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13)
- 2023(8429)
- 2022(7014)
- 2021(6626)
- 2020(5431)
- 2019(11929)
- 2018(11730)
- 2017(20622)
- 2016(11543)
- 2015(12387)
- 2014(12627)
- 2013(12075)
- 2012(11247)
- 2011(10421)
- 2010(10568)
- 2009(9547)
- 2008(9482)
- 2007(8907)
- 2006(7780)
- 2005(7181)
- 学科
- 济(45238)
- 经济(45170)
- 管理(30287)
- 业(29498)
- 企(21309)
- 企业(21309)
- 方法(15444)
- 农(15405)
- 中国(13951)
- 地方(13502)
- 学(13338)
- 数学(12644)
- 数学方法(12443)
- 财(11995)
- 农业(11146)
- 制(11040)
- 业经(9799)
- 理论(9374)
- 融(8930)
- 金融(8921)
- 体(8737)
- 银(8598)
- 银行(8578)
- 行(8292)
- 地方经济(8259)
- 教育(8180)
- 和(7140)
- 务(6581)
- 财务(6552)
- 环境(6540)
- 机构
- 大学(166375)
- 学院(165808)
- 研究(61654)
- 济(61303)
- 经济(59746)
- 管理(55160)
- 理学(46522)
- 理学院(45814)
- 中国(45406)
- 管理学(44749)
- 管理学院(44414)
- 科学(40042)
- 京(35925)
- 所(32550)
- 财(31328)
- 农(31313)
- 研究所(29713)
- 中心(27296)
- 江(26759)
- 范(26029)
- 师范(25750)
- 业大(25167)
- 农业(24524)
- 财经(24149)
- 北京(22471)
- 院(22402)
- 经(21793)
- 州(21749)
- 师范大学(20639)
- 省(20082)
- 基金
- 项目(110087)
- 科学(86103)
- 研究(80798)
- 基金(78075)
- 家(69872)
- 国家(69234)
- 科学基金(57552)
- 社会(50670)
- 社会科(47775)
- 社会科学(47763)
- 省(44235)
- 基金项目(40443)
- 教育(37729)
- 划(37705)
- 自然(36100)
- 自然科(35217)
- 自然科学(35203)
- 自然科学基金(34560)
- 编号(32791)
- 资助(31064)
- 成果(28516)
- 重点(25951)
- 发(24664)
- 课题(24528)
- 部(23711)
- 创(22492)
- 性(22299)
- 国家社会(21235)
- 创新(21147)
- 科研(20717)
共检索到257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慧芝  
                                    
                                
                            
                            我国贫困问题多属绝对贫困,并呈现出"区域性整体贫困"特征:(1)空间上多发生在生态脆弱区;(2)构成上具有"生态-经济-文化"的复合型特征。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一致,治贫工作亦要兼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须重视扶持"内生力量"、培育绿色生产力。习近平"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的发展理念,阐明了"青山绿水"与"金山银山"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为新时代反贫困斗争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目标提供了理论指导。"两山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贫实践的理论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扶贫理论中国化的又一飞跃,提升了中国在世界治贫领域的话语权。
                            关键词:
                                
                                    
                                    
                                        两山论  经对贫穷  整体贫困  扶贫理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迟福林  
                                    
                                
                            
                            下一步的国家治理转型,重要的是以法治建设为重点,法治为先、法治为重、法治为大,改革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目标和重大任务,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许多新观点和新举措。这是建设法治中国的行动纲领。全会提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严新明  朱萌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为进一步推进扶贫工作确定了时代坐标和新的方位。贫困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绝对贫困是生存性贫困,相对贫困是发展性贫困。相对贫困产生的原因有四种:机会贫困、能力贫困、工作贫困、收入贫困。基于"水母型"社会结构提出动态贫困群体是相对贫困识别的主要对象。通过借鉴部分典型国家解决相对贫困的方法,提出新时代中国解决相对贫困的措施:现金救助和服务救助相结合,强化现有专项救助;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政府和社会主体协同治贫,将党的执政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改革收入分配制度,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方迎风  童光荣  邹薇  
                                    
                                
                            
                            本文在新增长理论框架下,分析公共资本与私人能力投资相互作用下的区域性贫困聚集现象。分析得出,公共资本影响个体的能力投资决策,它为私人能力投资提供了一个门限,只有超过该门限值,个体才会选择进行能力投资。同时,不同类型公共资本的投资决定了其在推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大小,如果公共资本为能力互补型的,则增加该公共资本投资会促进私人投资,当公共资本超过某个门限,则通过两者的相互作用可以推动地区走出贫困陷阱;如果公共资本为生产型的,则增加公共资本投资会挤出私人能力投资,使得个体的收入动态路径变得不确定。
                            关键词:
                                
