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29)
2023(6308)
2022(5236)
2021(4589)
2020(3859)
2019(8516)
2018(8262)
2017(15478)
2016(7758)
2015(8726)
2014(8402)
2013(8327)
2012(8202)
2011(7699)
2010(8112)
2009(7414)
2008(7050)
2007(6290)
2006(6028)
2005(5598)
作者
(24863)
(21168)
(21075)
(20039)
(13777)
(10225)
(9393)
(8158)
(8021)
(7511)
(7290)
(7095)
(7046)
(6868)
(6836)
(6401)
(6151)
(6112)
(5992)
(5776)
(5529)
(5201)
(5176)
(4875)
(4875)
(4773)
(4508)
(4244)
(4213)
(4208)
学科
(58640)
经济(58594)
管理(17500)
地方(16045)
(15406)
方法(14738)
数学(13097)
数学方法(13012)
(12589)
地方经济(12131)
中国(11588)
(11527)
企业(11527)
(9567)
业经(9150)
环境(7303)
经济学(7163)
关系(6759)
(6705)
金融(6705)
农业(6626)
(6511)
(6422)
(6417)
贸易(6411)
(6379)
(6270)
(6123)
(5631)
银行(5607)
机构
大学(121498)
学院(120748)
(61605)
经济(60553)
研究(53048)
管理(40216)
中国(39213)
理学(33824)
理学院(33267)
管理学(32707)
管理学院(32458)
科学(31885)
(28150)
(26351)
研究所(25773)
(25501)
中心(22291)
经济学(20559)
(20275)
财经(20228)
(19222)
(18649)
(18345)
经济学院(18182)
北京(17158)
科学院(17109)
(16620)
师范(16472)
业大(16265)
农业(15707)
基金
项目(79007)
科学(62152)
基金(58592)
研究(55079)
(53954)
国家(53116)
科学基金(43397)
社会(37133)
社会科(35194)
社会科学(35183)
基金项目(30279)
(28844)
自然(27248)
自然科(26547)
自然科学(26541)
自然科学基金(26021)
(25162)
资助(23721)
教育(22985)
编号(20029)
(19157)
重点(19069)
(17115)
国家社会(16513)
成果(16135)
(15447)
发展(15438)
中国(15395)
(15233)
科研(14926)
期刊
(77225)
经济(77225)
研究(41629)
中国(23704)
学报(20476)
科学(19977)
(18162)
(18080)
管理(16917)
大学(14895)
学学(14424)
经济研究(13751)
农业(12193)
财经(10917)
(10801)
金融(10801)
(9679)
技术(9588)
问题(9487)
业经(9219)
(8040)
世界(8013)
国际(7826)
资源(7653)
技术经济(7396)
教育(7370)
(7107)
统计(6540)
经济问题(6077)
经济管理(5779)
共检索到196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新良  王靓  蔡红艳  
基于美国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全球气象站点日数据,利用克里金插值、线性趋势法、累计距平曲线法、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和多尺度区域统计等方法,系统阐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国家1980-2014年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近35年以0.4℃/10a的速率呈现明显升温态势,30.1%的区域升温显著,0.03%的区域降温显著。各国普遍在20世纪末进入偏暖阶段。降水以减少为主,却仅有0.19%的区域减少显著,零星分布于沙特阿拉伯和中国的西部。南亚1991年后进入降水偏多阶段,其余地区多在1999年后进入降水偏少阶段。该成果能够为相关国家在"一带一路"战略的统领下解决...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远  雷会妨  
利用2006年~2015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28个国家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数据构建二模网络,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能源贸易二模网络的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二模网络密度为0.9167,即28个国家已形成密切的能源贸易关系。中国、印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网络中心度较高,隶属于网络核心位置,而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中心度较低,位于国家-能源网络边缘位置。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能源的进出口水平差异性较大,贸易集团化不明显,不平衡的非互惠性贸易模式在整个贸易中普遍存在。二模网络具有一定脆弱性,并不是完整的网络。中国在贸易网络中扮演着进口发起国和核心国的重要角色。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恒  王丹萌  冯永忠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全球最大的旱区农业生产带。为了解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的农业自然资源状况及分布特征,开展农业资源保护与开发。本研究通过文献整理,系统总结了丝绸之路沿线5大区域,22个重点国家农业耕地、水、光热等农业自然资源概况。结果表明,5大区域内部表现出农业自然资源特征的一致性,区域间则表现出差异性,各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的优势资源条件不同,且限制资源条件也不同;从农业用地面积看,中亚5国、俄罗斯、南亚地区农业用地面积广阔,西亚北非地区与高加索地区农业用地面积较为有限;从农业生产限制因素看,中亚5国和西亚北非地区水资源短缺限制了其农业发展,高加索地区农业用地面积限制了其农业发展,俄罗斯气候寒冷限制了其农业发展,南亚地区水资源短缺和时空分布不均限制了其农业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农业合作潜力巨大,应在认清现有农业自然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完善政策设计与农业合作协议,科学规划,重点领域带动,促进农业自然资源互补,推动各国农业产业协同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慧  张廷龙  刘格  
