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16)
- 2023(16184)
- 2022(13937)
- 2021(12744)
- 2020(10779)
- 2019(24573)
- 2018(24058)
- 2017(46590)
- 2016(24861)
- 2015(27791)
- 2014(27297)
- 2013(27064)
- 2012(24911)
- 2011(22730)
- 2010(22662)
- 2009(20805)
- 2008(20110)
- 2007(17693)
- 2006(15884)
- 2005(14035)
- 学科
- 济(115495)
- 经济(115381)
- 管理(68649)
- 业(64783)
- 企(53454)
- 企业(53454)
- 方法(47388)
- 数学(41394)
- 数学方法(41009)
- 中国(26765)
- 农(25984)
- 学(24891)
- 地方(24711)
- 财(23756)
- 制(23471)
- 业经(23387)
- 银(23205)
- 银行(23057)
- 行(21751)
- 贸(18292)
- 贸易(18278)
- 融(18157)
- 金融(18156)
- 农业(17785)
- 易(17591)
- 环境(16701)
- 和(16066)
- 理论(15907)
- 技术(15262)
- 地方经济(14968)
- 机构
- 大学(360082)
- 学院(356442)
- 济(149922)
- 经济(146935)
- 管理(139344)
- 研究(125441)
- 理学(120852)
- 理学院(119466)
- 管理学(117418)
- 管理学院(116796)
- 中国(96221)
- 科学(78731)
- 京(76395)
- 农(65634)
- 财(65166)
- 所(64031)
- 研究所(58969)
- 业大(57427)
- 中心(56116)
- 财经(53098)
- 农业(52034)
- 江(51619)
- 经(48348)
- 北京(48026)
- 经济学(46133)
- 范(45291)
- 师范(44746)
- 院(44697)
- 州(41790)
- 经济学院(41417)
- 基金
- 项目(247302)
- 科学(193078)
- 基金(180150)
- 研究(173955)
- 家(160192)
- 国家(158652)
- 科学基金(134527)
- 社会(111182)
- 社会科(105481)
- 社会科学(105447)
- 基金项目(96132)
- 省(96082)
- 自然(89060)
- 自然科(86962)
- 自然科学(86937)
- 自然科学基金(85398)
- 划(81260)
- 教育(78556)
- 资助(73955)
- 编号(68518)
- 重点(55549)
- 成果(54328)
- 部(53740)
- 发(52987)
- 创(51324)
- 创新(47985)
- 科研(47581)
- 课题(46960)
- 计划(46101)
- 国家社会(46038)
- 期刊
- 济(164166)
- 经济(164166)
- 研究(108069)
- 中国(64899)
- 学报(63849)
- 农(58662)
- 科学(56315)
- 管理(50986)
- 财(47704)
- 大学(47157)
- 学学(44968)
- 融(40567)
- 金融(40567)
- 农业(38980)
- 教育(32632)
- 技术(28751)
- 经济研究(27585)
- 财经(26717)
- 业经(25008)
- 经(22908)
- 问题(20936)
- 业(20177)
- 技术经济(18376)
- 科技(18040)
- 理论(17406)
- 版(16954)
- 图书(16697)
- 业大(16636)
- 商业(16180)
- 实践(15670)
共检索到526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谭涛 吴江 王旻轲 彭扬
根据2011-2016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28个国家的121家商业银行数据,采用考虑中间产品和结转产品的两阶段动态网络SBM模型,对商业银行的整体效率、不同阶段效率以及不同时期效率进行了研究,并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了效率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有:一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商业银行的总体效率呈现"先升-后降-再升"的N型变化趋势。二是东亚、西亚的商业银行效率较高,东欧、南亚、中亚、中欧的商业银行效率表现一般,南欧的商业银行效率最差。三是中等偏下收入国家的效率最高,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综合技术效率最低,高收入国家的纯技术效率最差。四是非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要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要高于非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上市商业银行的效率要高于非上市商业银行的效率,商业银行规模越大效率越高。五是通货膨胀水平、就业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盈利能力、银行规模、经营成本对商业银行的综合技术效率有显著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谭涛 吴江 王旻轲 申文东
研究目标:研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29个国家2012~2016年商业银行的效率变化及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将商业银行的经营过程看成一个两阶段的动态网络结构,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网络DEA评价模型及相应的效率分解方式。研究发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商业银行的无效率程度高达93.23%,非利息收入和净利息收入不足是导致商业银行效率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南亚地区的商业银行效率相对较高,东南亚和东亚的商业银行效率水平一般,西亚地区相对较差。低收入国家的商业银行效率较高,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次之,高收入国家的效率水平一般,中等偏下收入国家效率最差。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要高于非股份制,国有的要高于非国有的,上市的要高于非上市的,规模大的商业银行效率相对较高。外商投资、信贷比重、经营成本、银行规模对商业银行的效率有显著影响。研究创新:应用非期望的两阶段动态网络DEA模型研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商业银行的效率变化。研究价值:丰富了动态网络DEA模型的相关理论,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商业银行的效率改进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程广斌 张雅琴
