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574)
2023(20404)
2022(17253)
2021(16145)
2020(13600)
2019(31314)
2018(30787)
2017(58991)
2016(31665)
2015(35535)
2014(35079)
2013(34886)
2012(31811)
2011(28640)
2010(28463)
2009(26412)
2008(26210)
2007(22998)
2006(20286)
2005(18212)
作者
(88834)
(74291)
(73508)
(70022)
(47110)
(35183)
(33490)
(28871)
(28154)
(26436)
(25206)
(25135)
(23527)
(23443)
(22705)
(22611)
(22117)
(21715)
(21262)
(21159)
(18317)
(17964)
(17756)
(16884)
(16521)
(16433)
(16394)
(16221)
(14855)
(14583)
学科
(130100)
经济(129922)
(109685)
管理(106115)
(96186)
企业(96186)
方法(58954)
数学(48636)
数学方法(48050)
(39894)
(38419)
中国(36278)
业经(36036)
(29568)
(26774)
财务(26696)
财务管理(26651)
农业(26117)
企业财务(25296)
(24623)
贸易(24603)
技术(24363)
(23983)
(23424)
理论(22954)
地方(22878)
(22356)
(21032)
银行(20994)
(20871)
机构
大学(449549)
学院(448848)
(187834)
经济(184022)
管理(182478)
理学(157242)
理学院(155605)
管理学(153180)
管理学院(152324)
研究(146994)
中国(115529)
(95597)
(88354)
科学(87022)
(71869)
财经(70049)
(69891)
中心(67405)
(65940)
研究所(64869)
(63884)
业大(63501)
北京(60491)
经济学(56697)
(56167)
师范(55688)
农业(54414)
(53399)
(52626)
财经大学(52093)
基金
项目(301232)
科学(239699)
研究(223578)
基金(221538)
(191576)
国家(189964)
科学基金(165342)
社会(143891)
社会科(136487)
社会科学(136453)
基金项目(116648)
(115350)
自然(106017)
自然科(103629)
自然科学(103606)
教育(101914)
自然科学基金(101802)
(96602)
资助(90619)
编号(90432)
成果(73082)
(67443)
重点(66577)
(65224)
(63446)
课题(61205)
创新(60382)
国家社会(59970)
教育部(58584)
(58226)
期刊
(208180)
经济(208180)
研究(134712)
中国(88795)
管理(72098)
(70823)
学报(64668)
(64239)
科学(62275)
大学(51040)
学学(47768)
教育(47119)
农业(44457)
技术(40942)
(40789)
金融(40789)
财经(35067)
业经(34368)
经济研究(33080)
(30162)
问题(26656)
(25844)
图书(23639)
技术经济(23535)
(21399)
科技(21191)
现代(21040)
理论(20937)
世界(20386)
(20169)
共检索到671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玲  
成功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成为我国"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面板数据计量分析,发现当前我国落后的生产者服务业对"中国制造"效率的提升并未表现出正向影响效应。同时,"中国制造"的效率还受到我国经济开放度、固定资产投资、从业人员素质以及环保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本文最后提出我们应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的政策建议,同时强调我们要正视服务业的作用,明确服务型制造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制造业上。因为"中国制造"的进步才是我国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的基石。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玲  
"中国制造"经历了30年的发展与进步后,目前已成为"世界工厂",生产的商品遍布各地。面对国内、外新形势,"中国制造"在赢得微薄利润的同时,也承受着高能耗、高污染、低利润、低技术的制约,并不断遭受来自国际市场反倾销、反补贴的立案调查以及哥本哈根世界气候会议关于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压力。若"中国制造"能够有效融合生产者服务业提供的高智商中间产品,是有利于改变我国传统的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生产方式,从而达到顺利转型、升级的目的。本文基于"中国制造"的现状,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得出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对"中国制造"的效用先呈下降趋势,经过一段时间的融合期后逐渐转降为升,开始向促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方向发...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沙文兵  汤磊  
本文基于知识生产函数,利用2005~2012年中国制造业分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了生产者服务业FDI对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整体和6类细分行业生产者服务业FDI均显著促进了中国制造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其中租赁和商业服务业FDI对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最为明显,其次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FDI。同时,由于行业间"技术门槛差异"的存在,相对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而言,生产者服务业FDI更有利于提升非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高传胜  
生产者服务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既是中国这两大产业自身发展与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国破解工业化与经济服务化这悖论式双重任务的关键,更是推进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和升级的可行路径选择。然而,中国生产者服务和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水平较低,原因在于行业关键性人才匮乏、制造业发展水平较低以及市场环境尚不完善等多方面因素。因此,提高二者的互动发展水平,可以从以下方面着力:加强行业人才培养与引进、引进国外高端服务业,提高中国服务业层次与水平;培育中国制造业国际性大企业,切实有效地实施自主创新与自主发展战略;深化改革、促进竞争,持之以恒地推进诚信社会建设,营造有利于二者互动的市场环境与社会氛围。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聂清  
生产者服务业是为制造业提供中间投入服务企业的群体,它对制造业的提升表现在企业内部制造业模块化以后服务业务对企业的功能性支持以及企业外部供应链体系中服务商对制造业的支撑。从城市角度看,生产者服务业是大城市产业辐射效应的表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彭水军  李虹静  
