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76)
2023(14653)
2022(12390)
2021(11380)
2020(9756)
2019(22161)
2018(21885)
2017(42858)
2016(23402)
2015(25962)
2014(25680)
2013(25454)
2012(23430)
2011(20950)
2010(21521)
2009(20522)
2008(20820)
2007(19098)
2006(16850)
2005(15439)
作者
(65799)
(55193)
(54828)
(52349)
(35276)
(26328)
(25123)
(21237)
(20479)
(19954)
(18493)
(18206)
(17678)
(17319)
(17268)
(16934)
(16563)
(16433)
(16129)
(15804)
(13684)
(13523)
(13415)
(12579)
(12350)
(12338)
(12332)
(12212)
(11043)
(10900)
学科
(103367)
经济(103262)
(96099)
(86116)
企业(86116)
管理(82944)
方法(45107)
数学(35998)
数学方法(35639)
(33740)
(33238)
业经(31624)
中国(24455)
(24423)
财务(24386)
财务管理(24352)
企业财务(23094)
农业(22970)
(21460)
(20271)
贸易(20262)
(20049)
技术(19922)
(19721)
地方(18810)
(17974)
理论(17618)
(17234)
(15276)
银行(15255)
机构
学院(340010)
大学(332282)
(147590)
经济(144740)
管理(136824)
理学(116911)
理学院(115823)
管理学(114187)
管理学院(113549)
研究(108720)
中国(85588)
(70627)
(68206)
科学(62267)
财经(55243)
(55172)
(54493)
(53169)
中心(50281)
(49892)
研究所(48647)
业大(46386)
经济学(43971)
农业(43284)
北京(42665)
(41848)
(40433)
财经大学(40369)
师范(40104)
经济学院(39780)
基金
项目(213304)
科学(169917)
研究(160609)
基金(155347)
(132512)
国家(131277)
科学基金(114782)
社会(102911)
社会科(97666)
社会科学(97639)
(84888)
基金项目(81501)
教育(73793)
自然(72978)
自然科(71317)
自然科学(71297)
自然科学基金(70103)
(69588)
编号(66712)
资助(63748)
成果(53707)
(47795)
重点(47521)
(47220)
(46830)
课题(45258)
(43765)
创新(43346)
国家社会(41776)
教育部(41636)
期刊
(170519)
经济(170519)
研究(100361)
中国(62724)
(59032)
管理(55058)
(51897)
科学(43715)
学报(43454)
农业(35127)
(34371)
金融(34371)
大学(33662)
学学(31992)
教育(31791)
技术(31396)
业经(30135)
财经(27863)
经济研究(26920)
(24031)
问题(22281)
(21175)
(19905)
技术经济(19852)
国际(17763)
现代(17154)
商业(17132)
财会(17029)
世界(16927)
统计(15959)
共检索到514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海力皮提木·艾比卜拉  谢富纪  叶广宇  
基于东道国倾向于绿地新建投资的引资偏好视角,利用演化博弈理论考察"东道国引资偏好"对企业OFDI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通过Hotelling模型建立资本密集型企业(知识或技术密集度较高)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本含量较低、劳动力需求较大)海外市场进入模式决策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东道国引资偏好下两类企业OFDI进入模式选择的变迁机理。本文发现: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进程中,当东道国对绿地新建投资具有较强的引资偏好并提供力度较大的政策支持(减免税等优惠)时,市场会出现两类企业都通过绿地新建投资进入国际市场的演化均衡状态;反之,当选择绿地新建投资模式的外资企业因"东道国引资偏好"而能够获得的政策支持力度(便利条件)较小时,市场不会达到各类企业或其中的一部分企业均选择某一种市场进入方式(并购或新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稳定状态。此时,各类企业在不同时期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具有差异性,"东道国引资偏好"对于外资企业在当地的绿地新建投资行为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同时,本文通过实际OFDI案例对研究结论进行了佐证,并且展开了相关的讨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程时雄  刘丹  
使用Zephyr数据库中2010—2015年的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案例并结合各企业年报数据,建立Logistic二元选择模型,从企业异质性和东道国特征等因素出发,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企业规模较大和研发水平较高的中国企业倾向于选择绿地投资的模式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当东道国市场规模越大、与中国的文化距离越大、治理水平越高时,中国企业越倾向于选择跨国并购的模式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而企业战略资产水平、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企业生产率以及东道国创建企业成本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两种模式的选择无显著影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何邦路   吴秀敏   吉锐   曾洁  
