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55)
- 2023(17023)
- 2022(14562)
- 2021(13519)
- 2020(11390)
- 2019(26075)
- 2018(25446)
- 2017(48491)
- 2016(26228)
- 2015(29336)
- 2014(28840)
- 2013(28893)
- 2012(26665)
- 2011(24511)
- 2010(24278)
- 2009(22473)
- 2008(21772)
- 2007(18979)
- 2006(17020)
- 2005(14958)
- 学科
- 济(124234)
- 经济(124119)
- 管理(71636)
- 业(67100)
- 企(54582)
- 企业(54582)
- 方法(51378)
- 数学(44177)
- 数学方法(43779)
- 中国(30980)
- 农(28816)
- 学(26719)
- 地方(25799)
- 业经(25386)
- 财(24392)
- 贸(22304)
- 贸易(22290)
- 易(21658)
- 农业(19745)
- 制(18928)
- 环境(18201)
- 和(17552)
- 理论(17323)
- 银(15942)
- 银行(15869)
- 技术(15839)
- 融(15737)
- 金融(15736)
- 地方经济(15379)
- 行(15259)
- 机构
- 大学(386845)
- 学院(383517)
- 济(163365)
- 经济(160295)
- 管理(148137)
- 研究(138684)
- 理学(128689)
- 理学院(127168)
- 管理学(125053)
- 管理学院(124373)
- 中国(101512)
- 科学(87142)
- 京(82911)
- 所(71053)
- 财(69157)
- 农(68310)
- 研究所(65507)
- 业大(60521)
- 中心(59933)
- 财经(56604)
- 江(54060)
- 农业(54015)
- 北京(52728)
- 经(51661)
- 经济学(50404)
- 范(50240)
- 院(49781)
- 师范(49651)
- 经济学院(45258)
- 州(43276)
- 基金
- 项目(264732)
- 科学(207130)
- 基金(193684)
- 研究(186594)
- 家(172175)
- 国家(170825)
- 科学基金(144602)
- 社会(119925)
- 社会科(113786)
- 社会科学(113756)
- 基金项目(102728)
- 省(101099)
- 自然(95104)
- 自然科(92876)
- 自然科学(92849)
- 自然科学基金(91219)
- 划(86228)
- 教育(83988)
- 资助(80272)
- 编号(72620)
- 重点(59790)
- 部(58245)
- 成果(57956)
- 发(57514)
- 创(54413)
- 创新(50920)
- 科研(50874)
- 课题(50395)
- 国家社会(50282)
- 教育部(49326)
- 期刊
- 济(178921)
- 经济(178921)
- 研究(112949)
- 中国(68999)
- 学报(67866)
- 农(61360)
- 科学(61177)
- 管理(54060)
- 大学(50145)
- 财(49285)
- 学学(47666)
- 农业(42703)
- 教育(35101)
- 技术(30441)
- 经济研究(30188)
- 融(29785)
- 金融(29785)
- 财经(28179)
- 业经(27090)
- 经(24346)
- 问题(23472)
- 业(22862)
- 技术经济(19590)
- 贸(19538)
- 科技(18929)
- 版(17991)
- 世界(17982)
- 资源(17503)
- 图书(17420)
- 国际(17325)
共检索到558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冯斐 冯学钢 唐睿
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衡量"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西北沿线省(区)入境旅游竞争力,发现沿线各省(区)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其中陕西和内蒙古的入境旅游业拥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其他四省(区)的竞争优势尚未显现。进一步借助面板数据分析发现,对于沿线省(区)整体的研究,低度寡占型的市场结构及人力资本要素投入对入境旅游竞争力的提高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较低效的固定资产投入、欠发达的旅游交通水平对其入境旅游竞争力的提高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就各省(区)而言,低度寡占型的市场结构对甘肃和宁夏的入境旅游竞争力分别产生了负向和正向的不同影响,旅游交通因素对不同省(区)入境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殷琪
陕西、新疆、青海、宁夏和甘肃西北五省是中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地区,但是贸易竞争力却处于较低水平,是哪些因素影响五省贸易竞争力的提升呢?本文在对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基础上,选取2002~2011年相关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丝绸之路经济带陕西、新疆、宁夏、青海和甘肃西北五省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创新、经济人口、财政政策和经济增长等因素对五省贸易竞争力影响表现各不相同,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程广斌 张雅琴
将科技创新分解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2个阶段,运用SUPER-SBM模型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科技创新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并选用面板Tobit模型对技术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省份科技创新效率不断提升,但不同省份之间在科技创新的不同阶段效率差距较大。劳动者素质对技术研发效率的提高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成果转化效率影响不显著;对外开放对技术研发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成果转化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政府支持对技术研发效率影响不显著,对成果转化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对技术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影响均不显著。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程广斌 张雅琴