                                    
                                    
                                        公共资本  贫困陷阱  能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荣党  
                                    
                                
                            
                            贫困是一种综合的社会现象,贫困度量是识别反贫困对象、确定反贫困目标和评价反贫困效果的基础。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评析和比较国内外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入手,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一套适合中国农村新阶段区域性反贫困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云南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2003年,云南78个重点扶持贫困县整体仍处于贫困状态,贫困农民的经济能力和生活质量处于提高中的低水平,反贫困的任务依然是持久和艰巨的。
                            关键词:
                                
                                    
                                    
                                        反贫困  度量  指标体系  云南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邹薇  方迎风  
                                    
                                
                            
                            本文通过构造多层次计量模型,采用CHNS(2000-2009)微观数据,在国内首次考察了"群体效应"影响个体生活水平和区域间收入不平等的动态变化、进而导致我国农村区域性贫困陷阱的路径。本文研究表明,个体的生活水平高低与区域贫困状况,不仅与个体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积累等变量相关,还明显地受到群体(社区/村落)层次因素的影响;群体中农业人口比例越高、平均教育水平越低、与外界信息交流越少,则个体收入水平越低;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期,群体效应是导致贫困陷阱的主导因素,而当经济发展水平越过某个临界值时,个体层次因素成为决定个体收入和生活状况的主要因素。本文主张,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或时期,应采用普适...
                            关键词:
                                
                                    
                                    
                                        群体效应  区域性贫困陷阱  多层次计量模型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赵玉  牟永福  张健  
                                    
                                
                            
                            "环境友好"硬约束与"连片"、"特困"双重困境,使区域性整体贫困的解决需要全方位、强力度的"四维"动力机制支撑。"四维"动力机制包括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特困地区的自我发展机制、生态受益地区的生态补偿机制,以及贯穿始终起决定作用的市场机制。中央政府、特困地区、生态受益地区三方合力,特惠政策与市场机制联手提升连片特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其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共赢。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仇保兴  
                                    
                                
                            
                            针对我国重要的气候区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建筑节能工作,相关部门和科研设计单位长期以来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遇到了很多困难。这需要关注这一区域的同行们共同研讨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政策以及推广普及的关键点。1理解我国能源问题的若干要点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玉光  崔斌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当代中国农村区域性贫困问题研究(上)陈玉光,崔斌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的总称,是由低收入造成的基本物质、基本服务相对缺乏或绝对缺乏以及缺少发展机会和手段的一种状况。它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人们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玉光  崔斌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当代中国农村区域性贫困问题研究(下)陈玉光,崔斌(北京100826.国家统计局研究所)二、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变迁看区域性贫困问题(一)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不可低估我国贫困县大部分集中在西北、西南地区,表1六大区划分的327个贫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贺登才  
                                    
                                
                            
                            日前,国务院正式发布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个物流业专项规划,也是第一次以国务院名义发布有关物流业的重要文件,更是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行动纲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肃昌  杨移  
                                    
                                
                            
                            本文基于资源分配视角,紧扣相对贫困的“相对性”这一本质特征,将收入基尼系数理论拓展到教育、医疗和住房领域,分别构造相应的洛伦茨曲线、测算对应的基尼系数。研究发现:我国收入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是目前影响相对贫困程度最主要的因素,且城乡、区域差异较大;我国医疗资源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分配整体而言较为平等,但区域、城乡间仍存有差异;我国住房,特别是住房财富层面的不平等程度越来越严重,逐渐成为影响相对贫困程度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完善和优化相关保障制度,制定和实施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政策以及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等方面提出缩小资源分配差异,缓解相对贫困,提高我国贫困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建议,以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期刊] 改革 
                                [作者]
                                
                                    
                                    
                                        邢成举  李小云  
                                    
                                
                            
                            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并不意味着2020年后扶贫工作的结束,新时代的贫困治理将以相对贫困为核心。相对贫困具有相对性、转型性、发展性、多维性、结构性和特殊群体性等特征,这意味着我们要在统筹考虑相对贫困内涵的基础上建立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新型贫困治理机制。尽管一些区域已经开展相对贫困的治理实践,但这些实践缺乏彼此间的比较,扶贫标准相对混乱且贫困治理方案欠缺系统性思考。构建新时代的贫困治理机制,应转变现有的贫困治理理念与话语,制定新的贫困治理战略,完善贫困治理体制,整合贫困治理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