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62)
- 2023(6523)
- 2022(5234)
- 2021(4958)
- 2020(4084)
- 2019(9457)
- 2018(8852)
- 2017(17236)
- 2016(8586)
- 2015(9909)
- 2014(9434)
- 2013(9644)
- 2012(9051)
- 2011(8389)
- 2010(8276)
- 2009(8064)
- 2008(7333)
- 2007(6129)
- 2006(5532)
- 2005(5273)
- 学科
- 济(40459)
- 经济(40425)
- 融(25842)
- 金融(25842)
- 业(23423)
- 银(23143)
- 银行(23143)
- 行(22491)
- 管理(22392)
- 中国(21697)
- 企(18581)
- 企业(18581)
- 方法(17647)
- 数学(16629)
- 数学方法(16591)
- 财(12214)
- 制(11504)
- 中国金融(11258)
- 贸(11035)
- 贸易(11022)
- 易(10929)
- 农(9654)
- 务(8181)
- 财务(8167)
- 财务管理(8153)
- 业经(8047)
- 企业财务(7901)
- 地方(7617)
- 体(7232)
- 农业(6628)
- 机构
- 大学(122580)
- 学院(120571)
- 济(66732)
- 经济(65861)
- 研究(46690)
- 中国(46644)
- 管理(43757)
- 理学(36791)
- 理学院(36440)
- 管理学(36146)
- 管理学院(35937)
- 财(30981)
- 京(25899)
- 财经(24849)
- 经济学(24208)
- 中心(22941)
- 经(22931)
- 所(22390)
- 科学(22253)
- 经济学院(21994)
- 融(20530)
- 研究所(20217)
- 金融(20173)
- 财经大学(18934)
- 银(18600)
- 银行(17968)
- 北京(17394)
- 行(16774)
- 人民(16608)
- 院(16279)
- 基金
- 项目(76319)
- 科学(61486)
- 基金(59531)
- 研究(58411)
- 家(51121)
- 国家(50768)
- 科学基金(43528)
- 社会(41388)
- 社会科(39688)
- 社会科学(39682)
- 基金项目(30050)
- 资助(25429)
- 教育(25261)
- 省(25047)
- 自然(24727)
- 自然科(24151)
- 自然科学(24146)
- 自然科学基金(23783)
- 划(22001)
- 编号(21229)
- 中国(19562)
- 国家社会(19324)
- 部(19165)
- 成果(17862)
- 重点(17600)
- 发(17297)
- 教育部(17205)
- 创(16414)
- 性(16205)
- 社科(16142)
共检索到1959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伍志文
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之谜”的由来并通过实证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中国之谜”的存在 ,然后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金融资产膨胀假说” ,试图解释“中国之谜”。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当考虑到金融资产这一新的变量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之后 ,传统的货币供应量与物价之间正相关的关系消失了。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虎 陈峥嵘 冯彩
解答货币政策是否应干预金融资产价格的膨胀和波动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判断一国的金融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有何关联性。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以股票价格为代表的金融资产价格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股票价格的变动对产出缺口存在一定的正面影响,但是这种影响不太稳定,说明我国股票价格通过总需求渠道对未来通货膨胀产生的影响比较微弱。同时,我国股票价格的变动能引起未来CPI和WPI的同向变化,说明股票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我国未来通货膨胀的信息。因此,央行可以将金融资产价格作为参考指标,用以帮助判断未来的经济走势和通货膨胀变动趋势,从而充分发挥金融资产价格的指示器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磊
在目前被广泛认同的通货膨胀钉住货币政策操作中,对核心通货膨胀指数的选择存在一定争议,文章对现有主要的包含股票资产的广义通货膨胀指数构建理论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并指出了其间存在的理论上和现实操作上的困难。
关键词:
资产价格 货币政策 通胀指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学民 李孟刚
对需要处理通胀风险的投资者来说,投资时间跨度具有很大影响。本文通过费雪假说以及通胀的理性预期观点构建了在通货膨胀环境下的金融资产的收益行为,进而针对均值方差投资者导出了金融资产对冲通货膨胀的最优对冲比率。模型表明,对不同的投资时间跨度,在与一般观念相合的假设下,即资产收益与未预期通胀负相关而仅与预期通胀温和正相关,最优对冲比率可以由负转正。通胀的持续性是导致股票等金融资产在长期具有良好通胀对冲能力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金融资产 通货膨胀 对冲比率 风险管理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苗文龙 冯涛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认为金融中介具有信息生产功能。然而,金融创新背景下金融中介设计出大量的金融衍生工具,其风险状况呈级数增长,对整个体系的风险影响难以评估,在"太大而不能倒"的"潜规则"下,金融中介具有隐藏信息、利用信息优势以次充好的倾向。由此而造成的信息约束、信息处理严重影响了监管效率与金融稳定。雪上加霜的是,监管当局信息挖掘的能力未能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风险积累态势不能准确监控,几乎坐以待"危"。因此,防危机、控风险之前提是:提高金融中介准确披露关键信息的责任,提升信息处理能力、金融预警能力等监管能力。
关键词:
金融中介 信息生产 金融稳定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新华 欧阳芬
