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27)
2023(5570)
2022(3759)
2021(3300)
2020(2413)
2019(5194)
2018(5145)
2017(9329)
2016(5238)
2015(5768)
2014(5873)
2013(5641)
2012(4745)
2011(4297)
2010(4213)
2009(4011)
2008(3900)
2007(3452)
2006(3276)
2005(3145)
作者
(15065)
(12681)
(12643)
(11977)
(8130)
(5954)
(5684)
(4921)
(4812)
(4508)
(4419)
(4173)
(4098)
(4035)
(3841)
(3834)
(3688)
(3681)
(3632)
(3586)
(3218)
(3124)
(2980)
(2909)
(2876)
(2864)
(2823)
(2735)
(2562)
(2537)
学科
(25841)
经济(25812)
(14732)
(13449)
管理(13096)
(10259)
企业(10259)
业经(10093)
中国(10040)
农业(9647)
地方(7203)
(6990)
发展(6395)
(6390)
(6214)
方法(6138)
农业经济(5223)
数学(5030)
数学方法(4985)
(4684)
产业(4486)
(4153)
信息(3898)
(3882)
建设(3841)
总论(3725)
信息产业(3677)
(3670)
金融(3669)
(3613)
机构
学院(75883)
大学(74855)
(30980)
经济(30267)
研究(27505)
管理(26402)
理学(22594)
理学院(22312)
管理学(21792)
管理学院(21657)
中国(20115)
科学(16298)
(15864)
(14233)
(14114)
(13679)
研究所(12362)
中心(12201)
(12186)
(11420)
师范(11327)
财经(11070)
业大(10886)
农业(10638)
经济学(10069)
(10029)
(9932)
北京(9839)
(9668)
师范大学(9057)
基金
项目(50639)
科学(40365)
研究(38559)
基金(36554)
(31952)
国家(31637)
科学基金(26953)
社会(26027)
社会科(24441)
社会科学(24435)
(20114)
基金项目(19049)
教育(16990)
(16468)
编号(15739)
自然(15567)
自然科(15236)
自然科学(15233)
自然科学基金(14969)
资助(13509)
成果(13044)
(12154)
重点(11661)
课题(11323)
国家社会(11251)
(10640)
(10188)
发展(10107)
(9955)
(9658)
期刊
(39406)
经济(39406)
研究(23448)
中国(17416)
(16945)
学报(12531)
科学(11956)
农业(11606)
(10936)
大学(9980)
管理(9871)
学学(9373)
教育(9307)
业经(8119)
(7066)
金融(7066)
经济研究(6078)
技术(5971)
财经(5581)
问题(5571)
(5144)
(4883)
(4844)
农业经济(4391)
社会(3911)
现代(3869)
世界(3762)
农村(3674)
(3674)
(3576)
共检索到1174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明红  
四川省在省委第十次党代会上提出"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战略,这一战略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本文回顾了对幸福和国民幸福等概念的研究,并进一步指出国民幸福观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并提出了四川在贯彻"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中如何提升国民幸福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成  李标  
基于城乡统筹相关理论,探讨城乡统筹与两化互动的关系及其在四川的实践路径。结果发现,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城乡统筹是两化互动的目标,两化互动是统筹城乡的根本路径;新型工业化是城乡统筹的核心,新型城镇化是城乡统筹的依托,协调联动是城乡统筹的关键。最后,针对四川城乡统筹在两化互动的进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探寻四川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6条途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郑鹏  
当前,四川省正面临着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扩大内需、启动建设成渝经济区和国内外产业向西部大规模转移等重大机遇期,成都既是省会城市,也是区域性特大型中心城市,面临双重责任。发挥好省会城市和区域性特大型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头推动全省两化互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琪  何韶华  田璞玉  秦帅  
基于2011—2018年CHARLS四期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城乡医疗保险统筹对农村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并探究了其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城乡医疗保险统筹显著提高了农村老年人的积极情感,同时有效降低了其消极情感。机制检验发现,城乡医疗保险统筹通过减轻医疗负担、提高就医便捷性和提升健康预期三条路径影响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感。异质性分析表明,该政策对健康状况较差、收入水平较高、东部和中部地区农村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作用更显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钟瑶奇  
长期以来的城乡分割加深了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制约了城乡发展。由此,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统筹城乡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制度设计、市场作用,使资源、资金、技术在城乡之间、在不同产业之间有序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城乡经济持续发展。并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也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这是本文一再强调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旺锋  耿莎莎  闫星羽  方晨  董瑞娜  
