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20)
2023(7468)
2022(5865)
2021(5345)
2020(4032)
2019(9262)
2018(8705)
2017(15778)
2016(8373)
2015(9222)
2014(8656)
2013(8428)
2012(7938)
2011(7140)
2010(7131)
2009(6440)
2008(6210)
2007(6005)
2006(5432)
2005(4701)
作者
(24675)
(20598)
(20562)
(19568)
(13068)
(9952)
(9206)
(7942)
(7881)
(7393)
(7129)
(6940)
(6748)
(6728)
(6595)
(6569)
(6156)
(6150)
(5939)
(5925)
(5192)
(5177)
(5024)
(4841)
(4803)
(4631)
(4562)
(4532)
(4251)
(4222)
学科
(32633)
经济(32603)
管理(20135)
(16072)
(12280)
贸易(12277)
(12262)
企业(12262)
(12104)
(11154)
中国(11128)
(11035)
方法(10466)
数学(8884)
数学方法(8747)
地方(8713)
(8328)
业经(8079)
(7938)
出口(7931)
出口贸易(7931)
(7683)
农业(7144)
(5945)
环境(5877)
教育(5536)
(5399)
理论(4995)
关系(4967)
(4886)
机构
学院(112901)
大学(112835)
(44711)
研究(44431)
经济(43675)
管理(36738)
中国(32915)
理学(30693)
理学院(30294)
管理学(29634)
管理学院(29450)
科学(27905)
(25006)
(23253)
(22535)
(21220)
研究所(20454)
中心(20040)
(19211)
农业(18476)
业大(18317)
(17310)
财经(15982)
(15870)
北京(15740)
师范(15568)
(15080)
(14790)
(14665)
技术(14431)
基金
项目(78039)
科学(60063)
研究(57910)
基金(54305)
(49241)
国家(48794)
科学基金(39877)
社会(35925)
社会科(33892)
社会科学(33882)
(31130)
基金项目(27346)
(26667)
教育(26647)
自然(24533)
自然科(23902)
自然科学(23892)
自然科学基金(23464)
编号(23204)
资助(21672)
成果(19402)
重点(18734)
(18518)
课题(18073)
(16801)
(16462)
创新(15427)
国家社会(15308)
科研(15070)
(14822)
期刊
(53232)
经济(53232)
研究(35472)
中国(29478)
(22414)
学报(22401)
科学(18649)
教育(18503)
大学(16982)
学学(15657)
(15564)
农业(15533)
管理(14870)
技术(10575)
(10359)
金融(10359)
业经(9009)
经济研究(8984)
(8418)
(7928)
财经(7723)
图书(7325)
国际(7299)
问题(7280)
(6813)
(6627)
职业(6149)
业大(6012)
书馆(5711)
图书馆(5711)
共检索到184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先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文化精髓,对于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建设“中华文明中轴带”,使之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文化地标、乡村振兴的新引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从地理、历史、文化、生态、发展五个维度提出了建设“中华文明中轴带”的逻辑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目标和任务,具体包括建设中华文明和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带、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创新样板、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新文化空间和中华文明黄金旅游带等。建设“中华文明中轴带”的主要路径包括加强顶层设计、全面布局重大文化工程、坚持系统治理和创新思维、打造红色教育和青少年研学实践平台、系统规划和营销中华文明基金旅游带等。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京华  
虞夏商周,别称“姚姒子姬”,合称“四代”。四代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时代。政治上的创举、社会伦理的开端、学术思想的起源,都发生在这一时期。《中庸》说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汉书》接着说儒家者流“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可知“四代”是儒家共认的开创阶段。《尚书·虞夏书》记载的“虞廷十六字”,古称“三圣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既然认为有“道心”,就必然承认世界上有统一的客观的规则;既然认为有“人心”,就必然是承认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也承认人类的作为与天道相背离的可能性,而应时时加以警惕。这一界定和分疏,既是儒学、理学、心学的渊源,也是中国哲学的开端。虞舜时期是“四代”中最初的时期,虞舜时期影响着上古时期大约1800年的文明历程,直到孔子、孟子出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文物是历史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遗存,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文物保护,功在千秋。我国地大物博,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珍贵的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国人民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因此,文物保护事关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事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事关社会主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齐晔  蔡琴  
生态文明思想不仅为了应对目前随工业文明发展而出现的种种不和谐、不可持续现象的挑战,而且要以一种崭新的文明思想和形态实现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的升华,从而为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奠定文化和思想基础。仅凭经济的发展不可能实现民族的复兴,中华民族的兴盛有赖于中华文明的复兴。文明的升华和进步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更是其发展的前提。西方的兴盛不仅在于工业化大生产及相应的设备和科技的全球普及,更在于与工业文明相一致的西方思想和文化的全球影响。在这个意义上,西方的兴盛更准确地说是起始于工业革命之前的文艺复兴。建立在生态科学基础上的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华文明有诸多相似之处。在全球经济整合、生物圈遭到严重威胁的今天,中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钰  王建新  
智慧税务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支撑,是实现税收现代化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智慧税务建设的目标可以厘定为一个中心、两个程度、三个性能、四个维度和五个全面。本文在此基础上明确智慧税务建设的结构逻辑,同时提出不同层面的路径选择:在基础设施层面,以技术为核心,建设大数据收集和处理平台;在数据驱动层面,以共享为核心,打造高度聚合的数据海洋;在应用服务层面,以需求为核心,建成便捷精准的服务中心;在智慧税务大脑,以深度学习为中心,提升系统自我完善的能力。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滕青  
