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94)
- 2023(6405)
- 2022(5447)
- 2021(5050)
- 2020(4429)
- 2019(9992)
- 2018(10129)
- 2017(17797)
- 2016(10565)
- 2015(12209)
- 2014(12467)
- 2013(12074)
- 2012(11134)
- 2011(10119)
- 2010(10499)
- 2009(9976)
- 2008(10184)
- 2007(9697)
- 2006(8865)
- 2005(8426)
- 学科
- 管理(38057)
- 济(32027)
- 经济(31975)
- 业(30039)
- 企(27082)
- 企业(27082)
- 财(13355)
- 制(12487)
- 中国(11562)
- 方法(10414)
- 农(10367)
- 学(9864)
- 理论(9472)
- 业经(9153)
- 银(8923)
- 银行(8899)
- 务(8882)
- 财务(8825)
- 财务管理(8799)
- 体(8646)
- 行(8434)
- 企业财务(8321)
- 地方(8190)
- 教育(7361)
- 数学(7281)
- 策(7242)
- 数学方法(7080)
- 融(6985)
- 金融(6977)
- 和(6858)
- 机构
- 大学(142567)
- 学院(142426)
- 管理(52704)
- 研究(51599)
- 济(47970)
- 经济(46218)
- 中国(42785)
- 理学(41670)
- 理学院(41124)
- 管理学(40257)
- 管理学院(39945)
- 京(33262)
- 科学(33143)
- 农(28301)
- 财(28268)
- 所(28136)
- 江(26992)
- 中心(25129)
- 研究所(25081)
- 农业(22142)
- 业大(21901)
- 省(21625)
- 北京(21505)
- 州(21455)
- 范(20378)
- 师范(20084)
- 财经(19567)
- 技术(19527)
- 院(18861)
- 经(17461)
- 基金
- 项目(84858)
- 科学(63892)
- 研究(63410)
- 基金(56488)
- 家(50469)
- 国家(49927)
- 科学基金(40884)
- 省(35383)
- 社会(35364)
- 社会科(33116)
- 社会科学(33105)
- 教育(30513)
- 划(29822)
- 基金项目(28850)
- 编号(27673)
- 自然(26771)
- 自然科(26105)
- 自然科学(26093)
- 自然科学基金(25599)
- 成果(25059)
- 资助(24078)
- 课题(21215)
- 重点(19449)
- 发(17945)
- 部(17629)
- 年(17308)
- 创(17207)
- 项目编号(17063)
- 性(16279)
- 计划(16272)
共检索到2503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毕翼
一、"两管理、两综合"工作进展"两管理、两综合"作为人民银行的创新工作,自2010年开始,在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尝试性开展,并呈现出逐步规范、深化发展的趋势。(一)总体概述所谓两管理是指开业管理和营业管理。开业管理要求新设立的金融机构必须到人民银行申请加入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曙明 朱海玲
文章按照系统综合评价的思路,构建了一个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4大评价模块和40个主要评价指标的"两型社会"综合监测评价体系,并对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起步进行了实证综合评价研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两型社会建设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 李正辉 任英华 姚莉媛 王佳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社会发展追求的全新高级发展形态。从体现"两型社会"建设特征出发,构造经济、社会和制度3个要素,8个方面,61个三级指标的"两型社会"综合指标体系。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指标的说明对象及其关联性。最后,从指标标准的国际对比、前瞻性和统计推算3个方面说明了指标体系应用的原则。
关键词:
两型社会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智勇
随着我国建设"两型社会"战略的提出,"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文章对"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发现现有评价指标体系在框架、指标赋权及具体评价方法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和评价结果的稳健性也有待增强。由于生产、消费、流通领域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根基,"两型社会"建设也有赖于科技创新和大幅提升生态承载力,因此未来的研究可基于"两型"生产、"两型"消费、"两型"流通、科技发展、生态建设五个方面构建"两型社会"核心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玉龙,李敏强,管碧莉,洪昭毅
我院是一所拥有1000多张病床,2300多名职工的集医、教、研工作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从1988年起就先后在口腔科、眼科、检验科、放射科、中西药房、小儿心胸外科、气雾室和小儿麻醉手术组等科室中试行两级目标管理。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改革成果,在1994年8月,我们在全院45个业务科室(部门)全面推行院、科两级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下称综管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秋凤 于贵瑞 何洪林 何念鹏 盛文萍 马安娜 郑涵 左尧
自然生态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国自1956年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以来,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得到不断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无论是现有自然保护区的数量,还是保护区面积都已位居世界前列,奠定了中国以自然保护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基础。然而,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必须解决的管理体系、制度和技术方面的瓶颈性问题,严重制约着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分析国内外自然保护区分类分区的现状与问题出发,从中国自然保护区体系和综合管理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工作重点入手,系统阐述了中国自然保护区分类及保护等级、功能分区及管理目标,并提出了一种新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匡远配 罗荷花
