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80)
- 2023(10260)
- 2022(8532)
- 2021(7655)
- 2020(6728)
- 2019(14464)
- 2018(14444)
- 2017(28365)
- 2016(15487)
- 2015(17210)
- 2014(17141)
- 2013(17255)
- 2012(15589)
- 2011(13628)
- 2010(14091)
- 2009(13815)
- 2008(14159)
- 2007(12820)
- 2006(11609)
- 2005(11162)
- 学科
- 业(83489)
- 企(78741)
- 企业(78741)
- 管理(71276)
- 济(66657)
- 经济(66537)
- 财(32488)
- 业经(27465)
- 方法(26479)
- 农(23578)
- 务(23433)
- 财务(23408)
- 财务管理(23384)
- 税(22081)
- 企业财务(21965)
- 税收(20603)
- 收(20431)
- 制(20099)
- 数学(18467)
- 数学方法(18292)
- 农业(17023)
- 技术(16380)
- 体(15210)
- 策(14845)
- 中国(14781)
- 划(14507)
- 和(13573)
- 体制(13506)
- 理论(12583)
- 企业经济(12335)
- 机构
- 学院(225968)
- 大学(220214)
- 济(98132)
- 经济(96285)
- 管理(92219)
- 理学(78135)
- 理学院(77453)
- 管理学(76558)
- 管理学院(76115)
- 研究(67935)
- 中国(57230)
- 财(56502)
- 京(45208)
- 财经(42274)
- 经(38075)
- 江(37250)
- 科学(36470)
- 农(35232)
- 所(33640)
- 中心(31148)
- 财经大学(30833)
- 经济学(29352)
- 业大(29196)
- 研究所(28900)
- 北京(28367)
- 州(28347)
- 农业(27332)
- 商学(27106)
- 商学院(26881)
- 经济学院(26443)
- 基金
- 项目(136282)
- 科学(109509)
- 研究(103841)
- 基金(101265)
- 家(85439)
- 国家(84633)
- 科学基金(75359)
- 社会(68590)
- 社会科(65113)
- 社会科学(65095)
- 省(53472)
- 基金项目(53038)
- 自然(47050)
- 教育(46328)
- 自然科(45985)
- 自然科学(45974)
- 自然科学基金(45253)
- 划(42928)
- 编号(41536)
- 资助(41069)
- 成果(34147)
- 业(33685)
- 制(33347)
- 创(31970)
- 部(30988)
- 重点(29585)
- 创新(28981)
- 性(28770)
- 国家社会(28590)
- 发(28274)
共检索到3590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蔡高锐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取消了内资企业计税工资的规定,对工资费用改为据实扣除,但我国公司治理环境尚未明显改善,受委托代理问题的困扰,企业缺少内部成本约束机制,计税工资改革必然导致企业所得税收入的下降。本文探讨了原有计税工资等税前扣除机制的缺陷,提出应通过对公司高管人员的在职消费征收个人所得税或附加福利税、对公司高管人员的激励由工资奖金方式变为股票期权方式等途径,实现税收间接约束企业成本开支,保证国家税收收入的目的。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白志远
一、税务筹划重心由税收优惠政策筹划向成本费用筹划转移新《企业所得税法》正式实施后,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筹划的空间越来越小,以前行之有效的许多筹划方法已失去法律基础。在企业所得税筹划的传统方法中,企业用得最多的方法有3种:第一,利用新办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筹划。为鼓励发展第三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凌 李贵龙 李艳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家行为约束存在约束主体与客体不明确,法人治理结构与外部市场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的缺陷。理论分析表明:通过对企业家行为内部约束与外部约束的制度安排,可以规范企业家行为,改善对企业家行为约束的现状。
关键词:
企业家 企业家行为 约束机制 制度安排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涛
"两法合并"以后,涉外税收将继续存在。本文针对当前涉外税收的两种片面认识以及目前涉外税收管理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两法合并"后加强涉外税收征管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两法合并 涉外税收 征管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尹利锋 王玉涛 邓奕红
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两法")合并前后各三年(2005~2010年)的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和分析了"两法"合并前后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两法"合并整体上显著降低了企业的所得税税收负担,为企业发展和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税收环境;"两法"合并在一定程度上显著缩小了内外资企业之间实际税负差异,实现了内外资企业之间同等的国民待遇。这些结果表明,"两法"合并的改革具有非常积极和显著的政策效应。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荣生 朱志钢
本文采用历史研究和调查研究的方法,梳理总结了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历程、制度框架、运行流程,结合我国企业年金实际运行情况,指出了我国企业年金存在的与制度规定不相符的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现行企业年金税收征管漏洞和制度缺陷,并从理论层面分析企业年金税收政策的效率和公平目标,认为我国企业年金税收政策应兼顾效率和公平目标。在企业层面侧重效率,激励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缓解社会保障压力;在个人层面侧重公平,防止企业年金分配级差过分拉大倾向。最后,文章从政策设计和征管两个层面提出了完善企业年金税收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企业年金 税收政策 收入分配 公平原则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霍江林 刘素荣
2008年1月1日,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简称"新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实施以及2009年1月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的全面推广,对企业设立产生了重要影响,针对新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在企业设立时展开新的税收筹划十分必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克崮
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按照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和合理分权的原则,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1994年,我国开始进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税收体系的改革。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统一企业所得税制度,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件大事,是1994年税制改革的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孙隆英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的相继颁布,清理现行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做好新、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过渡和衔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政策执行的视角,通过对优惠政策过渡的范围及其原则的界定,就"两法合并"后若干具体涉外税收优惠的过渡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外资企业 企业所得税 过渡期 税收优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下一步我国税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内容,其中,“统一各类企业的税收制度”是重要任务之一。为此,有关方面拟定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合并方案(以下简称“两法合并”),并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从反馈的意见来看,多数人都对“两法合并”给予积极的肯定,并希望能尽快实施,但也有人持不同的看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蒙立元 宋传智
通过对我国2010-2014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2010年4月《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颁布实施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自愿性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和强制性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对投资效率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由于融资约束的存在,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有利于提高企业投资效率;强制性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比自愿性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更加显著。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卫华 郑洁燕
为了公平税负、促进竞争,我国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实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为了说明"两法"合并对外资企业带来的影响,本文以改革开放较早、开放程度较高、外资企业较多的广东省为例,采用时间序列预测法,测算"两法"合并对广东省外商投资企业税负的影响;同时,结合广东省利用外资的实际,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得出了"两法"合并对引进外资影响有限的结论,并对"两法"合并后外资企业和地方政府如何应对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两法”合并 外商投资企业 税收负担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邓远军
本文认为,"两法合并"后,汇总与合并纳税的方向应该坚持,同时,应妥善处理汇总与合并纳税下的税收与税源背离问题,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汇总与合并纳税管理,构建一个既有利于企业集团发展,又有利于区域间横向税收合理分配和征收管理的汇总与合并纳税制度。
关键词:
企业所得税法 汇总与合并纳税 税收管理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孙玉栋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以下简称“两法合并”)之后,税前扣除政策的变化会对企业税收负担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对工资费用、公益性捐赠、研发费用等方面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并通过举例对比了“两法合并”前后应纳税额计算的差异情况。
关键词:
两法合并 扣除项目 税收负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