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69)
- 2023(15381)
- 2022(12943)
- 2021(12295)
- 2020(10338)
- 2019(23249)
- 2018(22967)
- 2017(43236)
- 2016(22980)
- 2015(25964)
- 2014(24964)
- 2013(24494)
- 2012(22272)
- 2011(19948)
- 2010(19836)
- 2009(18245)
- 2008(17663)
- 2007(15523)
- 2006(13591)
- 2005(12286)
- 学科
- 济(91890)
- 经济(91757)
- 管理(74165)
- 业(71554)
- 企(59615)
- 企业(59615)
- 方法(41397)
- 数学(36437)
- 数学方法(35988)
- 中国(29443)
- 财(26334)
- 农(25657)
- 技术(22525)
- 制(22389)
- 业经(21107)
- 贸(18680)
- 贸易(18665)
- 易(18308)
- 农业(17277)
- 银(16669)
- 银行(16649)
- 行(15953)
- 务(15711)
- 财务(15654)
- 财务管理(15616)
- 融(15210)
- 金融(15206)
- 体(15184)
- 学(15080)
- 企业财务(14841)
- 机构
- 大学(317273)
- 学院(314621)
- 济(140928)
- 经济(138449)
- 管理(127052)
- 理学(109419)
- 理学院(108355)
- 管理学(106827)
- 管理学院(106181)
- 研究(104867)
- 中国(82822)
- 京(65840)
- 财(65790)
- 科学(57380)
- 财经(52019)
- 中心(49529)
- 所(49213)
- 经(47587)
- 江(46847)
- 经济学(44721)
- 研究所(44174)
- 农(42997)
- 北京(41464)
- 业大(40867)
- 经济学院(40168)
- 范(39006)
- 财经大学(38944)
- 师范(38665)
- 院(38224)
- 州(36155)
- 基金
- 项目(212639)
- 科学(171963)
- 研究(160353)
- 基金(159003)
- 家(136921)
- 国家(135820)
- 科学基金(119147)
- 社会(107003)
- 社会科(101714)
- 社会科学(101696)
- 基金项目(83221)
- 省(80242)
- 教育(74826)
- 自然(74129)
- 自然科(72547)
- 自然科学(72530)
- 自然科学基金(71301)
- 划(67919)
- 资助(63960)
- 编号(62768)
- 成果(50801)
- 部(49503)
- 创(49431)
- 重点(47563)
- 国家社会(46044)
- 创新(45564)
- 制(45124)
- 发(44938)
- 教育部(43912)
- 课题(43399)
- 期刊
- 济(150682)
- 经济(150682)
- 研究(97086)
- 中国(68864)
- 财(52363)
- 管理(51293)
- 科学(42322)
- 学报(41010)
- 农(38977)
- 教育(36172)
- 大学(33828)
- 学学(31450)
- 技术(31305)
- 融(31087)
- 金融(31087)
- 财经(26611)
- 农业(26455)
- 经济研究(24765)
- 经(23032)
- 业经(22359)
- 问题(19588)
- 贸(17441)
- 技术经济(17290)
- 科技(16016)
- 世界(15515)
- 业(15409)
- 国际(15214)
- 理论(14387)
- 统计(14127)
- 坛(14009)
共检索到4785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蒋殿春 王小霞 李磊
本文通过对引致创新理论的回顾,深入剖析了中国劳动工资上升如何引发企业的技术创新。借助专利申请数据构建的创新水平指标,经验分析发现劳动工资上升确实会刺激制造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并且这种刺激效应存在异质性:劳动工资上升主要激励企业加大对外观设计的创新力度,对发明创造的影响较小;高技能劳动工资上升对创新的刺激效应更大;劳动密集型、国有控股以及西部地区企业受劳动工资上升的影响更为明显。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劳动工资上升会通过改变利润率促使企业进行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最终,本文也间接证实了劳动工资上升引致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的存在。在中国制造业结构转型的背景下,政府应充分利用政策手段与市场机制的结合来实现企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关键词:
劳动工资 引致创新 专利申请 技能工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孙洪敏 杨春丽 郑策 陈力勇 赵晶媛
今天,很多企业都意识到掌握技术的重要,大家纷纷伸出手去叩动技术创新之门。确实,我们的经济要发展,但靠什么发展?不能总是跟在别人的后面捡残羹剩饭,更不能让我们的家园成为别人干粗活儿的操作间。要真正跟上世界经济发展的脚步,要真正参与分享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蛋糕”,我们必须掌握技术,并以此向经济价值链的高端发展,最终加入科技创新国家之列。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技术创新的路该怎么走呢?这是我们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我们需要理论的指导,也需要实践的证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定中
先进技术具有比社会平均技术更高的生产率,用于生产时可以代替更多的人类劳动,因此,利用它所生产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使较少的劳动创造较多的社会价值。但先进技术是技术创新劳动的产物,因此它的上述作用体现着技术创新劳动独特的贡献。技术创新劳动的特点说明它是某种倍加的复杂劳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钟念 李廉水 刘军
基于行业异质性视角,以中国制造业20个细分产业2008—2013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环境规制与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拐点为0.4962;但具有产业异质性;(2)人力资本对制造业技术创新有正向影响,但受环境规制约束时降低了促进作用;(3)无论环境规制约束与否,外资参与程度对制造业不同产业的技术创新影响不同;(4)竞争程度对产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有抑制作用。与此同时,制造业滞后一期的技术创新会受到上一期技术创新的影响。因而,政府在制定环境规制政策时要体现产业差异。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产业异质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钟念 李廉水 刘军
基于行业异质性视角,以中国制造业20个细分产业2008—2013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环境规制与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拐点为0.4962;但具有产业异质性;(2)人力资本对制造业技术创新有正向影响,但受环境规制约束时降低了促进作用;(3)无论环境规制约束与否,外资参与程度对制造业不同产业的技术创新影响不同;(4)竞争程度对产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有抑制作用。与此同时,制造业滞后一期的技术创新会受到上一期技术创新的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产业异质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长文 黄天佑 康进武 张晓萍
21世纪,制造业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市场不确定性增大,制造业的竞争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中国制造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多方面的差距,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现状的制造业技术创新道路,是摆在中国制造业面前的紧迫任务.本文分析了中国制造业面临的现状,并从战略认识上,实施策略上探讨了如何走有中国特色的制造业技术创新之路。
关键词:
制造业 技术创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牛泽东 张倩肖
