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38)
- 2023(3006)
- 2022(2579)
- 2021(2277)
- 2020(1960)
- 2019(4350)
- 2018(4288)
- 2017(8009)
- 2016(4479)
- 2015(4957)
- 2014(4820)
- 2013(4820)
- 2012(4254)
- 2011(3922)
- 2010(3978)
- 2009(3385)
- 2008(3416)
- 2007(3005)
- 2006(2678)
- 2005(2319)
- 学科
- 济(17426)
- 经济(17417)
- 业(9806)
- 管理(9251)
- 方法(8553)
- 数学(7749)
- 数学方法(7675)
- 企(7163)
- 企业(7163)
- 农(5412)
- 学(5338)
- 中国(3859)
- 农业(3626)
- 业经(3572)
- 地方(3476)
- 财(3186)
- 贸(2960)
- 贸易(2959)
- 税(2910)
- 易(2845)
- 环境(2799)
- 税收(2715)
- 收(2683)
- 理论(2549)
- 制(2417)
- 技术(2286)
- 划(2232)
- 和(2165)
- 教育(2107)
- 发(2076)
- 机构
- 大学(65284)
- 学院(64235)
- 济(24627)
- 研究(24425)
- 经济(24116)
- 管理(23523)
- 理学(20802)
- 理学院(20483)
- 管理学(20030)
- 管理学院(19916)
- 中国(17270)
- 科学(17112)
- 农(15688)
- 京(13473)
- 业大(13035)
- 所(12997)
- 农业(12648)
- 研究所(12285)
- 中心(11134)
- 财(10255)
- 江(10013)
- 范(9659)
- 师范(9522)
- 院(8732)
- 农业大学(8710)
- 财经(8516)
- 北京(8030)
- 师范大学(7909)
- 省(7848)
- 经(7816)
- 基金
- 项目(48379)
- 科学(38369)
- 基金(35965)
- 家(33191)
- 国家(32943)
- 研究(31896)
- 科学基金(27553)
- 社会(20441)
- 基金项目(19865)
- 社会科(19449)
- 社会科学(19443)
- 自然(19105)
- 省(18926)
- 自然科(18664)
- 自然科学(18660)
- 自然科学基金(18368)
- 划(16684)
- 教育(14901)
- 资助(13834)
- 编号(12179)
- 重点(11537)
- 部(10630)
- 发(10488)
- 计划(10271)
- 创(9893)
- 科研(9657)
- 成果(9505)
- 创新(9242)
- 科技(8901)
- 国家社会(8781)
共检索到892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诚固,李振泉
90年代,以东北区为代表的我国一大批老工业基地发展出现不同程度缓慢。本文运用区域发展优势理论和产业系统理论,结合东北工业基地发展具体情况,分析"东北现象"的基本特征。探讨老工业基地发展衰退的主要制约因素,旨在为制定我国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总战略提供依据。
关键词:
东北现象,老工业基地衰退,形成因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劲松
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房产租售比"过高的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除了有其不合理的一面外,也有合理的一面。本文从新的角度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探讨了影响我国城市高房价与租价的长期性因素,并且以此为基础研究了低房租对我国大城市民众的一种特殊的"住房保障"的效应。
关键词:
房产租售比 住房保障 租金收益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贾占华 谷国锋
基于集中指数、人口重心迁移和ESDA分析方法,对2003—2014年东北三省36个地级市的人口分布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3以来,东北地区人口密度增长速度大大减缓,多数地区年均增长量出现负值;人口重心由东北向西南方向移动;人口分布呈不均衡态势,且人口集中指数在不断增大;人口分布存在较强的正的空间关联性,但这种态势有所弱化。在研究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时,引入空间计量模型,经判别检验后,确立SLM为最优模型,SLM的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第二、三产业比重,基础教育质量,医疗服务水平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对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产生正效应,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产生负效应。因此,要想促进东北地区人口合理分布,必须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第二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培育配套的第三产业,实现就业需求大增;加大对基础教育与医疗卫生服务等领域的投资;在增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时,提升市场化程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钟永红 李政
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 ,中国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 ,其关键原因是资本形成的格局严重向东部倾斜。本文在分析区域资本形成特征的基础上 ,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资本形成 经济差距 地区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娟 林辰壹 赵沙沙 扎恩哈尔·居马西
【目的】观测国内仅分布于新疆的高葶韭的物候特征及其产量构成因素,为高葶韭的进一步引种驯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参考相关研究资料,调整和完善了葱属植物物候期的观测标准,并将其应用于高葶韭的物候观测中,于2007-2009年每年的3-9月观测记录高葶韭的物候期;此外,还观测了与高葶韭产量相关的4个指标(植株叶片数、假茎粗、株高及株幅),并分析了他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高葶韭每年3月中下旬萌动,4月上中旬抽薹,5月中旬始花,6月下旬果实成熟;年生长周期平均为180d左右;同年高葶韭无二次生长。叶是高葶韭的主要食用器官,单株叶片数、假茎粗和株高在植株进入生殖生长时达最大值,分别是9.7,1.331c...
