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23)
- 2023(4405)
- 2022(3632)
- 2021(3427)
- 2020(2854)
- 2019(6460)
- 2018(6174)
- 2017(12663)
- 2016(6456)
- 2015(7430)
- 2014(7340)
- 2013(7267)
- 2012(6840)
- 2011(6028)
- 2010(6673)
- 2009(6663)
- 2008(5699)
- 2007(5330)
- 2006(5034)
- 2005(4924)
- 学科
- 济(26169)
- 经济(26135)
- 融(25217)
- 金融(25217)
- 银(22477)
- 银行(22472)
- 行(21881)
- 业(20076)
- 管理(18874)
- 企(16585)
- 企业(16585)
- 中国(16307)
- 制(11124)
- 中国金融(10907)
- 财(10064)
- 农(8668)
- 地方(8001)
- 体(7442)
- 务(7238)
- 财务(7213)
- 财务管理(7197)
- 业经(7054)
- 企业财务(6834)
- 方法(6510)
- 农业(6192)
- 制度(5901)
- 度(5901)
- 数学(5548)
- 贸(5422)
- 数学方法(5412)
- 机构
- 学院(87703)
- 大学(85573)
- 济(38588)
- 经济(37600)
- 中国(32528)
- 管理(30257)
- 研究(30159)
- 理学(24200)
- 理学院(23978)
- 管理学(23614)
- 管理学院(23465)
- 财(21471)
- 银(17880)
- 京(17560)
- 银行(17294)
- 中心(16728)
- 行(16306)
- 财经(16042)
- 所(15257)
- 科学(15140)
- 融(15089)
- 金融(14787)
- 人民(14556)
- 江(14455)
- 经(14307)
- 农(13432)
- 研究所(13015)
- 国人(13006)
- 中国人(12927)
- 州(12854)
- 基金
- 项目(48863)
- 研究(39773)
- 科学(37787)
- 基金(34111)
- 家(28237)
- 国家(27936)
- 社会(24870)
- 科学基金(23706)
- 社会科(23629)
- 社会科学(23624)
- 省(19785)
- 教育(17588)
- 基金项目(17397)
- 编号(17086)
- 划(15820)
- 成果(15449)
- 资助(14702)
- 自然(13253)
- 自然科(12928)
- 自然科学(12927)
- 自然科学基金(12692)
- 课题(12223)
- 性(11625)
- 发(11441)
- 重点(11135)
- 融(10707)
- 部(10636)
- 创(10591)
- 制(10572)
- 项目编号(10564)
共检索到157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少军
"丝绸之路"金融法律合作必须在全球性国际金融组织和相关法规的调整下进行,包括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世界银行等,同时要受相关区域性金融及法律合作组织的规范。"丝绸之路"金融法律合作机制主要包括市场准入法律机制、货币流通法律合作机制、外汇管制法律合作机制、投资开发法律合作机制、证券市场法律合作机制和司法裁判法律合作机制,需要正确处理国内法和全球性金融法律的合作问题、国内法与区域性金融法律的合作问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珉
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畅通的实现,海关国际合作法律机制构建是其保障,其框架思路是在"互通互联,共建丝绸之路"海关合作倡议背景下,围绕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3M理念,在海关通关方面的多层次、全方位合作。3M理念在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多双边及区域海关合作中得到广泛应用,虽然多双边及区域海关行政互助机制已经建立,但在具体实施中由于各国国情、法律体制不同,在海关、行政、刑事等领域的法律规定并不一致,使得各国或地区在开展信息互换、监管互认和执法互助过程中面临挑战。我国海关应充分对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以国内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袁利华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我国近来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构想,试图沿着古丝绸之路大力打造中国联接欧亚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区。文章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才能顺畅运行,应构建正式的多层级合作机制、完善跨界运输法律机制、促进域内经贸立法及法律实施、建立次区域框架下的争端解决机制及安全预警机制。
关键词:
丝绸之路 次区域合作 法律保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苏荣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哈萨克斯坦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并倡议从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五个方面来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将给沿途地区发展振兴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对进一步发展中国同中亚国家的友好关系、深化区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詹姆斯·麦克布莱德 李笑然
两千多年前,中国的汉王朝开辟了丝绸之路,形成了一张连接南亚、中亚与中东、欧洲的商业网络。如今,新丝路计划的提出,旨在加强中亚、东亚之间的联系。这一概念在美国和中国都被提及,然而背后的原因却截然不同。2011年,在从阿富汗撤军时,美国提出大中亚经济计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的观点,以求政治稳定。2013年,中国主席习近平发表其关于中国主导的丝绸之路的观点,从而促进贸易流通,保证稳定的能源供给,推动亚洲基础设施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韩永红 石佑启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法律保障机制旨在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设置路线图,固定合作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增强合作的稳定性。这一法律保障机制的构建既需要处理好与现行多边、双边法律机制之间的关系,也需要国内法的支撑。因此,海上丝绸之路的法律保障机制应是一个多层级的、多主体参与的、国际法与国内法衔接、正式机制与非正式机制相结合的网络化体系。广东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应努力在该法律保障机制的构建过程中做出新的制度探索。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广奇 肖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合作正在为合作共赢融通更多商机。同时,互联网技术因其具有汇集社会资本、削减贸易成本、降低信息不对称等优势,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合作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本文利用SWOT模型,对互联网时代下"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合作的优势、劣势、机会及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利用互联网重构"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合作模式的新举措:建设第三方支付和跨境电子贸易服务平台;建立区域