本文首先利用我国1987-2007年间的投入产出数据以及服务、货物贸易统计数据,通过构建产业间联系指数、直接需求系数、完全需求系数以及出口诱发系数,系统考察了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的产业关联度、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中间投入需求关系以及制造业出口中的内涵生产者服务。结果表明,1987-2007年期间,我国经济整体的产业关联度呈明显上升态势,这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国情相吻合;我国制造业对生产者服务的直接和完全需求系数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需求结构还有待改善,而内涵于制造业出口中的生产者服务的间接出口结构则有所优化,传统的劳动、物质资本密集型生产者服务正逐渐被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密集的现代生产者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谭洪波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三部门一般均衡模型研究贸易成本对生产者服务业和制造业空间集聚关系的影响。该模型刻画了生产者服务业规模报酬递增、作为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品以及由于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的应用其贸易成本大幅变化等特征,并运用数值方法模拟制造业和生产者服务业在不同国家间的集聚关系。研究发现:两种产业的空间集聚关系更依赖于作为制造业中间投入品的生产者服务业的贸易成本。相同条件下,生产者服务业的贸易成本较高时,两种产业在同一国家都有相当份额地分布和集聚,形成"协同式集聚"关系,反之,两种产业趋向于分别分布和集聚在不同的国家,形成"分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传胜  
日益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迫切要求中国制造业实现产业升级,生产者服务既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的主要努力方向,也是其重要支撑力量。基于中国投入产出数据的实证研究显示,信息通讯服务、金融服务、科教文卫服务对制造业升级的支撑作用较大,而商贸和交通运输的作用相对较小,这为中国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升级指明了方向。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杨校美  张诚  
服务贸易可以作为获得高级要素的重要途径,进而影响到制造业效率的提升。本文采用最新测度生产者服务进口技术含量的方法,估算了2001-2012年我国生产者服务进口的技术含量水平,分析了生产者服务进口促进制造业效率提升的内在机理,并运用28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从总体上看,生产者服务进口技术含量的提升可以促进我国制造业的效率;第二,从生产者服务进口分项层面上看,生产者服务进口技术含量越高的部门对我国制造业效率提升的促进作用越明显;第三,从具有不同要素密集度特征的分行业层面来看,生产者服务品进口的技术含量对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资本密集型行业,最后是劳动密集型行...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许晓永  
甘肃省1997、2002、2007年三个时间段的投入产出表对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效应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也使从细分行业层面来探究二者互动演化的发展规律成为主要研究内容。结果表明:1997—2007年,生产者服务业各行业对制造业的支持作用全面下降,对生产者服务业的需求集中于重化工业;影响力系数大并且一直保持在高位的支柱性产业主要集中于装备制造业,而生产者服务业影响力系数下降很快,对制造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减弱;科学研究事业、金融保险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对甘肃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蒙英华  尹翔硕  
作为高级的要素投入,生产者服务的进口提高了进口国的专业化分工,从而提升了制造业的整体效率。通过运用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1997~200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后,结果表明:生产者服务进口更能促进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效率的提升;其他商业服务进口对制造业效率的促进效应最为明显,其次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口、专有权与特许权使用费和金融服务进口;通讯服务、建筑服务进口对中国制造业效率产生负面影响,而其中又以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效率的负面冲击最为严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曲如晓  颜莹  
尽管创意产业是近几年兴起的一个新产业,但却在实践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并成为世界很多发达国家极力推崇和发展的产业部门。本文在分析过去"中国制造"给我国经济带来诸多问题和困境的基础上,引入创意产业的概念和内涵,进而提出发展创意产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过渡的有效途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杨玲  杜运苏  
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已经引发能源不足、环境污染恶化和贸易争端加剧等问题,中国制造业到了需要转型的时候。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知识和人力资本密集的亚产业,具有能耗小、污染少、附加值高等方面的行业特点,加快其发展将对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中国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间的产业融合,促进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本作为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最核心的投入要素,可采取"干中学"的方式加速其成长和培育。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林生  曹东坡  
在全球价值链主导企业的俘获型价值链治理模式下,我国制造业企业长期陷入价值链低端锁定。集聚作为生产者服务业嵌入制造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有效机制,对于制造业企业的升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价值链"主导企业-代工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生产者服务业集聚通过放松代工企业的激励相容约束增加了其突破价值链低端锁定状态的可能性。实证研究表明,生产者服务业集聚有助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突破低端锁定,而对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升级发展却无显著影响。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自身发展定位出现错位、生产者服务业体制改革不彻底和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伟达  冯小康  
文章基于我国1987、1992、1997和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选取13个制造业细分行业和历年的生产者服务业细分行业,运用完全消耗系数对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演化规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演化的工业化阶段已基本完成,信息化阶段正在逐步深入。相比于美国,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较低,而制造业对生产者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却偏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促进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良性互动发展的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