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90)
2023(14270)
2022(12230)
2021(10846)
2020(9553)
2019(22026)
2018(21657)
2017(43112)
2016(22710)
2015(25909)
2014(25842)
2013(25974)
2012(24721)
2011(22737)
2010(23029)
2009(21894)
2008(21695)
2007(19722)
2006(17527)
2005(16273)
作者
(67356)
(56596)
(56443)
(53800)
(36121)
(27025)
(25751)
(21805)
(21120)
(20155)
(19281)
(18804)
(18137)
(18123)
(17812)
(17596)
(16692)
(16638)
(16373)
(16153)
(14381)
(13897)
(13679)
(12856)
(12796)
(12759)
(12500)
(12339)
(11356)
(10998)
学科
(121581)
经济(121453)
管理(70236)
(65048)
(54211)
企业(54211)
方法(48545)
数学(42366)
数学方法(42071)
(29442)
(26810)
中国(26684)
地方(26338)
(25890)
贸易(25879)
(25029)
业经(24016)
(23955)
(21567)
(18446)
金融(18442)
环境(18267)
(17750)
财务(17719)
财务管理(17671)
(17469)
(17274)
银行(17243)
农业(17144)
企业财务(16762)
机构
大学(345953)
学院(344901)
(162121)
经济(159125)
管理(130242)
研究(120812)
理学(111488)
理学院(110296)
管理学(108817)
管理学院(108168)
中国(91899)
(74662)
(71537)
科学(67956)
(60984)
财经(58879)
研究所(54579)
中心(54050)
(53185)
(52860)
(52460)
经济学(52071)
经济学院(46916)
业大(46039)
北京(45308)
财经大学(43383)
(43245)
(42115)
师范(41710)
农业(41219)
基金
项目(218869)
科学(173107)
研究(161648)
基金(160958)
(138594)
国家(137531)
科学基金(117884)
社会(106536)
社会科(101391)
社会科学(101364)
基金项目(84544)
(83961)
教育(73096)
自然(73004)
自然科(71256)
自然科学(71236)
(70088)
自然科学基金(70002)
资助(66866)
编号(63683)
成果(52577)
(50362)
重点(49630)
(48885)
(45426)
国家社会(45065)
课题(44336)
(44039)
教育部(43838)
创新(42721)
期刊
(185400)
经济(185400)
研究(107867)
中国(65228)
(58995)
管理(48930)
学报(48779)
(47731)
科学(45843)
大学(37814)
学学(35984)
(35487)
金融(35487)
农业(31508)
经济研究(31262)
财经(30937)
技术(28964)
教育(27679)
业经(27313)
(26733)
问题(25245)
(24778)
国际(22416)
技术经济(19183)
世界(18327)
统计(17549)
商业(16858)
(16709)
理论(15929)
(15779)
共检索到529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小宁  周晓唯  张夺  
文章根据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沿线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SYS-GMM方法考察了环境规制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以及国际贸易对环境规制的产业结构效应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都显著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明显高于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工具。国际贸易显著地抑制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且国际贸易对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工具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的促进作用较强。技术创新明显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小宁  周晓唯  张夺  
文章根据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沿线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SYS-GMM方法考察了环境规制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以及国际贸易对环境规制的产业结构效应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都显著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明显高于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工具。国际贸易显著地抑制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且国际贸易对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工具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的促进作用较强。技术创新明显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外商直接投资不能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的惯性特征。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晓雷  
中国西北地区及其毗邻的中亚国家所在之地共处亚欧大陆腹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路段,而陆港作为重要的物流节点在区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本文选取西北陆港和中国—中亚五国区际贸易量为研究样本,基于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下陆港建设与区际贸易的关联关系,并依托研究结论提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下强化西北陆港建设的政策建议,有效促进区域贸易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殷琪  
文章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四省区,陕西、新疆、青海和甘肃的出口商品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测算2003—2012年四省区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研究发现:新疆、青海和甘肃三省区的出口商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陕西则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四省区在资源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贸易竞争力较强;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新疆、青海和甘肃三省区处于比较劣势,贸易竞争力弱,陕西则出现由劣势转为优势的趋向,贸易竞争力较强。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应注重后发优势的培养,尽快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婧  张静  付云鹏  
根据中蒙两国2007-2014年相关贸易数据,本文采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Lafay指数,从出口、进口方向对中蒙双边贸易潜力的固定效应和非效率因素进行测度,从商品类别的角度对中蒙双边贸易的潜力和互补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蒙双边贸易存在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且中国对亚洲的进出口效率损失最小,对大洋洲的进出口效率损失最大,中蒙两国在商品进出口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艾麦提江·阿布都哈力克  白洋  邓峰  
本文运用全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9省区市2003~2014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投资结构对产业结构变动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1)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2)与全国比较,丝绸之路经济带投资结构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非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对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积极作用最大,尤其是对西北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西南地区高级化的作用较大,而对全国呈现出消极效应;(3)硬性基础设施投资对西北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积极作用最明显,而软性基础设施投资对西南地区产业高级化的贡献较大。表明调整丝绸之路经济带投资结构能够提高本地和相邻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建军  李扬  