对外汉语教学在我国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无论在教材编写还是在教学方法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这些经验的优势,弥补其不足是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远程对外汉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付粉鸽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和突出的特征品性。作为民族文化基因、精神根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就包容性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实生物,道生气化思想为其提供了形而上的本原论根据;阴阳的消长变化,无独必有对、仇必和而解的主张为其提供了现实的运动论支撑;自信而不妄自尊大、自觉而不自以为是的并行不悖态度为其提供了思维方式引导;中和位育、生生不息的发展取向为其提供了价值追求。和而不同、并育共生的充满包容智慧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和谐发展开拓了宽阔的道路,为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滋养。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庞虎  蔡亦恬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既不是对中华文明的虚无,也不是被中华文明所消融,而是守正与创新相结合的互动发展。中华文明催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出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文化土壤,巩固了认同基础,丰富了资源支撑,成为马克思主义异域发展的合理性根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探索则激发了中华文明的现代化转型,为中华文明优化了价值取向,强化了使命担当,激发了创新活力,充实了精神内涵,成为中华文明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文明的互动发展,应树立起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远大视野,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重构为首要前提、以中华民族的主体性自觉为核心使命、以人类文明秩序的共融性建构为外部保障,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明意蕴,彰显中华文明的时代价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乃至人类的文明进步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赖萱萱   詹石窗  
中华文明蕴含着当代中国通往现代化的精神资源和经验启悟。在与其他文明的对话和比照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是中国式现代化最深厚的底蕴。“连续性”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立建构提供了文明根据;“创新性”是中国式现代化返本开新的精神动力;“统一性”为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奠定了历史根基;“包容性”是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精神源泉;“和平性”是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文化基因。在中华文明深沉滋养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必然能以更加成熟而自觉的姿态应对自身建设过程中的特殊性问题和人类现代化过程中的普遍性问题。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文   余琦  
生产力是撬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杠杆,是决定文明形态变迁的根本力量。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等特征,是符合人类文明新形态本质的生产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仅是培育国家竞争优势、超越工业文明的关键,而且是人类文明新形态丰富和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应以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为突破口,培育发展新动能,丰富和发展人类物质文明;应持续推进绿色发展,创造生态文明新形态;应进一步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厚植现代化新形态。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谈国新  文立杰  张杰  纪东东  
文化扶贫的逻辑前提应当是"文化贫困"现象的普遍存在。推进文化精准扶贫的首要任务是对文化贫困户的精准识别,但文化贫困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无法单纯依靠经济收入水平来界定。本研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从地区、学历层次、收入水平、年龄层次等4个人口统计特征着手进行定量研究,发现中部地区更易产生文化贫困,低学历、低收入的老年农村居民是较为典型的文化贫困人口。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文化精准扶贫的改进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海云   任聪敏  
基于产业园区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是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一体两翼的重要一翼,是深化产教融合基本战略的重要载体。从产业园区的发展形态来看,产业园区由经济区域向综合区域的转变,使得以产业园区为基础的市域产教联合体有了多元共生、产教融合发展的基础。依托产业园区,实现政校企地域空间、制度空间的深度融合,扎根地方经济、服务产业升级、构建融合模式是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目标;扎根地方所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水平、构建多元治理体制机制是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实施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吕火明  许钰莎  刘宗敏  
粮食是民生之本,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提出“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为四川粮食安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从历史逻辑看,四川粮食发展早、产量大,自给有余,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余粮外运,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从理论依据看,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直接体现,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举措,也体现了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从现实需要看,四川粮食产业面临增产稳产压力大、结构性矛盾突出、资源要素约束趋紧、单产增长疲软、产业质效不高等现实困境,迫切需要立足新时代要求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鉴于此,从加强耕地保护和调整品种结构、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创新经营模式、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科技支撑、构建利益均衡机制和柔性政策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实现路径。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赵菡  
叶舒宪先生的新作《图说中华文明发生史》面世了。不过,这部著作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史学著作,而是以神话历史理念来考察中华文明发生期文化原型的史前史。所谓神话历史,借王静安先生的话"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来说,即是"以神话思维观物,故物皆著神话之色彩"。雅斯贝斯用"轴心时代"来指公元前第一个千年内四大古文明(中国、印度、希腊、以色列)同时出现哲学突破的思想变革现象。哲学突破之后Logos和Mythos彼此对立,而在此之前,
[期刊] 求索  [作者] 吕文利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对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进行了深入阐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这是对中国历史经验进行深刻总结基础上的高度凝练,极其鲜明地指出了实现、巩固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极端重要性。“大一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核心内容,中国历代都重视实现“大一统”,促成中华民族像“滚雪球”一样发展壮大。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传统王朝,其继承前代经验,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清朝“大一统”的多维实践,是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在清代的具体展开,有着丰富的实践内容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