将科技创新分解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2个阶段,运用SUPER-SBM模型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科技创新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并选用面板Tobit模型对技术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省份科技创新效率不断提升,但不同省份之间在科技创新的不同阶段效率差距较大。劳动者素质对技术研发效率的提高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成果转化效率影响不显著;对外开放对技术研发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成果转化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政府支持对技术研发效率影响不显著,对成果转化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艳
文章将生态效率分为工业生产生态效率和环境保护生态效率2个阶段,利用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生态效率进行综合评价,通过Arcgis分析沿线各省份2007-2016年生态效率的空间格局演变情况,在此基础上,基于FDI与产业结构优化视角选用面板Tobit模型对工业生产阶段、环境保护阶段和全过程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省份生态效率值大幅度下降,各省份之间生态效率差异明显;工业生产阶段的生态效率明显高于环境保护阶段。FDI在工业生产阶段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生态效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产业结构优化未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生态效率产生显著的提升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谭涛 吴江 王旻轲 彭扬
根据2011-2016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28个国家的121家商业银行数据,采用考虑中间产品和结转产品的两阶段动态网络SBM模型,对商业银行的整体效率、不同阶段效率以及不同时期效率进行了研究,并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了效率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有:一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商业银行的总体效率呈现"先升-后降-再升"的N型变化趋势。二是东亚、西亚的商业银行效率较高,东欧、南亚、中亚、中欧的商业银行效率表现一般,南欧的商业银行效率最差。三是中等偏下收入国家的效率最高,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综合技术效率最低,高收入国家的纯技术效率最差。四是非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要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要高于非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上市商业银行的效率要高于非上市商业银行的效率,商业银行规模越大效率越高。五是通货膨胀水平、就业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盈利能力、银行规模、经营成本对商业银行的综合技术效率有显著影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天博 孙平军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在木质林产品方面存在较大的互补性和广泛的合作空间,据此基于2001—2019年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47个主要出口对象国家的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对其出口贸易效率、贸易潜力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47个国家木质林产品的出口贸易效率整体水平一般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性,但未来出口贸易潜力与提升空间巨大;未来贸易效率提升的关键在于双边经济规模的发展和贸易便利化程度的改善,以及加快中国木质林产品转型升级。从提升与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积极推动国内林产工业的转型、加大政府对木质林产品出口的扶持力度等3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菲菲 耿修林 袁少茹
采用多维超体积生态位模型,基于2007-2016年新丝绸之路经济带9省(市、自治区)的统计数据,从"生态位值"、"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生态位适宜度"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各省(市、自治区)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生态位。研究发现:各省(市、自治区)旅游产业竞争力生态位值并未随时间变化呈现较明显的增长态势,竞争力生态位差异较大,相对而言,西南地区旅游产业竞争力综合生态位高于西北地区;十年间四川省生态位宽度呈缩减趋势,陕西、新疆、甘肃生态位宽度略有扩张,其余各省域呈现出高低交叉的动态变化;各省(市、自治区)旅游产业竞争力生态位重叠度较高;大部分省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生态位适宜度在不断上升。最后从扩充、分离、优化生态位三方面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省域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孙泽生 潘莉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依托,基建关联产业则是中国的优势产业。本文纳入沿线国地理、制度和"一带一路"响应等因素,利用面板引力模型实证估计中国对20个"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基建关联产业的出口潜力。研究发现:中国和沿线国的经济增长、地缘相近、贸易开放度以及沿线国对"一带一路"响应都显著促进中国的基建关联产业出口,自贸区和亚欧大陆桥等因素则表现出对中国基建关联产业出口的替代效应。中国对俄罗斯、伊朗、沙特阿拉伯、印度和阿联酋等国基建关联产业的出口潜力较大;2018-2022年间中国对"丝绸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美霞
