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26)
- 2023(11427)
- 2022(9658)
- 2021(8968)
- 2020(7726)
- 2019(18101)
- 2018(17813)
- 2017(33825)
- 2016(18506)
- 2015(21429)
- 2014(21470)
- 2013(21724)
- 2012(20452)
- 2011(18676)
- 2010(18587)
- 2009(17774)
- 2008(17880)
- 2007(16084)
- 2006(14071)
- 2005(13018)
- 学科
- 济(79547)
- 经济(79436)
- 管理(55824)
- 业(51674)
- 企(42140)
- 企业(42140)
- 方法(36303)
- 数学(32161)
- 数学方法(31905)
- 中国(23820)
- 财(23714)
- 农(21349)
- 制(20670)
- 贸(17235)
- 贸易(17222)
- 易(16847)
- 业经(16289)
- 学(15950)
- 银(14569)
- 银行(14531)
- 务(13948)
- 财务(13918)
- 财务管理(13876)
- 行(13858)
- 体(13678)
- 农业(13458)
- 融(13297)
- 金融(13293)
- 企业财务(13162)
- 地方(12923)
- 机构
- 大学(278988)
- 学院(273960)
- 济(122121)
- 经济(119795)
- 管理(101886)
- 研究(99470)
- 理学(87073)
- 理学院(86028)
- 管理学(84748)
- 管理学院(84202)
- 中国(77772)
- 京(59448)
- 财(58407)
- 科学(58185)
- 所(51006)
- 农(47305)
- 研究所(46030)
- 财经(45667)
- 中心(45284)
- 经(41511)
- 江(41464)
- 经济学(39357)
- 业大(39294)
- 北京(38159)
- 农业(37245)
- 经济学院(35467)
- 院(35182)
- 范(34891)
- 师范(34543)
- 财经大学(33869)
- 基金
- 项目(177102)
- 科学(140005)
- 基金(131439)
- 研究(129117)
- 家(114961)
- 国家(114078)
- 科学基金(96627)
- 社会(83996)
- 社会科(79678)
- 社会科学(79653)
- 基金项目(68785)
- 省(65899)
- 自然(61005)
- 自然科(59593)
- 自然科学(59573)
- 教育(59271)
- 自然科学基金(58561)
- 划(56924)
- 资助(54108)
- 编号(50678)
- 成果(42973)
- 部(41565)
- 重点(40450)
- 发(37884)
- 创(36667)
- 制(36556)
- 国家社会(36032)
- 教育部(35778)
- 课题(35376)
- 创新(34528)
- 期刊
- 济(134278)
- 经济(134278)
- 研究(85374)
- 中国(57466)
- 财(47476)
- 学报(44416)
- 农(43505)
- 科学(40724)
- 管理(37650)
- 大学(33700)
- 学学(31683)
- 农业(28865)
- 融(28089)
- 金融(28089)
- 教育(26521)
- 财经(23878)
- 经济研究(22368)
- 技术(22146)
- 经(20542)
- 业经(19090)
- 问题(18232)
- 贸(17137)
- 业(16460)
- 世界(14919)
- 国际(14874)
- 技术经济(13860)
- 版(13695)
- 理论(13066)
- 统计(12728)
- 科技(11618)
共检索到421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燕
一是制造业主要以低端的代工为主,自主品牌培育意识不强。我国长期走出口导向型战略,本土大量的制造企业依靠低成本优势,依赖于代工生产而出口产品的路径,长此以往形成了本土同质化低端竞争普遍的局面。同时,本土企业缺乏自主品牌培育,被动接受国外订单,因而出现了长期脱离于中高端市场的状况,无法形成良好的国际竞争地位。二是制造业缺乏"工匠精神"。与国外相比,我国本土的制造企业明显缺乏"工匠精神",一方
关键词:
工匠精神 全价值链 制造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冬 郑文平 俞剑
油价波动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子,但很少有文献考察油价波动影响企业成长表现的微观传导机制。利用1999—2006年国际油价波动和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回归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方法考察了油价波动对企业成长表现的静态影响与动态冲击。研究发现:油价波动对中国整体制造业企业的成长表现(包括生产效率、销售额和从业人员)都有负面影响,而且生产效率在油价剧烈波动期的平均实际下降幅度高达28%至44%。油价波动对公有制和私有制企业的生产效率分别有短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表明油价波动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生产效率有"筛选效应"。本文还发现,私有制企业比公有制企业更能有效利用金融资源去抵御油价波动冲击。当企业内部或外部融资状况改善后,私有制企业因财务状况好转而提高的生产效率平均比公有制企业高出约23%。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晓静 龚春蕾 阳杰 应里孟
智能制造发展是否会影响我国传统制造企业的ESG表现,是一个尚待厘清的新议题。实证检验智能制造发展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后发现,智能制造发展能够提升企业ESG表现,且主要是通过智能制造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和缓解融资约束两个渠道发挥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智能制造发展在不同的公司特征与外部市场环境中对企业ESG表现存在异质性,国有企业、分属为重污染企业和处于高度竞争市场环境的企业ESG表现受智能制造发展的影响更大。经济后果研究发现,智能制造发展还可以通过促进企业ESG实践以提升企业价值。
关键词:
智能制造 ESG表现 绿色创新 融资约束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玉
关键核心技术是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博弈和竞争的手段,也是实现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然而,在国际新一轮科技进步与产业分工的变化调整中,我国先进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方面存在多方面的不足与缺失。本文深入分析当前我国先进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缺失的表现与特征,通过对先进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关键要素进行识别和把握,探索性地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三种模式,即“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两位一体产业集群攻关模式、“链主”和“隐形冠军”的二元协同价值链攻关模式、以“资本”和“人才”为纽带的二元支撑全产业链攻关模式。因此,根据结论提出如下建议:夯实基础研究的主体地位、纠正科技人才与制造业间的错配、构建与科技攻关相匹配的现代金融制度、提高政府各项政策的组合效率、坚持自主可控与开放合作相协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国富 李鼎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完善,企业的ESG表现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重视。本文以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必要条件分析(NCA)、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讨技术、组织、环境层面六个前因条件对制造企业ESG表现的协同影响。结果表明:制造企业ESG表现受多个因素共同影响,单一因素无法构成企业高水平ESG表现的必要条件;研发投入对ESG表现的提升具有普适作用;政企联动促表现、科创为核优表现、自勉外患提表现三类驱动模式可以实现制造企业高水平ESG表现;特定条件下,各因素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不仅从组态视角丰富了ESG表现的相关研究,而且为制造企业提升ESG表现提供了路径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袁凯华 张海鹏 南士敬
