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64)
2023(11039)
2022(9276)
2021(8356)
2020(6762)
2019(15751)
2018(15152)
2017(29629)
2016(15428)
2015(17354)
2014(17183)
2013(17261)
2012(16525)
2011(15318)
2010(15693)
2009(14377)
2008(14305)
2007(12807)
2006(11712)
2005(10878)
作者
(45141)
(37507)
(37505)
(35278)
(24406)
(18127)
(17034)
(14515)
(14502)
(13580)
(12982)
(12787)
(12172)
(12160)
(11897)
(11690)
(11095)
(10880)
(10876)
(10701)
(9716)
(9267)
(9242)
(8664)
(8525)
(8436)
(8417)
(8170)
(7577)
(7343)
学科
(83154)
经济(83091)
(44823)
管理(43976)
(34967)
企业(34967)
方法(31349)
数学(27773)
数学方法(27538)
地方(25567)
中国(24344)
(21212)
业经(17392)
(15879)
地方经济(14872)
农业(14816)
(14309)
贸易(14295)
(13632)
(13398)
金融(13396)
(13199)
(12905)
(12799)
银行(12786)
(12433)
(12381)
环境(11973)
技术(11277)
(10514)
机构
学院(228597)
大学(227672)
(101070)
经济(99094)
管理(87003)
研究(82978)
理学(74180)
理学院(73251)
管理学(72138)
管理学院(71679)
中国(63399)
(48844)
科学(47555)
(46303)
(41440)
中心(37127)
研究所(37094)
财经(36218)
(35961)
(34278)
(32790)
(32701)
师范(32427)
北京(31425)
经济学(31320)
(30362)
(29128)
业大(29033)
经济学院(28191)
财经大学(26694)
基金
项目(147163)
科学(118103)
研究(110498)
基金(107354)
(92443)
国家(91648)
科学基金(79338)
社会(72700)
社会科(69221)
社会科学(69204)
(57273)
基金项目(55878)
教育(50945)
自然(48748)
(48295)
自然科(47664)
自然科学(47656)
自然科学基金(46815)
资助(44216)
编号(44175)
(37736)
成果(36422)
重点(33871)
(33141)
课题(32091)
发展(31228)
(30718)
(30476)
国家社会(30381)
教育部(28872)
期刊
(118677)
经济(118677)
研究(73411)
中国(50056)
管理(34810)
(33693)
(32218)
科学(30974)
学报(30746)
教育(27899)
(26176)
金融(26176)
大学(24192)
学学(22370)
农业(21906)
技术(20481)
业经(20177)
经济研究(19396)
财经(18543)
(15994)
问题(15604)
(13794)
(11968)
国际(11871)
商业(11861)
技术经济(11754)
世界(11354)
统计(11036)
资源(10822)
图书(10644)
共检索到362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庆育  
"两带一路"区域开发开放战略是参与国际区域分工协作的重大举措,是实现国内真正意义全面开放的新决策。在"两带一路"新格局中,重庆面临着新的机遇,需要重新定位。重庆要布局如下战略:在通道层面上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在培育发展动力上深化全面改革和创新,在可持续发展要求上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在基础工作上打造最优的创业宜业环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楠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关键时期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提出的战略构想。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和我国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下,"一带一路"战略可以有效拓宽国际市场空间,挖掘周边地区市场潜力,寻求多元化的投资目标;拉动市场消费需求,提升我国东部地区对外开放功能,健全对外贸易机制;加速我国中部地区崛起,增强外贸合作中的纽带作用,并进一步构建起以我国为核心的亚太经济一体化格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小南  
自"十二五"发展规划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总体进入相对均衡时期,但在经济方面,东快西慢的格局仍然未变。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均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一带一路"战略能够促进区域经济之间的联系与融合,加强互联互通功能,调节区域经济的差异性。区域经济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有:区位差异和经济基础差异、改革开放使得东部地区的优势突出、国家发展战略没有缩小东西部差距。为了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应充分发挥"一带一路"的作用,制定扶持政策及改革地方政府职能,推进财税制度的改革,明确区域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毓峰  张勇  阎星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征:内陆经济崛起成为重大新特征;区域经济格局日益细化并呈现区域化、城市化和网络化;经济增长极的多元化。在国际国内经济新形势下,内陆地区必须对经济发展战略进行重新审视和选择:一是加快"双重"开放,逐步形成内外源结合的开放型经济模式;二是投资驱动先行,逐步形成投资与创新双轮驱动型模式;三是政府推动先行,逐步形成政府与市场协调分工型模式;四是特大城市优先,逐步形成特大城市区域主导型网络模式。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光辉  
本文通过对国际贸易中心、中国国家统计局、新加坡统计局等官方公开数据的整理与分析,详细描绘出2007年至2018年期间中新贸易与投资合作的发展变化;同时总结了两国区域合作的模式选择,即自由贸易协定模式、跨国城市共建模式、跨国经济走廊开发模式;并且对报告期内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的14个城市与新加坡的经济联系强度作出了统计分析。研究表明,两国贸易与投资地位不对称,商品结构与投资领域仍有优化与扩大的空间;我国沿海各发达城市与新加坡的经济联系密切,为中新两国的合作发展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高国力  黄征学  张燕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重大战略的目标和任务,切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大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对接,对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可云  
