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44)
2023(13671)
2022(11229)
2021(10592)
2020(8806)
2019(19992)
2018(19343)
2017(36848)
2016(19486)
2015(21881)
2014(21278)
2013(21124)
2012(19534)
2011(17756)
2010(18100)
2009(17600)
2008(16911)
2007(15572)
2006(13935)
2005(13101)
作者
(52302)
(43697)
(43290)
(41361)
(27911)
(20754)
(19644)
(16951)
(16516)
(15686)
(15069)
(14616)
(14201)
(14109)
(13638)
(13602)
(12761)
(12731)
(12671)
(11892)
(11032)
(10317)
(10267)
(10017)
(9843)
(9808)
(9750)
(9444)
(8653)
(8507)
学科
(82803)
经济(82640)
管理(65408)
(61604)
(53300)
企业(53300)
中国(31697)
方法(31186)
(29385)
金融(29382)
(27454)
银行(27443)
数学(26794)
数学方法(26607)
(26589)
(25217)
(24241)
(20370)
业经(19122)
技术(17945)
(17594)
贸易(17571)
(17117)
(15635)
(15517)
财务(15458)
财务管理(15423)
企业财务(14778)
地方(13796)
体制(13327)
机构
大学(281640)
学院(276333)
(129061)
经济(126696)
管理(105523)
研究(97264)
理学(88602)
理学院(87670)
管理学(86674)
管理学院(86098)
中国(84114)
(65108)
(59246)
财经(50498)
科学(49366)
(46915)
(45992)
中心(45618)
经济学(42757)
(41741)
研究所(41413)
北京(38572)
经济学院(38326)
财经大学(37808)
(35321)
师范(35083)
(34794)
(34315)
(33546)
业大(31103)
基金
项目(170816)
科学(138096)
研究(132533)
基金(128042)
(108744)
国家(107837)
科学基金(93949)
社会(90047)
社会科(85655)
社会科学(85634)
基金项目(65917)
(62937)
教育(61015)
自然(55097)
自然科(53942)
自然科学(53929)
(53379)
自然科学基金(53087)
资助(51751)
编号(51184)
成果(44362)
(41252)
(40889)
(39160)
国家社会(38994)
重点(38424)
创新(37808)
教育部(36712)
课题(36657)
(36616)
期刊
(146656)
经济(146656)
研究(97712)
中国(64204)
(52323)
(46270)
金融(46270)
管理(44348)
科学(35306)
学报(34237)
教育(32865)
(32785)
大学(28408)
财经(27873)
学学(26093)
经济研究(24342)
(24099)
技术(22674)
农业(21029)
业经(20130)
问题(18967)
(18484)
国际(17419)
世界(16286)
技术经济(14471)
理论(14003)
(12543)
论坛(12543)
现代(12532)
科技(12483)
共检索到451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汪利娜  
金融危机使"两房"和证券化倍受诟病。本文试图从历史、政治、经济、内生机制和外部市场环境等多个视角系统梳理美国住宅金融体制演变及"两房"和证券化的作用。通过梳理历史,客观评析了"两房"的创立对促进美国传统住宅金融向现代金融转变的积极作用,分析了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后金融市场环境和"两房"自身资产结构变化及诱发的危机的金融与实体经济因素,并着重剖析了后危机时代"两房"成为政府救市的工具运作机理和未来美国住宅金融市场改革的要点。最后提出我国保障房融资机制匮乏,应建立政策性住宅金融体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林建设  郭宏宇  
发展住房金融市场,是引入民间资金来解决居民住房保障问题的重要途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摆脱住房保障的重负。通过对美国住宅金融市场改革方案的剖析,文章认为,住宅金融市场的发展往往面临住房保障滞后与财政风险增加的两难困境,一方面,日渐严峻的住房保障问题要求政府对住宅金融市场提供显性或隐性支持;另一方面,政府的政策支持又增加了政府的显性或隐性债务负担。对我国而言,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同样要注意政府债务负担问题,使我国政府在未来不致面临住房保障与财政风险的两难选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祖晓青  
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融资机制方面存在诸如资金来源不足,住房公积金日常运作不规范,缺少住房信贷的政策担保体制等问题。要尽快建立保障性住房体系的法制基础,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融资渠道,加大对保障性住房投融资的风险控制以及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金融机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游  
一、两房退市折射美国住房金融制度危机2010年6月16日,美国政府宣布美国两房(房地美和房利美)退市,中国相当于2.5万亿人民币的巨额投资有可能血本无归。次贷金融危机将两房机构严重的资产亏损暴露后,从2008年9月份至今,这两家原本由政府隐形担保的机构变成由政府直接控制,但危机后的各种援助并没有解决两房机构的风险问题。次贷危机的爆发,与美国住房金融制度的设计密切相关,两房的退市,更是折射出美国住房金融制度已深陷危机之中。1938年,美国设立联邦国民抵押协会(FNMA)即房利美,发行信用等级仅次于国债的公债来获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元斌  王雪青  
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和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深受广大老百姓拥护的惠民工程。住房关系民生,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资金不足成为制约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主要瓶颈,融资渠道单一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进程。本文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融资模式经验借鉴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融资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我国创新保障性住房的融资模式选择和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华  张梅玲  
