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68)
- 2023(10029)
- 2022(8311)
- 2021(7741)
- 2020(5940)
- 2019(13664)
- 2018(13617)
- 2017(24569)
- 2016(13861)
- 2015(15671)
- 2014(15689)
- 2013(15357)
- 2012(15102)
- 2011(13976)
- 2010(14800)
- 2009(13583)
- 2008(13901)
- 2007(12680)
- 2006(11709)
- 2005(11080)
- 学科
- 济(62144)
- 经济(62065)
- 管理(36109)
- 业(32493)
- 企(24937)
- 企业(24937)
- 中国(20974)
- 地方(20304)
- 农(18792)
- 方法(18140)
- 学(16884)
- 业经(15697)
- 数学(13775)
- 环境(13494)
- 数学方法(13471)
- 农业(12935)
- 理论(12915)
- 发(11928)
- 融(11908)
- 金融(11907)
- 银(11496)
- 银行(11469)
- 制(11260)
- 行(11216)
- 财(11157)
- 地方经济(11114)
- 和(10817)
- 贸(10186)
- 贸易(10172)
- 易(9610)
- 机构
- 学院(206106)
- 大学(205039)
- 研究(80204)
- 济(78314)
- 经济(76331)
- 管理(69337)
- 中国(60970)
- 理学(57350)
- 理学院(56474)
- 管理学(55146)
- 管理学院(54768)
- 科学(51551)
- 京(47095)
- 所(42807)
- 研究所(38640)
- 农(38590)
- 财(37363)
- 中心(35415)
- 江(35354)
- 范(32968)
- 师范(32604)
- 北京(30866)
- 业大(30466)
- 农业(29763)
- 院(28994)
- 州(28668)
- 财经(28139)
- 师范大学(26198)
- 省(26197)
- 经(25248)
- 基金
- 项目(127658)
- 科学(98605)
- 研究(95245)
- 基金(87888)
- 家(77698)
- 国家(76952)
- 科学基金(63839)
- 社会(57534)
- 社会科(54128)
- 社会科学(54113)
- 省(52050)
- 基金项目(45567)
- 教育(44281)
- 划(43704)
- 自然(39814)
- 编号(39257)
- 自然科(38731)
- 自然科学(38716)
- 自然科学基金(37992)
- 资助(35932)
- 成果(34139)
- 发(33463)
- 重点(30209)
- 课题(29856)
- 部(26932)
- 发展(26715)
- 展(26240)
- 创(26187)
- 创新(24453)
- 年(24376)
共检索到341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辉 白晓菲
“两山”理论是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这一对辩证统一概念的生动表述。它印证了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尊重自然环境的保护,要在尊重生态文化和绿色理念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丰富的实践品格、价值逻辑和文化意蕴。探究“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留住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三个阶段的发展脉络及内在逻辑,对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两山”理论 实践品格 文化意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雪梅 程小琴
生态位是生态学领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是生态学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该文系统总结了生态位概念的演变历史,生态位概念已从生境生态位、功能生态位、超体积生态位发展到时间生态位;试图将生态位理论研究进展加以综述,阐述了生态位理论在动物生态学、森林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生态农业等方面的应用.合理利用生态位理论,使其在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中形成了强有力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指导工具.最后就生态位理论在生态学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生态位 生态位理论 应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洪银兴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富裕人民。富裕人民不仅涉及加快经济增长问题,还涉及经济增长成果的分配问题。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并不否认收入差距,但要求这种收入差距建立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上。解决收入差距的重点在于公平权利的实现,特别要关注贫困家庭的基本需要。人力资源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提出了人的现代化的要求。人的现代化包括人的素质现代化,人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达到现代化水准。发展观转到以人为本,就要高度重视消费力概念。经济增长由投资需求拉动转向消费需求拉动反映了向以人为本发展观的转变。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发展观 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秦耀辰,陈世敏,王喜,卢向前,李志刚
区域持续发展是从实践中提出的重大课题,理论滞后于应用为其基本现实。没有理论的行动是盲目的。区域持续发展理论建设已迫在眉睫。理论建设包括科学体系、理论基础、基本理论和核心理论层次,本文主要对其基本理论层进行论述,认为现代人地关系协调论、区域PRED系统论、区域发展控制论和人地相互作用潜力论构成了区域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这些理论对于构建区域持续发展核心理论以及指导当前的区域持续发展实践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勇 郭田田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习近平同志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经济发展同生态保护关系生动而深刻的论述。其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等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正式文件
关键词:
生态旅游产业 实施路径 核心价值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汪金英 徐悦
践行"两山"理论是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途径,是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经济社会优势的途径和方式,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提供文化基础。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完善具有溢出效应和政策叠加的正外部性效应。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体现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改革的勇气,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言是理论上的突破,能激发生态产品制度供给;统筹考虑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四个制度是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关键。
关键词:
