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57)
2023(15715)
2022(13776)
2021(12988)
2020(11102)
2019(25585)
2018(25443)
2017(47940)
2016(26218)
2015(29576)
2014(29209)
2013(28513)
2012(25881)
2011(22972)
2010(23138)
2009(21530)
2008(21171)
2007(18887)
2006(16685)
2005(15009)
作者
(74696)
(61313)
(61070)
(58234)
(39239)
(29267)
(28133)
(24086)
(23530)
(22097)
(21059)
(20756)
(19586)
(19513)
(19044)
(19025)
(18320)
(18297)
(17683)
(17512)
(15285)
(15266)
(15074)
(14056)
(13902)
(13860)
(13778)
(13567)
(12568)
(12104)
学科
(92647)
经济(92533)
管理(80293)
(70208)
(61657)
企业(61657)
方法(41356)
数学(34530)
数学方法(34023)
(27648)
(26776)
中国(25849)
(25003)
银行(24856)
(23926)
(23384)
(23276)
业经(21858)
理论(19331)
(18867)
金融(18858)
地方(18361)
(18252)
财务(18160)
财务管理(18114)
企业财务(17173)
(16132)
(16094)
(16002)
贸易(15989)
机构
大学(352446)
学院(350387)
管理(138549)
(129414)
经济(126021)
理学(117036)
研究(116860)
理学院(115704)
管理学(113482)
管理学院(112820)
中国(95465)
(77162)
科学(73958)
(65501)
(59058)
(58395)
中心(55074)
(54425)
研究所(53516)
业大(52578)
财经(50468)
北京(48875)
(46862)
师范(46337)
农业(45861)
(45816)
(44585)
(43101)
技术(39997)
财经大学(37633)
基金
项目(235834)
科学(183511)
研究(172766)
基金(168370)
(147118)
国家(145861)
科学基金(124653)
社会(104935)
社会科(99129)
社会科学(99102)
(93194)
基金项目(89000)
自然(82364)
教育(80501)
自然科(80416)
自然科学(80395)
自然科学基金(78900)
(78539)
编号(72009)
资助(69866)
成果(59386)
重点(52770)
(50922)
课题(50326)
(48891)
(48763)
创新(45376)
科研(45259)
项目编号(45117)
大学(44182)
期刊
(148265)
经济(148265)
研究(106934)
中国(76237)
学报(58152)
管理(54571)
(53330)
(52318)
科学(51944)
教育(45826)
大学(43754)
(43371)
金融(43371)
学学(40770)
农业(34853)
技术(32074)
财经(24569)
业经(23915)
经济研究(23060)
(20848)
图书(20784)
(19719)
理论(18021)
问题(17796)
(17148)
科技(16840)
实践(16653)
(16653)
技术经济(16229)
现代(15745)
共检索到542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董玉婷  石红波  
在具有中国特点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下,对于已实现完全可兑换的经常项目而言,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银行微观合规监管体系,对于完善经常项目外汇管理、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我国银行经常项目监管实践,尝试通过构建银行经常项目微观合规监管长效约束机制,切实加强银行经常项目微观合规管理,充分发挥银行部门在外汇管理中的关键作用,进而实现依法依规维护外汇市场秩序的目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殷俊  刘爽  
国外对于银行体系宏观压力测试的研究已较为系统,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了压力测试对于银行体系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作用。为加强银行的宏观审慎监管,增强金融稳健性,美国和欧盟相继开展了银行体系的压力测试工作,在压力测试范围、压力情景设置、测试方法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比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压力测试情况,我国应从加强应用研究、完善银行体系宏观审慎监管数据库、提高压力测试效率和透明度、强化测试结果应用等方面改进压力测试工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吕江林  黄光  
在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建立了评价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总体风险控制水平和综合效益的一个综合性指标体系;基于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和地方政府金融办"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特征,得出了查处银行违规金额与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绩效不相关,资本充足率、存贷比、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高于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百分点与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绩效水平负相关,以及中国人民银行总资产变化量和银行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与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绩效水平正相关但影响力相当小等结论。为此,我国应当充分发挥资本充足率监管功效,加快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和完善地方政府监管职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镇  詹原瑞  