关键词:
高葶韭 物候期 产量构成因素 野生蔬菜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儒煜 王媛玉
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的持续下滑引来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东北现象"的成因众说纷纭,各有其解。从经济基础看,"东北现象"的生成具有历史必然性,无论是东北地区的产业定位、国家的政策选择,还是其所处的宏观经济周期,都注定了"东北现象"的产生不可避免。经济基础的必然性进一步导致了上层建筑的僵化,从而加剧了东北经济的下滑态势。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东北现象"的破解最根本的就是要重建东北地区的产业体系,打破旧有束缚,进而实现经济的复苏与繁荣。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杰芳
文章针对大学生在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广州医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学院这五所大学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以及新时期影响大学生人格形成的因素,以使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更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取得更好的成效。
关键词:
大学生 人格特征 影响因素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玉森 叶乃兴 许文耀 刘威 魏日凤 刘伟
研究了炭疽菌属的孢子萌发率、附着胞形成率及形态等受孢子龄、叶汁种类和孢子悬液浓度影响的情况.结果表明,5 d菌龄的孢子以水配成3.4×105个·mL-1左右的孢子悬液,在25℃光照下培养12 h,附着胞的形态特征稳定,较适宜孢子萌发与附着孢形态的观察.对附着胞形态观察发现,11种炭疽菌产生的附着胞特征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胶孢炭疽菌的12个菌株中,除寄生于雷公藤的炭疽菌外,其余11个菌株的附着孢形态差异不明显.
关键词:
炭疽菌 附着胞 形态特征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应林 陈丹
本文对影响技能人才操作技能形成的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归类研究,将其归纳为学习条件、学习模式和学习策略三类,并阐述了它们的内涵及对操作技能形成影响的规律。
关键词:
技能人才 技能教学 操作技能 影响因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任英 谷国锋
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ESDA等方法对2007—2015年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特征进行研究,并基于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县域经济的绝对差异逐年增大,相对差异略有缩小,区域内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构成。(2)县域经济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且两极分化明显。高水平县域零散分布,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呼伦贝尔、黑龙江东南部和辽中南地区,呈现"T"型空间分布格局,且格局相对稳定;低水平县域在黑龙江中部地区和内蒙古兴安盟地区连片分布,且集聚趋势不断增强。(3)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居民储蓄存款、财政收入及财政支出对县域经济差异起到正向促进作用,而劳动力投入对县域经济差异具有负面效应。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国志兴 王宗明 张柏 刘殿伟 杨桄 宋开山 李方
东北地区作为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域,分析其植被生产力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EOS/MODIS卫星遥感资料,对东北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变化的时空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0年~2006年,我国东北地区植被年NPP主要集中在(200~400)gC/(m2.年)区间,平均值为400.85gC/(m2.年),高于同期全国植被年平均NPP(360.97gC/(m2.年))11.02%。长白山地、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等森林分布区年平均NPP较高,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农业区及呼伦贝尔草原东部草原区次之,而呼伦贝尔草原西部草原区,松嫩平原西部的农牧交错...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莉 张艺航
基于2010—2020年东北3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灰色关联法、Kernel核密度估计、莫兰指数、空间变差函数和障碍因子模型,对东北城市群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间内,东北城市群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波动上升态势。从均值水平来看,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从空间格局分布来看,集中分布趋势不断加强,已经形成辽宁省东部、吉林省西部和黑龙江省东部三大集中分布区;从空间关联格局来看,全局呈现空间正相关性,局部集聚区呈现“低低增,高高减,高低减,低高减”特征;从影响因素来看,空间结构性影响逐步增强,随机性影响逐步降低,整体空间差异在减少,但仍存在局部不平衡,绿色发展和科技支撑成为主要障碍因子。加强跨部门合作和协调、建立健全农业绿色发展和科技支撑的工作机制,是推动东北城市群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洋
"十二五"初期,东北地区经济已显露出下行的趋势,2014年更加明显。工业重型化路径、投资驱动的依赖,是导致东北地区经济下行的关键因素;创新能力不足、对外开放程度不高,也是导致其经济下行的重要原因。东北地区农业、服务业、消费贡献率较低,但整体表现相对平稳,在本轮经济下行中起到了明显的缓冲作用。缓解东北地区经济下行的趋势,需要谨慎的顶层设计,要有通盘的长远考虑量。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经济下行原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闫江奇 蒋三庚
中国开发性金融现象不可忽视;其特征与中国政策性银行的发展历程有关;其形成机制可用中国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的多方利益博弈来解释;其效果需要辩证地看待和处理。
关键词:
开发性金融 泛化 利益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锋 刘志明 王宗明 宋开山
本文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2000年-2006年MODISNPP(净初级生产力)数据、气象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在经过统计数据验证之后,将东北地区农田生产力划分为五级:高产、较高产、中产、较低产和低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东北地区农田生产力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时间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气候因子和地形因子对农田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农田以旱田为主,占总面积的89.8%,农田净初级生产力自西向东、自北向南逐渐增加;旱田年均NPP变化范围在(309.8~329.5)gC(/m2·a),水田年均NPP介于(323.5~341.7)gC(/m2·a)之间,二者的年际变化趋势一致;2000年-2006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