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02)
2023(14183)
2022(11924)
2021(11382)
2020(9165)
2019(20622)
2018(20403)
2017(37092)
2016(21146)
2015(23763)
2014(23568)
2013(22286)
2012(20329)
2011(18687)
2010(18974)
2009(17560)
2008(17234)
2007(15386)
2006(14061)
2005(13287)
作者
(54272)
(45246)
(45099)
(43431)
(28664)
(21446)
(20494)
(17340)
(17334)
(16278)
(15483)
(15209)
(14512)
(14264)
(14256)
(14155)
(13474)
(13203)
(13194)
(12969)
(11624)
(11010)
(10745)
(10313)
(10181)
(10173)
(10104)
(9956)
(8984)
(8887)
学科
(77164)
经济(77052)
管理(56646)
(48409)
(39473)
企业(39473)
中国(30850)
方法(26626)
(23070)
数学(23017)
数学方法(22693)
教育(22304)
(22266)
(22109)
业经(18320)
地方(16572)
(16383)
贸易(16372)
(16013)
(15384)
(15372)
(15257)
银行(15250)
理论(14905)
(14685)
农业(14509)
(14176)
金融(14172)
环境(12819)
体制(12637)
机构
大学(284004)
学院(282517)
(117119)
经济(114577)
研究(104618)
管理(97697)
理学(82283)
理学院(81211)
管理学(79850)
管理学院(79260)
中国(78483)
(62055)
(58911)
科学(57887)
(51856)
(47205)
师范(46937)
研究所(46187)
中心(46057)
财经(44831)
(44408)
北京(40884)
(40667)
教育(38311)
师范大学(38248)
(37823)
(37446)
经济学(37375)
(34937)
经济学院(33370)
基金
项目(177174)
研究(143013)
科学(142579)
基金(126424)
(108036)
国家(107014)
社会(91351)
科学基金(91258)
社会科(86306)
社会科学(86292)
教育(72745)
(68532)
基金项目(64511)
编号(60356)
(59650)
成果(53101)
自然(52916)
自然科(51625)
自然科学(51612)
资助(50898)
自然科学基金(50657)
课题(45886)
(42304)
重点(42061)
(40622)
(39203)
(38354)
(38197)
国家社会(37762)
教育部(37651)
期刊
(138848)
经济(138848)
研究(102494)
中国(71786)
教育(65291)
(46180)
管理(38543)
(36378)
学报(35656)
科学(35485)
(29978)
金融(29978)
大学(29274)
技术(28002)
学学(25820)
农业(24499)
财经(23274)
经济研究(22922)
业经(21799)
(20271)
职业(18754)
问题(17826)
(16789)
国际(14688)
(14581)
论坛(14581)
世界(14193)
(12671)
(12526)
技术教育(12253)
共检索到458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桂城  
职业教育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供给的主渠道,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来看,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着办学层次不健全、办学形态相对封闭等问题。基于此,应以"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路线为依据,树立与其相适应的现代教育理念,打造"制造业+"融合型的课程体系,推动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办学层次高移,构建开放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如俊  
针对当前人才培养过程存在系列问题,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顺应"中国制造2025"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内涵,主动转轨与适应:目标定位的"转轨"——培养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素养融合培养的"转轨"——融合"工匠精神"培养;教育内容选择的"转轨"——推行"专"与"广"同心圆结构的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转轨"——构建"基于项目运作的‘产业+’融合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施的"转轨"——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的开放式行动导向驱动教学;信息化方法运用理念的"转轨"——提供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学习方式;教师成长培育的"转轨"——打造校企互聘共用的双导师制教师队伍;学校管理制度的"转轨"——建立体现现代...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小兰  
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呈现出学历层次高移化、知识结构复合化、技术素养实践化等新特征。同时,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创新型、智慧型、生态型、卓越型人才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为了更好地适应和满足"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要求,职业院校应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以人才培养目标变革为基础,从培养单一技能型人才转向培养复合型、创新型技能人才;以教学内容变革为依托,实施"专度"与"广度"相协同的职业能力培养;以教学方式变革为重点,构建"教、学、做"融通开放化的行动导向型教学模式;以课程体系变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敬石开  
全球正处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机器人、数字化制造、3D打印等技术的重大突破正在重构制造业技术体系;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PS)的智能工厂正在引领制造业方式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云制造、网络众包、异地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电子商务等网络系统制造模式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全球制造业孕育着制造技术体系、制造模式、产业形态和价值链的巨大变革。为此,国家高瞻远瞩,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多样化技术技能人才,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支撑与保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董奇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体现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关键在于技术技能人才的整体水平,而技术教育是提高工人技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当前,我国职教及社会各界对技术教育的认识还存在偏差,需要从"中国制造2025"的视角探寻提高技术教育有效性的途径,从而促进技术教育的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付卫东  林婕  