文章构建了适合中小银行的监管资本框架下的资产组合优化模型。针对传统收益评价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修正分析方法。证明了在监管资本框架下用修正分析方法进行资产组合优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小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贺志强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文章结合形势变化和当前监管理念,对"宏观审慎和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的外汇管理体系进行了研究,宏观审慎管理着眼于创新宏观审慎调节工具,在政策中嵌入逆周期调节机制;微观监管着眼于以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进行真实、合规性监管,依法依规维护外汇市场秩序;通过完善"两位一体"的外汇管理体系,更加科学有效实施外汇管理,防范和应对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维护外汇市场秩序和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弛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及监管理念的同步改进,我国正逐步建立和完善宏观审慎的监管框架,其核心是从宏观的、逆周期的视角,防范由金融体系顺周期波动导致的整个经济体系周期波动和跨部门传导引发的系统性风险。随着我国外债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国内外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化,目前我国外债管理中存在的防风险不足、满足企业需求程度不够等问题也日渐显现。本文拟以外债管理为核心,探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的外债改革路径,以期实现宏观风险可控、积极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最终目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唐宏飞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呈现出双向流动趋势,并对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产生了冲击和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现状及其对经济金融的效应,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苏保祥  粟金刚  田代臣  
经济的合作往往必然促进金融的合作,在CAFTA全面启动后,如何加强中国与东盟银行业之间及监管当局之间的合作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分析,认为CAFTA框架下,加强中国—东盟银行业和监管合作,必须充分考虑双方之间的平衡性、差异性以及战略性,在业务创新、监管政策调、平台机制建设、信息与人才交流、试验区和功能区搭建等进行全方位合作,进而推动CAFTA向纵深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晓昕  
对于银行业而言,新资本监管体系将推动中国银行业发生巨大变革,这一变革的过程对于中国银行业特别是中小银行而言并不轻松,将面对极大的挑战和压力。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顾卫平  
在落实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加强金融监管协调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转型成为大资管领域最受关注的话题。本文认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已进入"2.0时代",在回归本源的过程中,产品转型是关键,投资模式转型是核心,渠道服务是落脚点。对业界而言,亟须明确银行理财产品的主体地位,培育和打造银行资管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晓明  李建伟  钟辉  高磊  魏鹏飞  陆萍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明晰金融监管宽松政策边界关乎经济复苏、金融稳定和政策信誉,是金融监管部门亟待解决的重大挑战性课题。本文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下,系统研究了监管容忍度的概念内涵、作用机理、管理要素及操作空间,深入总结了疫情期间监管容忍度管理的国际实践,全面评估了我国监管容忍政策现状、具体实践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本着简明、实用、可操作的原则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研究发现,适时调整监管容忍度是实现监管目标的重要手段;与微观审慎监管相比,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为实施监管容忍度管理提供了更多维度、更加系统和更为灵活的政策工具;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下,监管容忍措施的触发与退出、尺度边界的把握、政策信誉的维护等是实施监管容忍度管理的核心问题。针对我国监管容忍度管理实际,本文从健全完善监管容忍度管理机制、综合运用多种监管容忍度实施方式、多维度把握监管容忍尺度、切实遵循监管容忍基本原则,以及提升疫情期间监管容忍度管理有效性、针对性和前瞻性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乐玉贵  
本文针对现有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主要侧重于防范风险和维护银行稳定,没有考虑到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对实体经济和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问题,就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应是防范系统性风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三位一体"目标体系进行了研究,论证了"三位一体"目标体系的逻辑关系,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梁颖琳  
构建宏观审慎监管的制度框架已成为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议题,而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实施涉及多方面的利害关系,因此急需解决金融业监管的协调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自2007年以来国际和国内金融监管趋势的变化,并阐释了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内涵及框架;其次分析了国内金融业协调监管的现状和不足,进一步说明了金融业协调监管机制的必要性;最后分别从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有效结合、宏观审慎监管与宏观政策的协调配合以及宏观审慎监管的国际间合作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的协调监管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大贤  
近年来,商业银行外汇业务不断发展、业务品种不断创新,对外汇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当前的外汇业务管理还无法完全适应新时期的要求。针对当前监管体系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开放条件下银行外汇业务监管的目标应以微观风险和宏观风险并重,着力构建包括业务管理、统计监测、评估预警和风险防控四个方面的银行外汇业务监管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