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60)
2023(9460)
2022(7915)
2021(7016)
2020(5613)
2019(13088)
2018(12744)
2017(25064)
2016(13011)
2015(14674)
2014(14420)
2013(14434)
2012(13920)
2011(13001)
2010(13301)
2009(12061)
2008(12009)
2007(10852)
2006(9806)
2005(8959)
作者
(37543)
(31260)
(31147)
(29322)
(20404)
(15043)
(14098)
(12063)
(12008)
(11180)
(10766)
(10526)
(10001)
(9938)
(9809)
(9789)
(9187)
(9060)
(9017)
(9005)
(7830)
(7688)
(7680)
(7098)
(7090)
(7027)
(6947)
(6880)
(6268)
(6140)
学科
(72516)
经济(72455)
(38258)
管理(37293)
(29524)
企业(29524)
方法(26942)
数学(24038)
数学方法(23916)
中国(23749)
地方(22391)
(17774)
业经(15066)
(13000)
农业(12563)
(12303)
贸易(12292)
地方经济(12136)
(11923)
(11783)
(11166)
金融(11166)
(10880)
银行(10871)
(10708)
(10568)
环境(10515)
技术(9894)
(9385)
发展(8641)
机构
学院(193614)
大学(191353)
(86362)
经济(84544)
管理(74512)
研究(68696)
理学(63429)
理学院(62678)
管理学(61936)
管理学院(61545)
中国(52068)
(41228)
(38775)
科学(38278)
(33218)
中心(30768)
财经(30664)
(30050)
研究所(29608)
(27786)
(27527)
(27311)
师范(27090)
经济学(26950)
北京(26482)
(25372)
(24730)
经济学院(24313)
业大(23877)
财经大学(22614)
基金
项目(123856)
科学(99587)
研究(93704)
基金(90341)
(76770)
国家(76076)
科学基金(66577)
社会(62354)
社会科(59411)
社会科学(59399)
(48201)
基金项目(47454)
教育(42960)
自然(40365)
(40337)
自然科(39485)
自然科学(39482)
自然科学基金(38784)
编号(37527)
资助(36721)
(32659)
成果(30489)
重点(27884)
(27796)
发展(27250)
课题(27240)
(26803)
国家社会(25917)
(25663)
教育部(24539)
期刊
(101756)
经济(101756)
研究(63137)
中国(40685)
管理(29260)
(27482)
(26016)
科学(24642)
学报(23354)
(22328)
金融(22328)
教育(22235)
大学(18736)
业经(17931)
农业(17730)
学学(17519)
技术(16954)
经济研究(16443)
财经(15627)
问题(15093)
(13480)
(11329)
商业(10687)
(10335)
技术经济(9892)
现代(9834)
国际(9641)
世界(9397)
(9260)
(8744)
共检索到3030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健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将会激励更多过去位于全球化发展边缘地区的国家和地区纳入世界经济系统之中,并强化彼此之间的经济社会和基础设施联系。通过密切经贸往来和快速交通组织,沿线许多节点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将形成更大范围带状城市聚落系统,将此命名为"丝路城市走廊"。基于以上发展猜想,从理论起源、内涵与定义、战略价值、发展论证等方面对"丝路城市走廊"进行研究,采用归纳和演绎方法,根据六大经济走廊的城市发育基础和要素流通现状,结合国内城市群与六大经济走廊联系的情况,提出多条初步成型的"丝路城市走廊"。认为"丝路城市走廊"具备新的全球化框架和内涵,有助于兼容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规划,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梦涵  
丝绸之路作为各国交流互鉴的新窗口,自开通伊始,便承载着多国度、多民族、多地域文化的融合碰撞。在这条绵亘万里的商业通道上,悠扬流转的不止有驼铃阵阵,更重要的是其中蕴藏的丝路精神。以中国为中心向外发散的外交圈不但促进了利益共赢,也赢得了不远万里而来的外交伙伴的信任。从那时起,这条道路给许多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也带来了意识形态上的影响,使其更加深刻。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在当时指引了国家间的外交突破,经千年发展,在新时期下把握与传承丝路精神仍然对于指导实践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何文彬  
跨境经济走廊或经济带的建设,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步骤,也具有推动战略目标由虚变实、实施周边外交的重要意义。首先对"跨境经济走廊"的理论渊源进行梳理,并界定其概念、运行机制和功能演化路径;其次从政治内涵、经济内涵两个层次分析经济走廊建设的可行性。还指出推动和落实经济走廊建设面临着巨大挑战,最后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推进思路。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何文彬  
跨境经济走廊或经济带的建设,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步骤,也具有推动战略目标由虚变实、实施周边外交的重要意义。首先对"跨境经济走廊"的理论渊源进行梳理,并界定其概念、运行机制和功能演化路径;其次从政治内涵、经济内涵两个层次分析经济走廊建设的可行性。还指出推动和落实经济走廊建设面临着巨大挑战,最后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推进思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庆文  
广西河池黔桂经济走廊的建设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但其发展还存在着经济总量小、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各县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本文认为,应根据其实际情况,将"南丹-金城江-宜州"作为走廊经济发展的重点开发"核",以发展工业、服务业为主,而环江、罗城属于禁止开发区,应组成另一个"核",以发展农业、生态业为主,最终构造出黔桂经济走廊的"双核"发展战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曾颉  梁天戈  李震岳  