2015年5月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制造业强国崛起的"三步走"战略。通过分析"中国制造2025"的内涵和基本特点,指出存在职业教育有效供给不足,学校布局、课程和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供需错位,质量不高,体制机制改革滞后的4方面问题,并提出增加职业教育有效供给;完善职业教育学校布局、课程体系和专业设置;树立科学的职业教育质量观,将提高质量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制度创新的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宏伟  
回顾历史,职业教育教师发展总是受到人之技术生存的内在影响。"中国制造2025"将会引发技术生存理念、技术生存逻辑、技术生存方式三个层面的深刻变革。与此相适应,职业教育教师角色的定位也必须作出调整,指向职业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引领者、课程和教学的革新者、技术伦理教育与技术美学教育的开拓者、技术创新教育的推动者。促进职业教育教师角色转型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从制度构建层面完善职教师资培训、示范培训、教师赴企业实践制度,二是从教师自身发展层面,强化全面的角色意识,培养完满的职业人、提升整体性的角色能力,促进课程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庆军  乔丹  
文章阐述了"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背景,并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规格、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办学层次及融通开放等方面研究了"中国制造2025"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进而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升级、工匠精神培育、开放化、打造校企合作"升级版"等方面探究了如何推动我国职业教育转型与创新,与"中国制造2025"相对接。为了"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顺利达成,必须加快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为实施制造业强国战略提供有力的支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磊  张弛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并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中国制造2025"开启高端智能化制造时代,全面提升我国经济体的供给侧要素,尤其对技能型人力资本提出调整性需求,并落实到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层面。"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应世界新工业化进程而提出的产业振兴战略计划,指出高新科技的进步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升级两方面的变革诉求。文章以温特制生产组织方式的分析为切入口,探究"中国制造2025"对技能人才的职业流动要求及其职业能力需求取向。"中国制造2025"使技能人才的职业发生变化,依据产业升级调整和产业链价值创造取向,"信息产业+制造产业+服务产业"对技能人才的专业与职业的重构——制造业技能人才面临升级与...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琺  米俊魁  
在中国知网以"主题=‘中国制造2025’并含‘职业教育’"进行搜索,获得该领域在2015-2018年收录的157篇文献样本。利用文献计量学的相关知识和Citespace V软件,根据期刊来源、机构分布、作者分布、关键词共现和聚类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领域的研究3年来不断深化,发文期刊广泛性和集中性并存,职业技术院校是中坚研究力量,研究群体也在不断更新与扩大。衍生出"现代学徒制""智能制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研究领域,出现了"校企合作""工匠精神""高技能人才"等研究热点。如何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使其培养出高技能人才,以及如何更好地促进制造业与职业教育间的产教融合问题是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桂庭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关于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于我国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发挥职业教育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基础作用,职业教育从业人员必须及时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习凌冰  沈小碚  
《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提出了在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的五大原则下,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国家产业变革和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对传统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文章围绕"互联网+"这一趋势探讨了实现职业教育体系创新的策略,即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职业教育内容的转变、资源的多方位共享、推进移动终端在线教育发展及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以期为国家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培养复合型高素质职业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岩  
现代职业教育是实现制造业强国崛起的关键,必将成为助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人力与智力源泉。为此,"中国制造2025"实施关键期现代职业教育必须实现四大发展战略:一是纵向贯通,打破职业院校学生成才发展的"天花板";二是横向融通,构建职业教育互通合作的"共同体";三是外部联通,构建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双路径";四是对接产业,打造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升级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婷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和特色,加强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是中国实施制造业强国战略的现实要求。为了契合“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需要,应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保障。关键出路在于加强校企协同,推动产业界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加强校企职责共担,建立起与产教融合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全面促进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才的双向流动;推行现代学徒制模式,实现产教融合质的提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桑雷  郑毅  
"中国制造2025"是未来十年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指挥棒和路线图,正在引发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和生产方式变革,进而影响到职业的流动和变化,对技能人才提出更趋智能化的要求,为此构建起职业教育智能素养核心框架,包括道德素养、知识素养、技能素养、创新素养、网络素养五个方面十五项能力。智能素养的培育应在遵循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资源交互规律的前提下,积极构建"纵横有道"的智能素养培育载体和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