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06)
- 2023(4757)
- 2022(3935)
- 2021(3311)
- 2020(2827)
- 2019(6531)
- 2018(6532)
- 2017(12302)
- 2016(5815)
- 2015(6466)
- 2014(6319)
- 2013(6537)
- 2012(6392)
- 2011(5991)
- 2010(6124)
- 2009(5980)
- 2008(5669)
- 2007(5034)
- 2006(4839)
- 2005(4571)
- 学科
- 济(55746)
- 经济(55721)
- 地方(15564)
- 管理(14445)
- 方法(13827)
- 数学(12585)
- 数学方法(12547)
- 地方经济(12082)
- 业(11541)
- 中国(9822)
- 学(8170)
- 业经(7968)
- 企(7832)
- 企业(7832)
- 农(7513)
- 关系(7135)
- 经济学(6455)
- 贸(6333)
- 贸易(6328)
- 易(6055)
- 环境(5900)
- 财(5693)
- 融(5672)
- 金融(5672)
- 农业(5663)
- 发(5438)
- 产业(5268)
- 制(5253)
- 经济关系(5229)
- 对外(5211)
- 机构
- 大学(94270)
- 学院(93757)
- 济(56427)
- 经济(55653)
- 研究(38389)
- 管理(32400)
- 中国(28758)
- 理学(27122)
- 理学院(26798)
- 管理学(26512)
- 管理学院(26320)
- 财(22543)
- 经济学(19749)
- 科学(19495)
- 京(19072)
- 所(19057)
- 财经(17836)
- 经济学院(17496)
- 研究所(17001)
- 经(16112)
- 中心(15926)
- 江(14206)
- 院(13607)
- 财经大学(12960)
- 北京(12387)
- 科学院(12019)
- 农(11527)
- 社会(11430)
- 范(11264)
- 经济研究(11216)
- 基金
- 项目(55894)
- 科学(44182)
- 研究(42152)
- 基金(41629)
- 家(35741)
- 国家(35512)
- 社会(30227)
- 科学基金(30060)
- 社会科(28877)
- 社会科学(28872)
- 基金项目(21023)
- 省(20385)
- 教育(17547)
- 资助(17189)
- 划(16409)
- 自然(16296)
- 自然科(15882)
- 自然科学(15880)
- 自然科学基金(15592)
- 编号(15506)
- 发(14262)
- 济(14004)
- 经济(13889)
- 国家社会(13858)
- 成果(12888)
- 重点(12760)
- 部(12628)
- 发展(12385)
- 展(12225)
- 中国(11577)
共检索到157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谢红 巫才林 霍伟东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是一项涵盖政治、经济、交通运输、人文交流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区域合作倡议,对于推动沿线国家参与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心部分,我国西南、西北内陆地区却成为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凹陷地带",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刻不容缓,改变过去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对外开放型经济将是首要的发展思路。以增长极、新经济地理学等区域理论为基础,分析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同时运用省际面板数据探寻该区域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最后基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提出发展该经济带开放型经济的措施和政策建议,以实现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成为丝绸之...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区域经济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谢红 巫才林 霍伟东
1.夯实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即是启动力,基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首先,我国应通过中西部地区,加强与中亚、南亚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航空、铁路、公路、光纤、通信、油气管道等立体的、多维的互通互联通道,为我国对外交流提供载体;其次,我们应该树立共赢理念,"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绝不仅仅是发展国内部分,而更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震
利用时间序列数据,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为研究对象,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相应省份的旅游消费和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这几个省份的旅游业和经济发展状态良好。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得出的结论表明两者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同时显著的误差修正系数表明误差修正项对于短期均衡偏离长期均衡具有修复作用。最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滞后期为1的情况下,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经济增长是旅游消费的单向格兰杰原因,而旅游消费并没有表现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旅游消费 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韩玉军 王丽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由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来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具有重要的国内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从国内意义上来说,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战略,是加快西部大开发、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能够带动沿线城市的开放和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开放前沿。从国际意义上来说,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能够推进中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崔巍平 何伦志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战略构想,是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则是西部地区趁势而起的动力引擎。因而,分析区域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借鉴一般系统理论,构建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系统动态耦合模型,定量分析西部地区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耦合演进过程和趋势。结果表明:利用科技创新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地区的耦合性基础将更好于西南地区。因此,西部地区应充分利用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好契机,继续打好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基础,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步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娟娟 吕冠桥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我国在结构性减速的新常态下启动全面开放工程的重大战略。文章基于经济趋同理论和2003-2014年九个地区的经济指标数据,借助α趋同、β趋同、俱乐部趋同的检验方法,对九个地区的区域经济势差进行测算,客观评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区域的内生发展能力。从研究结论来看,在反映九个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弱的同时,这些区域存在绝对β趋同,广西、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还存在条件β趋同;从俱乐部趋同来看,陕西、重庆、四川等地可以化为一个俱乐部趋同,广西、云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为一个俱乐部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经济战略 区域经济 经济势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之泰
