501)
- 经(19072)
- 问题(17611)
- 图书(17294)
- 业(16766)
- 技术经济(15916)
- 科技(15311)
- 理论(15196)
- 统计(15151)
- 贸(14835)
- 版(14318)
- 世界(14091)
共检索到459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姬志恒 王兴元
"中国地理标志"作为来源于特定区域的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区域性公共品牌,它对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由于中国地理标志品牌构成复杂,利益相关者众多,其治理具有较高的复杂性与多态性。本文在对"中国地理标志"品牌特征进行分析基础上,按照多案例研究思路和扎根理论分析方法,归纳了核心企业主导型、无组织型和政府管理型三种中国地理标志品牌治理模式,并对不同模式内涵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中国地理标志品牌改善治理的相应策略建议。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洋滈
积极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对保护和挖掘优质农产品的市场潜力、提升农产品品牌、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保护涉农地理标志对于传承地域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构建高效现代化农业产业也具有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化运营不足、商标品牌意识不强,导致现阶段我国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方面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文龙
在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农产品全面过剩的今天,地理标志农产品由于承载着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产品特色声誉,具有极高的品牌价值和品牌竞争力,成为中国农业优先发展的对象。但由于农产品加工业和冷链物流业发展缓慢,农业龙头企业弱小,对消费者消费观念变化反应迟钝,加上政府与行业协会对农产品质量管理松懈,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导致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成效有限。只有深刻认识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的不足,全面提高地理标志农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的作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冷链物流业,加强品牌营销,并根据不同地区、产品特点因地、因品制宜地采取合理的发展战略,中...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谭小平 庄仪 黄鋆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产品的产地及品质给予了更高关注和要求,地理标志产品因其独特的产品品质而受到消费者的追捧。本文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对于地理标志的研究成果,总结归纳出影响地理标志价值的因素,构建地理标志价值评价体系,并以凤凰单丛茶地理标志品牌为例进行价值评价。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向英
随着地理标志产品的不断增多,同质化现象开始困扰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本文通过对福建白茶产业发展的分析,提出基于地理标志品牌结盟的思路拓展白茶产业的市场空间,以战略联盟的方式实现地方特色产业的良性成长与多方共赢,提升福建白茶产业整体市场竞争实力,并以此期待对地理标志品牌同质化情况下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探索可行模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艳 黄炎忠
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可以有效传递农产品市场信息,激励农户绿色生产行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利用湖北省优质水稻生产区的1193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以单位面积化肥和农药使用量为例,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评估了农户地理标志品牌参与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并利用中介模型揭示其影响路径。结果发现:(1)影响农户地理标志品牌参与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生产规模、耕地质量、生产组织形式、稻谷价格、农药残留检测等;(2)农户参与地理标志品牌减少水稻化肥使用量16.29~16.90千克/亩,减少农药使用量17.64~18.19克/亩。(3)地理标志品牌参与主要通过品牌溢价和品牌维护两条路径影响农户当下和未来的市场收益,继而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因此,建议建设更多的绿色地理标志品牌,协同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和化肥农药减量化目标,积极提升农户地理标志品牌维护意识,完善绿色农产品溢价市场机制,实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焰 黄京华
针对如何提升地理标志品牌价值的问题,文章首先基于品牌价值理论,从传播学视角分析了地理标志品牌价值的构成机理、传播逻辑,发现充分挖掘地理标志中的情感价值因素并向目标消费者进行情感化传播,是提升其品牌价值的关键。然后,以“波特钻石模型”为基础进一步探测了地理标志品牌价值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分析了支撑品牌价值的四大构面,即区域环境、产品创新、品牌文化和品牌形象。最后构建地理标志品牌价值提升模型,提出“严监管,塑形象,讲故事”是提升地理标志品牌价值的一种新思路和新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姜含春 赵红鹰
我国地理标志茶叶资源最为丰富,这些茶叶是最典型的地理标志产品,非常适合用地理标志保护制度来保护。该文根据目前我国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理论上认识的缺失及实践中暴露的问题,分析了茶叶地理标志产权形式、属性、主体、价值等特性,从茶叶地理标志产权特性出发,为促进茶叶地理标志区域资源优势、产品优势转变成市场竞争优势、区域经济优势,做强做大茶业,解决"三农"问题,为建设新农村做出积极贡献,从产权持有者和使用者的不同角度提出实施茶叶地理标志名牌战略及其具体措施。
关键词:
茶叶 地理标志 产权特性 品牌战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艳 黄炎忠
