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87)
2023(15848)
2022(13350)
2021(12537)
2020(10786)
2019(25020)
2018(24699)
2017(46893)
2016(25366)
2015(29037)
2014(28954)
2013(28841)
2012(26411)
2011(23866)
2010(23605)
2009(22142)
2008(22058)
2007(19712)
2006(17045)
2005(15381)
作者
(73432)
(61601)
(61536)
(58857)
(38981)
(29507)
(28049)
(24188)
(23434)
(21873)
(21004)
(20867)
(19584)
(19491)
(19273)
(19198)
(18572)
(18296)
(17855)
(17748)
(15294)
(15056)
(14926)
(13944)
(13911)
(13838)
(13606)
(13487)
(12429)
(12169)
学科
(106882)
经济(106746)
管理(77700)
(74006)
(61247)
企业(61247)
方法(51550)
数学(45625)
数学方法(45084)
(30849)
中国(29994)
(28439)
(23702)
业经(22809)
(21450)
贸易(21438)
(20930)
(20613)
(19461)
财务(19403)
财务管理(19354)
农业(18812)
企业财务(18236)
地方(17341)
(17076)
银行(17030)
(16201)
(16158)
(16155)
环境(16056)
机构
大学(371621)
学院(368213)
(158395)
经济(155360)
管理(143205)
研究(124949)
理学(123884)
理学院(122512)
管理学(120392)
管理学院(119681)
中国(95651)
(78030)
科学(74738)
(73672)
(62522)
(60942)
财经(58856)
中心(57619)
研究所(56793)
业大(54342)
(54212)
(53530)
经济学(49861)
北京(48993)
农业(48056)
(46085)
师范(45593)
(45025)
经济学院(44975)
财经大学(43805)
基金
项目(247942)
科学(196595)
基金(183550)
研究(178684)
(160527)
国家(159263)
科学基金(136970)
社会(115959)
社会科(110110)
社会科学(110081)
基金项目(96391)
(94405)
自然(88721)
自然科(86723)
自然科学(86696)
自然科学基金(85207)
教育(82968)
(80635)
资助(75977)
编号(70286)
成果(57363)
(56564)
重点(56126)
(52059)
(51445)
国家社会(49287)
教育部(48793)
课题(48662)
科研(48354)
创新(48285)
期刊
(167299)
经济(167299)
研究(106390)
中国(72283)
(59463)
学报(57791)
(53912)
科学(53745)
管理(52651)
大学(44367)
学学(41883)
农业(36463)
教育(34858)
技术(32360)
(31917)
金融(31917)
财经(29709)
经济研究(27564)
(25539)
业经(25119)
问题(22298)
(20568)
统计(19768)
(19717)
技术经济(18715)
(17940)
(17623)
世界(17089)
理论(16983)
国际(16972)
共检索到5414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弓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模式和劳动力供给情况发生变化,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使得劳动力要素成本上升较快带来的矛盾凸显。客观评估中国制造业劳动力要素成本情况,对完善劳动力市场化配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国综合成本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0-2018年制造业劳动力要素相关数据,开展了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劳动生产率、单位劳动成本的比较研究,评估中国制造业劳动力要素成本竞争力情况,得出中国劳动力成本仍处于较低水平、劳动力生产率与发达国家有所差距、劳动力成本效率具备优势的结论,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推动制造业"降成本"工作、提升劳动效率、完善劳动力市场化配置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燕武  李文溥  李晓静  
计算、比较中国与主要出口竞争国的单位劳动力成本(ULC),发现中国制造业仍然具有较大的国际竞争优势,原因是多年来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速明显快于工资增速,使单位劳动成本保持下降趋势。相对单位劳动力成本(RULC)的比较结果显示,即使不考虑提高工资将促使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升以及基础设施、国内市场、政治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在现有劳动生产率水平上,中国制造业仍能够承受约50%的劳动报酬上升。用购买力平价调整后的ULC数据说明,尽管汇率低估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但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这种附加优势已基本消失。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永茹  肖康元  
文章主要采用产出指标分析方法,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我国劳动力成本的竞争力进行了数据处理和分析,并分别得出了相应的结论。结论均表明了近几年来,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尽管我国的劳动力成本绝对值一直在增加,但是我国劳动力成本的竞争力却并没有因此而减弱,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在国际上仍具有很大的上涨空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绪华  
无论从国家宏观政策的导向还是沿海地区"民工荒"现象的演变来看,未来几年我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将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文章结合全民宽裕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在探讨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演变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劳动力成本提升后可能产生的价格优势降低、部分产业外迁和产业空心化等负面效应。该文并从扩大国内消费市场、推进国内产业升级和创新产业管理政策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可持续成长的政策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金三林  朱贤强  
