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
2023(60)
2022(48)
2021(52)
2020(30)
2019(75)
2018(74)
2017(104)
2016(47)
2015(44)
2014(42)
2013(46)
2012(45)
2011(39)
2010(38)
2009(41)
2008(35)
2007(48)
2006(39)
2005(33)
作者
(143)
(122)
(110)
(101)
(64)
(60)
(52)
(51)
(51)
(43)
(42)
(40)
(38)
(35)
(35)
(34)
(34)
(33)
(33)
(32)
(31)
(29)
(29)
(28)
(28)
(27)
(27)
(27)
(26)
(26)
学科
(236)
(194)
(194)
经济(192)
收入(180)
农业(179)
分配(155)
管理(116)
中国(79)
(77)
企业(77)
(76)
方法(49)
(48)
(44)
金融(44)
(44)
银行(44)
数学(43)
(43)
关系(42)
数学方法(42)
地方(41)
(40)
(37)
理论(37)
财务(37)
财务管理(37)
业经(35)
教育(35)
机构
大学(741)
学院(670)
(293)
经济(289)
研究(286)
中国(259)
管理(224)
(214)
理学(191)
理学院(191)
管理学(182)
管理学院(182)
财经(149)
(139)
(131)
科学(130)
中心(127)
(122)
(121)
(119)
(114)
财经大学(114)
师范(112)
经济学(112)
研究所(108)
(106)
(105)
会计(99)
发展(99)
(99)
基金
项目(478)
研究(388)
科学(382)
基金(364)
(309)
国家(305)
社会(298)
社会科(275)
社会科学(275)
科学基金(253)
教育(186)
基金项目(172)
编号(155)
(145)
成果(144)
资助(141)
(138)
国家社会(129)
(128)
(119)
教育部(118)
自然(116)
自然科(114)
自然科学(114)
自然科学基金(112)
(105)
课题(105)
重点(105)
(100)
大学(97)
期刊
(326)
经济(326)
中国(260)
研究(246)
(201)
教育(134)
(120)
学报(114)
科学(112)
大学(98)
学学(92)
会计(91)
管理(88)
财经(82)
技术(67)
(66)
农业(64)
(53)
社会(51)
(51)
金融(51)
社会科(47)
社会科学(47)
经济研究(47)
农村(45)
(45)
问题(43)
(42)
财会(41)
业经(40)
共检索到1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韦大明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市、区委关于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精准扶贫工作,近日,广西钦州市钦北区财政局几位工作人员来到挂钩帮扶村平吉镇彭良村贫困户黄亚忠家开展爱心慰问活动。在黄亚忠的女儿黄丽敏全脑血管造影手术后第一时间送上了慰问金、学习文具、水果等慰问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红  党志琴  党志文  
金融是促进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具有带动农村各生产要素配置的作用。但是,贫困地区缺乏金融发展的基础环境,金融精准扶贫有效性受到制约。本文从经济学视角阐述了中国精准扶贫的发展演化,并分析了金融体系服务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供需求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发挥金融精准扶贫的作用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贺立龙  朱方明  
瞄准机制与施策成本是精准扶贫的核心命题。精准扶贫不仅是一种战略理念,更是一种经济学思想,可理解为通过制度供给、政策帮扶与物质支援,推动穷人主动"脱贫",跳出"异质性贫困陷阱"。精准扶贫作为一场扶贫模式革命,不是预算限制下的被动选择,而是为了摆脱僵化低效、政绩导向、救济性质的扶贫模式窠臼,追求发展脱贫、精准脱贫、高效扶贫的主动创新。只有瞄准不同贫困人口的"致贫机理及脱贫需求",进行长效施策与赋能,才能"拔除穷根"。精准扶贫效率,取决于"瞄准精度""政策效力"与"执行成本"。现实中的"瞄而不准"或施策低效,往往是因为"外在扶贫"与"内生脱贫"未能实现功能耦合。在脱贫攻坚的具体实践中,应提升扶贫供给与脱贫需求契合度,做到精准;弱化救济、强化赋能,规避扶贫"福利陷阱";激发贫困人口的市场活力与自生能力,使之融入地区现代化、市场化进程,最终实现内生发展脱贫和生计可持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柳晨  
扶贫资源在从上到下的传递过程中极易出现"瞄不准"和"瞄不久"现象:村民在扶贫实践中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导致扶贫资源在传递过程中层层偏离;县乡政府追求自身政绩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依托资源优势影响扶贫信息及资源传递;村干部为完善乡村治理利用亲缘关系影响贫困户识别结果。因此,探索长效脱贫机制激发贫困者的内生发展能力;优化贫困者在资源分配过程中位置;转变基层政府在扶贫实践中所扮演的角色,真正成为扶贫实践工作中的协作者;健全多元扶贫监督机制及扶贫绩效评价体系成为了新时期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顽强  李敏  
在攻坚脱贫战略中,社会扶贫是政府、市场、社会联合行动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就实践和学术研究来看,社会扶贫仍然是"大扶贫"格局的短板。公益扶贫是社会扶贫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使命追求与政府精准脱贫目标内在价值的契合性、扶贫公共产品供给功能的发挥和政策供给的支持、政府主导扶贫模式的"碎片化"和多元协同扶贫模式的正面效应并存、"互联网+公益"模式与网络扶贫行动的联合驱动成为公益组织嵌入精准扶贫行动的内在逻辑理路。因此,要发挥公益组织的扶贫合力,提高公益扶贫的效果,补齐"社会扶贫"的短板,就需要从核心支点、基础条件、制度嵌入、技术支撑4个关键要素着手,构建公益组织嵌入精准扶贫行动的生态网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玉霞  汤闻博  