根据雁阵理论,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按区域划分呈1大3小共4个雁阵。运用1994—2013年的数据测算出中、印、土、哈4国的外贸、外资依存度。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分析归纳4国对外开放的雁型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从对外开放的发展阶段来看,中国逐步由外贸开放转向外资开放,其他3国仍处于外贸开放阶段;2从对外开放的经济效益看,中国的经济效益显著,印、土两国的经济效益尚未显现,哈国仅靠外贸开放部分带动了经济增长;31994—2013年4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中,中国是其他3国平均值的6倍以上。最后提出政策建议:要充分发挥中国的领头雁作用,带动各区域协同发展,促进区域间的贸易结构互补,完善各国贸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远  徐俐俐  
以2005-2014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石油贸易数据为基础,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石油贸易网络结构进行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QAP模型分析石油贸易网络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石油贸易网络结构并非典型的无标度网络,2005-2014年石油贸易联系基本保持不变,贸易量呈增大趋势;石油贸易网络异质化程度较高,核心—边缘结构较稳定,但核心国家数逐步减少的趋势使得整个网络的脆弱性增强。替代能源比重差距、人口差距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石油贸易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石油贸易联系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陆地相邻与否影响不大;语言不同的国家更倾向于建立贸易联系;物流绩效水平差距越大越不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吾斯曼·吾木尔  布娲鹣·阿不拉  丁世豪  
长期以来,我国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合作关系日益密切,贸易额增长迅猛,双方对外贸易中越来越占居重要地位,但也存在产品与别国结构集中,对应性较强、贸易摩擦频繁等各种问题。双边应提高互信度、更加促进多层次的交流,共同合作,在加强互补性的基础上实现农产品贸易的双赢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璐  刘曙光  段佩利  尹鹏  
在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格局演变基础上,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网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①2010年以来,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整体呈现增长态势,德国、法国农产品贸易额始终处于第一位,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空间分异明显,印度是中国最大农产品贸易伙伴。②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网络密度整体较高,农产品贸易关系密切,农产品贸易网络密度呈现先降后升的波动特征。③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网络三个中心度指标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重要节点国家稳中有变,核心国家和中介能力强的国家存在差异。④国家个数最多的凝聚子群包含的国家相对稳定,国家个数较少的五个凝聚子群的组团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很大,丝绸之路经济带农产品贸易网络呈现明显的"核心+半边缘+边缘"空间圈层结构特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喻春娇  阮琪  
从出口产品结构变动角度考察2001-2014年期间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9个国家出口增长的源泉,研究发现:从国别层面看,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大多数国家,如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出口增长主要依赖于集约边际,对少数国家如乌兹别克斯坦等的出口增长依赖于扩展边际。从行业层面看,中国传统的优势产品,如纺织品服装和机电产品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出口扩张主要呈现出"老产品、老市场"的特征,同时显示出"新产品、新市场"的"增量"发展趋势,表明双边贸易存在巨大潜力。从影响二元边际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高洋  
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都在地区的发展浪潮中致力于经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由构想变成为一个个项目的实现,尤其是一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落地,越来越多的沿线国家开始逐渐关注并支持这一促进人类共同进步发展的伟大构想,这对中国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更广泛的合作铺平了道路。然而,受到各类复杂因素的影响,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并非一帆风顺。新形势下,中国需要牢牢抓住发展的历史机遇,与各类国际组织合作,分析区域经济合作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文婧  