本文通过将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拓展至企业层面,系统刻画了2000—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与数字技术的融合程度及其结构特点。结果表明:尽管随着国内数字化水平的提高,中国制造业企业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取得了显著提升,但是提升背后却隐藏着国内服务数字化缺位束缚制造业发展的困境;无论是跨国对比,还是区分贸易类型,这种“大而不强”的特征都十分明显;考虑到数字服务经济效益高于数字产品,国内数字化水平结构失调很难促进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计量模型显示,市场潜力更加偏好于促进国内数字服务投入,外资渗透度更加倾向于利用国内数字产品替代国内数字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和制造业低端锁定并存的现象,同时为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切实依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晓华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数字技术与实体技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呈现出融合程度不断加深的趋势,其中制造业是数实融合最主要的产业部门。制造业数实融合的范围包括企业内部全领域、价值链全周期和供应链全生态;在形态上表现为要素融合、技术融合、设施融合、流程融合和产品融合。制造业数实融合以连接为基础、以数据为核心、以算力为支撑、以算法为驱动,并通过整合多维数据、发现潜在知识、替代人力劳动、编码行业知识、软件定义产品、创新商业模式等功能,发挥对制造业的赋能作用。针对我国制造业数实融合面临的制造能力、数字化水平、数字化能力、数据流动等多方面的制约,需要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技术创新,促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完善数字经济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数字经济领域国际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家驹
政治家收受贿赂并利用职务之便营私舞弊的腐败现象在世界各国都时有发生,这在日本也不例外。但日本的腐败现象与其他国家的此类现象相比,既有共同之点,又有不同之处。其主要特色表现为,政界、官界和业界三方相互利用、各得其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曾宝华
证券市场惩戒机制一般分为法律惩戒机制、行政惩戒机制、自律惩戒机制、舆论惩戒机制、市场惩戒机制五个部分。在我国证券市场,这五种惩戒机制在不同程度上是失效的。造成这些惩戒机制失效的原因在于,我国上市公司与政府之间的联系还未被完全切断,国家依然为上市公司提供隐性担保。惩戒机制的失效也与我国经济作为处于转轨阶段的新兴经济体的性质紧密相关。
关键词:
中国证券市场 惩戒机制 失效 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巴曙松 徐鹏越
文章选取2015—2021年528家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ESG表现对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企业异质性的调节效应,并进行了分位数回归,进一步考察了ESG表现对创新产出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ESG表现的提升对企业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规模较大、资产净利率较低和拥有独立ESG报告的企业,ESG表现对创新产出和技术人员密集度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本身创新水平较低的企业提升ESG表现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更大;较好的ESG表现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和缓解融资约束两条途径增加了创新产出。
关键词:
ESG 企业创新 企业异质性 制造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丹 张丁
文章选取2010—2020年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探究ESG表现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以及数字化转型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企业提高ESG表现能显著促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起正向调节作用。基于产权性质、要素密集度和地理位置的异质性分析发现,ESG表现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和东部地区更加明显。
关键词:
ESG表现 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转型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芳城 何雨恬
利用2017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作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09~2022年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使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对制造业ESG表现的影响。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有助于缓解制造业的融资约束、提高盈利能力和提升企业市场价值,进而对制造业的ESG表现产生积极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对制造业ESG表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该影响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和非重污染的企业中。研究结论在理论上为提升企业ESG表现提供了新视角,在实践上为利用绿色金融政策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改革
[作者]
高敬峰
2001~2008年期间,中国外贸出口产品技术总水平略有上升,出口产品的技术结构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行业技术复杂度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在缩小。但是,中国出口产品技术结构仍然处在较低层次,出口产品仍处于较低端地位,在世界市场上并没有对发达国家构成直接的竞争。中国出口产品出口规模的增大并不在于技术,出口技术结构升级的任务依然很艰巨。
关键词:
出口 技术结构 产业升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冉昊
当前我国福利不均等主要表现为地区福利不均等、城乡福利不均等和群体福利不均等中特定领域的局部扩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不同地区发展阶段性差异的地缘因素、城乡二元体制难以短期内破除的结构性因素,以及现行财政体制瓶颈、官员考核机制"一刀切"、社会政策运用的不全面等体制和政策因素所致。对此,可以通过提升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加强二次分配力度、设立基于地权的"浮动社会保障机制"以及改进福利政策供给的技术手段加以应对。
关键词:
福利不均等 二次分配 社会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玮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出现一定的发展差距是很正常的。但如果这种差距过大 ,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并带来政治、社会等很多方面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城乡经济基本保持一种非均衡的发展态势。这种非均衡的发展 ,对建立现代工业基础 ,培育整个经济的强力增长点 ,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国整个经济已具有相当基础后 ,城乡非均衡发展还继续惯性推进 ,城乡之间的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关键词:
城乡差距 表现 原因 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