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46)
- 2023(11971)
- 2022(10025)
- 2021(9100)
- 2020(7980)
- 2019(18288)
- 2018(18239)
- 2017(35586)
- 2016(19452)
- 2015(21782)
- 2014(21820)
- 2013(22123)
- 2012(20490)
- 2011(18224)
- 2010(18783)
- 2009(17944)
- 2008(18475)
- 2007(17424)
- 2006(15314)
- 2005(13741)
- 学科
- 业(92826)
- 济(88726)
- 经济(88618)
- 企(75339)
- 企业(75339)
- 管理(69263)
- 农(46855)
- 方法(39562)
- 数学(31213)
- 数学方法(30996)
- 农业(30969)
- 业经(30140)
- 财(29652)
- 务(21700)
- 财务(21678)
- 财务管理(21642)
- 企业财务(20343)
- 中国(19985)
- 制(19445)
- 技术(17295)
- 贸(16482)
- 贸易(16477)
- 地方(16178)
- 易(16033)
- 策(15889)
- 和(15454)
- 理论(14358)
- 划(14344)
- 体(14304)
- 学(13148)
- 机构
- 学院(291719)
- 大学(284389)
- 济(125531)
- 经济(123069)
- 管理(119738)
- 理学(102410)
- 理学院(101511)
- 管理学(100208)
- 管理学院(99692)
- 研究(91177)
- 中国(73822)
- 农(64776)
- 京(58430)
- 财(57855)
- 科学(54177)
- 农业(49915)
- 业大(47533)
- 所(46982)
- 江(46525)
- 财经(45668)
- 中心(43827)
- 研究所(41998)
- 经(41213)
- 经济学(36916)
- 州(36309)
- 北京(36243)
- 经济管理(34737)
- 经济学院(33576)
- 财经大学(33006)
- 范(32995)
- 基金
- 项目(185746)
- 科学(146669)
- 研究(137688)
- 基金(135024)
- 家(116331)
- 国家(115175)
- 科学基金(99841)
- 社会(88719)
- 社会科(83771)
- 社会科学(83742)
- 省(74743)
- 基金项目(72290)
- 自然(63653)
- 自然科(62166)
- 自然科学(62142)
- 自然科学基金(61096)
- 教育(60990)
- 划(60466)
- 编号(57330)
- 资助(53912)
- 成果(45100)
- 业(41968)
- 部(41613)
- 创(41225)
- 发(40826)
- 重点(40614)
- 创新(37760)
- 课题(37218)
- 国家社会(36327)
- 制(36072)
- 期刊
- 济(150618)
- 经济(150618)
- 研究(80862)
- 农(66381)
- 中国(55750)
- 财(49345)
- 农业(44455)
- 管理(43950)
- 学报(42447)
- 科学(41331)
- 大学(32815)
- 学学(31490)
- 业经(30898)
- 融(29042)
- 金融(29042)
- 技术(26783)
- 业(24098)
- 财经(22953)
- 教育(21497)
- 经济研究(20918)
- 问题(20432)
- 经(19807)
- 技术经济(18085)
- 版(15626)
- 世界(15407)
- 农村(15163)
- 村(15163)
- 财会(14891)
- 商业(14717)
- 现代(14356)
共检索到438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胡小平 何官燕 贾晋
笔者在对2个"东桑西移"工程实施县进行实地调研,并对3个具有代表性的养蚕户栽桑养蚕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先进生产技术的引入、蚕茧销售价格的提高以及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对提升桑蚕业的利润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关部门在"东桑西移"工程实施过程中应加大在这三个因素上的政策扶持力度。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兴明 熊超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Malmqiust指数方法测算了2001—2008年中国蚕桑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重点分析了"东桑西移"实施后中西部蚕区蚕桑生产效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新世纪以来的中国蚕桑生产的TFP保持了较快的增长,由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增长共同推动;西部蚕区TFP增长对促进其生产增长作用显著,"东桑西移"工程对中西部蚕区的技术效率有积极作用,但对推动中西部蚕区技术效率和TFP的快速增长作用有限,中西部蚕区除了注重技术的推广外还要加快以组织经营模式为代表的制度优化来加速TFP的增长。
关键词:
东桑西移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晴 刘洋 周振亚
[目的]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桑蚕产业空间格局发生的以"东桑西移"为特征的演变,中国桑蚕产业主产省份以及各自的比较优势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方法]文章借助产业集中度、产业比较优势等指标分析方法,对我国桑蚕产业主产区的比较优势进行研究,分析我国桑蚕产业主产区比较优势变迁的影响因素。[结果](1) 2003—2015年间,我国蚕茧产业集中度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特点;(2)广西、浙江、重庆、云南、陕西、四川6省份桑蚕产业具有显著规模优势(SAC> 2)传统桑蚕产业大省浙江省的生产效率比较优势明显下滑,广西和云南两省综合比较优势持续提升,产业生产明显出现向西部和中部地区转移的现象;(3)资源、经济、市场、技术、生态、政策等6个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了我国桑蚕产业主产区比较优势的形成和变迁。[结论]要加强西部茧桑蚕产业链建设,加大桑蚕产业宏观调控力度,加快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桑蚕产业综合开发水平,巩固和推动广西、云南等具有比较优势的桑蚕产业新兴主产区发展。
关键词:
桑蚕 桑蚕产业 比较优势 主产区 对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谢学平 宁素琴 梁淑红 胡盛沪
甘蔗和桑蚕茧是广西为数不多的实行政府定价(指导价)的农产品。根据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甘蔗和桑蚕茧历年生产成本和收益数据,对不同历史时期甘蔗和桑蚕茧产量、价格、生产成本、收益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通过政府定价来调整种植结构、稳定产量与市场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推行各项农业补贴政策能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有利于缓解桑蔗争地的矛盾,促进广西甘蔗和桑蚕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农产品 生产成本 效益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廖东声 韦运贞