在家庭资产结构愈发失衡的背景下,探究家庭财务弹性对家庭资产配置决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考察家庭财务弹性对家庭资产配置分散化程度的影响,并检验了户主金融资产信念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随着家庭财务弹性的增加,家庭资产配置分散化程度先增加后降低;对于财务弹性相同的家庭而言,户主金融资产信念越强,家庭资产配置分散化程度越高。因此,家庭应该保持适度财务弹性,政府应当引导家庭金融资产信念,推进金融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从而促进家庭资产配置分散化,提升社会整体福利水平。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平祥 李宝伟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放缓的"生产率之谜"根源之一在于企业金融化行为,表现为企业越来越偏好配置金融资产。理论上,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储蓄"和"挤出"的双重作用机制。进一步地,基于2008—2016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采用GMM方法,实证了"生产率之谜"来自金融化假说的一个解释。实证结果显示:(1)金融资产配置与TFP二者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说明金融资产配置在"TFP增速下降"之谜中扮演了促进因子的角色;(2)金融资产配置的挤出效应大于储蓄效应,表明企业套利动机强于储蓄动机,意味着长期来看TFP增长动力趋于弱化;(3)对TFP作用大小随企业所有权性质呈现出较大差异,非国有制造业企业的"储蓄"效应更加显著,而国有制造业企业则更多的是挤出效应;(4)融资约束越小、杠杆率越高、机构投资者越集中、企业规模越大和托宾Q值越低的企业更加偏好金融资产配置,其通过"挤出"效应而对TFP的负向作用也越大。因此,警惕企业金融活动的过度化,并采用差别化的"疏""堵"结合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制造业企业能"安心做好主业"。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旋
本文从企业的融资约束角度出发,研究汇率变动对中国企业出口的影响,在考虑中国企业融资特性、放宽既有研究中出口不能获得外部融资假设的基础上,构建了融资约束条件下的微观企业出口模型,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融资约束在汇率升值对企业出口的影响中具有双重正向效应,一方面,汇率升值通过降低出口企业的融资约束直接促进出口;另一方面,汇率升值会通过融资约束降低企业的出口生产率条件,从而间接促进出口。(2)产权性质分组中,汇率变动的融资约束机制在国有和私营企业中影响较大,在外资企业中作用较小;动态决策分组中,融资约束机制在企业是否进入出口市场中起关键作用,在增减出口量中作用较小,在是否退出市场中不直接发挥作用。由此从微观角度解释了"中国汇率调整之谜",即人民币升值能够有效提高国有和私营企业的流动性,帮助更多企业满足融资约束条件进入出口市场,从而带动出口增加。
关键词:
汇率变动 融资约束 中介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赖志花 王必锋
通货膨胀与收入不平等成为宏观经济发展长期关注焦点。文章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验证了通货膨胀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为了检验两者间的稳健关系,逐步引入金融业增加值、对外开放度、经济增长率、教育经费支出比重等控制变量,从而得到各变量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调整关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元龙
维护对外资产安全已成为中国经济金融战略中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而对外金融资产安全的核心实际上就是维护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美国主权信用降级、债务危机的恶化是美国模式的必然结果,也是美国长期存在的政治经济问题不断恶化的结果,表明美国已开始进入由盛而衰的下行通道。然而,由于美国依然是全球实力最强的国家,尤其是创新能力在全球首屈一指(例如,美国首发专利在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谢平
本文试图分析1978—1991年中国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动状况,由此说明中国的金融深化进程和金融改革对中国经济运行的深刻影响。一、金融资产总量金融深化的首要标志,是货币和其他金融资产相对于社会总产出的比重上升。这意味着,与实物交换和计划分配相反,社会交易活动和投资更多地通过货币或各种金融资产来实现。1978—1991年中国金融资产总量迅速增长的状况可见表1。表1显示,在这13年中,我国金融资产总量增加了12.4倍;新增了六大类金融工具:金融信托投资机构的存款与贷款,城市信用社存款与贷款、金融债券、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和股票。可以说,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晓欣
经济“倒金字塔”现象是金融全球化条件下虚拟经济加速发展的体现,是当代财富积累“价值化”趋势的反映。20世纪80年代以来,“倒金字塔”头重脚轻趋势日益明显,过度膨胀的虚拟资产容易引发经济危机,所以,应适度发展虚拟经济,趋利避害,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保障国家金融安全。
关键词:
“倒金字塔” 虚拟经济 经济稳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聪 张海云
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家庭金融资产组合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中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非风险性和风险性金融资产所占比重的差异、储蓄存款的差异以及股票投资比重和投资方式的差异上。其主要原因在于两国家庭收入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中国家庭长期收入水平较低导致的家庭财富总量偏低是影响中国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最根本因素,同时社会保障制度的欠缺和资本市场发展的滞后是导致我国家庭储蓄存款居高不下、股票等风险性资产投资较少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中美 家庭金融资产选择 差异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海云 王聪
过去十年全球金融市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共同基金和养老基金等金融中介迅速发展。与此相对应,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也随之发生深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江申
金融资产的流失与治理江申近年来的审计情况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超速发展,金融主体在营运过程中产生的资金流失问题也愈来愈严重。一、资产流失的表现1.信贷流失。从基层专业银行的营运情况看,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法律约束,非正常贷款有增无减,使信贷资金存量中的"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