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12)
2023(13197)
2022(11545)
2021(10963)
2020(9250)
2019(21540)
2018(21677)
2017(41199)
2016(22882)
2015(25960)
2014(26309)
2013(25688)
2012(23514)
2011(21183)
2010(21100)
2009(19339)
2008(18734)
2007(16664)
2006(14578)
2005(12285)
作者
(66802)
(55193)
(55139)
(52368)
(35142)
(26688)
(25130)
(21974)
(21277)
(19903)
(19064)
(18653)
(17747)
(17611)
(17086)
(17055)
(16561)
(16293)
(15857)
(15788)
(13888)
(13774)
(13507)
(12718)
(12431)
(12368)
(12345)
(12168)
(11303)
(11032)
学科
(90039)
经济(89862)
管理(64065)
(57203)
(49135)
企业(49135)
方法(44366)
数学(37363)
数学方法(36741)
中国(24498)
(23660)
(21839)
(21030)
业经(20119)
地方(19323)
理论(18258)
(16619)
(16007)
农业(15304)
环境(13835)
教育(13699)
(13513)
贸易(13506)
技术(13494)
(12969)
(12938)
财务(12846)
财务管理(12820)
(12339)
(12265)
机构
大学(318836)
学院(316916)
管理(125842)
(116665)
经济(113813)
理学(109035)
理学院(107756)
研究(106518)
管理学(105362)
管理学院(104792)
中国(77031)
科学(69916)
(69020)
(54252)
(54180)
(53811)
业大(50530)
研究所(49612)
中心(48039)
(47125)
(43701)
北京(43564)
师范(43238)
财经(42970)
农业(42448)
(39221)
(38894)
(38350)
技术(36258)
师范大学(34711)
基金
项目(221861)
科学(172679)
研究(160781)
基金(157768)
(138404)
国家(137212)
科学基金(116871)
社会(98602)
社会科(92532)
社会科学(92503)
(88779)
基金项目(83498)
自然(77573)
自然科(75768)
自然科学(75747)
教育(75388)
(74670)
自然科学基金(74283)
编号(66513)
资助(66205)
成果(54636)
重点(49815)
(47981)
课题(47009)
(46188)
(45350)
科研(42681)
创新(42183)
大学(40999)
项目编号(40836)
期刊
(127795)
经济(127795)
研究(91580)
中国(64537)
学报(54758)
(48833)
科学(48407)
管理(45560)
教育(42987)
大学(40707)
(39849)
学学(37825)
农业(33991)
技术(29793)
(22407)
金融(22407)
业经(21190)
图书(20046)
财经(19855)
经济研究(19600)
统计(18749)
(17239)
(16832)
科技(16384)
问题(16267)
(16247)
(15573)
技术经济(15393)
理论(14893)
决策(14489)
共检索到464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庆红  江宁  
构建"两型"社会是我国新时期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在整个"两型"社会构建的过程中,建立一套完善、客观、科学的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很有必要。文章从"两型"社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原则、框架体系、指标设置等方面做了相关研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康玲芬  李开明  王翠云  
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新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两型社会"的构建,是对社会和谐、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商业流通、生产制造等行为的约束过程。本文在分析"两型社会"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两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并据此对兰州、西宁和乌鲁木齐的"两型社会"建设状况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顺娟  郑伯红  
文章在全面理解"两型社会"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含5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的"两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对各指标权数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值做出了合理界定。并借助这一指标体系,监测长株潭2005~2007年间的"两型社会"建设现状情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柴天姿  佟梦玮  马靖忠  
文章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经济水平、创新能力、城市发展五个方面建立两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中的主成份分析法,借助SPSS工具,以唐山为实证研究对象,建立唐山两型社会建设综合评价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智勇  
随着我国建设"两型社会"战略的提出,"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文章对"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发现现有评价指标体系在框架、指标赋权及具体评价方法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和评价结果的稳健性也有待增强。由于生产、消费、流通领域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根基,"两型社会"建设也有赖于科技创新和大幅提升生态承载力,因此未来的研究可基于"两型"生产、"两型"消费、"两型"流通、科技发展、生态建设五个方面构建"两型社会"核心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岩  郭秀珍  
为加快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研究和完善反映资源节约型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衡量和监测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通过对资源节约型社会内涵的研究和分析,构建了6个类指数、22个指标的资源节约型社会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框架;对规划和衡量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谭浩  
