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81)
- 2023(3660)
- 2022(2901)
- 2021(2807)
- 2020(2030)
- 2019(4977)
- 2018(4956)
- 2017(8711)
- 2016(4864)
- 2015(5434)
- 2014(5333)
- 2013(5126)
- 2012(4845)
- 2011(4318)
- 2010(4541)
- 2009(4044)
- 2008(4076)
- 2007(3493)
- 2006(3087)
- 2005(3015)
- 学科
- 济(19885)
- 经济(19859)
- 管理(11482)
- 出(10392)
- 贸(10347)
- 贸易(10344)
- 业(10115)
- 易(10092)
- 方法(8870)
- 企(8756)
- 企业(8756)
- 出口(7640)
- 出口贸易(7640)
- 口(7640)
- 数学(6964)
- 数学方法(6877)
- 理论(6238)
- 财(5996)
- 中国(5674)
- 农(5098)
- 学(4973)
- 业经(4488)
- 教育(3826)
- 教学(3620)
- 财政(3500)
- 地方(3325)
- 制(3295)
- 农业(3248)
- 政(3219)
- 和(3203)
- 机构
- 大学(67644)
- 学院(66190)
- 济(29332)
- 经济(28718)
- 管理(23394)
- 研究(21981)
- 理学(19853)
- 理学院(19640)
- 管理学(19308)
- 管理学院(19184)
- 中国(17207)
- 财(14564)
- 京(14345)
- 科学(11830)
- 财经(11256)
- 江(10927)
- 经济学(10510)
- 经(10292)
- 所(10223)
- 中心(9927)
- 范(9526)
- 经济学院(9519)
- 师范(9439)
- 研究所(9087)
- 北京(9076)
- 州(8589)
- 财经大学(8411)
- 院(8338)
- 农(8159)
- 业大(7734)
- 基金
- 项目(42159)
- 研究(33727)
- 科学(33012)
- 基金(30195)
- 家(25652)
- 国家(25417)
- 科学基金(21820)
- 社会(21485)
- 社会科(20307)
- 社会科学(20304)
- 教育(17080)
- 省(16131)
- 基金项目(15121)
- 编号(13918)
- 划(13145)
- 资助(12655)
- 自然(12446)
- 自然科(12130)
- 自然科学(12126)
- 自然科学基金(11919)
- 成果(11905)
- 课题(10169)
- 部(10109)
- 重点(9710)
- 国家社会(9320)
- 教育部(9159)
- 创(8923)
- 大学(8853)
- 性(8799)
- 发(8673)
共检索到106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雁云
"两山理论"与浙江实践2005年8月15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考察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当时,在得知余村为了生态环境下决心停掉所有矿区之后,习近平同志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余村做法是"高明之举",并叮嘱在场干部和村民: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要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东琪 刘卫东 陈明星
自1984年点—轴系统理论提出以来,至今已有32年的时间了,对我国学术界和国家战略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对这一产生于中国土壤上的地理学理论及区域发展空间结构模式提出的背景、形成与发展过程、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阐述。研究认为,点—轴系统理论揭示了点轴之间的互动关系,跳出了传统区位论中单一要素和静态的思维模式,重视对市场因素的考量,是基于我国有限资源条件下区域发展战略转移的最优路径。由点—轴系统理论中提出的"T"字型沿海和沿江经济布局被纳入《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成为我国重要的区域发展战略。点—轴系统理论和点—轴空间布局模式在诸多国家和区域战略规划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区域规划的兴起与发展,经济地理学者们不断地将点—轴系统理论应用扩大至各类型、各专业的区域战略决策中。文章将有助于有关领域学者具体了解其内涵和意义,促进我国学者在区域发展研究实践中取得更多的创新成果。
关键词:
点—轴系统理论 理论意义 实践应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辉 白晓菲
“两山”理论是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这一对辩证统一概念的生动表述。它印证了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尊重自然环境的保护,要在尊重生态文化和绿色理念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丰富的实践品格、价值逻辑和文化意蕴。探究“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留住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三个阶段的发展脉络及内在逻辑,对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两山”理论 实践品格 文化意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光远
“关系学”这个名词大家都知道,是一直在用的,而且用得还很广。这个名词我想使用到现在的时间不会太长,但是谁发明,谁第一次使用,恐怕就很难考证清楚了。这个名词在它出现的第一天起,就被当作一个贬义词使用。在人们看到某些人通过某种自己认为不那么正当的关系来“解决某种问题”的时候,就把这种行为称之为“搞关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胡雪原 詹成 成金华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精华,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进的新路径新方向。本文对深圳市10个区2020年“两山”理论的实践成效进行了科学的评估,并分析了大鹏新区在深圳市的“两山”实践效果,从“两山”资源生态价值实现、价值转化和综合利用等方面提出了大鹏新区的“两山”价值转化路径优化的建议,为深圳市大鹏新区打造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实践标杆提供依据。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尹怀斌 刘剑虹