文章通过研究中国与中亚各国产业结构的差异,提出产业结构差异程度值(ISDV)的概念,并利用拓展的引力模型考察了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差异对双边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中亚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对双边贸易的辐射效应更加显著;两国产业结构差异程度越大,越不利于两国产业合作及贸易持续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失衡导致中亚国家心理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与中亚各国产业结构相似度不高,从而引起经济和贸易合作形式过于单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建军  李扬  
文章通过研究中国与中亚各国产业结构的差异,提出产业结构差异程度值(ISDV)的概念,并利用拓展的引力模型考察了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差异对双边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中亚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对双边贸易的辐射效应更加显著;两国产业结构差异程度越大,越不利于两国产业合作及贸易持续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失衡导致中亚国家心理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与中亚各国产业结构相似度不高,从而引起经济和贸易合作形式过于单一。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曹晓晴  杨军  孙江明  
本文在描述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变化趋势和特征的基础上,采用贸易互补性指数(TCI)分析了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农产品贸易互补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之间农产品贸易在2001年后快速增长,但是,中国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间农产品贸易面临贸易产品结构单一、农产品互补性不断降低等风险。因此,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发展契机,强化双边农业经贸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对于促进双边农产品贸易稳定快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辉  李宏伟  
文章基于广义矩估计法,将产业结构分解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两个方面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中西北地区三十个地级市2004年—2013年的面板数据,得出结论: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均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稳定,产业结构高级化表现出不确定性;总体而言,产业结构合理化对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大于产业结构高级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辉  李宏伟  
文章基于广义矩估计法,将产业结构分解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两个方面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中西北地区三十个地级市2004年—2013年的面板数据,得出结论: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均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稳定,产业结构高级化表现出不确定性;总体而言,产业结构合理化对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大于产业结构高级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远  张嘉敏  
利用2005年2014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27个国家的煤炭贸易数据构建煤炭贸易网络,对网络密度分布、强度分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QAP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考察了国家间煤炭贸易网络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煤炭贸易网络较为不均衡,仅存在少数几个贸易大国贸易中具有"引领"作用,其中俄罗斯对外出口联系最多,中国在2009年以后成为煤炭进口量最大的国家。各国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与煤炭贸易流量呈现显著负相关;两国是否均为WTO成员国和是否存在陆地接壤同煤炭贸易水平的关系为显著正相关。各国人口数量差值、替代能源比重差值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远  张嘉敏  
利用2005年~2014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27个国家的煤炭贸易数据构建煤炭贸易网络,对网络密度分布、强度分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QAP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考察了国家间煤炭贸易网络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煤炭贸易网络较为不均衡,仅存在少数几个贸易大国贸易中具有"引领"作用,其中俄罗斯对外出口联系最多,中国在2009年以后成为煤炭进口量最大的国家。各国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与煤炭贸易流量呈现显著负相关;两国是否均为WTO成员国和是否存在陆地接壤同煤炭贸易水平的关系为显著正相关。各国人口数量差值、替代能源比重差值以及是否使用同种语言和煤炭贸易的关系并不显著。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远  雷会妨  
利用2006年~2015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28个国家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数据构建二模网络,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能源贸易二模网络的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二模网络密度为0.9167,即28个国家已形成密切的能源贸易关系。中国、印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网络中心度较高,隶属于网络核心位置,而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中心度较低,位于国家-能源网络边缘位置。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能源的进出口水平差异性较大,贸易集团化不明显,不平衡的非互惠性贸易模式在整个贸易中普遍存在。二模网络具有一定脆弱性,并不是完整的网络。中国在贸易网络中扮演着进口发起国和核心国的重要角色。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田刚  吴天博  张滨  
采用2006~2015年的木质林产品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现状,并利用贸易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潜力。研究表明:两国的经济规模、人均森林资源禀赋差异、同为APEC成员国对双边贸易额有正向影响。两国之间的人口规模、空间距离对双边贸易有负面影响。名义汇率和共同边界没有显著性影响。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大部分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潜力较大。基于实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为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的良性发展提出启示,在继续稳定重点市场的同时,加强对中亚及欧洲木质林产品市场的开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