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38)
- 2023(12142)
- 2022(10016)
- 2021(9186)
- 2020(7547)
- 2019(17128)
- 2018(16426)
- 2017(31183)
- 2016(16809)
- 2015(18684)
- 2014(18287)
- 2013(18200)
- 2012(16693)
- 2011(15263)
- 2010(14934)
- 2009(14405)
- 2008(14139)
- 2007(12504)
- 2006(11066)
- 2005(10232)
- 学科
- 济(71261)
- 经济(71149)
- 管理(52911)
- 业(48956)
- 企(39672)
- 企业(39672)
- 方法(30690)
- 数学(27489)
- 数学方法(27338)
- 中国(21940)
- 财(21112)
- 制(19335)
- 农(18730)
- 贸(17577)
- 贸易(17566)
- 易(17223)
- 业经(15470)
- 银(14121)
- 银行(14087)
- 融(13757)
- 金融(13755)
- 行(13505)
- 体(13334)
- 学(12691)
- 务(12389)
- 财务(12368)
- 财务管理(12342)
- 农业(11762)
- 企业财务(11760)
- 环境(11445)
- 机构
- 大学(249446)
- 学院(244571)
- 济(114769)
- 经济(112956)
- 管理(93167)
- 研究(90141)
- 理学(80288)
- 理学院(79405)
- 管理学(78477)
- 管理学院(78010)
- 中国(71963)
- 财(53937)
- 京(52517)
- 科学(50531)
- 所(45195)
- 农(43786)
- 财经(42883)
- 研究所(40831)
- 中心(40196)
- 经(39329)
- 经济学(37595)
- 业大(36274)
- 江(34919)
- 农业(34546)
- 经济学院(33889)
- 北京(33471)
- 财经大学(32261)
- 院(32082)
- 范(28259)
- 师范(27882)
- 基金
- 项目(163657)
- 科学(130602)
- 基金(124948)
- 研究(115433)
- 家(111278)
- 国家(110443)
- 科学基金(94018)
- 社会(79578)
- 社会科(75763)
- 社会科学(75747)
- 基金项目(65278)
- 自然(59976)
- 自然科(58668)
- 自然科学(58646)
- 省(58643)
- 自然科学基金(57714)
- 教育(51876)
- 划(51425)
- 资助(50618)
- 编号(41937)
- 部(38640)
- 重点(37275)
- 国家社会(35416)
- 制(35232)
- 创(34717)
- 发(34316)
- 成果(34185)
- 教育部(33542)
- 创新(32689)
- 中国(32539)
- 期刊
- 济(122747)
- 经济(122747)
- 研究(77032)
- 中国(50263)
- 财(42126)
- 学报(41290)
- 农(39182)
- 科学(38313)
- 管理(35837)
- 大学(31648)
- 学学(30247)
- 融(28038)
- 金融(28038)
- 农业(25912)
- 财经(22953)
- 经济研究(21617)
- 经(19787)
- 教育(18222)
- 业经(17458)
- 技术(16826)
- 贸(16783)
- 问题(16592)
- 国际(15705)
- 业(14973)
- 世界(14490)
- 版(11753)
- 技术经济(11728)
- 理论(11101)
- 科技(10798)
- 商业(10345)
共检索到373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康斯坦丁·科夫斯基斯 朱莉娅·沃尔茨 沈仲凯
全球生产网络日益紧密,生产外包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一国的出口,这种现象无疑加大了经济研究的难度。因此,总出口不足以决定一国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对于竞争力的传统测度应当有所改变。最近的研究表明,全球市场份额不再是决定一国竞争力的充分条件,除非将其在生产链中的地位也纳入考虑。尽管将视线从总出口量转向增加值并没有改变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郑冠群 徐妍 安磊
本文利用1996—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测度了产业空间集聚指数,检验了中国制造业集聚过程中Porter外部性驱动企业创新的机制。研究结论为:(1)产业空间集聚可能减少制造业企业的市场份额,而产品创新能够抑制产业空间集聚对企业市场份额的侵蚀;(2)出于保持或增加市场份额的考虑,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的提升会促使创新型企业增加创新产出,提高创新水平;(3)随着制造业集聚程度的日益提高,创新型企业的创新化程度提升会迫使潜在创新企业放弃产品创新,从而使得产业空间集聚对市场整体的创新活动表现出抑制作用;(4)由于产业集聚对企业市场份额的影响力度不同、市场份额在企业创新决策中的重要程度不同,产业空间集聚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具有企业所有权性质异质性和要素密集度异质性,进一步确认了Porter外部性驱动企业创新的机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曹礼和
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企业如何才能开发市场、扩大销售、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呢?让我们来看一则案例:1999年天津国美电器商城开业,给天津平静的家电业掀起一片狂澜巨波,十大商场与国美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晓华
市场份额大并不一定意味着对抗能力强,否则就无法解释大公司的不断衰落和小公司的不断勃兴。流行的观点认为,市场份额意味着实力和收益,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亢升
进入21世纪以来,石油资源本国储产量的严重不足已成为正在崛起的中印两国发展的掣肘因素甚至发展瓶颈。基于非洲石油储产量的不断上升,能源供应地地位的日益巩固,以及中印与非洲国家间的良好关系,中印两国都将石油外交的目光转向非洲。印度在博弈非洲石油业上、中、下游产业市场份额中已取得了不小业绩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其与非洲国家石油业的合作将对同样重视获取非洲石油资源的中国产生积极和消极两重影响,需要中国积极应对。廓清印度博弈非洲石油业市场份额的背景、成效、特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进而寻求扩展中国在非洲石油业领域权益的对策及建议,不仅裨益于我们准确客观评判中印博弈非洲石油业市场份额过程中的竞合态势,亦裨益于中...
