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289)
2023(23165)
2022(19614)
2021(18247)
2020(15473)
2019(35041)
2018(34393)
2017(64888)
2016(35636)
2015(40235)
2014(39523)
2013(38761)
2012(35498)
2011(32117)
2010(31990)
2009(29634)
2008(29302)
2007(25737)
2006(22780)
2005(20183)
作者
(103786)
(86618)
(86060)
(81760)
(55225)
(41427)
(38949)
(33809)
(33036)
(30950)
(29579)
(29347)
(27882)
(27378)
(26913)
(26815)
(25808)
(25710)
(25033)
(25027)
(21506)
(21488)
(21135)
(19735)
(19420)
(19279)
(19221)
(19050)
(17492)
(17205)
学科
(139431)
经济(139249)
管理(104712)
(99749)
(82749)
企业(82749)
方法(62942)
数学(54454)
数学方法(53734)
中国(40776)
(38823)
(37964)
业经(32262)
(31187)
(30255)
(27045)
贸易(27028)
(26273)
地方(26250)
农业(25972)
技术(25693)
(24095)
银行(24008)
理论(23694)
(23435)
财务(23341)
财务管理(23290)
(22899)
(22736)
金融(22731)
机构
大学(507476)
学院(503145)
(201325)
经济(197187)
管理(192147)
研究(174088)
理学(166166)
理学院(164231)
管理学(161081)
管理学院(160157)
中国(131130)
科学(108990)
(108861)
(94249)
(88810)
(88488)
研究所(80745)
业大(78615)
中心(77990)
财经(75050)
(74553)
农业(69990)
北京(68634)
(68462)
(66228)
师范(65450)
(62982)
经济学(61753)
(59436)
财经大学(55908)
基金
项目(344407)
科学(270286)
基金(250191)
研究(246535)
(221383)
国家(219565)
科学基金(186909)
社会(156336)
社会科(148150)
社会科学(148113)
(133753)
基金项目(131364)
自然(122484)
自然科(119697)
自然科学(119659)
自然科学基金(117538)
教育(114606)
(113828)
资助(103249)
编号(98084)
成果(80323)
重点(78333)
(75935)
(73235)
(72830)
课题(69126)
创新(68177)
科研(66111)
国家社会(65234)
教育部(64760)
期刊
(216990)
经济(216990)
研究(147477)
中国(102553)
学报(88038)
(80631)
科学(78211)
(72830)
管理(72173)
大学(66389)
学学(62541)
教育(58420)
农业(55041)
(44784)
金融(44784)
技术(44355)
财经(37103)
经济研究(35800)
业经(34405)
(31910)
(30266)
问题(28362)
(25902)
科技(25506)
图书(24753)
技术经济(24229)
(23799)
业大(22695)
统计(22580)
理论(22093)
共检索到746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陶忠元  王艳秀  
基于投入——产出角度的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构建,对2000—2016年间七类细分制造行业的耦合协调度测评发现,化学、医疗设备行业已达到中级协调水平,而纺织、医药、航空航天、电子通信和计算机行业仍处于较低的初级协调水平。运用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成果、标准化进程对七类行业的协同程度提升产生促进作用,而对外贸易规模和利用外资规模分别仅对纺织、化学、医药和医疗设备四类行业和化学、医疗设备两类行业的协同程度产生显著促进作用,政府支持力度的作用则均不显著。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陶忠元  王晓晴  薛晨  
本文基于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对产业价值链内升级的作用机理分析,通过构建VAR模型,运用ADF平稳性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检验了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内升级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与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内升级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且与产业产值规模、技术创新、标准化的单一作用相比具有更为显著的促进效应。据上述研究结论,基于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的视角从标准的专利嵌入、专利与标准的捆绑以及专利与标准的融合3个方面提出了驱动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内升级的可行性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建中  曲小瑜  
运用2005~2011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环境污染指数,应用DEA-Malmquist方法在考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的基础上测度中国各类装备制造业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应用Tobit回归分析法对影响中国装备制造业环境技术创新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环境污染指数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总体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技术效率持续上升,技术退步是导致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后期下降的原因;市场竞争、资本深化和外资引进对环境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建中  曲小瑜  
运用2005~2011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环境污染指数,应用DEA-MAlMquist方法在考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的基础上测度中国各类装备制造业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应用tobit回归分析法对影响中国装备制造业环境技术创新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环境污染指数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总体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技术效率持续上升,技术退步是导致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后期下降的原因;市场竞争、资本深化和外资引进对环境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武军  刘凡  薛朝改  
技术创新作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助力制造业支撑起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本文基于2005-2019年27个细分制造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自主创新、国内技术引进和国外技术引进三条不同技术创新路径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线性及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自主创新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强于国内技术引进,而国外技术引进则表现出反向的抑制作用,且三种创新路径在高技术、中高技术和低技术三类制造行业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楼旭明  徐聪聪  
以2013—2017年我国智能制造上市企业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首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交叉效率模型对样本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其次通过Tob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因素及程度。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智能制造上市企业之间技术创新效率差距较大且整体效率偏低,年平均效率集中在0.35~0.4之间,但随着时间推移,整体呈上升趋势;甄别影响因素发现,企业偿还能力、企业盈利能力、企业营运能力、企业规模和智能制造领域核心产业的市场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均有正向影响,其中企业运营能力影响显著,而企业规模影响较小。最后就提高我国智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出3点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陶忠元  薛晨  
当今世界迈入了创新密集和标准主导竞争的时代,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化的协同耦合成为决定一国产业或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本文基于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耦合关系影响国际竞争力的机理分析及中国家电业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的协同耦合度计算,以BP神经网络为分析方法,构造技术创新、标准化及其协同耦合度与我国家电业国际竞争力间关系模拟模型。实证结果显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间的协同耦合度对提升国际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贸易竞争优势指数的影响最为明显,充分表明二者间的协同耦合水平是影响我国家电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丹青  胡雪萍  