对于基金业绩的正确恰当的评价是引导投资者选择基金的重要参考依据 ,也是引导我国基金业正确发展的重要约束性手段和制度保障。本文按照普通投资者和专业人士的不同需求出发 ,将该指标体系分解面向普通投资者的综合排名指标和面向专业人士的评价指标体系两部分。并且进一步将后者人解信誉类指标、综合评价指标和分类指标体系三部分对基金的业绩表现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两型社会建设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  李正辉  任英华  姚莉媛  王佳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社会发展追求的全新高级发展形态。从体现"两型社会"建设特征出发,构造经济、社会和制度3个要素,8个方面,61个三级指标的"两型社会"综合指标体系。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指标的说明对象及其关联性。最后,从指标标准的国际对比、前瞻性和统计推算3个方面说明了指标体系应用的原则。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辉  刘茂松  
都市农业发展综合评价是对都市农业为城市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目标做出实际贡献的一种评价。构建都市农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包含3个方面:体现"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体现都市农业的功能,体现都市农业的本质特征。其构建原则是: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可比性。本文从经济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现代化水平4个方面共24项指标构建了都市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万江  朱允卫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不只是一个经济和生活的概念,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涵盖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多个领域。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文章运用系统科学层次分析法提出反映农村全面小康的子系统,在子系统内严格选择个体指标并科学确定相应的指标标准值;然后根据各子系统和个体指标在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分别确定其权重;最后再编制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评价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文章运用有关数据对农村全面小康的建设状况及其前景进行了综合评判。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立清  李明贤  
本文以解决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量化问题为基本任务,概括了国内包括重庆市“简便实用型”、北京市房山区“新农村数字化模型”、江苏省兴化市戴南镇和南京市江宁区、湖南湘西自治州等地方政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特征,总结了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科学评价、简便可行、系统性、可比性和导向性等六大基本原则。文章采用AHP方法,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等五个方面,构建了一个包含50个二级评价指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运用这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对策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齐心  
根据十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及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理论,提出了由生态自然建设、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社会建设、生态政治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等五个方面组成的衡量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伟杰  曹玉昆  
通过对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分析,在充分比较、筛选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从思想教化、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社会和保障体系6个层面,选取了25个评价指标,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以黑龙江省为例,通过抽样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难以获取数据的思想教化层面进行了专门的调研。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普及率、居民生态文明习惯养成率较高,但生态文明行为与思想存在差距;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不高;城乡居民生态文明意识有所提高,生态文明情感较深厚,但生态文明知识储备不足。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虽然逐年好转,但各层面发展不均衡,思想教化、生态文化及生态社会层面急需加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远春  
如何测量社会建设水平,判断社会政策的影响与作用,愈发重要且紧迫。文章在准确理解社会建设核心内涵与关键任务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以及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初步构建出社会建设指标体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有志  周海燕  
为了评价节约型社会建设水平,根据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内涵,遵循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原则,借鉴相关研究成果,采用专家咨询法,构建了由生产成本型节约、消费适度型节约、效率提高型节约、循环利用型节约、环境保护型节约、资源储备型节约、文化制度型节约7个准则层共47个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用该指标体系对全国各省市区进行了横向比较应用研究。用因子分析法计算了各省份各准则层节约分值及综合节约分值。用聚类分析法将各省份分成3种节约类型:相对高度节约类型、相对中度节约类型、相对低度节约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属于相对高度节约和相对中度节约类型的省份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正向集约型转变,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转变,人们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