将科技创新分解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2个阶段,运用SUPER-SBM模型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科技创新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并选用面板Tobit模型对技术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省份科技创新效率不断提升,但不同省份之间在科技创新的不同阶段效率差距较大。劳动者素质对技术研发效率的提高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成果转化效率影响不显著;对外开放对技术研发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成果转化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政府支持对技术研发效率影响不显著,对成果转化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对技术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影响均不显著。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程广斌 张雅琴
将科技创新分解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2个阶段,运用SUPER-SBM模型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科技创新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并选用面板Tobit模型对技术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省份科技创新效率不断提升,但不同省份之间在科技创新的不同阶段效率差距较大。劳动者素质对技术研发效率的提高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成果转化效率影响不显著;对外开放对技术研发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成果转化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政府支持对技术研发效率影响不显著,对成果转化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艳
文章将生态效率分为工业生产生态效率和环境保护生态效率2个阶段,利用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生态效率进行综合评价,通过Arcgis分析沿线各省份2007-2016年生态效率的空间格局演变情况,在此基础上,基于FDI与产业结构优化视角选用面板Tobit模型对工业生产阶段、环境保护阶段和全过程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省份生态效率值大幅度下降,各省份之间生态效率差异明显;工业生产阶段的生态效率明显高于环境保护阶段。FDI在工业生产阶段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生态效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产业结构优化未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生态效率产生显著的提升作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天博 孙平军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在木质林产品方面存在较大的互补性和广泛的合作空间,据此基于2001—2019年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47个主要出口对象国家的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对其出口贸易效率、贸易潜力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47个国家木质林产品的出口贸易效率整体水平一般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性,但未来出口贸易潜力与提升空间巨大;未来贸易效率提升的关键在于双边经济规模的发展和贸易便利化程度的改善,以及加快中国木质林产品转型升级。从提升与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积极推动国内林产工业的转型、加大政府对木质林产品出口的扶持力度等3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学武 顾成军
本文选取20012015年中国及35个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相关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进口、出口贸易的贸易效率、贸易潜力及其提升空间。研究结果显示实际贸易和贸易潜力间存在的差额主要是由于人为贸易非效率因素的影响。进口和出口贸易非效率的阻碍效应分别递减和递增。经济规模和上海合作组织对进口、出口贸易有着正向促进作用。俄白哈关税同盟具有负向阻碍作用或竞争效应。距离对进口、出口贸易表现出负向作用;从是否与中国接壤看,距离对进口、出口贸易表现出了"距离悖论"效应。清廉指数反映了权力寻租或腐败对进口、出口贸易的抑制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文婧
本文以贸易便利化为主线,选取2011-2021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贸易伙伴国(地区)相关数据,分析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对双边贸易的影响。在引力模型中引入不同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运用其他相关解释变量对引力模型作出扩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贸易便利化对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双边贸易流量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人口规模、地理距离、我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投资流量对双边贸易也具有促进作用;且通过对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行分类,发现随着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对双边贸易的影响会逐渐变得不显著。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贸易便利化 双边贸易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喻春娇 阮琪