协调城乡统筹发展已成为国家一项重大决策,城乡统筹要求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从而形成城乡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目标需要协调土地流转与城市化过程之间的关系,使两者产生良好的互动机制。本文首先在分析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基础上剖析了农村土地流转的一些热点问题,以及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缺陷。然后在城乡统筹背景下,提出土地流转和城市化的互动模式及互动途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任迎伟  胡国平  
本文将从产业互动的视角研究城乡统筹。通过简化的城乡产业互动关系的演进模型,可以看到,城乡产业关系是一个从无关联的初始状态到高层次的互动关系的动态演变过程。且进一步得出:城乡产业互动机理发生在于城市产业与乡村产业作为独立、有自组织能力的双主体的形成,以及城乡产业关联性深度与广度的提高;政府在城乡产业互动层次高级化过程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伦  
文章基于微观调查数据对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对城乡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城镇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高于农村流动人口,其原因在于城镇流动人口在收入、工作、闲暇活动、社区活动参与等方面均表现出优于农村流动人口的现象,流动人口的主观幸福感存在城乡分割。农村流动人口需要提高在流入地的融入能力,进而提升主观幸福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文  陈华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四川省成都市市区、城乡结合部、农村居民3个群体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为促进成都地区和谐社会发展、人们安居乐业、增强幸福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调研结果表明,成都地区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指数偏高,拥有较多的积极情绪体验;居住环境、睡眠时间、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其主观幸福感指数的4个主要因素,经济收入与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有关系,但与幸福并无必然联系;在城乡结合部居住的居民比在市区、乡村居住的居民主观幸福感指数高;睡眠时间在4~6小时的居民,其幸福感显著高于睡眠时间在6小时以上和4小时以下的居民;健康状况好的居民,其主观幸福感明显高于那些健康状况一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洁华  刘飞  夏彩云  魏鑫  
文章基于哈尔滨、郑州、南昌三个城市的城乡居民问卷的调查数据,从定量的角度研究城乡居民生活的幸福感,通过因子分析,找出影响居民生活幸福感的因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各因素之间的内部路径关系,找出社会环境因子与工作情况因子、身体健康因子与个人发展因子之间相关程度较大。通过建立幸福感测量的指标体系,对城乡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大小对比分析。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鲁元平  王韬  
本文利用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对中国收入不平等与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发现,中国的收入不平等对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且它对农村居民和低收入者的负面影响要显著大于城市居民和高收入者。此外,收入不平等除了自身对居民的幸福感有显著负面影响外,还通过社会犯罪间接地对居民的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倪志良  陈永立  殷金朋  
笔者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的数据,使用广义线性潜变量混合模型(GLLAMMS)对财政分权、收入差距与国民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在城乡和地区两个层面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效果迥异;城乡收入差距与国民幸福感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沁雨  陈华  牟珊珊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从公平感视角出发,对北京市城乡居民的医保参与对其幸福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使用排序probit模型和联立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参与基本医保和商业医保都对居民的幸福感产生了积极影响,并且有累加效应;公平感对幸福感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参与医保(主要是商业医保)可以增加居民的公平感,并进一步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公平感较好的居民参与医保对幸福感的影响更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部署,这一表述不仅表明我国从城乡统筹发展阶段进入到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新阶段,而且表明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建立健全是当前推进城乡融合的重要抓手。由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丁任重教授为首席专家的研究团队,系统深入学习和研究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完成的专著《"两化"互动、城乡统筹体制机制创新——来自四川省的实践》于2017年12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子豪  谭燕芝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在构建国民幸福感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有序Probit模型与倾向匹配得分模型(PSM),实证检验了社会保险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与国民幸福感显著正相关,社会保险的全面性可以显著提升国民幸福感中的幸福程度与生活满意度,但不会给国民带来更高的信心;社会保险中的五大分类保险均能显著正向影响国民幸福感,只是失业保险与生育保险的影响效果相对较小;城市居民幸福感提升更容易受社会保险覆盖面的影响,而农村居民幸福感提升更容易受社会保险全面性的影响;低收入组国民更重视社会保险的全面性,中收入组国民对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与全面性同样重视,高收入组国民更重视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建议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险在全体国民中的覆盖率,为农村居民与低收入群体制定更全面的社会保障计划,切实发挥社会保险保障民生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