西北五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通过明确战略定位、建立起初步互通的物流通道、培育发展新产业、搭建对外开放合作沟通交流新平台、扩大文化交流与宣传等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战略定位相似、建设目标雷同、无序竞争、经济基础薄弱、缺乏有效平台和载体等。为此,从搭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平台、整合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区域内资源、发挥各省区比较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提出沿线省区协作联动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省区协作 联动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玉雯 薛伟贤
对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实现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进行识别,探索沿线国家在协同发展进程中经济增长动力、市场分割程度、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的不适应,有助于准确认识和把握沿线国家的协同发展规律。本文立足于区域协同发展的特征,基于区域比较优势的空间关联及其内在扩散作用机理,从比较优势(RCA)、经济联系(RER)和价值链分割(RVS)三个维度构建理论模型,运用哈肯模型实证分析2008-2012和2013-2017十年间两阶段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42个主要国家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并进行分阶段识别序参量。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比较优势演化存在显著的关联性,沿线国家协同发展的序参量由2008-2012年第一阶段的RCA转变为2013-2017年第二阶段的RCA和RVS,实现了由单一驱动机制转向多重驱动机制的协同演变,沿线国家协同发展进程进入了新阶段,协同程度整体上由低协同状态上升为高协同状态;市场分割程度降低,得益于沿线国家技术差距的缩小以及技术溢出水平的提高;协同发展的国际市场环境逐渐开放并得以优化;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区与拓展区协同发展水平的差距在逐渐缩小。研究结论旨在为沿线各国加快构建协同发展创新机制与合作协同体系,以及解决丝路沿线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震
利用时间序列数据,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为研究对象,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相应省份的旅游消费和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这几个省份的旅游业和经济发展状态良好。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得出的结论表明两者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同时显著的误差修正系数表明误差修正项对于短期均衡偏离长期均衡具有修复作用。最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滞后期为1的情况下,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经济增长是旅游消费的单向格兰杰原因,而旅游消费并没有表现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旅游消费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付韶军
本文运用基于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面板数据模型,测算了1997~2013年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省区市技术效率,并进一步分析了各省区市TFP(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对外开放、财政金融支持和交通基础设施对各省区市的技术效率产生了积极作用,均存在正向的技术溢出效应。为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省区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应该继续深化对外开放,推进贸易畅通;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实现货币流通;推进交通设施建设,加强道路联通。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刁莉 罗培 胡娟
本文基于对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分析,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19个国家2002—2015年的相关数据,构建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贸易非效率模型研究我国对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出口潜力和出口效率,并分析了导致贸易非效率的制度性影响因素。模型的回归结果说明,贸易潜力的决定因素有进出口国家的人均GDP、人口总量、地理距离、共同边界以及进口国是否为内陆国家。对贸易非效率的研究表明,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良好的基础设施、较高的贸易自由度和较高的货币自由度四个因素都能显著降低贸易非效率、促进出口增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苗 任保平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紧紧围绕着一个“通”字,加强区域之间的互联互通建设对提升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绩效意义重大。本文从“五通”角度构建指标体系,采用面板数据熵值法对2013—2018年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沿线省区的经济发展绩效进行测算分析。测算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确实为西北沿线省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省区之间经济发展仍呈现出很强的不协调性。政策沟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水平的差异不仅是影响经济发展绩效变动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区域发展不协调的主要原因。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沿线省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桎梏亟待解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