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83)
2023(13133)
2022(11306)
2021(10247)
2020(8740)
2019(19782)
2018(19455)
2017(37285)
2016(20024)
2015(22629)
2014(22467)
2013(22231)
2012(20971)
2011(19284)
2010(19626)
2009(18790)
2008(18548)
2007(17064)
2006(15075)
2005(13722)
作者
(60092)
(50405)
(50300)
(48056)
(32040)
(24309)
(23027)
(19781)
(18814)
(17837)
(17270)
(16912)
(16056)
(16027)
(15710)
(15681)
(15250)
(15003)
(14672)
(14484)
(12717)
(12539)
(12263)
(11508)
(11475)
(11289)
(11080)
(11062)
(10231)
(9953)
学科
(105099)
经济(105023)
管理(54120)
(48717)
方法(40341)
(39526)
企业(39526)
数学(34851)
数学方法(34477)
地方(25656)
中国(24155)
(24008)
贸易(23994)
(23642)
(23204)
(21361)
(20578)
业经(19700)
(16856)
地方经济(15791)
农业(15344)
环境(14141)
(13978)
理论(13791)
(13679)
金融(13677)
(13335)
银行(13299)
(12734)
(12486)
机构
学院(299940)
大学(298301)
(133072)
经济(130398)
管理(107874)
研究(106745)
理学(92173)
理学院(91018)
管理学(89277)
管理学院(88712)
中国(80053)
科学(65571)
(62817)
(57357)
(55529)
(50272)
研究所(50243)
中心(47763)
(46446)
财经(45723)
业大(42938)
经济学(42461)
(41200)
(40055)
农业(39693)
师范(39642)
北京(39496)
(38349)
经济学院(38114)
(36637)
基金
项目(191568)
科学(149265)
研究(139182)
基金(137394)
(119897)
国家(118958)
科学基金(100277)
社会(88606)
社会科(84011)
社会科学(83987)
(75313)
基金项目(71739)
教育(63480)
自然(63083)
(63011)
自然科(61582)
自然科学(61565)
自然科学基金(60433)
资助(56995)
编号(56567)
成果(46188)
重点(44221)
(43600)
(41991)
课题(39523)
(39074)
国家社会(36817)
科研(36769)
创新(36723)
教育部(35731)
期刊
(154774)
经济(154774)
研究(89646)
中国(56768)
学报(47856)
(45875)
(44663)
科学(43136)
管理(39908)
大学(35516)
学学(33743)
农业(30938)
教育(29063)
(26516)
金融(26516)
技术(26407)
经济研究(26383)
业经(23890)
财经(23393)
问题(20865)
(20797)
(20405)
国际(17990)
技术经济(16666)
(16519)
统计(16005)
商业(15161)
世界(14583)
(14338)
(14216)
共检索到4564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婧  张静  付云鹏  
根据中蒙两国2007-2014年相关贸易数据,本文采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Lafay指数,从出口、进口方向对中蒙双边贸易潜力的固定效应和非效率因素进行测度,从商品类别的角度对中蒙双边贸易的潜力和互补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蒙双边贸易存在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且中国对亚洲的进出口效率损失最小,对大洋洲的进出口效率损失最大,中蒙两国在商品进出口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曹晓晴  杨军  孙江明  
本文在描述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变化趋势和特征的基础上,采用贸易互补性指数(TCI)分析了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农产品贸易互补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之间农产品贸易在2001年后快速增长,但是,中国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间农产品贸易面临贸易产品结构单一、农产品互补性不断降低等风险。因此,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发展契机,强化双边农业经贸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对于促进双边农产品贸易稳定快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刁莉  罗培  胡娟  
本文基于对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分析,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19个国家2002—2015年的相关数据,构建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贸易非效率模型研究我国对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出口潜力和出口效率,并分析了导致贸易非效率的制度性影响因素。模型的回归结果说明,贸易潜力的决定因素有进出口国家的人均GDP、人口总量、地理距离、共同边界以及进口国是否为内陆国家。对贸易非效率的研究表明,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良好的基础设施、较高的贸易自由度和较高的货币自由度四个因素都能显著降低贸易非效率、促进出口增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亚斌  刘俊  李城霖  
本文系统构建了贸易便利化测度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并基于拓展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其对中国贸易流量的影响,同时模拟估计了中国与各国的贸易潜力。研究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便利化水平总体上呈现"欧洲最高,东亚较高,中间最低"的"U"型空间特征;贸易伙伴国GDP、对外依存度、贸易便利化、上合组织等因素对双边贸易流量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两国距离、OECD制度安排等存在显著阻碍作用;与欧洲发达国家相比,东亚和南亚、中亚和西亚等亚洲发展中国家贸易便利化及分项指标水平的影响更大;模拟结果也显示后者贸易便利化改善对其与中国的贸易潜力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亮  吴浜源  
本文从"自然贸易伙伴"假说出发,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基本情况以及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贸易密集度和互补性,并建立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估计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贸易潜力、贸易非效率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市场规模庞大,虽然目前中国与沿线大多数国家的贸易关系还较为松散,但是在原材料分类制成品、机械和运输设备、杂项制品行业有较强的互补性。第二,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较好地解释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间的双边贸易流量状况,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非效率程度平均为25.87%。第三,提高交通、通讯、互联网基础设施水平以及改善经济制度环境有利于减小贸易效率损失。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彤璞  韩洋  
基于2005-2014年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农产品贸易的面板数据,运用引力模型,从GDP、人口、地理距离、人均GDP差额、制度安排等方面对中国与其贸易流量和潜力进行分析、预测。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39个国家农产品贸易量呈持续增长的态势,贸易逆差也呈扩大趋势,双方农产品存在极大的互补性;经济总量、人口规模与双边的贸易量成正比,而国家间距离、人均GDP差距则对贸易有负向的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其中,SCO(上海合作组织)的促进作用明显,WTO、APEC的影响作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豫新  孙培蕾  