本文以贸易便利化为主线,选取2011-2021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贸易伙伴国(地区)相关数据,分析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对双边贸易的影响。在引力模型中引入不同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运用其他相关解释变量对引力模型作出扩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贸易便利化对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双边贸易流量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人口规模、地理距离、我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投资流量对双边贸易也具有促进作用;且通过对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行分类,发现随着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对双边贸易的影响会逐渐变得不显著。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远  张嘉敏  
利用2005年2014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27个国家的煤炭贸易数据构建煤炭贸易网络,对网络密度分布、强度分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QAP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考察了国家间煤炭贸易网络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煤炭贸易网络较为不均衡,仅存在少数几个贸易大国贸易中具有"引领"作用,其中俄罗斯对外出口联系最多,中国在2009年以后成为煤炭进口量最大的国家。各国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与煤炭贸易流量呈现显著负相关;两国是否均为WTO成员国和是否存在陆地接壤同煤炭贸易水平的关系为显著正相关。各国人口数量差值、替代能源比重差值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飘洋  秦放鸣  
"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促进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其中货币流通将大大提高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金融一体化程度。选取中国的上证指数(SZZS)、俄罗斯股票指数(RTS)和哈萨克斯坦股票指数(KASE),根据股票市场综合指数月收盘价序列(2007年10月—2015年5月)的动态轨迹,运用共同趋势和共同周期计量模型,考察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股票市场的协同性,即共同趋势和共同周期。实证结果表明,中、俄、哈3国的股票市场在长期存在共同趋势,在短期不存在共同周期。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喻春娇  阮琪  
从出口产品结构变动角度考察2001-2014年期间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9个国家出口增长的源泉,研究发现:从国别层面看,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大多数国家,如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出口增长主要依赖于集约边际,对少数国家如乌兹别克斯坦等的出口增长依赖于扩展边际。从行业层面看,中国传统的优势产品,如纺织品服装和机电产品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出口扩张主要呈现出"老产品、老市场"的特征,同时显示出"新产品、新市场"的"增量"发展趋势,表明双边贸易存在巨大潜力。从影响二元边际的因素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进口国与中国的收入差距、多边贸易阻力因素对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均有正向影响,而距离因素则对出口增长构成阻碍。中国与贸易伙伴国是否都加入区域合作组织对中国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有正向作用,对中国出口增长的扩展边际的正向作用尚未显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远  张嘉敏  
利用2005年~2014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27个国家的煤炭贸易数据构建煤炭贸易网络,对网络密度分布、强度分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QAP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考察了国家间煤炭贸易网络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煤炭贸易网络较为不均衡,仅存在少数几个贸易大国贸易中具有"引领"作用,其中俄罗斯对外出口联系最多,中国在2009年以后成为煤炭进口量最大的国家。各国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与煤炭贸易流量呈现显著负相关;两国是否均为WTO成员国和是否存在陆地接壤同煤炭贸易水平的关系为显著正相关。各国人口数量差值、替代能源比重差值以及是否使用同种语言和煤炭贸易的关系并不显著。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二虎  陈瑛  李芬英  
采用位序变动指数、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出口依存度,分析2000—2016年陕西省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出口格局及出口依存度的变化。结果显示:(1)陕西省对沿线国家的出口增速较快,主要集中在西亚(中东)地区,其他地区占比较小;(2)陕西省对沿线国家的出口位次中,蒙俄、中亚国家位次整体有了较大的提升,西亚(中东)位次整体较为稳定,中东欧除部分国家位次持续靠前外,大多数国家的位次则处于靠后位置;(3)陕西省对沿线国家出口格局有一定的空间相关性,但集聚效果并不显著;(4)陕西省对沿线国家的出口依存度以及资源和市场的利用率都较低,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