本文基于风险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利用2016—2020年中国对72个国家(地区)的农业直接投资数据,实证检验了东道国农业投资风险对中国对外农业直接投资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1)现阶段中国对外农业直接投资既不是单纯的风险规避也不是完全的风险偏好,而是同东道国农业投资风险呈倒U形关系。现阶段中国在大部分国家的农业投资处于风险寻求的“黄金期”(倒U形曲线左侧的样本约占72.78%)。(2)企业营业收入水平削弱了东道国农业投资风险和中国对外农业直接投资规模间的倒U形关系,企业的“趋利”现象使得其对风险的敏感度整体下降,进入和退出东道国市场的速度均有所减缓,放大了风险。(3)中介机制检验表明,东道国农业投资风险通过改变东道国制度质量进而影响中国对其农业直接投资规模。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丽丽  龚静  
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逐渐向服务业的集聚,除了传统的投资动机外,是否存在服务业发展这一新的内在机制吸引着中国企业的投资行为呢?本文在国内外对于服务业投资动机的文献基础之上,归纳出东道国服务业发展所具有的两大投资吸引力:利润寻求型和贸易促进型。随后,在这一假设下,利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170个东道国(地区)2003-201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计量分析得出了东道国服务业发展状况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对其直接投资的结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贾玉成  张诚  
将中国OFDI动机区分为市场、资源和战略资产寻求,将东道国区分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将东道国制度细分为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利用2005-2012年中国对78个国家的OFDI数据,基于投资引力模型检验了中国OFDI的区位选择特征。检验发现中国OFDI无论在整体上还是在具体投资动机上,对东道国制度偏好都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化特征,即低政治制度偏好和高经济制度偏好。进一步的检验发现,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OFDI区位选择特征与全样本检验结果基本一致,而对发达国家则表现出了包括政治和经济制度在内的整体高制度偏好。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贾玉成  张诚  
将中国OFDI动机区分为市场、资源和战略资产寻求,将东道国区分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将东道国制度细分为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利用2005-2012年中国对78个国家的OFDI数据,基于投资引力模型检验了中国OFDI的区位选择特征。检验发现中国OFDI无论在整体上还是在具体投资动机上,对东道国制度偏好都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化特征,即低政治制度偏好和高经济制度偏好。进一步的检验发现,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OFDI区位选择特征与全样本检验结果基本一致,而对发达国家则表现出了包括政治和经济制度在内的整体高制度偏好。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蔡伟毅  孙传旺  陈珉昊  
本文探究了东道国恐怖活动对中国OFDI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本文发现,第一,东道国恐怖活动对中国在该国的OFDI有“挤出效应”,但是对中国在该国周边国家的OFDI却有“挤入效应”。第二,恐怖活动仅能使低转移成本的OFDI发生区位偏好转移,并不会影响高转移成本的OFDI,即中国OFDI区位转移存在“选择偏好”。第三,大规模的严重恐怖活动使中国OFDI的区位偏好发生转移,但是小范围的恐怖活动则影响有限。第四,恐怖活动不仅使中国OFDI向地理距离较近的地区转移,也使其向制度距离较近的地区转移,即中国OFDI区位转移存在“流向偏好”。本文的研究发现为中国OFDI的战略布局提供了现实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丙利  
文章利用2003年~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东道国国家风险对中国企业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总体来看,中国企业OFDI并没有风险偏好的特点;东道国风险对不同动机的OFDI影响不同,资源寻求型OFDI具有风险偏好的特点,而市场寻求型OFDI则有明显的风险规避意识,战略资产寻求型OFDI与东道国风险则没有显著相关关系;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东道国风险反应不同,国有企业OFDI属于风险偏好型,而民营企业则是风险规避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晓宁  
运用2001—2009年1569家中国对外投资企业样本数据,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区位选择的东道国因素和企业异质性因素进行全方位的实证考察。研究表明:企业生产率、企业规模和研发投入等变量均对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决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东道国市场规模、自然资源和制度环境变量对企业的对外投资区位决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东道国税率水平、劳动力成本、文化距离和地理距离变量与企业选择该东道国投资的概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从企业性质来看,私营企业相比于国有企业对相关影响因素的反应更加敏感;从洲际比较来看,相对于在亚洲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敏  刘金山  李雨培  