关键词:
石油资源 非洲石油 中印关系 市场份额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际刚
本文通过对20世纪80~90年代中国运输结构变化中重要经济现象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在既有运输技术并未发生突破性改变的情况下,各种运输市场在市场化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它们各自发展激励的差异,从而造成了铁路在20世纪80~90年代运输市场份额的下降,但是由于运输市场机制的作用日益显现,市场竞争压力日益突出,椎动了铁路的技术创新,铁路提速是其对市场竞争做出反应的重大技术创新方式,但提速只能暂时性地使其运输市场份额企稳,铁路长期发展最终要通过市场化改革的途径加以实现。
关键词:
铁路 制度 市场份额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正新 郑弘浩 胡稳权
本文基于1992—2014年UN Comtrade数据,运用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考察了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出口贸易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竞争力效应是影响高技术制造业出口贸易额波动的主导因素,结构效应次之,二阶效应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弱。为促进高技术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增长,本文提出优化出口结构以发挥结构效应对出口增长的促进作用,增加研发投入从而继续提高竞争力效应,以及重点开发高附加值产品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正新 郑弘浩 胡稳权
本文基于1992—2014年UN Comtrade数据,运用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考察了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出口贸易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竞争力效应是影响高技术制造业出口贸易额波动的主导因素,结构效应次之,二阶效应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弱。为促进高技术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增长,本文提出优化出口结构以发挥结构效应对出口增长的促进作用,增加研发投入从而继续提高竞争力效应,以及重点开发高附加值产品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康振宇 邱立成 王自锋
笔者从理论上论证了生产高质量中间产品的企业对生产低质量中间产品企业具有挤出效应,并且使用2000年2006年中国海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采用单位产品价格作为出口中间产品的质量测度指标,考察市场份额最大企业的中间产品质量对其市场份额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以单位价格测度的产品质量对这些企业的市场份额具有正向影响,并且采用事后推理的方法证明这些企业采取了质量竞争策略。
关键词:
中间产品 产品质量 市场份额 出口贸易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静
公司在行业中现金持有量的地位是否会影响公司未来市场份额的扩张?管理者滥用公司现金造成的代理问题会不会影响现金持有量与公司未来市场份额之间的关系?文章以我国2003年~2006年期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公司现金持有量的行业地位对公司市场份额增长的战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相对于行业中其他企业,公司现金持有量越大,下一年的市场份额增长越大;(2)独立董事比例不是越高越好;(3)在我国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具有较大委托代理问题,不利于企业提高现金的使用效率;(4)未发现占绝对地位的股东对现金
关键词:
现金持有量 产品市场份额 战略 公司治理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小玲
供应链中断后,考虑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基础上,融合市场营销、运营管理等领域的知识,构建基于Agent的仿真实验,形成顾客Agent、商店Agent、制造商Agent等模块,通过各个Agent间的交互与学习,考虑不同的顾客购买行为、缺货持续时间、缺货发生时的初始商店市场份额等因素,定量的研究一类商品的缺货对供应链各成员(零售商和制造商)各自市场份额的影响。通过展示结果,分别为零售商和制造商提供了一系列管理策略:缺货发生后,供应链各成员可以从相互合作中获益,如关注典型的顾客(对市场份额的改变造成显著影响的顾客)、关注具有较高品牌忠诚度的产品或具有较高商店忠诚度的顾客,另外,降低缺货持续时间的策略应谨慎使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康振宇 邱立成 王自锋
笔者从理论上论证了生产高质量中间产品的企业对生产低质量中间产品企业具有挤出效应,并且使用2000年~2006年中国海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采用单位产品价格作为出口中间产品的质量测度指标,考察市场份额最大企业的中间产品质量对其市场份额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以单位价格测度的产品质量对这些企业的市场份额具有正向影响,并且采用事后推理的方法证明这些企业采取了质量竞争策略。
关键词:
中间产品 产品质量 市场份额 出口贸易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平新乔
本文通过对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到2004年底,FDI企业在制造业产品的国内市场上已占到18%的份额,在制造业的资本形成中约占17%的比重,在中国制造业的劳动市场上已占到19%的比重。FDI企业的出口率在36%(港澳台资)与42%(外资企业)之间,其产品出口已占到中国制造业总出口的64%,这说明FDI是我国与世界市场联系的主要纽带。FDI在资本利润率方面普遍比中国内资企业有效率,这得益于FDI相对低的工资率与中国的出口退税政策。数据已经显示,中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与长达10年之久的出口退税政策,已经导致了FDI企业较内资企业更低的相对工资率与在绝对水平上明显低的实际增值税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沈雁 袁庆达 樊烜锋
快递因其在速度,服务和利润方面的优势而成为了物流业发展中的一个新兴领域。中国快递市场的主要业务有国际快递,城际快递和同城快递,而其中城际快递又是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在这一领域内的竞争者主要是EMS,民营快递企业和跨国快递巨头。应用Markov过程的预测方法,可以预测和分析中国城际快递市场的份额情况。
关键词:
快递 马尔可夫过程 物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纪国涛
中国移动通讯市场不对称管制的制度促进了中国联通市场份额的迅速提升,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国移动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但随着运营商之间降价博弈的发展与演化,不对称管制的市场份额转移效应逐渐减弱,并在一定程度上又缓解了行业的降价竞争行为。本文通过对中国移动通讯市场1998~2010年相关历史数据的回归分析说明了不对称管制、市场份额转移和中国移动通讯市场降价博弈之间的动态发展关系,并提出不对称管制的制度设计需要随市场环境的不断演进而进行相应的动态调整。
关键词:
不对称管制 市场份额转移 降价博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