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83)
- 2023(15605)
- 2022(13153)
- 2021(12365)
- 2020(10402)
- 2019(24098)
- 2018(23899)
- 2017(46004)
- 2016(24756)
- 2015(27972)
- 2014(27945)
- 2013(27672)
- 2012(25310)
- 2011(22865)
- 2010(22934)
- 2009(21638)
- 2008(21581)
- 2007(19312)
- 2006(16801)
- 2005(15040)
- 学科
- 济(108060)
- 经济(107922)
- 业(77043)
- 管理(72043)
- 企(55689)
- 企业(55689)
- 农(51944)
- 方法(46904)
- 数学(41095)
- 数学方法(40579)
- 农业(34364)
- 财(29617)
- 业经(28208)
- 中国(26257)
- 制(24372)
- 学(21570)
- 地方(20322)
- 贸(18403)
- 贸易(18397)
- 易(17838)
- 务(17671)
- 财务(17615)
- 财务管理(17568)
- 体(17078)
- 企业财务(16718)
- 银(16467)
- 银行(16436)
- 理论(15740)
- 融(15670)
- 金融(15665)
- 机构
- 学院(358060)
- 大学(355974)
- 济(149899)
- 经济(146848)
- 管理(139418)
- 理学(120781)
- 理学院(119501)
- 管理学(117354)
- 研究(116984)
- 管理学院(116693)
- 中国(91347)
- 京(73722)
- 农(73507)
- 科学(70778)
- 财(70573)
- 所(58435)
- 业大(57076)
- 农业(56611)
- 中心(56500)
- 财经(55543)
- 江(54443)
- 研究所(52679)
- 经(50493)
- 经济学(46122)
- 范(45549)
- 北京(45411)
- 师范(45096)
- 州(42358)
- 院(41796)
- 经济学院(41659)
- 基金
- 项目(239813)
- 科学(189863)
- 研究(176155)
- 基金(175643)
- 家(152449)
- 国家(151117)
- 科学基金(130397)
- 社会(113493)
- 社会科(107279)
- 社会科学(107249)
- 省(94270)
- 基金项目(93168)
- 自然(83665)
- 自然科(81673)
- 自然科学(81650)
- 教育(80577)
- 自然科学基金(80199)
- 划(78435)
- 编号(71787)
- 资助(70924)
- 成果(57816)
- 部(54157)
- 重点(53866)
- 发(51715)
- 创(49983)
- 课题(48893)
- 制(47789)
- 国家社会(47239)
- 创新(46798)
- 教育部(46321)
- 期刊
- 济(167863)
- 经济(167863)
- 研究(101251)
- 农(74353)
- 中国(71711)
- 财(56249)
- 学报(55192)
- 科学(52206)
- 农业(50332)
- 管理(47652)
- 大学(43312)
- 学学(41321)
- 融(34672)
- 金融(34672)
- 教育(33254)
- 业经(32218)
- 技术(30948)
- 财经(27617)
- 业(24407)
- 经济研究(24332)
- 经(23659)
- 问题(23458)
- 版(19590)
- 技术经济(17497)
- 世界(17332)
- 统计(16777)
- 理论(16480)
- 资源(16246)
- 农村(16124)
- 村(16124)
共检索到527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仇恒喜 汪雷
土地问题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瓶颈现象日益凸显,客观上要求集约使用并通过市场配置土地资源,以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土地制度的变迁迫在眉睫。文章在分析我国土地制度变迁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嘉兴市"两分两换"模式的基本做法、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这一模式对其他地区进行土地制度变革的启示。
关键词:
两分两换 土地制度变迁 嘉兴经验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宁爱凤
"两分两换"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城乡综合改革的实践内容,是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其改革的成功与否都将对当前形势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农户作为参与"两分两换"的微观主体,了解农户对"两分两换"的参与意愿等信息反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对统筹城乡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实地调查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从微观角度揭示了当前形势下农户参与的内在机理及其制约因素,并在文章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提出推进改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两分两换 制度变迁 农户参与 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佘明龙 翁胜斌 李勇
"两分两换"是一种以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为核心的综合性改革。本文从"两分两换"制度创新的动力分析入手,结合"两分两换"具体模式,运用诺思"成本—收益"模型实证分析其制度创新的成本与收益,以期为进一步完善"两分两换"制度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方芳 周国胜
"两分两换"作为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创新的一项探索工作,缺少可供借鉴的经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碰到问题在所难免。本文分析了嘉兴市"两分两换"政策实施现状,并以农户满意度调查为依据分析了"两分两换"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认为顺利推进"两分两换"进程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扈映 米红
"两分两换"是浙江省嘉兴市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为推进土地资源整合和实现农民的社会保障权益而做出的一种社会实践。本文对"两分两换"实验的制度安排、制度需求、预期收益、约束条件及后续难题进行了分析,并借此探讨了"嘉兴实验"的可推广性及启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徐保根 杨雪锋 陈佳骊
研究目的:总结浙江省嘉兴市农村土地整治的"两分两换"模式的经验,分析问题,完善改革措施,为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提供借鉴。研究方法:用制度分析方法并结合问卷调查、咨询访谈等实证方法对"两分两换"模式的利益关系、协调机制和政策实施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两分两换"模式是中国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整治的有效模式之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也面临现有模式不完善、财政压力大、基本农田调整等问题。研究结论:作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农村土地整治重要措施,"两分两换"模式需采取科学规划、加强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等措施解决其面临的问题。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陆心月 李兰英 万超伟 黄文静 李浪