通过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国家农产品贸易现状,构建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度中国新疆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重点从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环境两方面考察了农产品贸易非效率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新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国家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新疆农产品出口以蔬菜水果、蔬果制品、混杂的可食用原料及肉类和肉类制品为主。第二,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地理距离、边界等因素影响了中国新疆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第三,中国新疆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国家农产品出口潜力呈现出区域化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彤璞  韩洋  
基于2005-2014年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农产品贸易的面板数据,运用引力模型,从GDP、人口、地理距离、人均GDP差额、制度安排等方面对中国与其贸易流量和潜力进行分析、预测。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39个国家农产品贸易量呈持续增长的态势,贸易逆差也呈扩大趋势,双方农产品存在极大的互补性;经济总量、人口规模与双边的贸易量成正比,而国家间距离、人均GDP差距则对贸易有负向的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其中,SCO(上海合作组织)的促进作用明显,WTO、APEC的影响作用较小;中国与大多沿线国家贸易潜力巨大,有待进一步开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龚新蜀  胡志高  樊晶磊  
文章采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基于引力模型分别对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流量和贸易潜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田刚  吴天博  张滨  
采用2006~2015年的木质林产品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现状,并利用贸易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潜力。研究表明:两国的经济规模、人均森林资源禀赋差异、同为APEC成员国对双边贸易额有正向影响。两国之间的人口规模、空间距离对双边贸易有负面影响。名义汇率和共同边界没有显著性影响。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大部分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潜力较大。基于实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为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的良性发展提出启示,在继续稳定重点市场的同时,加强对中亚及欧洲木质林产品市场的开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亚斌  马莉莉  
文章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强度指数、恒定市场份额模型、拓展引力模型等多种方法,实证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贸易互补性、紧密程度、增长源泉、影响因素及其发展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各国出口比较优势呈现梯级分布态势,双边贸易强度差异显著,需要提升产品竞争力效应以促进贸易增长;两国GDP、共同边界、WTO贸易安排等因素对双边贸易流量有正向促进作用;两国人均GDP差额与空间距离等对贸易流量有显著阻碍作用;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贸易发展属于潜力巨大型,塔吉克斯坦属于潜力开拓型,土库曼斯坦属于潜力再造型。最后基于上述结论,文章为扩大"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倩  刘清杰  刘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核心区域,也是贯通欧亚大陆的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将成为向西开放、深化与欧亚国家贸易合作的重要的窗口。文章采用面板数据的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测算了新疆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潜力,发现新疆与亚美尼亚贸易潜力增长空间较大;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与新疆贸易具有较大潜力且提升空间巨大;新疆与哈萨克斯坦贸易潜力仍然具有提升空间;而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贸易潜力有限。通过实证研究结论,文章提出改变新疆经济发展方式,兼顾与中亚和独联体国家的贸易合作,以及优先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方面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龚新蜀  乔姗姗  胡志高  
本文在分析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的基础上,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估计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贸易潜力、贸易非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的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体现在不同贸易领域,差异较大;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贸易效率空间分布不均,并在金融危机后缓慢回升;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贸易潜力较大,拓展区次之,重要区潜力较小;自由的经济制度环境、不断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和高效的通讯及互联网接入对降低贸易非效率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殷琪  
文章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四省区,陕西、新疆、青海和甘肃的出口商品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测算2003—2012年四省区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研究发现:新疆、青海和甘肃三省区的出口商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陕西则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四省区在资源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贸易竞争力较强;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新疆、青海和甘肃三省区处于比较劣势,贸易竞争力弱,陕西则出现由劣势转为优势的趋向,贸易竞争力较强。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应注重后发优势的培养,尽快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高志刚  王彦芳  
现有的中哈区域合作模式及层次的低水平,已经无法满足我国向西贯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求,运用SWOT分析新时期中哈建立自贸区的优势、弱势、机遇与挑战,同时通过SMART模拟,深入挖掘中哈贸易自由化的阻碍因素。结果表明,尽管中哈建立自贸区的优势与机遇非常明显,但是哈国仍对自贸区持消极态度,且自由贸易条件下,中哈贸易的扩大并没有起到优化两国产业结构的作用,反而使哈国民族工业受到较大冲击。鉴于此,从中哈霍尔果斯自贸区、新疆自贸区试点及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自贸区3个角度出发探究中哈贸易自由化的实现路径,从而为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向西推进自贸区进程提供依据和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