"两型农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作为"两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顺利发展有利于快速推动两型社会的建设进程。为了衡量"两型农业"的发展水平,找出实际值与期望值的差距以及差距的来源,本文从经济、社会与科技支撑能力、资源利用效率指标、生态环境保护效果指标和政策制度保障指标等4个方面设计了一套关于"两型农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分析发现,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两型农业"处于起步阶段,提出应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两型农业 指标体系 长株潭地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建英 王彦
《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将建立健全政府财务报告分析应用体系作为重要任务之一。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综合"包括两重含义:一是综合了部门财务报告的政府层面甚至包括下级政府的政府整体的财务报告,二是综合了财务报告使用者所需的财务信息和与理解使用这些信息相关的综合信息的财务报告。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提供,强化了政府整体作为被监督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新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开展了一系列专项国土整治工作,虽然在一些地方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基本上仍然属于"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并未根本改变国土开发利用失序状况。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而且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导致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矛盾越来越突出的背景下,推进国土综合整治日益成为破解生态文明建设瓶颈制约的重要手段。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叶迅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发展的主题,城镇燃气等公共事业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对维护社会公平、保障人民福祉、提升生活水平、满足美好生活需要有着重要意义。相关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国、有利于民。文章阐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在城镇燃气等公共事业中的建设意义,并就如何应用进行思考讨论,提出了若干途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辉 刘茂松
都市农业发展综合评价是对都市农业为城市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目标做出实际贡献的一种评价。构建都市农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包含3个方面:体现"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体现都市农业的功能,体现都市农业的本质特征。其构建原则是: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可比性。本文从经济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现代化水平4个方面共24项指标构建了都市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都市农业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两型社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欧阳煌
2020年是我国扶贫工作的一道分水岭。从现在到2020年之前,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精准扶贫战略,全面落实精准扶贫举措,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2020年我国全面步入小康社会之后,减贫形势发生根本变化,相对贫困、散点贫困、偶发贫困、能力贫困、代际贫困和精神贫困成为新时期治理贫困的重点,新时期扶贫工作应从精准扶贫向综合减贫转型。为此,我们建议以实现"一同两融三感受"为目标,通过建立贫困标准动态调整、城乡减贫联动、扶贫社保融合、减贫良性互动"四项机制",提升贫困对象稳定增收、市场竞争、融入社会、抵御风险、自我觉醒"
关键词:
扶贫转型 精准扶贫 综合减贫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欧阳煌
2020年是我国扶贫工作的一道分水岭。从现在到2020年之前,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精准扶贫战略,全面落实精准扶贫举措,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2020年我国全面步入小康社会之后,减贫形势发生根本变化,相对贫困、散点贫困、偶发贫困、能力贫困、代际贫困和精神贫困成为新时期治理贫困的重点,新时期扶贫工作应从精准扶贫向综合减贫转型。为此,我们建议以实现"一同两融三感受"为目标,通过建立贫困标准动态调整、城乡减贫联动、扶贫社保融合、减贫良性互动"四项机制",提升贫困对象稳定增收、市场竞争、融入社会、抵御风险、自我觉醒"五项能力",采取"三步走"战略,力争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前,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综合减贫体系。
关键词:
扶贫转型 精准扶贫 综合减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