"两分两换"政策是农村土地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基于对嘉兴市姚庄镇5村100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参与"两分两换"政策的意愿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宅基地面积和质量对农户参与"宅基地置换"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承包地面积对农户参与"土地经营权置换"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非农收入比例、农户对置换后的生活水平和工作条件的预期、农户对政策的了解程度以及对政策补贴的满意度等则有明显的正面影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桂垚垚 陆洲 朱喜钢
随着城市化、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在创造"苏南模式"奇迹基础上,苏南地区不断寻求深层次的发展其乡村也正经历一场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新一轮乡村转型迫在眉睫。当前浙江省嘉兴市政府推行的"两分两换"土地政策,实质是全面实施乡村转型战略的有效手段,对指导苏南农村发展变革有深刻的指导意义。通过对苏南农村现状发展情况分析,试提出该地区乡村转型的战略构想。
关键词:
“两分两换”政策 苏南地区 乡村转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林洁
本文从我国城市化迅速发展但质量不高的现实出发,以嘉兴市为例,分析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城市化面临的问题,介绍嘉兴"两分两换"内涵以及规划先导、制度创新、资金保障等主要推进策略。最后分析嘉兴"两分两换"的城市化意义,指出我国城市化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需要更深刻认识并加以快速推进;新型城市化必须依靠制度创新,因地制宜,稳健推进。
关键词:
两分两换 制度创新 新型城市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莫晓辉 林依标 吴永高
农村耕地和宅基地的取得缘于福利,而交易受法律的严格限制。对于城镇化水平较高地区的农民而言,虽有非农化的强烈意愿,但又不愿彻底放弃对土地的权利。这在土地管理中形成了两大难题:一是在建设用地使用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闲置浪费问题突出,农民进城买住房同时又在其宅基地建房,形成"两头占地"的局面。有资料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了1.8亿人,但农村住宅用地不减反增150万亩。二是在农用地使用上,城镇化转移的劳动力与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卫忠 李勇
研究目的:探讨农地流转价格分别为固定和随效用最大化曲线动态调整时农户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意愿,为农地承包经营权的顺利流转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基于农户效用最大化,构建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型。利用嘉兴市"两分两换"的实证数据分析理论模型的科学性。研究结果:(1)当农地流转价格固定,农户对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补偿达到高度满意时,农地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完全流转;(2)当农地流转价格固定,并要求完全流转时,大部分农户对流转补偿无法达到满意;(3)当农地流转价格随效用最大化曲线动态调整时,农户对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补偿达到满意,并实现农地承包经营权完全流转。研究结论:基于农户效用最大化的农户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郑仁泉 陈平
以农业总产值,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为绩效标准,对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对农村产量变化的绩效实证计量,通过回归分析,我们发现这时期财产权清晰、经营自由的农村土地制度绩效明显趋好,反之则趋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勇 杨卫忠
整合农村农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与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理论,探索农户农地经营权流转、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对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以及贫缺状态、失衡状态I、失衡状态II和协调状态四种农户心理状态下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绩效的差异性。利用嘉兴市"两分两换"背景下96个农户家庭的实证数据表明:农户农地经营权流转、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都与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农户协调状态下"两分两换"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绩效最高,农户失衡状态I和失衡状态II处于中上水平且无显著差别,农户贫缺状态下"两分两换"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绩效最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全伦
我国土地产权关系经历了从农户统一占有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到集体经济组织非对称地占有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再到农户占有土地使用权与国家占有土地所有权的变迁历程。在土地国家公有制框架内,频繁地探索与调整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的关系及其权利内容,其基本规律和成功经验是农户至少应独立自由地直接占有土地使用权。
关键词:
土地产权关系 所有权 使用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柳建平
土地功能是影响土地制度安排的重要因素。一个合理的土地制度安排应有利于土地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共同增进,或至少应在二者之间争取恰如其分的平衡。本文在论述土地功能与土地制度安排相互影响的基础上,分别对我国历史以来三种土地制度及所对应的功能变化,进行了利弊分析。在此基础上就现行农地制度变革的目标和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土地经济功能 土地社会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