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可以有效传递农产品市场信息,激励农户绿色生产行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利用湖北省优质水稻生产区的1193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以单位面积化肥和农药使用量为例,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评估了农户地理标志品牌参与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并利用中介模型揭示其影响路径。结果发现:(1)影响农户地理标志品牌参与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生产规模、耕地质量、生产组织形式、稻谷价格、农药残留检测等;(2)农户参与地理标志品牌减少水稻化肥使用量16.29~16.90千克/亩,减少农药使用量17.64~18.19克/亩。(3)地理标志品牌参与主要通过品牌溢价和品牌维护两条路径影响农户当下和未来的市场收益,继而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因此,建议建设更多的绿色地理标志品牌,协同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和化肥农药减量化目标,积极提升农户地理标志品牌维护意识,完善绿色农产品溢价市场机制,实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华军
文章对我国地理标志制度的演进进行了简要梳理,并基于我国国家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和农业部发布的地理标志数据,对地理标志空间分布的集聚特征与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可视化分布图显示我国地理标志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不均衡性,变异系数、集中度指数、赫芬达尔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和锡尔指数等集聚程度指标测算结果表明地理标志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一定的集聚特征,锡尔指数的分解表明我国地理标志地区差距主要来源于地区内差距。同时,基于我国省际截面数据的经验估计表明,地理标志对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均具有较强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袁煌
地理标志是一种新型知识产权。以地理标志为基础形成的地理标志区域品牌,具有利益关系分散、组织结构复杂、产权有公共产品特性、产品季节性明显、产品供给缺乏弹性等特点。地标品牌价值评价需要关注其特点,区别企业品牌,评价模型构建需要充分考虑其在物质供给、生态调节和文化服务等方面的贡献,借鉴生态服务价值评价的基本方法,结合价值评估的基本理论,全面评价地理标志区域品牌价值。
关键词:
地理标志 区域品牌 价值评价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倩倩 宋敏 周元春 刘丽军
品牌能兴农,商标能富农,发展农产品地理标志对优化农业结构,提升农业竞争力有重要作用。以山西省某地理标志农产品为例,基于2008-2012年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企业的生产销售数据和基层管理部门的宏观数据,采用Interbrand模型测算了农产品地理标志价值。结果表明,该农产品地理标志价值2849.8万元,品牌处于成长期;沉淀收益增长趋势良好,销售量成为其增长的关键因素,但品牌强度实力中等偏弱,市场地位、行销范围、品牌趋向的竞争优势发挥有限。随着沉淀收益较好增长势头继续保持,品牌强度中不足因素逐步完善,品牌价值具有较大提升空间。据此,提出了企业应发挥现有贸易格局优势,优选品牌化战略,提升品牌竞争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雪霏 卢博宇 徐子荐
地理标志农产品(简称“地标”农产品),是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地标”农产品品牌化是现代农业内在特质和运行规律的突出体现,也是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化的必然要求。聚焦新发展阶段,对“地标”农产品品牌化及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其标志特征、内在机理,探讨实现路径,对新发展格局下畅通产业、畅通市场、畅通经济社会循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新突破,更高层次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肖人荣 赵鹏军 戚禹林 卢业勤
打造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是深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现有的研究多侧重地理标志的知识产权保护、经济价值挖掘以及品牌竞争力提升等方面,对全国尺度下不同类型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的空间属性关注不足。本文以农产品地理标志(AGI)、地理标志产品(PGI)、地理标志商标(GI)中的农产品品牌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尝试揭示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86.28%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集聚明显,并呈现出与T型经济带重合的态势。2)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密度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长江中下游的湖北、江苏、安徽、浙江、上海等地为热点区,西部的新疆、青海、西藏为冷点区。3)蔬菜、粮油、果品等不同类型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空间分异特征显著,整体上表现出与农产品生境相适应的格局。4)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异质性受到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政府作用的综合影响,社会环境中的第二产业与铁路密度的交互作用对空间异质性有着较强的解释能力。基于此,结合乡村振兴与农业品牌的战略目标,从农业品牌建设的区域合作、资源要素的空间配置以及品牌保护路径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向英 杨江帆 杨朝英 管曦
以福建五大茶区187家茶叶企业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在地理标志品牌建设与地方特色茶业形成过程中相关企业所受到的影响以及他们对地理标志品牌的认知情况和参与意愿及相关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茶叶企业普遍肯定"地理标志"的市场意义,是其品牌化成长的主要推手;茶叶企业一旦确定使用"地理标志"商业标记,就会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强调其对本企业产品"正宗性"的暗示;但茶叶企业对地理标志的运用,主要偏重于单纯性地消耗其历史文化声誉,忽略对其品牌价值的市场培育与维护;对于地理标志的品牌建设与推广工作,茶叶企业倾向性地支持由政府来主导与担当该项工作。
关键词:
地理标志 品牌 茶叶企业 经营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