习近平主席关于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启发我们对丝绸之路进行重新审视。从战略价值看,丝绸之路经济带是远远高于丝绸之路的一个全新的概念,是丝绸之路的升华,体现了我国战略方面的全新思维,将影响我国经济的长远部署,是经济领域事关我国世界地位的重要战略考虑,可以形成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前沿,是影响未来世界的一件大事,探讨并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和发展是我国很长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然而,如果没有物流的基础和支持作用,任何地区的发展和对外沟通都会受到制约,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开发和建设必须物流先行,要下大力气进行现代物流系统建设。为更好地奠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基础,我们必须注重物流"桥头堡"的建设;注重当...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丝绸之路 物流先行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霍建国
汉朝的"丝绸之路"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标志,丝绸之路开启的不仅是通商之路,更重要的是开启了中国与西方文明的交流通道,彰显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悠久历史,中华民族对外开放的愿望与精神一直延续至今。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其战略意义十分深远,不仅给中国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豫新 孙培蕾
本文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我国西北段区域1985~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VAR模型分析FDI、经济增长与就业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FDI是经济增长和就业的格兰杰原因,但经济增长不是FDI的格兰杰原因;FDI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经济增长未明显带动FDI流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我国西北段区域应牢牢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机遇,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科学发展的引资策略,优化投资环境以吸引跨国公司进驻该区域,并鼓励企业加大对研发、设计等价值链高端的投资。
关键词:
FDI 经济增长 就业 VAR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辉 李宏伟
基于广义矩估计法,将产业结构分解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两个方面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中西北地区30个地级市2004—2013年的面板数据,得出结论: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均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稳定,产业结构高级化表现出不确定性;总体而言,产业结构合理化对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大于产业结构高级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俞宗
基于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各省份的物流业增加值和GDP面板数据,对相关地区物流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物资流通与地区经济增长尚不存在显著的相互带动关系,物流行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和地区经济增长对物流行业的反向带动作用存在地区间的差异。
关键词:
丝绸之路 物流效率 经济增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国锋 琚望静 冶建明 楚光明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5个省份为例,构建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REE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ArcGIS对2008—2018年REE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时空演化格局分析,运用GM(1,1)灰色模型预测REE系统耦合协调度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资源利用子系统发展水平近年来增速较快,生态环境子系统经历了先下降后增长的趋势,经济增长子系统的时间阶段性明显;(2)REE系统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均值皆呈现波动上升态势,耦合度整体水平较高且分布不均,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不高且梯度差异显著;(3)预测结果显示REE系统耦合协调度未来3年发展大致延续前11年的上升态势,整体耦合协调度达到0.915 5,各省份演进差异明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国锋 琚望静 冶建明 楚光明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5个省份为例,构建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REE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ArcGIS对2008—2018年REE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时空演化格局分析,运用GM(1,1)灰色模型预测REE系统耦合协调度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资源利用子系统发展水平近年来增速较快,生态环境子系统经历了先下降后增长的趋势,经济增长子系统的时间阶段性明显;(2)REE系统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均值皆呈现波动上升态势,耦合度整体水平较高且分布不均,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不高且梯度差异显著;(3)预测结果显示REE系统耦合协调度未来3年发展大致延续前11年的上升态势,整体耦合协调度达到0.915 5,各省份演进差异明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顾剑华 车夏辉 蔡翔 李梦 黄金萍
利用T1T13期丝绸之路经济带9省份工业"三废"、碳排放和GDP等数据计算各省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退耦水平,采用空间统计的Moran指数分析方法对退耦水平空间集聚的结构特征与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全局空间看,各时段9省份的退耦水平正负交替,多数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存在较弱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随机型明显。从局部空间看,各时段9省份的退耦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显著的空间离散型,表现为非均衡的空间分布状态。
关键词:
空间统计分析 退耦水平 丝绸之路经济带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波
通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九省份服务业的现状和趋势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九省份服务业整体经济运行基本平稳,对经济拉动能力在不断增强,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显著。但整体行业基数过低,新兴行业亟待发展,重点行业增速下滑,与全国同频发展,逐步进入经济"新常态",西南四省平均实力超过西北五省。并提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因地制宜选择投入要素,培育服务业的主导产业功能,实现区域服务业产出最大化;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规范服务环境,拓展发展空间,实行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差别化政策;加快服务业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逐步向创新驱动转移,推动消费需求向需求主体发展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服务业 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