新时期,广西紧紧抓住"东桑西移"工程的实施契机,着力把桑蚕茧产业打造成为了广西的新兴农业优势产业,使广西成为我国蚕茧产量第一大省。2013年,广西桑园总面积达279.38万亩,蚕种饲养量695万张,蚕茧产量达到32.34万吨(占全国蚕茧总产量的41.8%),生丝产量3.54万吨、蚕农售茧收入132.69亿元,1均排在全国首位。为进一步巩固广西桑蚕茧产业在全国的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辛翔飞 秦富 王秀清
本文依据农户收入方程,确定影响农户收入的决定因素,并结合Blinder-Oaxaca分解方法,从中西部地区间差异和高低收入组间差异两个角度,实证分析农户收入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农户家庭经营不是影响中国中西部地区农户纯收入及其差异的重要原因,工资性收入的多寡已经成为影响农户收入及其差异的重要因素;中西部地区农户收入差异的大约15%由地区禀赋造成,高于85%的比重由回归系数差异造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晴 周振亚 罗其友
近年来,我国桑蚕生产面积、生产产量和区域布局发生了明显变化。该文从我国桑蚕生产现状出发,归纳总结了桑蚕产业的发展优势条件包括地理的、经济的和技术上的,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桑蚕业 发展现状 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戚功生 林万龙
中央财政对农村地区的公共投入缩小了城乡差距,但农村公共投入的政策效果不仅取决于城乡差距的减小,而且还要受到农村内部差距的影响。本文基于中西部三县调研活动的数据资料,总结了农户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和使用中成本负担的表现和作用,分析了成本负担加重农民负担和排斥低收入家庭、流动人口从公共服务中受益的影响,并指出了农村公共服务的成本负担影响了农村公共服务政策的总体效果。
关键词:
农村公共服务 农户 成本负担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锴 孔荣
本文在界定农民工务工成本及其分类的基础上,依据中西部736份农民工调查问卷,采用有序—二元logistic二阶段模型,量化研究了农民工务工成本对农户信贷需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务工显性成本维度中的食品与交通费、生活用品及房屋租赁费、休闲费和务工隐性成本维度中的健康成本4个自变量对农户信贷需求有显著负向影响。工资性收入低的农户较工资性收入高的农户贷款意愿更为强烈。
关键词:
务工成本 信贷需求 农民工 农户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洪燕真 洪流浩 戴永务
以福建省152个油茶Camellia oleifera栽植户239个油茶地块2007-2009年和造林年的实际投入产出数据为基础,对不同经营规模以及不同经营目的的油茶造林成本构成、投入产出差异及经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用净现值法分析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等竞争性树种的比较收益。结果得出:现有经营水平下,油茶经营规模效益明显;以销售为目的的油茶地块经济效益高于自用为目的的地块,茶油自用效应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济效益;油茶比较收益较低,农户经营决策经济理性。表5参1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有禄 罗秋兰
为构建"东部优化、中部提升、西部大发展"的茧丝绸产业带,把我国打造为茧丝绸业强国,商务部于2006年正式启动了"东桑西移"工程。文章利用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结合我国茧丝绸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分析"东桑西移"工程实施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做好"东桑西移"产业转移的对策。
关键词:
东桑西移 产业转移 对策研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衔 黄金辉 邓翔
本文在区分广义人力资本投资与狭义人力资本投资的基础上,根据人力资本投资支出具有的双重性,证明了可以采用消费函数来分析农户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分析表明,农户在狭义人力资本投资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理性。东部与西部地区农户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的一致性高于东部与中部地区。本文分析的政策含义是,为保证对农户收入有决定性意义的狭义人力资本投资,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管理体制和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减少农民非生产性支出负担,降低农户人力资本投资的机会成本。
关键词:
人力资本投资 行为比较 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秀敏 林坚 刘万利
本文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成都市3个区(县)的2 3 7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影响农户迁移决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计量经济分析。研究表明,农户的迁移决策受到户主的学龄、户主的职业类型、家庭是否有学龄儿童、人均耕地面积、交通状况、外出劳动力比例、本地非农就业机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在做迁移决策时,农户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其行为是理性的。
关键词:
城市化 劳动力迁移 Logit模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芸 李文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人,是发展生产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他们的需求是政策制定的立足点。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地区产粮大县的入户调查,掌握当前农村生产发展的现状,分析农户在农业发展生产中面临的问题,研究他们的发展需求以及地区差异,为政府因地制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农村 农业生产发展 农户需求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小萍 张良
本研究利用2012年、2014年中国"985工程"高校计划招生数据,考察高校"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实施成效。研究发现,"招生协作计划"实施以来,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随之增多,省际间差距逐步缩小。承担协作计划输出省份增加了在中西部地区和录取比例相对较低省份的跨省招生名额。与2012年相比,2014年协作计划输出省份"985工程"高校招生减少5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协作计划输入省份招生增长接近12个百分点。"招生协作计划"的实施,大幅度增加了中西部地区考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进而促进教育公平。
关键词:
高校招生 中西部地区 招生协作计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