从出口产品结构变动角度考察2001-2014年期间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9个国家出口增长的源泉,研究发现:从国别层面看,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大多数国家,如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出口增长主要依赖于集约边际,对少数国家如乌兹别克斯坦等的出口增长依赖于扩展边际。从行业层面看,中国传统的优势产品,如纺织品服装和机电产品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出口扩张主要呈现出"老产品、老市场"的特征,同时显示出"新产品、新市场"的"增量"发展趋势,表明双边贸易存在巨大潜力。从影响二元边际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飘洋 秦放鸣
"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促进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其中货币流通将大大提高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金融一体化程度。选取中国的上证指数(SZZS)、俄罗斯股票指数(RTS)和哈萨克斯坦股票指数(KASE),根据股票市场综合指数月收盘价序列(2007年10月—2015年5月)的动态轨迹,运用共同趋势和共同周期计量模型,考察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股票市场的协同性,即共同趋势和共同周期。实证结果表明,中、俄、哈3国的股票市场在长期存在共同趋势,在短期不存在共同周期。
关键词:
中、俄、哈 股票市场 共同趋势 共同周期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喻春娇 阮琪
从出口产品结构变动角度考察2001-2014年期间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9个国家出口增长的源泉,研究发现:从国别层面看,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大多数国家,如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出口增长主要依赖于集约边际,对少数国家如乌兹别克斯坦等的出口增长依赖于扩展边际。从行业层面看,中国传统的优势产品,如纺织品服装和机电产品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出口扩张主要呈现出"老产品、老市场"的特征,同时显示出"新产品、新市场"的"增量"发展趋势,表明双边贸易存在巨大潜力。从影响二元边际的因素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进口国与中国的收入差距、多边贸易阻力因素对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均有正向影响,而距离因素则对出口增长构成阻碍。中国与贸易伙伴国是否都加入区域合作组织对中国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有正向作用,对中国出口增长的扩展边际的正向作用尚未显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瑞 王永龙
本文在分析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进口贸易现状后,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了农产品进口贸易潜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认为,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进口贸易效率不断上升,而贸易非效率因素是造成实际贸易规模和贸易潜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我国人均GDP、人口规模对农产品进口贸易促进作用远超伙伴国,距离因素仍是阻碍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关税负面影响显著。值得关注的是出口国货币、金融自由度越高反而降低了贸易效率。坚持WTO框架下的多边贸易谈判,提高海洋运输效率,出口国政治局势稳定都有助于提高贸易潜力。另外,通过对比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贸易效率 贸易潜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瑞 王永龙
本文在分析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进口贸易现状后,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了农产品进口贸易潜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认为,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进口贸易效率不断上升,而贸易非效率因素是造成实际贸易规模和贸易潜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我国人均GDP、人口规模对农产品进口贸易促进作用远超伙伴国,距离因素仍是阻碍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关税负面影响显著。值得关注的是出口国货币、金融自由度越高反而降低了贸易效率。坚持WTO框架下的多边贸易谈判,提高海洋运输效率,出口国政治局势稳定都有助于提高贸易潜力。另外,通过对比发现印度、意大利、土耳其等一些国家的贸易潜力值得挖掘。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贸易效率 贸易潜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吾斯曼·吾木尔 布娲鹣·阿布拉 丁世豪
借助贸易互补性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贸易专业化系数对2001-2012年双边农产品贸易关系、贸易互补性质进行剖析,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强,吻合度都较高,产业内互补与产业间互补并存;双边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先增强,再下降,后又增强的趋势,占领国际市场的竞争仍然激烈。双边应谋求在加强互补性的基础上实现农产品贸易的双赢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凡 许昕 刘姿含
探索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制定影响因素对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开展更为务实的可再生能源领域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选取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32个发展中国家2000-2015年间176条可再生能源政策,基于国内和国外两个视角,从6个系统总计选取23个指标,运用面板Logit模型剖析并重点比较四类可再生能源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一国的经济状况和能源储备状况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发展中国家制定可再生能源政策时的重要影响因素;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受到来自垂直系统的国际扩散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