“两山”理论 制度体系 生态文明 新格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雁云
"两山理论"与浙江实践2005年8月15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考察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当时,在得知余村为了生态环境下决心停掉所有矿区之后,习近平同志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余村做法是"高明之举",并叮嘱在场干部和村民: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要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罗成书 周世锋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是个长期的过程,我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进行科学开发的格局尚未形成。"两山"理论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现实背景,正确理解"两山"理论,并以其为指导推动重点生态功能区转型发展意义重大。应坚定不移推进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科学保护"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加快构筑"工商资本下乡、旅游客流进山"的畅通渠道,建立差异化考核体系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继续深化试点试验并总结推广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罗成书 周世锋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是个长期的过程,我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进行科学开发的格局尚未形成。"两山"理论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现实背景,正确理解"两山"理论,并以其为指导推动重点生态功能区转型发展意义重大。应坚定不移推进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科学保护"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加快构筑"工商资本下乡、旅游客流进山"的畅通渠道,建立差异化考核体系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继续深化试点试验并总结推广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宏春
生态文明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文章探讨了生态文明的内涵、理论基础与理论演化,回顾了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及其演变过程,结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抽象和实践探索,从经济发展、人居环境、生态保护等方面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从制定并实施最严格的制度、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完善法律法规、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加强部门集成和协调、创建生态社会文化氛围等方面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若干保障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宏春
生态文明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文章探讨了生态文明的内涵、理论基础与理论演化,回顾了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及其演变过程,结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抽象和实践探索,从经济发展、人居环境、生态保护等方面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从制定并实施最严格的制度、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完善法律法规、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加强部门集成和协调、创建生态社会文化氛围等方面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若干保障措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云凤 胡一鸣
我国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基于中华文明“天人合一”的历史文化传承,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致力于实现经济社会与绿色发展的和谐统一。笔者通过文献调查,梳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生态文明思想的传承发展脉络。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从起步、发展到完善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在我国生态文明思想史上具有开创与先驱作用,集中体现为毛泽东林业建设思想;发展阶段,我国生态文明思想呈现出接续性、连贯性和发展性,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完善阶段,我国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灵活运用,对前代探索成果的继承,对于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对于时代发展的创新开拓,形成了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体系。在各个阶段的实践中,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尤其是新时代10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和标志性成果,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关键词:
生态文明思想 传承发展 实践检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程春满 王如松 翟宝辉
可持续发展从概念上为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指明了方向,但是如何妥善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从而推进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仍然是一道世界性难题。区域发展的生态转型是对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理论和方法上探索,力图通过政策、产业、管理、技术、文化等层面的变革,培育和建设生态产业、生态人居、生态文化从而促进区域发展的转型。作者通过对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及实践案例的分析,论述了以生态转型推进区域发展的模式与方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郑志刚
关于影响一国金融发展的关键因素问题,近年来理论界逐步形成表面上针锋相对的两种理论:金融发展的结构理论(LaPorta等)和利益团体理论(Rajan和Zingales)。本文在简要介绍上述两种理论的主要结论和相关证据的基础上,指出两种看似冲突的理论中相互协调的一面,并进一步讨论上述两种理论的冲突和协调对中国发展金融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朱武祥
行为金融理论基本假设股票市场并非理性。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股票市场并非理性,股票定价往往偏离公司真实价值。行为金融以及管理决策行为的研究推动了行为公司金融(Behavioral Corporate Finance)的兴起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