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76)
- 2023(11347)
- 2022(9579)
- 2021(9301)
- 2020(7820)
- 2019(17471)
- 2018(17192)
- 2017(32468)
- 2016(17672)
- 2015(19840)
- 2014(19390)
- 2013(18727)
- 2012(17496)
- 2011(15471)
- 2010(16097)
- 2009(15111)
- 2008(15376)
- 2007(14264)
- 2006(12692)
- 2005(11041)
- 学科
- 济(66638)
- 经济(66479)
- 管理(61941)
- 业(56038)
- 企(50477)
- 企业(50477)
- 财(29617)
- 方法(29222)
- 数学(23475)
- 数学方法(22932)
- 中国(21985)
- 农(19606)
- 技术(17771)
- 业经(17047)
- 制(16026)
- 理论(15194)
- 地方(14866)
- 务(14492)
- 财务(14444)
- 财务管理(14398)
- 财政(13801)
- 企业财务(13687)
- 策(13577)
- 学(12932)
- 技术管理(12375)
- 和(12037)
- 农业(11997)
- 银(11843)
- 银行(11831)
- 政(11318)
- 机构
- 学院(238984)
- 大学(237100)
- 济(95671)
- 管理(93932)
- 经济(93472)
- 理学(79853)
- 理学院(79015)
- 研究(78649)
- 管理学(77356)
- 管理学院(76878)
- 中国(61906)
- 财(53800)
- 京(49756)
- 科学(46106)
- 江(39338)
- 所(38671)
- 财经(38077)
- 中心(37206)
- 经(34251)
- 农(34031)
- 研究所(33990)
- 北京(31681)
- 范(31577)
- 师范(31317)
- 业大(31149)
- 州(30934)
- 院(28598)
- 经济学(27976)
- 财经大学(27547)
- 技术(26421)
- 基金
- 项目(151218)
- 科学(120471)
- 研究(115694)
- 基金(108053)
- 家(92144)
- 国家(91268)
- 科学基金(79931)
- 社会(74093)
- 社会科(69195)
- 社会科学(69176)
- 省(61281)
- 基金项目(55588)
- 教育(55141)
- 划(50354)
- 自然(50199)
- 自然科(49179)
- 自然科学(49173)
- 自然科学基金(48303)
- 编号(47810)
- 资助(44620)
- 成果(40961)
- 创(36270)
- 课题(34535)
- 重点(33836)
- 部(33297)
- 创新(32878)
- 发(31852)
- 项目编号(29952)
- 国家社会(29400)
- 性(29256)
共检索到385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罗宏斌 陈一真
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同时也预示着"两型社会"建设已经摆在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一年多来,在中央的高度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绍雨
财政政策作为调节社会分配关系、促进公正与公平的基本手段和重要工具,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调整财政改革的政策取向。文章主要针对公共财政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以及与其相适应的财政政策的改革发展方向进行研究分析,以期达到理论研究的目的。
关键词:
和谐社会 财政政策 关系 运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溶沧
我国入世后的财政政策调整与政策创新,是一个牵涉面很广的复杂问题。其中,择要而论,是否可重点围绕着以下五句话来考虑问题,或者说是否应着力解决好以下五个方面的课题,显得最为紧迫。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代欣
一、着眼保障和激励两端发力的财政政策。1.落实财政政策的保障功能。兜底转型发展的财政保障,就要面向当前就业创业的主要群体,并注意分类实施。具体而言,大学毕业生的政策需求集中于投融资领域优惠;就业困难人员需要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并扶持一批吸纳这类人群就业的重点企业;退伍军人和分流职工,需要接续其社会保险,实施再就业培训和创业扶持。上述方面,财政部门应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主管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思远 牛冲槐 姚西龙
从创新两阶段视角出发,将企业创新过程分为研发阶段与成果转化阶段,并运用基于松弛变量的数据包络分析SBM-DEA四阶段模型对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活动2个阶段中的政府财政政策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政府财政政策在企业成果转化阶段的影响大于在研发阶段,年均政策效率在研发阶段为7.626,在成果转化阶段为12.237。全国各区域的财政政策效率存在差异,其中在研发阶段,青海省的政策效率最高,研发投入大省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省的政策效率却处于较低的水平;而在成果转化阶段,江苏和广东省的政策效率较高,青海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初立辉
"十一五"期间,财政部门综合运用财政支出、税收、财政补贴、公共投资、政府采购等多种政策方式,有力推动了科技进步和创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已经达到了35亿元的经费规模,比2005年增长了5倍;2009年推出的创业板已经有130多家企业,90%以上是由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成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中80%以上得到了各类科研计划、创新基金和各级政府基金的支持。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少春
