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07)
2023(13775)
2022(12009)
2021(11492)
2020(9318)
2019(21952)
2018(21879)
2017(40518)
2016(22336)
2015(25601)
2014(25744)
2013(25546)
2012(23500)
2011(21358)
2010(21408)
2009(19517)
2008(19045)
2007(16634)
2006(14763)
2005(12938)
作者
(64203)
(53785)
(53066)
(50653)
(33765)
(25752)
(24009)
(21107)
(20412)
(19123)
(18358)
(17947)
(16864)
(16856)
(16279)
(16218)
(16024)
(15530)
(15276)
(15000)
(13436)
(13386)
(13006)
(12392)
(12123)
(12087)
(11980)
(11789)
(10990)
(10735)
学科
(89598)
经济(89510)
(64374)
管理(58752)
(50945)
(43067)
企业(43067)
方法(36539)
农业(33805)
数学(31445)
数学方法(31065)
中国(25518)
业经(24776)
地方(20701)
(19658)
(18850)
(17141)
理论(15954)
(14809)
贸易(14795)
(14374)
(14282)
教育(14143)
技术(13748)
(13451)
环境(13288)
(13089)
(12629)
农业经济(12597)
银行(12586)
机构
学院(311124)
大学(308362)
管理(123569)
(120772)
经济(117958)
理学(106855)
研究(106746)
理学院(105683)
管理学(103860)
管理学院(103311)
中国(80856)
(68982)
科学(66663)
(66561)
(53561)
业大(53321)
农业(52652)
(52624)
中心(50323)
研究所(48669)
(47065)
(43225)
师范(42876)
北京(41885)
财经(41318)
(38123)
(38107)
(37758)
技术(34455)
师范大学(34101)
基金
项目(214037)
科学(166927)
研究(161368)
基金(151892)
(132065)
国家(130812)
科学基金(111582)
社会(98576)
社会科(92757)
社会科学(92729)
(85703)
基金项目(81648)
教育(74068)
自然(71781)
(71063)
自然科(70018)
自然科学(70006)
编号(69158)
自然科学基金(68713)
资助(61118)
成果(55898)
重点(47867)
课题(47283)
(47069)
(46453)
(44367)
创新(41194)
科研(40362)
教育部(39819)
大学(39721)
期刊
(140924)
经济(140924)
研究(92104)
(71525)
中国(70147)
学报(51550)
农业(48864)
科学(47446)
教育(44094)
管理(42482)
大学(39976)
(37820)
学学(37174)
技术(29354)
(28360)
金融(28360)
业经(28355)
(23403)
经济研究(19198)
图书(19070)
财经(19056)
问题(19049)
(17300)
(16147)
科技(15653)
理论(15567)
农业经济(15222)
资源(15046)
业大(14970)
农村(14945)
共检索到472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赵云昌  孟凡茹  谢丽莉  
农村基层干部是新农村建设的最基层的领路人,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因而,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尤为重要,打造其培训的品牌对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培训质量、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加强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品牌建设的目标定位、市场分析,提出竞争策略,建立高质量、有竞争力的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品牌项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云昌  黄玉霞  孟凡茹  
农村基层干部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直接组织者、引领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农村基层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对党的各项政策的领悟、理解、落实与创新,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效。目前,大多数农村基层干部没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欧阳庆芳  赵伟忠  
农村基层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直接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农村基层干部素质的高低、执政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青平  李崇光  吴乐  
本文在大规模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我国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满意度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反映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满意度内部结构的BRFCS模型。发现由于对工作回报、人际关系和个人—工作匹配感到不满意导致近半数的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满意度偏低,基层干部工作满意度与其工作绩效呈正向关系,干部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组织因素都对其工作满意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永宝  
当前,农村基层干部选任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提出要深化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的改革,从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方式选人、如何保证选任质量这三个关键环节入手,建立健全科学的选任机制,确保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祁亚辉  
当前 ,一些农村基层干部程度不同地出现了抓工作动力不足的问题。典型调查和案例分析表明 ,在经济体制和社会生活的转型时期 ,基层干部因“老办法不管用 ,新办法不会用”而感到了苦闷 ,因而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害怕”心理。解决农村基层干部动力不足的问题 ,实质上就是要求基层干部在新时期转换思路、掌握新方法、提高工作能力。这既是转型时期农村工作对基层干部提出的新要求 ,也是基层干部必须练就的基本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胜婷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阶段要解决的重大历史课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是深化农村改革的新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中央对此作了全面的部署,接下来就是如何落实的问题。要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关键取决于人的因素,尤其是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事实证明,只有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才能够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皮巨飞  