从制度视角研究中国OFDI(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但许多研究尚不全面和深入。本文基于中国2003-2014年中国对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的OFDI流量数据,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和投资引力模型,把母国投资动机和东道国制度相结合,共同研究东道国制度和双边制度距离对中国OFDI以及不同投资动机OFDI投资选择和投资规模的影响。研究表明:(1)东道国政治制度对中国OFDI投资选择和规模影响不显著;东道国经济制度对中国OFDI投资规模有显著正向影响;东道国文化制度对中国OFDI投资选择有显著正向影响。(2)三种制度距离绝对值对中国OFDI投资规模影响显著为正,中国OFDI呈现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蒋殿春  
本文在Dixit (1980)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对外直接投资在东道国市场形成的进入壁垒效应,同时解释了为什么产品出口厂商无法象跨国公司的子公司那样,利用生产的规模经济因素消除潜在竞争压力。这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海默关于对外直接投资“消除竞争”的论点构成了新的论据。模型显示,由于国际市场仍然存在自然或人为的贸易障壁,在相关市场内沉没成本对未来的竞争模式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丛静  张宏  
作为政府主导的跨国经营活动,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不同于传统投资动机理论的独特属性。利用2003~2011年45个国家或地区的面板数据,按其经济发展水平分为OECD和非OECD国家或地区,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东道国国家特征对中国OFDI动机的影响和动机转变的现实性。结果表明:东道国市场规模、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开放程度对中国OFDI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技术水平则体现为比较显著的负向影响。在中国企业OFDI的动机构成中,市场获取动机最为重要,资源获取动机仍然占有一席之地,而技术获取动机的地位有待提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武力超  杨帆  姜炎鹏  肖成琳  
近几十年来,中国企业在海外实施并购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区位选择作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战略决策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文章基于Probit模型,采用2004~2019年中国企业发起的2122件跨国并购数据,对企业跨国并购的区位选择与全球城市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异质性对企业全球城市的选择有积极的影响,而且随着东道国贸易开放度、市场规模、产业结构的提升,这种影响会更加显著。异质性的分组结果表明,企业所属行业的技术密集度、并购金额、企业估值、采取私募或风投方式进行融资对企业选择全球城市作为投资目的地有正向影响,相反,并购时采取完全控股方式则会削弱这种正向影响。文章认为这种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全球城市的独特属性所引起的,因为其具有的特性包括国际化的环境、高级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地、与其他地区的高连接度、世界经济组织高度集中的控制点等,这使得企业可以更容易地收集到与东道国相关的信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因母国和东道国之间的异质性而产生的外来者劣势。文章的研究对中国企业如何更好地进行海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庄序莹  唐煌  林海波  
近年来税收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性日益显示。本文将东道国税收环境概括为总体税负、税制合理性、税收管理效率与税收透明度四个维度。本文收集了2012-2017年沪深A股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170家上市公司在77个境外国家和地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数据,利用混合回归方法从微观企业行为出发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与东道国税收环境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倾向于在总体税负低、税收效率高且签订税收协定的东道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但对东道国税收透明度的敏感程度不高;不同的行业对东道国税收环境敏感度也不同,批发和零售行业对东道国税收管理效率、税收透明度更为敏感,而制造业则对东道国税制复杂程度更为敏感。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蔡承彬  
本文利用"中国全球投资追踪"数据库,采用面板离散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经济风险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工程项目投资总体上存在风险偏好,更倾向于投资经济风险较高的国家和地区。但分样本来看,中国企业工程项目投资呈现出明显的风险偏好,而对外直接投资则没有明显的投资风险偏好。这说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整体呈现高风险偏好主要是由于工程项目投资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屏蔽效用。其次,本文的研究结果还显示,不论是对外直接投资还是工程项目投资,东道国(地区)市场规模、企业综合税率均是影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