对农民购买家电给予财政补贴,是贯彻党的十七大扩大消费特别是农村消费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重要体现,也是支农惠农的一项新举措。可以说是一举多得、意义重大。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郭骊 周响华 陈少强
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示范由单领域、单城市向多领域、多城市的转变,是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管理工作的重大突破。现有国家节能减排能力建设尚难以满足政策实践发展的新要求。以数据库和信息网络、绩效评价、知识传播以及成果推广为主要内容的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评价与推广平台,成为国家节能减排能力建设机制创新的抓手。平台建设以示范城市作为试点,以事业单位作为主要实施主体,以中央财政资金作为初期支撑,以独立第三方评价和推广实体作为终极目标。
关键词:
节能减排 财政政策 评价与推广 平台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郭艳娇
<正>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简称“两新”)是党中央着眼于我国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对促投资扩消费、夯实经济回升向好基础具有重要作用。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而实施的“两新”工作,让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畅通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也将有利于增加先进产能、提高生产效率,从供求两方面回应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升级、节能降碳和减少安全隐患的现实诉求,是应对复杂国际国内形势、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个重要措施。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姜竹 王雪坤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基础研究、技术进步带动的管理创新已成为知识社会科技创新的主题,由此带动科学与技术的深度融合,并为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一国的核心竞争力已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本文结合财政科技创新投入运行现状及其政策实施效果的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对现行财政支持科技创新政策进行成效检验,从而找出立足我国企业科技创新诉求,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财政政策存在的现实性约束。探讨完善我国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财政政策体系的具体举措,为构建一个适合我国企业创新诉求且相对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提出对策。
关键词:
财政科技投入 科技创新体系 财政政策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周
<正>以经济手段促进绿色发展是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实现尽可能好的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沈满洪教授长期从事生态保护补偿、环境损害赔偿、排污权交易、水权交易等环境经济政策研究,取得了一大批优秀成果,是国内最优秀的生态制度经济学家之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周
<正>以经济手段促进绿色发展是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实现尽可能好的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沈满洪教授长期从事生态保护补偿、环境损害赔偿、排污权交易、水权交易等环境经济政策研究,取得了一大批优秀成果,是国内最优秀的生态制度经济学家之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范大武
1.优化财政补贴方式,增强财政补贴效应。金额较低、缺乏调整机制使新农保参保受到抑制,究其原因是部分富裕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受到影响,同时,也降低了有效缴费水平的激励作用。如果建立财政补贴与农民参保缴费之间的关联机制即实行多缴费多补贴,这种比例配套方式虽提高了农民的参保积极性,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唐大鹏 于倩
本文基于2006~2020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考察了地方财政政策支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所在行业获得地方财政政策支持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创新数量和质量;偏重硬件项目制的政府补贴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但对高技能人才的倾斜相对不足,导致仅促进了创新数量的增长;偏向市场激励的税收优惠则可以同时克服资本和劳动力要素约束的负面影响以提升企业创新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本身获得政府创新要素倾斜较多或所处地区制度环境较不稳定时,政策支持分别发挥“锻长板”和“补短板”的创新效应。本文厘清了地方财政政策支持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为创新驱动发展政策优化提供了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