党的十四大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农村基层干部一致认为这是强国富民的大政策,搞好市场经济是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小康目标的“高速公路”,但是,他们对搞市场经济也存在一些担心。 (一)担心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不少长期从事农村基层工作的乡村干部,其思想和工作方法已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对发展市场经济思想上无准备,对市场经济无所适从,思想上框框多,经常在姓“社”姓“资”、姓“公”姓“私”等问题上转来转去。一些受传统农业和计划经济影响较深的人,习惯于搞“以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积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青平  丁士军  李崇光  
组织中的心理契约即在组织与员工的互动关系中,组织与其成员双方感知到的应该为对方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它包括"组织对员工应承担的责任"和"员工对组织应承担的责任"两个方面。本文研究农村基层组织中的心理契约关系,首先在访谈和多次预试的基础上编制了一套"中国农村基层干部心理契约问卷",然后在大规模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农村基层干部心理契约进行了探讨,首次提出了反映农村基层干部心理契约内部结构的六维模型。研究发现,农村基层干部心理契约状况可划分为3组:"单一对应型心理契约组","双低型心理契约组","双高型心理契约组",其中"双低型心理契约组"成员占全体调查对象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表明目前相当部分农村基层干部与组织关系处于松散乃至断裂的不良状态。论文还探讨了影响干部心理契约的个体与组织因素。这为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改进农村基层组织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月丹  
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根本,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是关键。现阶段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仍面临政治素养不过硬、思想认识不到位、队伍结构不合理、后备力量不充足等挑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切实把政治领导放在党对农村工作领导最重要的位置上,通过加强党的建设、组织开展学习培训、改善农村基层干部的队伍结构、注重人才培育等方法,提升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水平,落实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引领乡村的全面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姚冰洋  廉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基层干部必须走在前列,要在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中开拓进取、创造未来,把“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转化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无穷伟力,在不懈奋斗中实现新的历史性成就。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鲍旭源  李红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的部署中首次提出乡村建设行动。乡村建设行动作为"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既是对乡村振兴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的肯定,又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了统筹规划。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利益配置中所承担的领导者角色发挥了维护农民利益、引领乡村发展的重要作用。从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建设的经验来看,乡村建设行动与农村基层党建的耦合共进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逻辑。但在乡村建设核心要义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具备的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引领农村经济发展和乡风文明、推进乡村有效治理等能力仍然受到组织、物质、文化、社会等现实困境的制约,也使得探索契合乡村建设行动的农村基层党建优化策略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应然向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明强  李戈  
重视基层组织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组织的重要特征。自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地区就强调提高基层组织覆盖面,以此增强在农村地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垂直方向上的"延伸到底",使得农村基层党组织从乡、村层面逐渐延伸到最为基层的自然村,与农民群体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系。水平方向上的"横向到边",使得基层党组织能够覆盖农村社会的各个方面,强化在农村地区的治理功能。以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上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基础,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地区巩固了执政基础、提高了治理能力。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适应农村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提高在农村地区的组织覆盖,成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宝贵经验。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文丰安  
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村各领域组织和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密切联系广大农民的桥梁和纽带,是培育发展农村党员的实践基地。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大致经历了:革命年代深入群众、发动和领导农民的创立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建阶段、曲折前进阶段、逐步规范阶段和全面建设阶段。经过了100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突显出六大鲜明特色:重视政治建设,为农业农村发展掌好舵,从根本上巩固党在农村的领导地位;重视思想建设,提升基层党员思想觉悟,自觉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重视组织建设,实现党的基层领导全覆盖,为农村农业发展注入活力;重视作风建设,夯实党在农村的根基,增强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在引领、推动农村社会发展和变革中的核心作用;重视纪律建设,锻造自律自觉的基层队伍,不断拓展纪律建设的时代内涵;重视制度建设,保障基层党建科学规范,确保基层党组织行使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在新时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因此必须强化政治意识,全面巩固党在农村的领导地位;构建"嵌入式"发展模式,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增强党的组织力;强化队伍建设,着力夯实党的战斗堡垒,使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新时代更加健康地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