关键词:
互联网技术 丝绸之路经济带 金融合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翠萍 张文中
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大背景,中国与中亚国家在货币金融合作方面关系日趋紧密。如何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货币金融合作,更好地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流动性及资金支持是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中国与中亚国家间货币金融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本文分析了两者货币金融合作的动因、进展、障碍因素,并提出了中国与中亚货币金融合作的战略选择。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小东 海兰 马岩祥
在"一带一路"与"光明之路"实现对接的大背景下,中哈两国开展全方位合作。中国在货币合作、金融机构设置、贷款支持、合作基金设立、金融监管等多方面支持中哈产能合作。中哈产能合作面临着经济增长不确定、汇率波动幅度大等风险,应该从区域政治环境、融资渠道、基础设施、信息共享和监测预警、人民币的结算功能、金融监管规则等方面采取相应风险防范措施。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程贵 丁志杰
一、引言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出访哈萨克斯坦时,首次正式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并倡议沿线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贸易畅通、道路联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实现欧亚之间的商品贸易、资源开发、金融合作以及区域稳定等目标。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与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阐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原则、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广奇 黄伟丽
互联网与金融业的深度融合对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合作的模式、机制、规则、方式、范围等具有巨大的创新与促进作用。现有的线下丝路金融合作进展、沿线国家信息通信技术的逐步提高、中国领先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及其可行的征信模式为互联网时代的丝路金融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沿线国家金融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金融风险防范及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尚待完善,复合型国际专业人才的缺乏,成为以互联网促进丝路金融合作的制约因素。因此,逐步促进沿线国家金融协同发展,全面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金融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培养复合型国际专业人才是借助互联网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合作的解决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姚德权 黄学军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复苏和发展,短期合作目标和关键棋局在中亚和俄罗斯,包括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亚五国以及俄罗斯。习总书记就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出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翠萍 张文中
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大背景,中国与中亚国家在货币金融合作方面关系日趋紧密。如何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货币金融合作,更好地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流动性及资金支持是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中国与中亚国家间货币金融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本文分析了两者货币金融合作的动因、进展、障碍因素,并提出了中国与中亚货币金融合作的战略选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程贵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倡导相关国家加强货币金融合作。中亚是中国向西开放的第一站,也是中国推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利益核心区,两者可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核心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核心区货币金融合作不仅符合各方利益,而且是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与改善国际治理体系的必然要求。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核心区国家已在货币互换、本币结算、投融资机构、金融监管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但也面临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大国博弈下的货币主导权竞争、货币不可自由兑换及区域安全等方面挑战。需要相关国家加强双边和多边交流协作、深化经济合作、协调宏观经济政策,为核心区货币金融合作创造良好环境。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国际核心区 货币金融合作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马广奇 黄伟丽
在"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和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传统线下金融媒界依赖度高、合作成本高、合作范围窄和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等局限性日益显现。应将互联网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合作中,夯实基于互联网的金融合作基础,创新贸易金融合作方式,构建多层次投融资金融合作市场,促进丝路货币金融合作。
关键词:
互联网 丝绸之路经济带 金融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