"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重大战略安排,是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为贵"精髓的战略设计。阐明"一带一路"的本质与国内外背景,分析同其他战略的关系,"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SWOT)以及未来的操作重点和政策方向,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提高后的必然选择,是在国际国内背景发生变化后提出的有目的的行动方案。其很好地将中国其他重要战略串联在一起,集中展现了中国新的全球视野与建设经济强国的雄心,是中国通过两个"打造"促进国际均衡发展进而影响全球化方向的战略安排,标志着中国由过去侧重内部转向内外兼顾,寻求完成内部的工业化、城镇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战略任务的新办法。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会逐步创新国家调控与区域管理制度,并进一步完善创新、产业发展、城镇化与区域协调、全方位开放、文化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具体政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耀彬  郑维伟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演变贯穿了"注重公平—注重效率—公平与效率兼顾—以注重公平为重心、兼顾效率—公平与效率兼顾、实现高质量协调发展"的辩证逻辑主线。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和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变化,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必须遵循区域经济理论的内在逻辑,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形成"稳健、开放、活力、公平"的国际国内大环境。为此,要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形成陆海内外联动全面开放新格局;积极推行环、带状区域发展新模式,打造东西双向互济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进建设更高水平的新型城镇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定不移兜住兜牢民生底线;聚焦生态文明,积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培育新动能,塑造区域发展新优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连家明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首次将"自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连接中国与河中以及印度的丝绸贸易的西域道路"称为"丝绸之路"。李希霍芬肯定不会想到,他所创造的这个词后来经过演变会成为一个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固定称谓,他更不会想到,在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东西方大通道2100年后,这个词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连家明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首次将"自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连接中国与河中以及印度的丝绸贸易的西域道路"称为"丝绸之路"。李希霍芬肯定不会想到,他所创造的这个词后来经过演变会成为一个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固定称谓,他更不会想到,在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东西方大通道2100年后,这个词又被赋予新意,成为中国以之冠名的重大国家战略,传遍世界各个角落。2013年9月,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久文  
从"一带一路"战略与我国区域发展的关系来分析,认为"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延续与完善,是应对新常态和新挑战的重要部署,是加强次区域和跨国际区域合作的新方向。当前,"一带一路"战略对区域发展所形成和注入的动力,正沿已经形成的经济发展网络向内陆传递,促进了经济空间联系得更加紧密和更加顺畅。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形成新的增长点,加快以"三大支撑带"为主体的区域经济新格局的逐渐形成,为产业转移和消化过剩产能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未来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最后提出了加快跨国际区域合作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郭鹏  
对"一带一路"战略下区域物流经济发展的新机遇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一带一路"战略下区域物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旨在为我国区域物流经济的发展进行有益的探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久文  
从"一带一路"战略与我国区域发展的关系来分析,认为"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延续与完善,是应对新常态和新挑战的重要部署,是加强次区域和跨国际区域合作的新方向。当前,"一带一路"战略对区域发展所形成和注入的动力,正沿已经形成的经济发展网络向内陆传递,促进了经济空间联系得更加紧密和更加顺畅。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形成新的增长点,加快以"三大支撑带"为主体的区域经济新格局的逐渐形成,为产业转移和消化过剩产能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未来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最后提出了加快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方重  
2015年3月,"一带一路"行动纲要《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正式落地,虽然"一带一路"战略对资本市场的实质性影响尚未显现,但从二级市场看,相关影响已提前反映。未来,随着规划的进一步落地,资本市场作为最主要的参与方之一,将有大量的上市公司牵涉其中,不仅为其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对上市公司监管带来了巨大挑战。为此,我们需要对该战略规划对资本市场以及上市公司的影响进行预研预判,为有效监管上市公司,并最终发挥资本市场的支持功能提供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华  
在我国实施"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过程中,金融发挥着先行作用和主导作用。本文从国际贸易新格局、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等角度阐述了"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学内涵,分析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金融开放的现状,指出"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方向,提出应以伊斯兰金融服务、涉外税收抵免、海外投资保险保护为重点,加强金融对外开放的配套制度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