"两山"理念深刻关切当代中国发展进程及其重大问题,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道义制高点。这一理念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实践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以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为主线,从面向社会整体的伦理建构、人的自由本质及其社会历史性体现、实践理性运用与美好生活的价值规定等方面作出了理论贡献。其伦理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价值;美好生活之实践论价值;对"中心论"、"技术批判论"、"资本批判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等主要生态理论形态的批判性价值。其实践维度体现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化进程应注重促进生产力、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保障作用,培育生态德性的文化自信力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雅雪
党的十九大突出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两山"理论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其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植根于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理论:自然对人的先在性、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和人与自然的统一性。新时代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必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奠定思想基础;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提供物质条件;实施绿色保护制度,提供法制保障。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汪金英 徐悦
践行"两山"理论是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途径,是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经济社会优势的途径和方式,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提供文化基础。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完善具有溢出效应和政策叠加的正外部性效应。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体现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改革的勇气,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言是理论上的突破,能激发生态产品制度供给;统筹考虑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四个制度是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关键。
关键词:
“两山”理论 制度体系 生态文明 新格局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黄萍萍
本文从审计业务"两统筹"的研究意义入手,立足理论基础与实践,分析当前"两统筹"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现状,阐述"两统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并提出优化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两统筹” 审计项目 审计组织方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寿波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邹汇风
昆山市土地有偿出让的实践与启迪邹汇风昆山市地处江苏最东端,与上海毗邻。它是江苏省率先实行国有土地有偿出让的县(市)级试点单位,经过六年时间的探索实践,业已取得丰硕成果,并积累了一定经验,走出了一条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城乡建设的成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强
制度配置问题是进行制度研究时应当关注的重要内容。提出制度配置就是要从理论上弄清制度的地位、制度安排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进行制度变迁。研究制度配置的目的 ,在于使各种制度安排之间相互协调 ,增强制度系统的有序性 ,以充分发挥制度系统的功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君浒 董永观 葛伟亚 张泰丽 梁晓红
文章简述了我国矿山环境恢复补偿问题的社会背景及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矿山环境恢复补偿机制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指出建立和推行我国矿山环境恢复补偿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机制、政策上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吕川根 邹江石
两系法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是中国独创的两系法杂交稻育种中形成的品种,是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完成第一步目标的标志性品种,是继三系杂交稻汕优63之后种植面积最大的杂交稻,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两优培九的育种实践经历了艰苦曲折的科研攻关和推广过程。最初是尝试通过化学杀雄制种的方法利用典型籼粳杂种的优势,在亚优2号的育种实践失败后,技术路线调整为通过光温敏两系法将部分亚种间杂种优势与江淮生态区的水稻理想株型相结合,克服杂交稻结实率不高、不稳等弱点,达到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泛并能安全制种的目标。通过分析多个水稻光温敏不育系与不同生态型父本配组的杂种F1的性状表现,确定以带有1/4爪哇稻亲缘的培矮64S...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彩娟
"两山"论断是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石。切实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增强风险抗击能力和可持续生计能力,形成生态富民的内生发展动力机制是当前亟需研究的重要问题。浙江起步早、发展快且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形成了丰富的典型经验,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多期叠加的过程性与阶段性问题和困难,集中表现为起步期存在简单"拷贝先进"倾向,造成同质化、发展期存在偏重短期效益造成过度消耗资源现象和瓶颈期存在发展后劲不足且风险显露情形等三大问题。因此建议,明晰"两山"转化的一切可能资源,形成全要素联结机制;明确"两山"转化的现实可行路径,形成"五化共建"的协同机制;明了"两山"转化当前与长远的共同关键点,用适度留白的方式保障代际空间。
关键词:
“两山”转化通道 生态富民 乡村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