近年来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普通劳动力工资持续上升,对我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总体影响越来越大,但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化学纤维制造业等10个行业,劳动生产率相对于劳动力成本上升更快,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客观趋势,一方面要注重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维持现有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和发挥新的竞争优势。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蔡昉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呈上升趋势,许多人担心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将被削弱。文章认为,对此既要防止无所作为,又要避免反应过度。只要能够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仍然可以获得动态比较优势的收益,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源泉。应通过改善就业、再就业环境,挖掘劳动力供给的制度潜力,延缓劳动力成本上升趋势;避免对劳动力市场的过度干预;通过发展教育和培训,有效扩大人力资本存量,减少劳动力成本带来的冲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耿德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仅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还成功地从封闭型经济转型成为"世界工厂"。在这个过程中,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深,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我国正逐步告别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会对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产生何种影响,需要采取何种对策?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何为  
本文以劳动力成本为基础,从纵向和横向分析了中国产品价格竞争力变化,认为劳动 生产率已经取代劳动投入量,成为产品价格的主要决定因素。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的 远期策略是: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短期策略是实行低汇率政策,实现国民经济快 速增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物质基础。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语香  刘京华  
基于MS、TC指数和RTA指数来构建中国木材加工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数,从相对单位劳动力成本(RULC)角度,考察中国木材加工业劳动力成本的国际比较优势状况,并利用2SLS方法测度RULC对该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中国对贸易合作伙伴国、发达国家竞争对手与发展中国家竞争对手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在波动中扩大;第二,对主要贸易合作伙伴、主要贸易竞争对手的相对单位劳动力成本优势,是中国木材加工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重要原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云星  陈真玲  
本文利用卡尔曼滤波和状态空间模型研究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宏观经济环境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的劳动力平均成本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正相关,良好的宏观经济发展环境也是促进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三变量之间的协整检验也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这一结果并不会因为衡量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指标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政府应该给予企业经济增长稳中向好的预期,这将有助于消除经济不确定性,改善企业投融资决定,合理安排生产;同时,适当地提高制造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可以在增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同时,缓解收入差距,刺激国内消费需求。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曾国华  王跃梅  
劳动力价格持续上涨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议,其是否损害工业企业的竞争力成为争议的焦点所在。本文通过对中国工业部门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后认为,劳动者报酬对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有正向强化作用,进一步改革需以效率工资理论为指导,提高劳动者收入,以政府引导鼓励为主,加快企业自主创新,提升技术水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谷成  郭伦  高雪  
采用2000—2015年中国大陆28个省份的农产品进出口额等贸易数据和农产品生产性数据,基于波特钻石模型,运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实证表明:农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产生的价格效应强于其产生的要素替代效应和产品替代效应,从而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产生了显著负影响,并且这种负向影响在西部地区最大,东部地区最小;科研投入可以通过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促进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生产而有效缓解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这种负向影响。基于此,采取有效措施升级转换单一劳动力要素决定的低成本优势为"综合要素"决定的新竞争优势是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严谨  余建辉  刘燕娜  戴永务  
利用1992~2007年间FAO统计数据库主要刨花板强国的数据,使用劳动力资源禀赋系数、制造业雇员平均每小时工资、全员劳动生产率等定量指标,从劳动力数量、劳动力成本、劳动力质量3个方面,对劳动力资源对中国刨花板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中国劳动力数量优势很强,但靠劳动力的数量优势以保持竞争优势不是长久之计,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和近年来不断提升的劳动力质量有利于提高中国刨花板产业国际竞争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小玫  
劳动力作为生产的重要要素投入,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古典贸易理论,我国存在着明显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带来了我国对外贸易依靠国内大量存在的廉价劳动力的长期繁荣发展。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日益显著,我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通过对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现状及其负面效应、正面效应的分析,认为我国应从国家层面、产业层面以及企业层面来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卓  梁超  赵明君  
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中国制造业传统比较优势被削弱,寻找新的机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制造业国际地位成为研究热点。已有研究大多对劳动力成本变动如何影响中国制造业的出口比较优势和产业结构进行了说明,但针对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仍缺少劳动报酬层面的分析。本文基于贸易增加值的视角,选取TiVA数据库数据,采用了Koopman地位指数分析法测算世界主要国家制造业整体及中国细分行业的国际分工地位指数并进行比较,同时将劳动力成本纳入GVC下的国际分工分析中,得出以下结论:近年来,中国制造业产值和GVC地位指数呈增长趋势,在同类型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具体来看,中低技术部门地位略有下降,高技术部门则大幅提升,工资水平在其中有正向促进作用,尤其在高技术部门更为显著。最后,结合研究结论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