满洲里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边境口岸城市,随着"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国家战略规划的深入实施,满洲里的区域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新的宏观背景情势之下,确有必要在国家战略框架内重新审视和确立满洲里市的战略地位,研究满洲里未来在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过程中空间发展的可能趋势以及重要节点的专业化识别,进而探讨满洲里及周边区域空间发展战略和保障实施空间发展战略的政策措施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曾颉  梁天戈  李震岳  
满洲里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边境口岸城市,随着"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国家战略规划的深入实施,满洲里的区域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新的宏观背景情势之下,确有必要在国家战略框架内重新审视和确立满洲里市的战略地位,研究满洲里未来在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过程中空间发展的可能趋势以及重要节点的专业化识别,进而探讨满洲里及周边区域空间发展战略和保障实施空间发展战略的政策措施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苏宁  杨传开  
文章以世界地缘经济新变化趋势作为背景,归纳总结了"丝路城市"的概念、特点以及理论和现实意义,并对这一城市群体对"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主要作用及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丝路城市"概念是对世界城市网络理论的补充,具有对内对外的双重发展作用功能,其发展依托于沿线区域的城市间网络建构。"丝路城市"将承担沿线国家主要增长极和地缘经济新发展区域的重要功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起到网络骨干、区域枢纽和国际治理等多种重要作用。"丝路城市"的发展也面对历史与现实、规模与功能、板块与网络等多方面的落差,同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苏宁  杨传开  
文章以世界地缘经济新变化趋势作为背景,归纳总结了"丝路城市"的概念、特点以及理论和现实意义,并对这一城市群体对"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主要作用及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丝路城市"概念是对世界城市网络理论的补充,具有对内对外的双重发展作用功能,其发展依托于沿线区域的城市间网络建构。"丝路城市"将承担沿线国家主要增长极和地缘经济新发展区域的重要功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起到网络骨干、区域枢纽和国际治理等多种重要作用。"丝路城市"的发展也面对历史与现实、规模与功能、板块与网络等多方面的落差,同时面对单一城市过度发展、基础设施水平不足等诸多挑战。中国城市在促进"丝路城市"互动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傅娟  
西北五省是我国推进向西开放战略的前沿阵地,建设西北经济走廊既顺应国内区域协调发展的需求,又有利于与国际经济走廊对接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紧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给予西北五省发展的战略定位,坚持"全局性与局部性"相结合的原则,探索性提出西北经济走廊"交通枢纽、能源合作、金融服务、生态保护"的功能定位、"一区+两极+一枢纽+两基地"的空间发展布局及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内部规划,开拓对外经济往来,推进金融合作,提供投资融资便利,强调绿色生态,激发经济持久性活力,依托特色小镇、城市群和经济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推进策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建峰  董戈辉  多晶  王小青  
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时间区间为2013—2016年,构建评价区域电商和丝路发展的指标系统,建立区域电商和丝路发展之间的评价体系,运用熵值TOPSIS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两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状况,引入灰色关联度模型对系统耦合发展状况影响因子进行实证分析。针对系统耦合协调影响因素,对系统协调发展提出建议,为企业和国家决策提供相关依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元  
~~
关键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梁进社  李贵才  张华  
交通技术进步与集聚经济在大城市中发生了良性互动,区际交通的改善也有利于大城市,使大城市继续增长。同时,大城市更倾向于对污染物治理付出更多的努力。大城市也不断地进行产业和空间调整,产业向高级服务业并向市中区集中。市中区成为城市地区的轮轴,周围的地方如同车轮,市中区与其周围通过像辐条一样的联系相互拉紧,城市发展在地域上呈同心扩展。在当今,同心扩展要强于走廊发展。从较大尺度上看,大范围走廊上的大城市,发展的趋势会更好些。大都市区中放射出的一些交通干线发展成经济走廊的可能性会增强。美国和德国的一些城市发展被用作这些论点的例证。这些结论为以都市区为对象的研究和应用提出了新的内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震  
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提出,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要求,是在高等教育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如果说过去人们普遍关注的是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不发展即发展的快慢问题,那么现在人们普遍关心的是中国的高等教育怎么样发展即发展的质量问题。如果说过去是以外延为主的发展,那么现在就是以内涵为主的发展。一句话,我们所需要的发展,应该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是真正符合中国发展战略和社会进步需求的发展,也是自身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