本文从现代经济学的视角来解读精准扶贫的理论问题。现代经济学不仅以效率为目标,也十分重视社会公平。精准扶贫中存在效率与公平的互补关系,因此,用现代经济学分析精准扶贫问题具有鲜明的理论解释力。本文在梳理精准扶贫的内涵及取得成就的基础上,以"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为指导,通过实地调研笔者发现,精准扶贫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并产生了较高的行政成本、任务扶贫和数字扶贫倾向,是目前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精准施策,笔者提出政府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应当处理好六个关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建  
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我国全面打赢扶贫攻坚战的核心标志。社区营造作为贫困治理的重要模式创新,是相关国家和地区推动农村脱贫减贫的重要机制和举措,可与当前中央精准扶贫的要求深度对接,科学优化我国农村社区营造的外部体制环境,创新内部运作功能,实现多元治理主体在社区平台中的协同共治,有效推进精准扶贫战略顺利完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雷文艳  谢小芹  简小鹰  
第一书记扶贫脱贫制度是国家通过第一书记健全村级领导班子,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实践党建引导和统筹扶贫工作的新机制。受益于费孝通对中国政治生态分析而提出的"双轨政治"概念的启发,提出的新"双轨制",指涉第一书记扶贫制度与村书记制度的新型"双轨"在贫困领域中的交汇、互动和嵌入。新"双轨制"大大提升了扶贫绩效,然而,也面临系列困境,基于公共政策视角,可从国家顶层设计、地方政府行为、乡村政权建设和基层社会的"四位一体"进行完善。新"双轨制"是对中国扶贫脱贫工程中新思路和新方法的一种尝试性总结和概括,期望为中国扶贫提供一种具有较强解释力的本土分析框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雷文艳  谢小芹  简小鹰  
第一书记扶贫脱贫制度是国家通过第一书记健全村级领导班子,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实践党建引导和统筹扶贫工作的新机制。受益于费孝通对中国政治生态分析而提出的"双轨政治"概念的启发,提出的新"双轨制",指涉第一书记扶贫制度与村书记制度的新型"双轨"在贫困领域中的交汇、互动和嵌入。新"双轨制"大大提升了扶贫绩效,然而,也面临系列困境,基于公共政策视角,可从国家顶层设计、地方政府行为、乡村政权建设和基层社会的"四位一体"进行完善。新"双轨制"是对中国扶贫脱贫工程中新思路和新方法的一种尝试性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成文  廖欢  
从社会学视角来看,精准扶贫是指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等社会治理主体在相互协调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有计划性地对特定的贫困区域及其贫困人口进行帮助与扶持,以期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正向社会变迁过程。这一界定的政策启示在于:一是要用"协调发展理念"指导精准扶贫;二是要建立综合性的效益评价目标;三是要完善精准扶贫的政策体系。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赵金成  曾以禹  贺祥瑞  张多  
文章通过考察调研,介绍了甘肃省和贵州省林业在精准扶贫中创新的模式、扶贫成效、保障机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探索林业生态扶贫示范区建设、加强林业生态保护精准扶贫、加强改革创新提升精准扶贫效果等政策建议,对借鉴、复制及推广甘黔两省林业扶贫做法和经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山东德州分行营业部王学峰2019年8月12日来稿指出,金融机构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大金融精准扶贫力度。一是金融机构不断改革创新,探索更多市场化、可持续的金融扶贫商业模式。例如引进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扶贫领域,实现社会资本与金融机构资金协同运作,共同扶贫。通过创新担保体系,引导企业法人和致富能手出资为贫困户提供担保,从而缓释和降低风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黄林  
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经济增长带动、社会力量参与的农村扶贫开发格局。在政府、市场、社会的合力推进下,贫困问题得到了极大缓解,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的目标。作为社会力量参与贫困治理的重要主体,社会组织在优化社会扶贫资源配置,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黄林  
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经济增长带动、社会力量参与的农村扶贫开发格局。在政府、市场、社会的合力推进下,贫困问题得到了极大缓解,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的目标。作为社会力量参与贫困治理的重要主体,社会组织在优化社会扶贫资源配置,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杜金富  张红地  
本文在阐述精准扶贫核心与内涵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国精准扶贫的历程,分析了其中的模式和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