运用20092015年中国制造业25个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并构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含港澳台)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对这三类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在三类制造业企业中均存在技术无效率,且不同所有制企业样本行业技术效率值差异较大;从影响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因素来看,企业规模、市场结构、技术获取和改造费用支出均与技术创新效率显著正相关,出口导向程度则对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各行业的盈利能力对技术创新效率并无显著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丹青  胡雪萍  
运用2009~2015年中国制造业25个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并构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含港澳台)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对这三类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在三类制造业企业中均存在技术无效率,且不同所有制企业样本行业技术效率值差异较大;从影响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因素来看,企业规模、市场结构、技术获取和改造费用支出均与技术创新效率显著正相关,出口导向程度则对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各行业的盈利能力对技术创新效率并无显著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燕青  李海铭  
制造业信息化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和重要路径。本文选择2007-2016年中国制造业相关数据为样本,从信息供给和信息需求两个维度选取十个指标,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测度了我国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从供给侧视角,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技术创新指标,从行业整体层面和区域层面实证分析了信息化水平对于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主要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从行业整体层面来看,信息化可对制造业技术创新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信息化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第二,从区域层面来看,信息化对于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信息化对于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提升作用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第三,基于指标替换和分时间段估计的稳健性检验结果佐证了本文结论的可靠性。最后针对本文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齐旭高  周斌  吕波  
识别供应链协同产品创新影响因素是提高供应链协同产品创新管理效率的关键。文章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影响供应链协同产品创新的关键因素,并以此建立了影响供应链协同产品创新效果的理论模型。以174例制造业供应链调研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间合作关系、产品技术知识壁垒、激励机制完善程度对供应链产品创新协同效应和产品创新绩效均产生显著影响,而企业间创新资源强度、企业间相容水平和协同产品创新平台对供应链产品创新协同效应存在显著影响,但对产品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馨  康志勇  左欠  孙欣奇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金融活动普查数据库,构建了银行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指数,研究了银行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企业新产品创新的影响效果,并对其中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深入探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银行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了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协同集聚水平的提升主要通过改善企业融资约束的水平和长期债务融资的获得,从而促进企业的创新。协同集聚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创新具有异质性影响,其作用会因企业规模、所有制以及所在地区等因素存在差异。通过采用不同方法及样本的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研究结论为优化产业集聚演进、推动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新的依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馨  康志勇  左欠  孙欣奇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金融活动普查数据库,构建了银行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指数,研究了银行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企业新产品创新的影响效果,并对其中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深入探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银行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了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协同集聚水平的提升主要通过改善企业融资约束的水平和长期债务融资的获得,从而促进企业的创新。协同集聚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创新具有异质性影响,其作用会因企业规模、所有制以及所在地区等因素存在差异。通过采用不同方法及样本的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研究结论为优化产业集聚演进、推动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新的依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卫力  陈慧君  
高技术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能够在技术瓶颈期使服务要素对技术要素形成强边际替代效应,为企业寻找盈利增长点开辟新途径,这是其成为当下众多高技术制造企业战略选择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高技术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水平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通过梳理制造企业服务化研究文献,认为服务化绩效在逻辑上主要受制于服务要素投入的质量和数量,基于此,将"技术创新能力、服务化程度是影响服务化绩效的核心变量"作为研究假设,以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等为控制变量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Wind数据库2012-2016年的行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模型整体效应显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服务化程度、企业服务化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理论假设基本吻合。以此为基础,分别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提出提升高技术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水平的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玉平  
本文以拓展的知识生产函数为理论框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在控制了科研经费、人力资本等传统投入要素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后,考察了出口贸易和产业集聚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1)在中国制造业中,存在从出口贸易到技术创新的单向因果关系,出口贸易显著促进了制造业的技术创新;(2)存在出口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倒逼效应,研发机构对技术创新的单独促进作用不显著;但结合了出口贸易后,研发机构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则变得显著,且这一促进作用随着出口规模的扩大而增大;(3)产业集聚对制造业技术创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从技术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劳动密集型行业,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依次降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