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44)
2023(13643)
2022(11094)
2021(10211)
2020(8570)
2019(19482)
2018(19544)
2017(37083)
2016(20193)
2015(23313)
2014(23446)
2013(22625)
2012(20365)
2011(18247)
2010(18373)
2009(16941)
2008(16598)
2007(15266)
2006(13679)
2005(12038)
作者
(57348)
(47754)
(47431)
(45163)
(30284)
(22705)
(21685)
(18421)
(18353)
(17168)
(16166)
(16115)
(15506)
(15136)
(14725)
(14709)
(14079)
(13847)
(13782)
(13597)
(12081)
(11789)
(11670)
(11067)
(10854)
(10646)
(10646)
(10498)
(9705)
(9581)
学科
(88565)
经济(88400)
管理(54680)
(47847)
(40384)
企业(40384)
方法(34361)
数学(28199)
中国(27737)
数学方法(27683)
地方(24879)
(24828)
业经(21838)
(18180)
(17201)
理论(16864)
农业(16066)
(15990)
(14693)
地方经济(12962)
(12546)
贸易(12535)
(12514)
银行(12484)
环境(12401)
(12346)
金融(12338)
(12257)
(12038)
(11953)
机构
学院(278910)
大学(275996)
(107388)
经济(104830)
管理(102730)
研究(97667)
理学(87488)
理学院(86370)
管理学(84318)
管理学院(83783)
中国(73110)
科学(60778)
(60375)
(49535)
(49013)
(46145)
(44789)
中心(44603)
研究所(44426)
(40571)
业大(40171)
师范(40163)
财经(38388)
北京(37860)
(36094)
(36002)
农业(35770)
(34527)
技术(33170)
师范大学(31878)
基金
项目(186261)
科学(146481)
研究(138568)
基金(131697)
(114727)
国家(113747)
科学基金(97264)
社会(87349)
社会科(81799)
社会科学(81774)
(75797)
基金项目(68643)
教育(65147)
(62988)
自然(61487)
自然科(60075)
自然科学(60062)
自然科学基金(58920)
编号(57845)
资助(53462)
成果(47929)
重点(42617)
课题(42120)
(41562)
(39574)
(38065)
创新(35510)
国家社会(35325)
科研(35042)
项目编号(34694)
期刊
(126981)
经济(126981)
研究(82826)
中国(64715)
学报(43891)
(43424)
教育(40557)
科学(40518)
管理(40003)
(38252)
大学(33492)
学学(30753)
技术(29647)
农业(29164)
(23873)
金融(23873)
业经(21822)
经济研究(20230)
财经(18593)
图书(17385)
问题(16715)
(16197)
(15591)
统计(14542)
(13930)
(13337)
论坛(13337)
(13325)
资源(13202)
技术经济(13080)
共检索到433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云飞  邓勤  欧阳国梁  
"两型社会"对物流业发展构成新的约束。物流业发展可以促进"两型社会"建设;"两型社会"建设必须重视物流业的发展。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在理论上构建了与"两型社会"匹配的区域物流一体化战略框架,并以长株潭为例,提出了一些解决目前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视角下发展物流的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忠诚  胡曰利  
城市生态建设是长株潭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与显性标志。文章从环境污染、人口压力、城市绿地以及自然灾害等方面分析了长株潭区域一体化的生态制约因素,并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城市生态建设一体化的思想观念、完善区域生态建设的一体化管理体制、改进技术手段以及优化区域经济结构等推进长株潭区域一体化的生态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胜军  
长株潭地区(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是湖南省在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建设现代化新湖南中的核心引擎,具有辐射带动作用,也是湖南省“强省会”战略的关键突破点,是湖南省发挥经济金融功能的轴心区域。“十三五”以来,我国普惠金融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社会责任投资也被不断推向幕前,各类资源要素得到了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超  
绿色产业结构体系的构建是建设"两型社会"的有效方式,长株潭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离绿色产业发展的要求还存在距离,主要表现在工业规模总量偏小,能耗高,传统农业比重较大,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还不发达,开放竞争力较弱。要建立绿色产业结构体系必须革新观念,构筑绿色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实行政府主导的绿色政策,夯实绿色产业建设的基础平台,提升现有的产业结构,处理好承接产业转移和绿色产业发展的关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过秀成  王丁  姜晓红  
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对城乡综合交通体系与城乡公共交通的一体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论文在对城乡公交公共交通进行概念界定和运营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现状区域公共交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总体框架及战略层面、设施层面、运营层面的子规划内容,协调城乡公共交通的高效、有序、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成湘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国家建设"两型社会"的宏大的改革试验场,肩负着实践国家政策的示范和引领重任。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是"从源头和过程控制"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利用好的手段和必须抓住的机遇。长株潭推行战略环评有其特殊性,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为了推行长株潭城市群的战略环评,特提出了具体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付景涛  