本文基于产出距离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以1997~2010年中国装备制造业7个子行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测算了装备制造业创新生产活动的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并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998~2010年装备制造业的平均技术创新效率为0.833;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随时间变化呈现缓慢递增趋势,样本期间内共增长了0.127;装备制造业的总技术创新效率与规模效率皆获得了较大改进,但仍处于低效率水平;在影响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因素中,产权结构的改善以及企业规模的提高是促进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改进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华胜
技术创新能力是一国制造业发展的根本。技术创新能力受到企业R&D活动以及其它一些创新活动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许多企业以外,如政策环境、对外交流、融资氛围、基础设施、创新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试图利用现有统计指标,建立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分析框架。并利用2002年R&D资源清查所获得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结果。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制造业 创新能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军 马亚静
装备制造业是辽宁省的标志性产业,提高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关键在于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本文在阐述提高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意义基础上,分析提高我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面临的困难,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技术创新 创新机制 创新环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保胜
共同创造是技术创新模式从网络经济向传统制造业延伸过程中的一个新现象。装备制造业的产业技术特点决定了产业链和技术链上共同创造的可行性,从而也为装备制造业共同创造系统的形成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基本的研究框架。
关键词:
技术链 共同创造 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曙光
中美贸易摩擦的实质和核心在于科技和高端制造业领域的大国博弈。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工业大国和制造业大国,中国在全世界工业制造版图中占据越来越突出的位置。正确判断中国在高端制造业中的位置对于战略制定极为重要,中国高端制造业已经由对西方的紧密追随(跟跑)、并行竞争(并跑),开始迈向超越领先(领跑)的阶段。中国在技术进步层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在关键的"卡脖子技术"领域要加强自主研发力度,同时要系统推进整个国家的科技体制创新、金融创新、经济运行机制创新和国家治理机制创新。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制度创新 技术创新 高度制造业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江小国 张婷婷
采用2005-2016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面板数据,综合运用系统GMM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探讨正式、非正式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结构优化的影响。从直接影响看,正式环境规制能促进制造业结构高级化但未促进合理化,而非正式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均产生促进作用。进一步以技术创新为中介变量的分析发现,两种环境规制均能通过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对制造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产生正向影响,但对制造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正式环境规制对东部地区制造业结构高级化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对中部、东北地区无显著影响,对西部地区产生显著负向影响;非正式环境规制对中部、西部地区制造业结构高级化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对东部、东北地区无显著影响。最后,基于实证结果,从两种环境规制互补、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互动、区域差异化环境规制等角度,就如何实施环境规制、倒逼制造业结构优化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董景荣 樊坚强 张文卿 童明余
利用2010-2017年中国装备制造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面板数据,分析不同技术来源对各所有制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进一步考察各所有制企业对外源性技术来源的吸收效率。结果发现,不同技术来源对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所有制不同而呈现显著差异。其中,国外技术引进对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国有企业没有显著影响;国内技术购买对民营企业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其它类型企业没有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作用,对民营企业没有显著影响;自主研发显著促进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而对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没有显著促进作用。考察吸收效率发现,不同所有制企业对各种来源技术吸收效率整体较低且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章家清 张学芬
我国医药制造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之一,要想在全球市场上有立足之地,需要通过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基于此,本文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2013年各省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得出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较低,且东西部地区差异较大的结论。运用计量模型研究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环境影响因素,发现企业规模、外资引进和市场结构对其影响较大。从而提出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市场集中度、完善政策和制度的建议对策。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保永文 马颖
引入包含国内自主研发和国外技术引进的生产率函数,分析技术创新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机制,并利用2003~2010年中国制造业的行业面板数据,对异质创新成果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产业异质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以专利申请量度量的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中国制造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对资本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效果显著大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显著提升了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但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影响不显著;技术含量较低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显著提高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但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影响不显著;技术创新主要通过产品差异化机制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由成本费用下降带来的成本竞争机制无显著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