住房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保障房投融资问题是制约其建设规模、速度的核心问题之一。针对目前我国保障房项目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面临的资金瓶颈,将PPP模式引入保障房建设是重要的制度创新。本文就融资模式选择、私人部门资金回收、风险分配、运行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安排进行了研究,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普雷  
黑龙江省地处边疆高寒地区,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形成了大量集中连片的煤矿、林业、城市、垦区和国有工矿等棚户区。为此,从2008年开始,黑龙江省始终把保障房建设当做民生"天字号"工程,持续多年不断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仅"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省便累计投入2728亿元,开建保障房204万套,约600万城镇中低收入群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建立稳定健全的住房融资制度,实现住房资金的良性循环,是我国住房体制改革必须着重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试图对美国的住房融资制度作一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美国的实践对我国住宅融资体制改革的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家华  徐瑞  刘路瑶  张杰  
自"十一五"计划提出保障房建设以来,我国已建成以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为主的较为完善的保障性住房体系。然而,我国保障性住房的资金来源仍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收入、各种专项资金投入和银行贷款等,政府财政负担较重,后续建设动力不足。为破解保障性住房融资困境,本文在分析保障性住房现有融资模式的基础上,提出PPP模式、REITs模式等新型融资模式,以期为缓解政府债务压力、保证后续建设资金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启阳  
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全国要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到"十二五"期末,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要达到20%左右。建设资金如何解决,是规划能否实现的关键问题。本文在比较和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保障性住房融资模式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全面透明、可持续的保障性住房融资机制提出几点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倪鹏飞  倪诗妆  
住房是价值大、占用资金多的耐用消费品,完善住房保障制度,解决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首先要解决住房资金问题,建立和完善保障房的投资和融资机制。目前不仅存在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及其金融体系不健全的问题,还存在金融体系与保障体系不配套的问题。论文在分析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投资体系和融资体系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的目标模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城镇住房保障的投资和融资机制设计及实现措施。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桥云  郎波  
住房金融是住房市场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逐步形成符合国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文章在深入分析美国住房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监管改革的基础上,对完善我国住房市场提出三条建议一是需要专门为中低收入家庭购房建立政府担保机制;二是鼓励银行和保险公司通过开展按揭贷款转让和证券化为住房市场建立流动性补充机制;三是加强对住房金融市场的立法与监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皮舜  鲁桂华  武康平  
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是风险积聚的两个重要载体;而两个市场在经济运行中表现出的相互共生关系,亦容易促使风险的积累。单委托代理机制与多委托代理机制下对银行经理人私利的制约效率,表明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是零信息传递成本下的多委托代理机制;而这种机制相对于仅有行政干预或者单委托代理机制,对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关系的改进更富有效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一飞  田泽  
产业创新系统的运行包括产业创新动力源、创新过程、创新方式和创新的扩散等环节。而创新动力机制、协同竞争机制和学习机制是住宅产业创新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机制。据此,以政府采购保障房建设促进住宅产业创新的具体措施应是:将政府采购保障房建设的组织与规划纳入住宅产业创新系统;加强政府采购对住宅产业创新的导向作用;加强住宅产业创新的环境建设。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扬  
美国住宅融资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李扬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比较好地解决了居民住宅问题的大国之一。据统计,1991年,美国2.5亿人口的人均住宅面积为59平方米,基本达到了一人一房的水平;自有住宅率66%,居世界之首;96%以上的住宅配有现代化的卫生设施;9...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