"两型社会"建设事关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全局,也是一项重要的"集体行动",因为不同建设主体的利益并非完全一致,而且具有明显的"外部性"特征,因此,这就必然引发相关主体的博弈行为。省政府、相关地级市政府、企业和公民构成了博弈的主体,这四个主体的博弈行为直接决定了"集体行动"的结果。通过设置博弈规则,模拟相关主体在不同联盟情况下的支付矩阵,并确定"最优解"是论文的研究主题。论文通过解释"最优解"可以为决策者优化利益协调机制,诱导建设主体开展合作博弈提供客观依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蕾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一体化成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必然手段和务实选择。"郑汴一体化"已经具备良好的区域发展条件,培育"郑汴一体化"对于带动中原城市群和河南省发展,乃至中部地区崛起,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要推进"郑汴一体化",必须搞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并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乐  李郇  杜志威  隆容君  
区域一体化是减少市场分割,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阶段,以长株潭一体化为例,选用2000—2013年区县尺度的人均GDP数据,探讨长株潭一体化经济增长格局,发现长株潭一体化经济增长的空间格局是由中心到外围,具体按照"长沙市区→长沙县(市)→株洲、湘潭市区"依次增长;进一步从政府行为变迁的视角,分析长株潭一体化经济增长由中心到外围依次推进的原因,认为地方政府的政策倾向从竞争到竞合,经济开发区的兴建由长沙市区向外围拓展,以及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目标由地区内部发展到政区间协同发展,是促进一体化经济由中心到外围发展的三个核心动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守红  宁越敏  
当代城市竞争已不是单个城市间的竞争,而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区域或城市群体之间的竞争,都市区是城市化发展到较高阶段时的产物,也是全球化分工、合作以及竞争过程中的基本组织单元。文章首先分析了长株潭一体化的最新进展及存在问题,接着讨论了中国都市区的概念及其界定标准,并对长株潭都市区范围进行界定,进而提出了加快发展的对策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欧阳涛  吴金明  
文章对长株潭产业一体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SWOT分析,凸显出长株潭产业一体化进程中区域内部条件的优势(S)与劣势(W)、外部环境的机会(O)与威胁(T),由此指出长株潭产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与基本选择,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推进长株潭产业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良健  侯文力  
长株潭三市作为湖南未来核心经济增长极、全省发展的创新源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先导区 ,三市经济一体化过程将有力地推动该区域的发展乃至带动整个湖南经济的发展 ,目前三市已列入国家计委“十五”城市化重点区域和世界银行 CDS(城市发展战略 )计划。由于三市区位和资源禀赋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明显 ,从而有利于促进三市产业结构的分工与协作、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三市经济的互补。运用模型定量分析了三市经济联系量 ,结果表明 ,长沙对株洲、湘潭的经济联系强度大 ,而株洲、湘潭的经济联系强度相对较小。基于此 ,提出了实现长株潭三市经济互补的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宇文,蔡建河  
本文分析了湖南省长株潭地区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及制约因素 ,探讨了一体化发展的思路、模式及重点 ,提出了加快产业一体化进程的战略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陈湘满  申群意  邹镇宇  
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测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环长株潭城市群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2007年到2010年环长株潭城市群8个城市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显著上升;环长株潭城市群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明显,从长株潭中心向外围区域递减;城乡一体化虽然与城市化水平有较大的相关性,但城市化水平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并不完全吻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汤放华  吴平  周亮  
区域发展是动态的,城市群发展的实质就是区域一体化不断推进的过程,是一个从布局合理到功能完善再到制度整合的纵深推进过程,以此构建长株潭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程度综合测度指标,对长株潭城市群2003—2015年一体化程度进行定量测度,结果表明:(1)2003—2015年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程度在不断加深并呈现较为明显的阶段性,一体化综合得分从2003年的0.0754增长到2015年的0.8854;(2)在影响布局一体化因素中,交通设施对其影响最为明显,产业分工指数呈现下降趋势,生态空间指数则增长缓慢;(3)在五大区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